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5621400000017

第17章

在巷战中,苏军的指挥变得十分复杂。苏军通信兵做了很多工作,苏军的通信联络始终未中断过。苏军第109通信团训练有素,有力地保障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联系,该团有很多女兵,她们本是柔弱的学生。在苏联最困难的时刻,她们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锻炼成为勇敢坚强的通信兵。

8月4日晚,该市西部的战斗十分激烈。苏军第3集团军第269、第308步兵师从北部和东北部攻入奥廖尔市。

8月5日拂晓,奥廖尔市解放。广大市民们激动地欢迎着苏军的到来。

同一天,草原方面军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市。为了庆祝这两个城市的解放,首都莫斯科鸣放了礼炮。从此,在莫斯科为庆祝苏军的胜利而鸣放礼炮成为传统。

苏军的巨大胜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广播中不得不承认:“当前最有决定意义的战区是苏联……今年夏天,德国人正在绝望地挣扎。苏军不仅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而且进行了大反攻。苏联从德国统治下解放自己的同时拯救了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应感谢苏联,苏联在未来的世界中也将是善邻。”

德军撤出奥廖尔后不断收缩战线,持续进行强有力的抵抗。苏军统帅部努力扩大苏军的进攻正面,并将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大反攻转变为苏军的战略总攻。

8月7日,在奥廖尔登陆场以北方向,西方面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发动了进攻,矛头直指在布良斯克方面军以东方向的德军主力后方。希特勒被迫从布良斯克方向抽调13个师去加强斯摩棱斯克方向。

8月9日,苏军近卫军第11集团军与坦克第4集团军向霍特涅茨市发动进攻。

8月10日,苏军收复了霍特涅茨市。德军遭到拥有制空权的苏军航空兵的空袭,损失很大。

8月12日,中央方面军收复了德米特罗夫斯克-奥尔洛夫斯基。经过3天的进攻,布良斯克方面军占领了卡拉切夫市。在进攻该市的战斗中,由于作战勇敢顽强,近卫第11和第11集团军有4个兵团获得卡拉切夫兵团荣誉称号。

8月17-18日,苏军占领奥廖尔登陆场。苏军对奥廖尔方向的反攻长达37天,在此时间内向西推进了150公里。苏军在进攻中击溃德军达15个师。德国宣传部门称奥廖尔登陆场是德军刺向苏军心脏的匕首,而此时这把“匕首”在苏军毁灭性的打击下消失了。

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消灭德军20万人,德军损失坦克1044辆,火炮2402门。苏军未能实现战前制定的围歼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同时苏军伤亡42.98万人,损失坦克2586辆,火炮892门,飞机1104架。

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1813年),俄国著名统帅、军事家。1745年,库图佐夫出生在圣彼得堡,其父是中将军事工程师。1759年,他从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761年,库图佐夫出任阿斯特拉罕步兵团连长。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战争期间,库图佐夫先后任队列军官和参谋,指挥有方。1774年,在阿卢什塔以北舒马村的战斗中,库图佐夫失去了右眼。

1777年,库图佐夫升任卢甘斯克长枪团团长,后任马里乌波尔轻骑兵团团长。1785年,升任布格猎骑兵军军长。

1805年,俄奥英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库图佐夫率俄军主力出兵奥地利,迎战拿破仑的法军。奥军在乌尔姆战役中惨败,他率俄军撤退400多公里。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干预,法军将俄军杀得溃不成军。

1811年,库图佐夫担任摩尔达维亚俄军总司令。在8月的鲁什丘克战役中,库图佐夫以少胜多,打败土耳其军主力。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署《布加勒斯特和约》。

1812年8月20日,在俄军惨败情况下库图佐夫出任总司令。他实施战略撤退和坚壁清野政策。为对付拿破仑的战术,库图佐夫长期在广阔的区域内,围绕一个战略目标进行一系列战役。在他的指挥下,俄军作战形式多样,机动大胆,全力以赴达到主要战略目标。

9月7日,俄军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重创法军后撤退。后来,俄军在别列津纳河畔鲍里索夫地区重创法军。

1813年4月,库图佐夫病逝于西里西亚小城本茨劳,他的遗体葬于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设有一级、二级和三级库图佐夫勋章。约7000人和很多团、旅、师、军事院校荣获库图佐夫勋章。

2.“鲁缅采夫”战役

“鲁缅采夫”战役与奥廖尔战役不同,它是在防御战过程中准备的。1943年7月下旬,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急需补充弹药、燃料和其他物资、技术装备等,以及兵力补充。

