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保卫列宁格勒
5620900000004

第4章 德军的北路进军(4)

勒布与西线的其他两位集团军群司令官龙德施泰特和博克商量以后,给陆军总司令布劳希齐寄了封信:“……现在,整个民族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上了。领袖发动战争的证据确凿,而德国并不像领袖所幻想的那样天下无敌,无论从兵力还是训练程度上都无法满足灭亡英法所必需的条件,更何况领袖还想用一国之力征服全世界!全国民众无不渴望和平,因为任何人都知道,消灭西方国家是不可能的,一切进攻计划必须放弃……”

勒布作为德军高级将领,他必须服从于政府的命令,他必须下达一些违心的命令,而这些命令会造成许多无辜人的牺牲。可他又不愿放弃军权,他感到心理很矛盾,认为这是他人生中遇到的一幕大悲剧。

虽然龙德施泰特和博克很同情勒布,但他们认为开疆扩土是军人的天职,他们支持希特勒的扩张政策。特别是博克,他禁止任何军官对希特勒动武。

勒布经常在一些场合诅咒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当他听说自己的儿子于1939年9月9日在波兰阵亡时,他破口大骂希特勒是“战争疯子”。这些话传到希特勒耳中,但希特勒暂时还不想收拾他。从此,盖世太保就开始监视勒布,秘密检查他的私人信件。

由于很多军队将领的反对和敷衍,进攻西线的日期拖延了达20次之多,最终希特勒还是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了战争。

C集团军群奉命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发动佯攻,牵制联军主力。勒布指挥所属第1集团军一路猛攻。6月中旬,第1集团军在圣阿沃尔德和萨尔布吕肯之间插入马奇诺防线,多尔曼的第7集团军在上游强渡莱茵河向科尔马扑去。

法军发现上当了,立即从马奇诺防线后撤,但为时已晚。德军第1集团军在萨尔河以东攻破了法军英勇抵抗的筑垒线,德军第7集团军猛攻孚日山脉附近的法军,牵制了法军各退却集团军的北翼和东翼。

其他军群的装甲集群赶来后,德军在阿尔萨斯-洛林一带围歼了大量法军,法军被俘70万人。法国政府求和的消息传来,法军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了,马奇诺防线部队于6月22日投降。

1940年6月24日,勒布因率军突破马奇诺防线而荣获骑士铁十字勋章。7月,勒布晋升元帅。12月,希特勒让勒布担任总预备队的集团军群总司令,这种做法其实是明升暗降。

西线胜利后,希特勒增强了征服苏联的信心。德军成立了由博克领导的中央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领导的南方集团军群,由勒布元帅领导的北方集团军群。

在入侵苏联时,德军闪击战首战告捷。1941年7月1日,在第4装甲集群司令部里,勒布提出:由第16集团军割断波罗的海国家与苏联的联系;第4装甲集群向东北方向推进,通过尽是沼泽、森林的地带到达伊耳缅湖,以掩护两个步兵集团军的东翼。

赫普纳对勒布如此轻视装甲部队的做法感到不满,反驳道:屈希勒尔的第18集团军和布施的第16集团军,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不可能发挥核心作用,因为很多步兵师遍布波罗的海各国,很难在两周内形成突击力量。

赫普纳还指出,装甲部队应通过贝帕斯湖和伊耳缅湖之间的道路,直接扑向列宁格勒。赫普纳主张下一个目标应该先抢占远处的列宁格勒。而勒布思想保守,他主张先消灭驻扎在波罗的海国家的苏军。

结果,勒布下达了折中命令: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去进攻诺沃尔热夫;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进攻列宁格勒方向的奥所特罗夫。

1941年7月2日,怒气冲冲的赫普纳用电报命令他在东普士陆军部的联络官哥林少校,要他去向参谋长哈尔德报告有关进攻目标问题上所引起的分歧。

但这份报告被搁置起来,是先进攻列宁格勒,还是先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这个问题德国最高统帅部尚未作出主次安排,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持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他们等待希特勒阐明他的目标。5天后,陆军司令布劳希奇视察北方集团军群归来,他对勒布的折中计划很满意,认为勒布的计划井然有序。

1885年7月6日,在莱因-威斯特伐伦工业区的埃森施泰莱,恩斯特·布施出生了。他的父亲是孤儿院的院长。1904年,布施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他在驻蒙斯特的步兵第13团担任见习军官。

1908年,布施在驻韦塞尔的步兵第57团服役。1913年,他来到卡塞尔军官学校执教。一战爆发时,他成为连长,参加了西线的许多战役。1915年,布施在步兵第56团担任营长。

一战以后,布施曾在一些部队的司令部里当参谋官,1930年升任团长,1935年升任步兵第23师师长,晋升少将。1938年2月,他升任第8军军长。

1938年,布施指挥第8军进驻捷克的苏台德区。次年9月,布施的第8军参加了波兰战役。

1939年10月15日,布施升任第16集团军司令,下辖15个步兵师。1940年5月10日,布施指挥的第16集团军参加了进攻法国的西线战役。

1940年5月26日,布施因功荣获骑士勋章,不久晋升上将。他指挥的第16集团军奉命驻扎在法国北部海岸,准备渡海进攻英国。为此,布施组织了大量的训练工作。他认为第16集团军在得到空中和海军的充分支援后,登陆英国不是问题,但接下来的困难会很大。这些困难不仅来自英国陆军的抵抗,而且来自补给的保证。补给太慢或者中断,就会导致登陆部队全军覆灭。登陆战的前提是,必须先消灭英国空军。

希特勒也不敢在消灭英国空军以前,拿陆军去冒险。不久,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爆发了不列颠空战。在英军的英勇抵抗下,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不断推迟,最后成了对英国的一种威胁,这种威胁的结果是迫使英国为了保卫本土而扩建了庞大的陆军。

1941年5月,第16集团军被调到东线,编入勒布的北方集团军群。勒布计划以强大的第16集团军快速部队向前推进,以便占领奥波奇卡地域,阻止苏军从波罗的海沿岸脱逃,为日后占领列宁格勒创造有利条件。第16集团军的任务是,从埃本罗德-考纳斯道路两侧向陶格夫匹尔斯及其以北展开攻势。

4.激战利耶帕亚海军基地

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时,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2个步兵集团军进展也较快。在德军右翼,布施的第16集团军于1941年6月23日攻克了考纳斯。在德军左翼,屈希勒尔的第18集团军所属的第38军第291师于34小时内穿插推进了71公里,包围了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利耶帕亚城。

在沙皇时代,利耶帕亚海军基地就是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20世纪初,沙俄海军部对该海军基地的取舍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最终仍然选在这里。该海军基地在陆上无险可守,在枯水期出海必须通过一条狭长的渠道。一战时期,沙俄军队曾被迫抛弃该海军基地。

在离边境如此近的利耶帕亚是否有必要建立主要海军基地,同样在苏联海军内部引起了争论。

许多人认为,在波罗的海东岸和里加湾,可以建更安全的基地。如果只从海战与基地配置情况考虑,可以在利耶帕亚建立海军基地,但不能建成主要海军基地。

利耶帕亚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波罗的海沿岸,是拉脱维亚第三大城市和重要不冻港,原称利巴瓦,人口11.2万(1985年)。该城始建于1625年,1893年沙俄在这里建造军港。它是波罗的海南岸的铁路枢纽和重要港口、渔业中心,拥有18世纪的教堂等古迹。

二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波罗的海舰队更新了装备,补充了新型舰艇、潜艇和飞机,改装了战列舰,建立了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和防空部队。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波罗的海舰队封锁了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袭击了芬兰的基地和舰队,并支援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