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鏖兵地中海
5634400000009

第9章 希特勒被迫增援(5)

1月9日上午,意大利海军没有得到空中侦察情报,误以为英舰队已经返航。然而就在当天晚上,那不勒斯港遭到大规模空袭,意战列舰“恺撒”号受创。意大利海军命令“恺撒”号驶往拉斯佩济亚港修理,并派“维托里奥?维内托”号随行。

后来,意大利海军得知英船队正朝西西里海峡驶去,由于距离太远,意大利海军派出若干鱼雷快艇赴邦角海外和马耳他岛附近巡逻。意大利海军还派出两艘护航驱逐舰到班泰雷利亚巡逻。

1月9日,英船队的4艘补给舰、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继续朝西西里海峡驶去,目的地是马耳他岛。

同时,从亚历山大港出动的地中海舰队到达马耳他岛以西海域,并出动由“南安普顿”号和“邦纳文彻”号为主的一个巡洋舰分队和两艘驱逐舰,驶往邦角接应护船队。

海上的巨浪使意大利鱼雷快艇巡逻队被迫向基地驶去。1月10日7时41分,意大利两艘护航驱逐舰“韦加”号和“契尔切”号发射鱼雷攻击英船队。

后来,意大利两艘护航驱逐舰改变航向准备撤退,“契尔切”号完成撤退时,“韦加”号被一次齐射命中。“韦加”号受到重创后,立即转舵冲向英船队以求舰炮发挥更大的威力,很快“韦加”号开始下沉,舰长把自己的救生圈送给1个丢失救生圈的水兵,随舰沉没。

不久,班泰雷利亚岛上的瞭望哨发现两艘英舰无法活动,并燃烧了很久。意大利的这两艘护航舰所发动的攻击引起一个间接的战果,它们把英船队引向意海军所布的一个雷区。在那个雷区,英国驱逐舰“英勇”号触雷时舰首炸毁,它被拖到马耳他岛,从此再也没有参战。

1月11日,英国巡洋舰“南安普顿”号在空袭中遭到重创,结果英国人把它炸沉了。晚上,马耳他岛附近的英舰又遭到意大利潜艇“塞提姆莫”号的攻击。

根据各种不准确的空中情报,意大利海军误以为南部局势稳定,立即把刚到达拉斯佩济亚港的分舰队调往意大利南部基地。刚完成现代化改造的战列舰“多里亚”号也被编入该舰队,代替受伤的“恺撒”号。

然而,意大利海军所希望的局势并没有出现。经过约15小时后,意大利海军又命令各舰返回拉斯佩济亚港。意大利海军得知英舰队返回基地后,立即利用这个时机命令几支运输船队在1月12日至24日驶往利比亚,它们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1月24日,在班加西港附近,英舰队有所行动,德国空军立即对那些海上目标进行轰炸。第1批的113架飞机并未找到英舰队,第2批25架飞机攻击了英舰队,但战果甚微。第3批飞机在海面上航行时迷航,结果有12架降落在班加西港,另有4架失踪。这个事件证明,不管空军有多么丰富的陆上飞行经验,在海面上都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2月1日,意大利侦察机发现直布罗陀的舰队在巴利阿里群岛附近,意大利舰队立即准备迎战,但英舰队不肯再向前航行。2月2日上午,从英国航母上起飞的8架鱼雷机攻击了提尔索电站水坝,但其攻击没有任何效果。

同一天,1架飞往的黎波里港的民用飞机发现了一支英国船队正向马耳他岛驶来,德国空军派出一队飞机去轰炸该船队,但未找到目标。

★质量低下的空中侦察

由于意大利空中侦察的失误,经常使意舰队丧失作战机会,意大利舰队盲目地进行着海战。而英舰队却因为其侦察力量的逐渐增强,能够自由运动而不会遭到偷袭。

事实上,意大利侦察机是难以做好侦察的。他们的侦察机过于破旧,机上的装备又不适用,而且侦察机数量日益减少,任务却越来越繁重。执行侦察任务的破旧飞机是无法胜任战略性远程侦察任务的,而这种侦察越来越重要。

当德国空军在地中海地区作战后,意大利海军请求德意空军将侦察工作重新加以划分。其结果是把海岸侦察任务、地中海西部和到利比亚航线上的侦察任务交给意大利空军,把较远的地中海中部和东部侦察任务交给德国空军。

事实证明,尽管意大利空军侦察所担负的任务大大减轻,德国空军承担了远程侦察任务,但地中海战场的侦察质量并未提高。显然,德意空军的飞行员们不适应海上侦察,他们在侦察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这种困难必须通过长期而专业的海上侦察训练来解决。由于缺乏正规的海上侦察训练,由德意侦察机发回的报告经常自相矛盾。

1月4日,意护航驱逐舰“佩加索”号在邦角附近遭到英鱼雷机的空袭。1月27日下午,一支意大利护航运输队在驶往的黎波里港时的途中遭到空袭。意大利海军发现,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英国鱼雷机的有效航程大大提高,其结果使沿突尼斯海岸的一大段航路均处于英国鱼雷机攻击之下。

