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波兰闪击战
5634900000014

第14章 奇怪的战争(1)

英国人比法国人更愿意相信法国马奇诺防线牢不可破。在德军装甲部队横扫波兰的一个多月中,驻守西线的英法盟军没有支援波兰。在漫长的西线,惟一的军事行动是双方的巡逻兵在无人地带偶然发生冲突。

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周内,法国政府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向人民隐瞒一个事实:波兰快亡国了。政府告诉国民,德军在波兰从未打赢过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在德军的炮口下,法军看着电影,踢着球,唱着歌,慢慢悠悠地消磨着悠闲的战地时光。尽管德法两军对战争的理解会有不同,但对足球的理解却是较为一致的,法国士兵踢球时的精彩动作有时会得到河对岸德军的大声喝彩。

德国、德占区和附庸国的战时经济随着两个人的上任而改变:施佩尔上任武器和军事工业部部长,弗里茨·绍克尔于1942年春上任劳工部部长。

1914年,大多数英国人认为,他们再也不会卷入另一场大战。英国人突然变得爱好和平起来。在此之前,英国人已经习惯了长期作战:在印度殖民地的西北边境,英国远征军与印度军队作战;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英国远征军在南非作战……

不仅英国如此,当时西欧、北欧国家几乎抱有和英国一样的和平想法。瑞士能回忆的战争是1847年的短暂内战;瑞典和挪威从1814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战争,他们远离战争。丹麦在1864年,法国在1870-1871年都被德国入侵过,但都未激起军国主义情绪。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希望战争,甚至不想收复失地和解放他们的同胞。

然而,就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是新式的战争,是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几乎所有适龄的男子都参军了,英国出兵600万,伤亡惨重。一战结束后,胜利的英国人民极端反感任何形式的战争,和平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丹麦人拒绝所有对他们有诱惑的条款,以免给德国进行报复的任何理由。丹麦不肯从德国收回1864年割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任何领土,住在那些领土上的大多数人都不肯通过公民自由投票回归丹麦,人们渴望和平。

中欧和东欧各国对战争的看法与西欧和北欧截然不同。

波兰人在1830年和1863年爆发两次武装起义,都被德意志人血腥镇压,饱受苦难。但他们并不屈服,反而渴望发生大战,企图通过战争谋得民族的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独立了,波兰人没有因此显得克制,从不考虑在当时采取什么行动才能避免卷入另一场大战。波兰人宁愿使国家再次遭受另一场大的灾难,趁着协约国战胜的有利形势,坚持从德国和俄国那里收回古代波兰的领土。

1919-1920年,英国劝告波兰保持克制,不要与俄国和德国同时成为死敌。波兰对英国的劝告不理不睬。波兰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几百年的长期欧洲战争和反复的战乱灾难中发现,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会不断地卷入战争。波兰人相信,数百年来,德国、俄国和奥地利不断侵占波兰的领土,波兰人与德意志人、俄罗斯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将来也会如此。

德国人对待战争的看法不像波兰人那样简单,德国人想征服全世界。德国人比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更好战,尽管一战几乎给所有的德国家庭带来了残杀、战败、失望、耻辱等痛苦的经历,甚至《凡尔赛条约》使德国人遭受了更大的苦难。

结果呢,德国人不肯悔改,宁愿让疯狂的独裁者去领导他们。希特勒相信,德国将在他的领导下征服全世界。而在希特勒之前,在1914年,德国为了这个目标,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从1918年11月至1940年4月,英国人想保持“正常状态”,就是英国人在1815年到1914年百年间过惯了的幸福生活,英国中产阶级满意地称自己为“文明人”的生活。

英国政府打算恢复和保持不受欧洲大陆战乱所干扰的“正常”生活,因此,英国只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国家不承担实质义务,避免卷入新的大战。

1919年,英国加入并操纵国际联盟,其范围不仅涉及欧洲,还涉及全世界。美国不愿加入英国操纵的国际联盟,从而使国际联盟失去了意义。

英国不想履行国联盟约义务,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国际联盟的各成员国当然也不会把国联盟约看作他们要“流泪、流汗、流血和苦干”来尽的义务。国联盟约在那些不得已而把它当成利剑来使用的弱国手中变成了废纸。

这期间,英国在与法德两大强国的交往中,他们坚持采用在19世纪屡试不爽的不承担正式义务的外交政策,即均势政策。英国人没有料到,均势政策的代价是很昂贵的,使法国人感到伤心,同时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火种。

