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波兰闪击战
5634900000015

第15章 奇怪的战争(2)

4月16日,英意两国签署协定,英国允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自由行动,借此来拉拢意大利,使其在中欧问题上支持英法。但法国发现,意大利的野心太大,已成为法国的潜在敌人。这种分歧反映到两国的军事合作中。

4月24日,英法两国在巴黎谈判,双方对政治和军事合作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商讨。

4月28日、29日,张伯伦同达拉第进行了会谈,英法两国政府首脑商定了双方进行军事谈判的原则。

达拉第提出他的国防内阁时,曾被授予特别“全权”。达拉第突出的品质是正直,淡泊寡欲,但自我怀疑。达拉第是普罗旺斯一个面包师的儿子,当过校长,获得过牛津大学文学学位和剑桥大学的荣誉历史学位。

达拉第在政界摸爬滚打二十年,但仍具有农民的质朴和粗鲁的举止。一些政治家在看到达拉第那粗壮的身材时,说他像公牛,也有人说他不像公牛,而是一个把着犁在耕作的庄稼汉。

法国副总理兼协调部长卡米耶·肖当是个职业政客,他的绝招是在任何内阁中混下去,维护巴黎银行界和商界的利益。卡米耶·肖当做事的方针是息事宁人。

在法国外交部,勤勉而生性就喜欢绕弯子的乔治·博内在法国对德国宣战后兼任外交部长,经常每天在外交部工作四小时,后来他的绥靖政策破产了。博内在政府中还担任司法部长。

虽然协调部长作了很多努力,但达拉第政府在许多原则性的问题上往往分裂成两派。财政部长雷诺、殖民部长芒代尔、内政部长萨罗、教育部长德尔博斯、海军部长康平希、空军部长拉·尚布尔、军备部长多特里认为应该把与英国合作、进行战争放在首位。而劳工部长波马雷、市政工程部长德·蒙齐、博内则支持肖当的绥靖方案,主张通过墨索里尼的调解与德国议和。

保罗·雷诺(1878-1966),法国总理。1919年,雷诺当选议员,先后担任财政部长、殖民部长、司法部长、副总理等。在德国入侵法国的危机时刻,雷诺主张抗战,决不投降,有“英雄总理”的美誉。

雷诺在法国历界内阁中都是主战派,支持戴高乐提出的发展装甲部队的计划,重视国防建设。1940年3月,波兰亡国后,达拉第政府被愤怒的法国人民赶下台。雷诺出任总理,组织新内阁。6 月,在法国遭到德军入侵的紧急关头,雷诺向法国人民发表了广播讲话,即著名的《法兰西不会灭亡》。雷诺分析了国际形势,号召法国人民抵抗德军的入侵,迎接最后胜利的到来。法国投降后被囚禁于德国。战后释放回法国,继续为国家服务。1966年,雷诺逝世。

达拉第政府在宣战的时候得到社会党和以路易·马兰为首的右翼国民共和党的支持。反对宣战的势力除了法国共产党外,还有赖伐尔和他的友人,以及其他党派。赖伐尔的人生经历证明了“利器得有巧匠使”的道理作为施政方针的荒谬性。

赖伐尔是个酷似秃鹫的人物,被要求代表法国与德国周旋。赖伐尔是个政客和律师,多次担任部长,三次担任总理。他反对共产主义,但鼓吹向德国妥协。他对其他国家的地理、历史之类,甚至对法文的句法以及法律都不熟悉。到1933年底,赖伐尔已经相信了布里农及其友人的观点,即法国与德国合作才能保证欧洲的和平,他从未动摇过这个信念。

法国的战略姿态是防御,大多数法国人都缺乏进攻精神。法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除了不屈服尽量使战争远离法国,尽最大可能和平解决。

法国外交政策的另一个目标是保持、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无法劝其他国家结盟时,尽量使其他国家保守中立。美国与法国是友好国家,这是不用怀疑的,美国不久就会提供主要的支援。罗马尼亚地处德苏之间最为危险,不能寄予罗马尼亚太大希望。

在土耳其,法国外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39年10月,土耳其、法国和英国签署了《英法土联合条约》。西班牙宣布不会卷入战争,而且向法国保证,不会停止向法国供应制造炸药的黄铁矿砂。

在中立的国家中,法国最不放心的是意大利。如果意大利在德国发动的战争中站在德国一方参战的话,对法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意大利能限制战争范围的话,它是个不错的调解人。

要让意大利认为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对它有利,意大利就会保持中立。在二战的前几个月中,法国对意大利百般拉拢,法国参议院比国民议会更不想打一场大仗。