意大利海军要求意德空军就空中保护方面达成协议,至少使那些重要的船队获得以前完全没有的空中护航。由于德意两国的战斗机航程较短,因此意大利海军重新制定了航行时间表和航行规程,以便在白天获得尽可能多的空中护航。

然而,由于德意两国的战斗机数量少,又没有远程战斗机,并且缺乏海上飞行训练,结果德意空军为护航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此,空中护航问题成为维持海上航运最尖锐的问题之一。同样,空中支援问题不解决,意大利海军只能陷入被动作战之中。

2月6日日落前,意大利海军收到一个空中情报说,从直布罗陀出动的一支舰队开往大西洋,该舰队由战列舰“声望”号和“马来亚”号、航母“皇家方舟”号、巡洋舰“谢菲尔德”号和10艘驱逐舰组成。

2月8日,意大利侦察机在巴利阿里群岛以南海域上空发现一群英国战斗机,没有发现航母,但这些战斗机只能来自航母。意大利海军认为英国直布罗陀舰队肯定在该海域。

意大利海军部派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恺撒”号和“多里亚”号从拉斯佩济亚港出发,巡洋舰“特里埃斯太”号、“特兰托”号和“博耳臧诺”号和驱逐舰支队负责掩护,从墨西拿港出发。意大利海军部要求各舰于2月9日拂晓到达博尼法乔海峡以西40海里处集合。

2月9日8时37分,热那亚港海军指挥部用电话向海军部报告:“英舰队向港口开炮。”热那亚港被大雾所笼罩,英舰队用舰载机在该城上空轰炸并观察舰队的落弹点,但意大利海岸炮兵却看不见英舰队,而只能向英舰队炮口的闪光处轰击,有时什么都看不到,只是胡乱开炮。

意舰队正好在英舰队附近,他们没有在背后出其不意地进行偷袭。

英国飞机曾在天亮时在西培西亚港布设水雷,显然想阻止意大利战列舰从该港出战。英国人并不知道“恺撒”号已经修好,他们认为意舰队顶多有两艘战列舰。

这次意舰队的成功几率是比较高的,意大利空军已向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撒丁岛上的各部队下达了出击命令。同时,德国空军也从西西里岛出动了80架飞机。

英舰队轰击半小时后,不知为什么从热那亚港撤退了,躲进浓雾中。那片海区在上午都笼罩着浓雾。大量意德飞机在天空搜索,几小时过去了都没有找到英舰队。

10时45分,在科斯角以西70海里处,意德飞机在空中发现向南驶去的英国航母。11时50分,意空军的飞机在科斯角之西70海里处轰炸7艘英舰。

然而,这些飞机均未接受过海上搜索训练,而且拒绝采用海空通讯系统,结果无法及时向意大利海军部发送情报,等到这些飞机返航后,意大利海军部才得知上述过时的情报。

有趣的是,英舰队于12时曾被1架意大利侦察机发现。按时间与地点来说,意大利舰队完全能够拦截英舰队。但就在该侦察机发送无线电报告以前,被英舰载战斗机摧毁了。

意大利海军部得知这一情况时已经是下午17时50分,当时侦察机飞行员刚从海面上被意大利护航驱逐舰救上来。那一天意大利本有希望获胜,但结果令海军非常失望。

原来,12时50分,意大利舰队赶往科斯角的西面拦截所谓的“英航母”。15时30分,意大利舰队在东面发现6艘舰船的桅杆,就在意舰队快要开火时却发现那些船是驶往科西嘉岛的法国商船。以后意德飞机再也找不到英舰队,直到2月11日下午才发现英舰队已经回到直布罗陀。

热那亚港经过英舰队炮击后损失很大。有4艘商船沉没,“卡拉万塔”号沉没。在热那亚港修理的战列舰“杜伊里奥”号是英舰队炮击的主要目标,但它没有任何损失。

1941年1月,意大利在非洲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险,意大利在北非节节败退,几乎难以立足。意大利海军必须尽早将军舰撤离马萨瓦基地。然而,那里的驱逐舰、护航舰和鱼雷快艇,都无法驶入最近的友邻港或者中立港。意大利海军部命令它们留在马萨瓦港,一旦英国陆军攻打该港就立即自沉。

意大利海军部命令4艘潜艇“左格利埃尔莫提”号、“费尔拉里斯”号、“阿基米德”号和“贝尔拉”号绕航整个非洲到法国的波多尔港。该航线长达14000海里,意大利海军部要求它们自己设法到达波多尔港。这些潜艇性能太差,不适合远航,特别是“贝尔拉”号是一艘小潜艇,只有一部电动机。

“贝尔拉”号于3月1日撤离马萨瓦港,两天后,其他3艘潜艇先后撤离。它们陆续通过英军在丕林设置的狭窄封锁线,几天后全部驶入印度洋。

这4艘潜艇所经历的惊险航程,能够写成一本书。艇员们后来终于把这4艘潜艇驶进波尔多港。“古格里尔莫提”号在64天后首先入港,“贝尔拉”号80天后最后一个到达,即5月20日。