这期间,英国实际上没有履行1904年的英法协约,而是同美国一起扶持德国重新崛起,以便使德国与法国制衡。就这样,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依靠英法协约共同得到拯救的英国与法国矛盾越来越大,直到1940年6月分道扬镳。

法国得不到英国军事上的实质保证,又怎会愿意看到德国重新崛起呢?结果,法国处处打击德国,更加激起德国的仇视心理。事实上,英国是为了执行不承担任何义务的均势政策而牺牲法国。英国议会不批准对法国的军事保证,反而抑制法国制裁德国。

英国在两次大战之间均势政策的严重后果是,在英国的抑制下,法国与中欧和东欧国家缔结了不可靠的互相保证条约;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后,英国要求法国助其对付意大利,遭到法国的拒绝;1940年6月,巴黎沦陷后,法军主力尚在,但法国不想给英国当炮灰,法国政府决心退出大战,宁愿投降希特勒,也不愿意接受丘吉尔那个耸人听闻的结盟建议。尽管丘吉尔政府愿意尽盟友的义务,真心帮助法国,但为时已晚。

英国的均势政策使法国人普遍具有仇英情绪,从1918年停战、英国抑制法国后就开始积累,这种敌意在埃塞俄比亚发生危机期间,特别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变得更加强烈。

若英国在1939年,而不是在1940年,把丘吉尔政府愿意提供但为时已晚的援助拿出十分之一的话,法军官兵或许根本不会轻易放下武器。正是在法英两国的关系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德国重新崛起,希特勒趁机扩军备战,大肆扩张。

英国人在两次大战之间强烈地恐惧战争,生怕在一生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1918年停战日那天,许多幸存的英国人都下定决心,无论是他们,还是子孙,永远不要再打一场这样的大战。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武器装备方面,使英国人认为如果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比第一次更可怕。他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使人类社会毁于一旦。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们不敢在这件事上想下去,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希特勒正在扩军备战,英德之间早晚要重新交战。

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愿卷入欧洲事务,反战运动声势浩大,孤立主义盛行。当德国军国主义疯狂般地扩张时,英法两国感到恐慌。英国人知道,在没有美国参战的情况下,自己力不从心。

英国听任军备,特别是空军和机械化部队衰退。而此时德国在军备方面已超过了英国。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签订前的那一周,是英国人在两次大战之间心情最不佳的日子。他们对战争毫无准备,英国人所担心的不是德军,而是担心张伯伦应付不了当前的局面。

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大多数英国人终于明白了希特勒的野心决不仅仅局限于德意志人居住但不属于德国管辖的地区。3月17日,张伯伦首相改变对德国的政策,宣称打算阻止德国的任何侵略后,英国人才普遍感到松了一口气。

3月31日,张伯伦宣布英法两国给予波兰安全保证。英国人听到以后,举手称快。但德苏两国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签署互不侵犯协定后,英国人震惊了。

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英国人不是害怕英国与德国交战,而是担心英国政府不敢出兵。9月3日,当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讲,英国向德国宣战时,英国人感到宽慰。但这时的英国人还不想为波兰的利益而战。

英国人比法国人更愿意相信法国马奇诺防线牢不可破。不料,德国的目标不是西线马奇诺防线,也不是法国,而是攻打波兰。在德军装甲部队横扫波兰的一个多月中,驻守西线的英法盟军没有支援波兰。在漫长的西线,惟一的军事行动是双方的巡逻兵在无人地带偶然发生冲突。

法英两军按兵不动,对部队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波兰人遭到德军屠杀时,英法两军仍不肯去救助。

1939年10月6日,德国曾向英法两国提出和平谈判的建议,但英法两国都拒绝了。两国认为,德国吞并波兰一事不能宽恕,战争要继续下去,直到使希特勒政策垮台。

这种不战不和的奇怪战争,其深层原因在于,英国人民仍想恢复和平。英国想利用那条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再加上经济上的长期封锁,迫使德国屈服。封锁是英国一贯采用的王牌,英国看不出还有什么比封锁更好的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不像一战那样被包围,因为这次苏联成了德国的帮凶,德国通过苏联的支持,可以在欧亚大陆去获得战争资源。

在“假战争”时期,英法两国的目的就是想不卷入战争而使德国屈服。

当英国人确认,德国在战争爆发后,对衣物和食品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时,他们认为德国太脆弱了。在英国,民间的备战工作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备战工作使人们想起英国正处于战争状态。