法英两国舰队联合起来在地中海处于绝对优势,而意大利在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预后军事实力损耗很大,使意大利的处境不利。

法国人认为,如果对意大利施加压力,能使意大利作出让步。苏联通过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使得1935年5月的《法苏互助条约》失效。法国比以前任何时候更需要意大利保持中立。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将有效地封锁德国进入巴尔干地区。如果英法在巴尔干地区投入兵力,甚至有可能扼断德国的石油供应。

怎样向意大利施加压力呢?法国认为,不需要向意大利发出最后通牒,而是要求它保持中立。法国认为在经济上拉拢意大利最有效,1939年9月中旬,法意两国签署一项秘密协定,结果意大利供给法国大量炸药、反坦克地雷、飞机等。作为交换,英法海军的封锁尽量减少意大利海运遭到的损失。

在对意大利外交政策上,法国的政策与英国的政策类似,但无法忽略的是,自从拿破仑时代以来,法国人民就有强烈的仇英情绪。不过,战后赖伐尔在被告席上把仇英情绪说成是“一时的感情冲动”,在他那不公开的言论中,却称之为法国内部政治生活中永久性的因素。

法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往往是由两种观点互相牵制的结果,一种观点是现实主义,即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另一种是希望发生的事。

外交部官员们的现实主义是,他们对法国利益的观念不会由于内阁的更换和舆论的影响而更改,但他们在各种办法用尽之后,最后仍被迫向政府和舆论屈服。

希望发生的事是各界政府中的大多数官员短视的权宜之计,这些人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必须迎合国民的心理。法国官员们普遍认为,敌人是德国,必须与苏联交朋友。达拉第和同僚们认为,国民反对战争。

达拉第政府急于避免与德国冲突。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法国政府还要与英国加强军事合作,谴责英国的军事行动和动机是多么可笑。

1939年9月3日,法国总理、激进社会党领袖达拉第向德国宣战。激进社会党最善于判断法国人民将支持什么。激进社会党代表小自耕农和城市中层社会的下层,这些民众希望平等的心情超过一切。

9月4日,法国外交部长博内和波兰大使为法波互助条约达成协议。为了履行条约,法国应该出兵,但法国政府竟没有作好战争的准备。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周内,法国政府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向人民隐瞒一个事实:波兰快亡国了。

法国驻波兰大使向各国驻华沙代表吹嘘说,波兰在法国和英国无穷无尽的支援下绝不会战败;在巴黎,法国政府吹嘘波兰军队的规模,认为波军的武器虽然落后,但英勇善战,人多势众。政府告诉国民,德军在波兰从未打赢过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在战争第三周,当苏军冲过波兰东部边界,接收德军占领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时,法国政府控制的《时报》仍然报道说,波兰军队的抵抗仍然存在。

苏军入侵波兰引起法国人民对苏联的敌意,却使法国人民燃起了和平的希望,认为德军会倾其全力攻击苏军。法国共产党宣布支持苏德协定。

法国总工会特意用一个月时间研究8月23日苏德协定的含义,于9月25日发表议事记录,认为苏德协定背叛了工人。法国总工会宣布,以后不再与法国共产党合作。

第二天,在右派的要求下,达拉第颁布法令解散法国共产党。社会党领袖勃鲁姆提醒达拉第,这样做在国外产生的后果将给各国人民这样的印象:法国不民主。

1938年9月,法国政府曾问英国政府,法国能得到什么程度的军事支援。英国政府说,在战争开始半年内,英国出动2个非机械化师和150架飞机。

9月27日,张伯伦向法国政府保证,如果法国遭到入侵,英国将出兵支援,决不会自食其言。

10月6日,希特勒在国会的演讲中说,他并不向法国要求殖民地,也没有任何要求。其实,希特勒是暗示法国与英国的盟友关系一刀两断。虽然法国国内存在着强烈的反英情绪,但法国报界仍异口同声地反对希特勒的演说。

慕尼黑协定已使法国在东欧的盟国捷克遭到瓜分,法国苦心经营的与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建立的同盟已经破灭,法国不能再失去英国这个盟友了。

希特勒的演说中不含任何威胁,没有提到与苏联缔结同盟,他知道这正是巴黎政府所惧怕的。希特勒在演说中大谈和平。

法国政府认为,由于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取得巨大收获,尤其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收获,苏联需要喘息的时间,好让德国与法英两国拼个你死我活。