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回忆说:“7月23日至8月3日,这10天是部队准备反攻所急需的:我们需要弄清德军的情况,曼施坦因已经把德军调到修筑好的防御工事内;要把草原方面军的部队调到出发阵地,重新部署也需要准备时间;沃罗涅日方面军在一些地段上仍在进行防御战。在当时的情况下,草原方面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从行进间发动反攻是错误的,无组织无计划的反攻当然不会取得胜利。”

7月23日,斯大林要求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苏军马上发动反攻,但朱可夫元帅反对此事。朱可夫说,在经过长期的激战后,两个方面军在发动攻势以前急需补充和休整。结果,苏军统帅部把苏军反攻的日期定为8月3日,进攻作战的代号引用鲁缅采夫将军的名字。

执行“鲁缅采夫”战役任务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两个方面军共有90多万人。

7月底,草原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以北地区集结完毕后,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上的苏军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由于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进攻,希特勒把大部分装甲和摩托化部队从哈尔科夫调到顿巴斯和奥廖尔方向,使得德军南方集群在兵力上出现了危机。

8月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带只剩18个师,其中4个装甲师。曼施坦因的兵力为30万人,武器、弹药、燃油等严重缺乏,仅剩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曼施坦因把各部队部署在构筑好的防御工事上,其防御力量由主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构成,全纵深为90公里。德军部署在7个防御地区,其中哈尔科夫成为抵抗枢纽。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市建立了两道环形筑垒防线。

8月1日,苏军统帅部批准了“鲁缅采夫”计划。“鲁缅采夫”计划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突击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与肯普夫战役集群的结合部。突击总方向为博戈杜霍夫、瓦尔基、新沃多拉格,要求将德军分割为两部分,在哈尔科夫切断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德军与西面预备队的联系,最后围歼德军。

同时,苏军统帅部还计划对德军防御发动一系列辅攻,由西南方面军第57集团军负责,以支援草原方面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

“鲁缅采夫”计划具有战役机动的特点,计划规定苏军展开进攻的正面为20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该战役计划实施10-12昼夜,每昼夜应推进10-12公里。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最高统帅部要求在主攻方向集结重兵,要有压倒德军的兵力优势。从空中支援苏军地面部队除了强大的空军第2和第5集团军,苏军统帅部还调来近200架远程轰炸机、空军第17集团军部分兵力和国土防空军。

在其他方向上,苏军的反攻都应策应“鲁缅采夫”战役,为此,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继续进攻顿巴斯方向的德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补充了大量兵力、装备、技术兵器和运输工具等,并建立了弹药和燃油储备等。

苏军工程兵部队修筑了大量道路、桥梁、渡口,广泛进行战役伪装、排雷和构筑出发地域的措施。

苏军指挥部在准备实施主攻的方向,各部队的集结地域、战役发展企图等方面迷惑德军,在苏姆地域假造装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的兵力展开,显示在苏姆方向有大的攻势即将爆发。

德军统帅部对假的苏军军队集结地域非常重视,多次出动轰炸机对那里进行空袭。

在反攻准备阶段,苏军广泛开展政治动员工作,动员全体官兵快速突破德军的防线,勇敢坚定地粉碎一切顽抗的德军。苏军政委们尤其重视对大批新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命令新兵们必须担负战斗任务,向新兵们讲解英雄主义精神。

在苏军政委们的号召下,许多士兵申请入党,战斗激情空前高涨。那些在以往的战斗中作战勇敢的优秀士兵被接收入党,保证了党的队伍不断壮大。苏军政委们给每个党团员都规定了具体的任务,有力地提高了战斗力。

在很多苏军部队中,那些曾在防御战中伤亡过半的部队中,大量新兵入党,新接收的党员数量甚至超过战死的党员人数,极大地提高了士气。

8月初,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集结了98.05万人,1.2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00架飞机。

苏军大量集中兵力和重武器,主攻方向每公里正面平均为216门火炮和迫击炮。在近卫第5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的进攻方向上,每公里正面高达230门火炮和迫击炮。仅为保障正面上所有火炮的一次齐射,就需要10火车车厢的炮弹。

苏军还完成了装甲部队的集结。在两个方面军的主攻方向上的集团军中,平均每公里地段上有15-20辆坦克。其中,沃罗涅日方面军主攻方向上,每公里地段上达到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1943年7月,苏联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制定了“铁道战”计划。苏联游击队在正面长1000公里,纵深750公里以上的广大地域活动。仅8月2日晚,苏联就出动了167支游击队,近10万兵力攻打德军铁路线。游击队占领了预定的路段,炸毁路基、设施,炸毁德军火车和给水系统等。当天,苏联游击队炸毁4.2万根铁轨。德军的后勤保障系统遭到重创。