德国入侵波兰,使英国民众把怒气都发泄到新成立的战时情报部门,战时情报部的工作人员成为使人们烦恼的“罪人”,民众都反感战时情报部。可见,这时英国民众的神经非常紧张。

英国人听说,1940年春季到来时,法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反战倾向。法国政府对许多经军部检查过的信件表示担忧,许多农妇给在马奇诺防线当兵的丈夫写信,气冲冲地质问,既然不打仗为什么浪费时间?家里急需劳动力。许多法国士兵的回信中也对这种情况越来越无法忍受。

法国政府主张阻止苏芬战争,英法已经向德国宣战,这时难道还要再跟苏联作战吗?无论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欢迎政府中的好战分子。

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后,法英两国政府反对苏芬战争,会有同时与苏联交战的危险。如果法英两国想对芬兰的军事援助起到作用的话,必须在芬兰军队还能坚持战斗时,把这些援助及时送到芬兰。事实上,法英两国总是拖拖拉拉。

芬兰有理由得到英国人的同情,英国援助芬兰不致使自己的信誉受到损害,在帮助芬兰时,英国将得到各国人民道义上的支持。

但英法两国政府认为,营救芬兰可以给它们一个借口去封锁挪威的航道,占领瑞典的铁矿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开辟一条对德作战的新战区。而挪威和瑞典宣布严守中立,不愿加入任何一方。但法国政府希望自己的国家不要成为战区,而想在瑞典和挪威一带开辟战场。

法英两国对出兵挪威和瑞典仍有顾虑,万一遭到攻击,是否用武力占领两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两国的意见并不一致。法英政府仍在推行一些支援芬兰的计划,但推行的速度像乌龟爬一样缓慢。

在“假战争”时期,英国民众的意愿反映在政府的折衷政策上。食品没有实行配给,衣着就更不实行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政府听任海外进口的库存量减少,他们认为,德国潜艇的封锁不会造成严重威胁,英国的船舶足以应付战争。

1940年5月以前,英国政府对进口的控制不严格,使大量货舱被奢侈的进口货物占据。另外,把民用生产转变为国防工业生产的工作进展极其缓慢。英国人没有真正预料到这场战争将是在经济和财政方面的持久战争。

1940年3月12日,英国与法国终于达成一致,决定向挪威派少量远征军去防守挪威南部的三个港口。然而为时已晚,就在这一天,芬兰政府被迫接受苏联的条件,与苏联签署和约。而在英法远征军准备去防守挪威南部的三个港口时,1940年4月8日晚,德国大举入侵丹麦和挪威。

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计划落空,他们必须正视战争。

2.法国已被德军重重包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人民的身心造成非常严重的创伤,又遇到全世界经济危机,反战情绪高涨。法国需要营造和平的环境。政府为得到支持率不能无视民众的反战情绪。在法国和英国,哪个政府官员敢发表战争言论,民众就会让他下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的灾难远远超过英国,法国的民众心态可想而知。再加上军队和政府的保守思想,法国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马奇诺防线就是防御战略的产物。

法国陆军是欧洲第一,法国的将军们认为再打大战的话,仍会像上次一样是阵地战。凭借法国陆军的强大实力,再加上马奇诺防线,德国人永远别想翻身。

法国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复苏上,而不重视军事。结果,法军作战思想落后,武器装备陈旧。法军把防御重心都放在马奇诺防线上,想凭借防线阻挡德军。

英法在欧洲争霸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凡尔赛条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法国在德国周围建立了小协约国体制,成为英国在欧洲最大的竞争者。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追求的目标是扶德抑法,即在法德之间建立既相互冲突又互相牵制的关系,借此维护英国在欧洲的裁判地位。德国充分利用英法的矛盾,在英国的支持下不断毁约,恢复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德国与日本、意大利建立轴心国同盟后,英法与德意的矛盾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矛盾,英法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1936年3月7日,德国撕毁《洛迦诺公约》,出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3月19日,英法两国在伦敦谈判,双方再次结盟。1937年,双方加强军事合作,两国军事人员经常互访。12月,法国空军派技术代表团到英国考察空军建设。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三面被德国包围。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提出,一旦德国完成了在莱茵兰的防线,他们将主宰中欧,法国将无力干涉德国的侵略。面对德国的威胁,英法加快军事合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