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5619900000009

第9章 反对袁世凯控制招、电二局

1901年权重朝野的李鸿章逝世,袁世凯担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自1896年受命小站练兵以来,积极收罗党羽,扩充实力,但由于地位不高,经费不足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直发迹不快。但通过出卖维新派和在山东等地残杀义和团,以及慈禧西逃回鸾时的“保驾”等“功绩”,得到了慈禧的赏识和信任,官阶扶摇直上,终于在1901年继承了李鸿章的地位。他一上台,就看准了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这两个财神爷。控制这两上据点,就可以为他扩大北洋实力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源,所以他非把它们从盛宣怀手里夺归自己不可。1902年10月,盛宣怀之父盛康病死,他照例请开去本兼各职,以便安心“守制”⑨。清政府除保留他铁路督办一职外,其他都准予开缺。袁世凯乘机上书清政府,请将招、电二局归北洋督办。

盛宣怀心里明白招、电二局收归北洋管辖,是势在必行的。盛与袁的矛盾集中在商办还是官办的问题上,而这主要表现在电报局上。轮船招商局商办官督,收归北洋后只换一个督办,表面上看,盛、袁分歧不太大。至于电报局,袁世凯一定要收归官办,盛宣怀坚持商办,其理由是,当外敌入侵之时官线敌人必定派兵占领,商线则可以照常通电。其次,商办电报可以用商力抵制外国侵犯权利。1870年总理衙门奏准洋线可以由香港沿各海口设至天津。英国人就此规定于1882年设电线至福州口,并将设至上海,且另设陆线至广东。沙俄也企图越界设线。当时就是以“商力坚拒”,才避免了权利的旁落外人之手。

盛宣怀以商民代表和维护商民利益自居,说官办就是抢夺商利。20年来众商人竭尽全力创办的招商局的利益是不容轻夺的。前10年商业年息极底,后10年所赚余利又用作本钱致使商人们赢利更少。至此情况不同了,利高息厚,又用不着都拿来作本钱,此时若再给官府夺去,就是在抢夺商人的利益。如果袁世凯一定要收回官办,那必须以原利返还商人,即按股票市价另加利息给予补偿。

与郑观应一生利益联系最密切的人是盛宣怀,郑、盛二人利益联系最密切的主要就是这两个近代型企业,而尤其是轮船招商局。正当盛宣怀为招、电二局与袁世凯进行激烈争夺战的时候,郑观应到广西巡抚王之春那里做官去了。但在远离招商局的几年里,他还是时刻关心它的动态的,并积极参与了争夺战的最后较量。

电报局、招商局自1903年初被袁世凯控制以后,实际上变成了“商本官办”。盛宣怀不甘心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奉送,时时刻刻都梦想着夺回来。1908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死去。靠逢迎慈禧起家的袁世凯被撵回河南老家“养疴”(养病之意)。被袁世凯撵走的盛宣怀,终于看到了袁世凯被清政府所抛弃。于是积极着手夺回招商局的权力,急召闲居在澳门的郑观应回来。1909年5月4日,郑观应乘船赴上海,又开始参与离开6年之久的招商局的工作,这时他已经67岁了。

他到上海之后几天,就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首先设立了招商局股东挂号处于上海四马路,以挂号处名义刊登广告,请股东携股票或息折去挂号处登记,声明挂号的股票超过半数即召开股东大会,以便按照商律组织商办。挂号处实际上起到了了解情况争取支持的作用。不到两个月,上海一地股商持验票折挂号的人达24000余股,郑观应个人275股,亲友托他代为验票的达3000股之多。到1909年5月底止,已得全部股份的60%,超过了他的预期目标。众商人决定于1909年8月15日在上海静安寺路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织商办章程,并作“注册立案”等事,会上选举了郑观应、盛宣怀、施绍曾、谭国忠、严义彬、唐国泰、张允言、杨学沂、何声灏等9人为第一任董事。以郑观应为主拟定了招商局组织商办章程46条。这样,招商局又成为商办之局了。

盛宣怀与郑观应力争将商局、电报局归为商办,本是出于谋求个人私利。但二局归为商办,不但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准备了一定的有利因素,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得以继续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壮大的民族经济来抵御外国侵略,维持国家主权。中国封建王朝腐败没落,让官府来经营近代型企业,无疑是将其逼上绝路,夭折刚刚发展不久的民族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