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论语》释义
5634700000073

第73章 礼是生产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第十二》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

给老板的启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支持。关系搞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北京雪莲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元征有这样的观点:“健康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处理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一种“礼”,因此“礼”也是生产力。

李元征所说的“关系”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是指企业的公共关系。它与人们日常谈论的庸俗“关系学”不是一回事。因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创造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这是与生产同样重要的一项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系”也是生产力。

李元征十分注重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他自己就是一位具有现代公共关系意识的老板。他深知赢得政府和上级部门对企业的理解和重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他经常谦逊地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为政府的公益事业提供赞助,同时塑造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的好形象。对员工,他注重团结合作,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对客户,他注重信誉,为他们千方百计排忧解难,努力做到互惠互利,关系融洽。

1990年,李元征刚从北京毛纺织厂调到北京雪莲有限公司。此时,这个厂正处于低谷,一年订单只有l万多件,不能满负荷生产,工人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李元征完全凭自己在企业经营中建立的良好关系,从外贸部门争取到1l万多件订单。正是这11万多件订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个关系是李元征在北京毛纺厂当副厂长时建立的。那时,北京毛纺厂在合同没有履行的情况下,国家拨给它的外汇额度用完了,出口纺织品陷入两难境地:不履行合同,企业失信;履行合同,外汇额得自己出。这时,李元征站在现代公共关系角度理解问题,认为补贴事小,信誉至关重要。于是他们便履行了合同,并补给了外贸公司一笔钱。这件事使外贸公司对李元征印象颇佳,因此在危难时帮了李元征一把。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第十七》

在经营过程中,李元征“义”字当先,绝不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利益,也绝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老板形象。一次,有个内蒙古的厂长找到李元征要他偿还100多万元货款,这是发生在他来雪莲以前的赊购业务,而且没有记账。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很可能赖账,而李元征了解事实后付了这笔货款。内蒙古的厂长感激万分,与他交上了朋友。1994年,全国羊绒供应紧张,市场上严重缺货时,这个厂长亲自从内蒙古押运羊绒给雪莲送来,解了雪莲公司的燃眉之急。

企业生产是个大系统,其中有物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李元征认识到企业竞争比的是人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好坏实际上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李元征把公共关系融于自己的经商理念之中,并在企业处于困境之时能够借助良好的公共关系渡过难关,这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式经商的战略思考。现代市场经济已不同于小生产的经营方式。产品质量、价格等有形资产与形象、信誉、融洽的关系等无形资产已经难以分割,而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制胜的关键因素。李元征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健康的企业“公共关系”看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