在马萨瓦港有一艘辅助船叫“厄立特里亚”号,它可以远洋航行。还有“兰姆一世”号、“兰姆二世”号和“兰姆四世”号也具有远洋航行能力。意大利海军部要求将“兰姆四世”号改造成医疗船用来运伤病员,这个任务失败了。

其他两艘船和“厄立特里亚”号奉命绕过英国封锁线驶往日本海,并从日本出发驶往太平洋上袭击英军商船。“厄立特里亚”号和“兰姆二世”号在通过印度洋后,于3月23日抵达日本神户。“兰姆一世”号在印度洋中部被英国巡洋舰发现,该舰拒绝投降,并向英舰开炮。瞬间,它被巡洋舰的强大火力击沉。

还有50艘左右的各种商船,其中有德国的,都停在马萨瓦和契西苗两港,只有少数出港逃脱。“喜马拉耶”号驶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到达里约?热内卢港。其他船只计划驶入维西法国的马达加斯加岛。结果,只有两艘到达该岛,其他的都在途中被英舰击沉,或被英舰俘获。

2月1日,意大利殖民当局把马萨瓦城外陆地上居民房全部拆除,构筑了一道由壕沟和雷区组成的防线。守军由一个旅的土著部队和海关税警以及该港的意大利海军水兵组成。

意大利殖民当局从海军武器库和各舰上收集武器,找到了约60门野炮和几十挺机关枪用于防御。守军在海面上布设新的雷区,决定在沦陷以前把一切无法离港的舰船和岸上设备全部炸毁。

意大利驱逐舰“豹”号、“虎”号和“狮”号请求允许它们突围到苏伊士港,去攻击那里的船只。到达苏伊士港必须在敌方水区中行驶50小时,其中10个小时要沿着苏伊士湾的狭窄走廊航行。

意大利海军总部同意了,请求德国空军给予支援,要求德国空军向苏伊士港发动空袭。另外,3艘小驱逐舰“芒宁”号、“萨乌罗”号和“巴提斯提”号也请求向苏丹港发动同样的偷袭。

在“豹”号率领下,意大利驱逐舰支队准备在3月31日下午突围,却接到德国空军无法轰炸苏伊士港的情报。但这3艘驱逐舰仍然在晚上出动了。在通过马萨瓦港外的狭窄航道时,“狮”号在黑暗中撞到岩石上,受到严重损坏。“豹”号和“虎”号用炮火把它击沉。天快亮时,两舰返回马萨瓦港。这时,意大利海军部命令5艘驱逐舰全都去突袭苏丹港。

4月1日,英军进攻马萨瓦港。4月2日,英军要求守军投降。4月4日和5日,英军从北段防线强攻,但被守军击退。

4月2日下午,5艘意大利驱逐舰奔向苏丹港,每个舰员都知道此行必死。这5舰意大利驱逐舰必须通过英国在马萨瓦港外布下的封锁,并在没有任何空中侦察的条件下,在敌水区中航行300海里。最后,这5舰意大利驱逐舰还必须在白天驶抵苏丹港,以便通过环绕该港的峭壁圈,那里有英军舰、岸炮和英飞机。如果偷袭成功,这5舰没有受到损伤(这是不可能的),它们将驶过红海,沿阿拉伯海岸自沉。

5艘驱逐舰出港仅两个小时就遭到英机的轰炸,它们突袭的希望破灭了。几小时后,“巴提斯提”号出现故障,航速大减,它在黑暗中慢慢地驶往阿拉伯海岸,于第二天自沉。

其他4舰全速驶往苏丹港,一夜都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天亮时,4舰距离苏丹港30海里,有两架英军侦察机在4舰上空盘旋。上午7时,4舰看到了苏丹港。突然,大规模的空袭开始了。原来从苏丹港飞机场和英国航母“鹰”号起飞的飞机赶来了。起初,英军实施高空轰炸。随着4舰的防空炮受损,炮手大量死亡,4舰防空火力逐渐减弱,英机群越飞越低。

英机群的轰炸主要集中于“芒宁”号和“萨乌罗”号,“豹”号和“虎”号趁机撤离。它们在多架轰炸机的尾随下,来到阿拉伯海岸。在一支英舰队快要追上它们前,立即自沉了。

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后,“萨乌罗”号于上午9时爆炸,几分钟后沉没,全体舰员丧生。“芒宁”号的舱面被炸烂,但舰员们仍在顽抗。上午11时,英轰炸机群从低空轰炸该舰,“芒宁”号沉没。自此,意大利的红海舰队消失了。

4月8日,英军发动了猛攻,坦克开入马萨瓦城内。意海军立即在港内沉船,还把岸上的设备全部炸毁。意大利护航驱逐舰“奥尔辛尼”号用炮火攻击英军,直到市中心被英军占领后,该舰才自沉。从此,红海的狭窄水道被英国封锁。

当城市陷落时,意大利鱼雷快艇MAS213号出港进攻英舰队,突入英舰队的强大火力网,距离英国巡洋舰“开普敦”号300米处发射鱼雷,重创了“开普敦”号。意鱼雷快艇随后自沉。“开普敦”号被拖到苏丹港用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