8月3日凌晨5时,苏军万炮齐鸣,无数炮弹发射到德军阵地上,炮轰长达两个多小时,以“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德军伤亡惨重。接着,苏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发动进攻。德兵寡不敌众,无法阻挡苏军的滚滚洪流,苏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

下午13时,沃罗涅日方面军近卫第5集团军向前推进了4-5公里。为了加快推进速度,瓦杜丁把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投入作战。苏军装甲部队发展步兵部队的战果,向南强攻,冲开托马罗夫卡和别尔哥罗德的德军防线。苏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在当天推进30公里。苏军坦克像一把重剑向德军纵深防线劈刺,苏军的钢铁洪流给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战争期间,德军从未见过苏联坦克集结在如此窄的地段上。苏军坦克通过突破走廊后,立即展开兵力发动进攻。

草原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北部进攻,它没有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因此进攻比较迟缓,第53和第69集团军一天只推进了7-8公里,第l机械化军推进15公里。

8月4日,苏军粉碎德军的抵抗,继续推进。德军在别尔哥罗德北部的抵抗十分有效,苏军第53和第69集团军的攻势受挫。苏军两个方面军组成的突击集群主力进攻托马罗夫卡和别尔哥罗德的结合部。

曼施坦因竭尽全力指挥部队坚守各咽喉要地,阻挠苏军装甲部队向南运动。当条件有利时,曼施坦因向苏军后方多次发动反攻。早在8月3日,曼施坦因就被迫投入了战役预备队第19、第11和第3坦克师。

在战场上空,苏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苏联空军压制着德军炮兵、预备队和部队调动。8月4日,双方还爆发了空战,苏军击落德机43架。

近卫第6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坦克第l集团军推进至托马罗夫卡枢纽部,在好多个地段插入德军防线,从北面、东面和南面合围了托马罗夫卡。

曼施坦因出兵阻击别尔哥罗德以北的苏军,因兵力不足而失败。8月4日傍晚,苏军突破了德军第2、第3道防御阵地,到达别尔哥罗德市的近郊。

在别尔哥罗德东部和东南部,德军出现了严重危机:苏军近卫第7集团军攻下北顿涅茨河右岸的德军登陆场,并强渡该河。

不间断的思想政治动员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苏军的胜利。苏军政委们在战斗时坚持动员工作,苏军在所有连队巩固了党组织。

8月5日,德军的形势持续恶化。苏军第27与第40集团军于凌晨开始参战。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进攻地带不断向西扩大。德军防线被这两个集团军突破了26公里。

8月5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在西南方向继续进攻。

在托马罗夫卡地域,双方激战一天。托马罗夫卡的德军被歼灭,其残部于夜里出逃。

8月5日晨,草原方面军进攻别尔哥罗德市。德军把该市变成了堡垒,市区外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构筑永备防御工事网,市内修筑巷战设施。但是苏军的火力太猛了,德军无法挡住苏军的攻势,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防御体系土崩瓦解。

苏军第69集团军从北面进攻别尔哥罗德。近卫第7集团军全部渡过北顿涅茨河后,威胁着该市的德军。德军更危险的情况出现在该市西郊,苏军第53集团军的机械化部队正在进攻该市。

抢先攻入该市的是近卫第89步兵师和第305步兵师,它们均荣获“别尔哥罗德”师称号。德军仍然顽抗到底,双方爆发巷战。

在攻城战中,苏军涌现出大量果敢善战的部队。当近卫第94步兵师第288团攻入市内时,奉命在电站大楼插上红旗。

电站及其附近建筑物还在德军控制之中。苏军在德军扫射下冲入电站大楼。11时30分,红旗在该市上空飘扬,极大地鼓舞了各进攻部队的士气。

苏军在攻城战斗中,夺取房屋等建筑物,不断围歼市内的德军。在一所2层砖瓦楼里,有一些德军士兵封锁着市中心以北的接近地。苏军越过围墙,向该楼扫射。双方互掷手榴弹,还进行了肉搏战。结果,苏军生俘德军士兵53人,击毙77人。

手榴弹是苏军巷战时不可缺少的武器。尽管炮兵能给予苏军有力支援,但还是手榴弹使用起来方便。

8月5日黄昏,德军向南逃走,市内丢下3000多具德军尸体。

在各个战场上的苏军纷纷欢呼这一胜利。德国宣传部门关于苏军在夏季无力反攻的说法已经不攻自破。别尔哥罗德的胜利引起全世界反法西斯人士的欢呼。

丘吉尔给斯大林写信:“我向您衷心祝贺苏军在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所获得的伟大胜利,这胜利为苏军在布良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打下了进攻基础。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溃败是盟国走向最终胜利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