10月6日,达拉第在参议院发表一则对希特勒的答复声明:盟国作战的目的就是结束德国对奥地利、捷克、波兰的侵略,结束每隔半年就需要一次动员的情况;和平只能在德国撤军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法国在同意与德国和谈前,必须知道德国真正的让步细节。

德军闪击北欧和波兰时,法国无力支援被侵略国,周边国家相继沦陷,法国已被德军重重包围。同英法相比,一战失败的耻辱成就了希特勒的野心。《凡尔赛条约》使德国感到耻辱,希特勒靠雅利安人种优越论煽动德国人民。加上希特勒上台后武装了德国。德国的军事将领们不像英法将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闪击战”的先进理论在德国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装备并不比法国强,只是赢在战略上。300万法军背靠大海遭到德军的分割包围。

德国凭借坦克集群冲锋,冲过不设防的阿登森林出现在马其诺防线的后面。马奇诺防线失守后,法军应该怎么办?

3.“我们决不开第一枪”

可以这样认为,对德国人民乃至世界来说,最为不幸的事就是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的诞生及上台。

一战后,德国极度混乱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希特勒登上了政治权力的巅峰,开始实践他那可怕的理论:在德国建立恐怖极权统治,用武力征服欧洲乃至全世界,只有“纯种的雅利安人”才应该生存下来,而所谓“劣等民族”则应被“最后解决”。

这套疯狂理论实践,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二战的爆发!

希特勒的胃口远不止英法一再妥协、退让所能满足的,关键时刻,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直指望“祸水东引”的英法两国政府把祸水引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实际上,希特勒出兵波兰,如果英法在西线采取行动的话,这场世界大战即使不能避免,至少也会给希特勒当头一棒。然而,英法仅向德国宣战,之后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反而听任希特勒把战火燃到北欧。

当波兰人用“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时,英法却宣而不战,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这时,欧洲的战场上出现了东线炮火连天,西线却静悄悄的景象。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止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上构筑的一个永久防御工程。它于1929年始建,1940年全部竣工,耗资2000亿法郎。防线以陆军部长马奇诺(1877-1932年)的名字命名。

马奇诺防线绵延于法国东部的全部国境线上。自卢森堡附近的隆维起,经提翁维尔、维桑布尔,再循莱茵河西岸南下,经斯特拉斯堡,到瑞士边境的贝耳福,全长750余公里。

防线内密布各种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由许多火力据点聚结成为一个一个的防御区域。各火力据点相互配合,组成绵密的火力封锁通道,并设置有各种防步兵和防坦克障碍物。

马奇诺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5800个。防线基础为工事群,其中大型工事群,正面约1200米,纵深1500米,守备兵力为1100-1200人;中等工事群守备兵力为500人;小型工事群守备兵力为200人。

工事群内主要武器有75、120、135毫米火炮,25、37毫米反坦克炮,50、60、81毫米迫击炮。装甲炮塔能旋转360度。

工事群有坑道,位于地下20-90米深处。地道宽6-8米,高3-6米。弹药补给可由地下铁道电动车运送,并经升降机送到地面工事的弹药室内。

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马奇诺防线还筑有堡垒据点数处,多数堡垒据点内配有75厘米炮数门,机枪10余挺。各种火器皆安置在可以旋转的钢塔内,可以左右旋转,侧射据点之间的死角。据点的上面筑有钢筋水泥掩体,厚达3米。据点四周筑有外壕,据点内部架设铁栅,以防步兵强攻。

各据点之间有地下走廊相通,可以相互支援。在各地道中装有多道铁门,如遇火警等意外事故,铁门可自动启闭。据点内还设有完善的卫生设备、外科手术室和输血室等。地下室内还有大型现代化防毒设施。

就当时来讲,马奇诺防线可谓是世界上工事构筑最完善、障碍设置最完备、火力配置最严密的防线之一。因此,法国军界人士普遍认为依靠马奇诺防线可以高枕无忧,万无一失。法国一位总理宣称:“我们的体系虽然不宜于进攻,但在防守方面却是呱呱叫的。”

1938年,贝当在3月1日出版的《两大世界评论》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表明他对马奇诺防线有十足的信心,说有了这条防线,就无须担心装甲部队的进攻。同年,他还在为德肖维诺将军所著《侵略仍是可能的吗?》一书而写的序言中,宣称他对法国军队阻击入侵者的能力感到满意。

侵波战事爆发后,法国统帅部依然陶醉在“不可能侵入”的幻想中,他们认为只要坚守在马奇诺防线内,与德军长期对峙,逐渐消耗德军兵力,就可挫其锐气,御敌于国门之外,就可赢得战争的胜利。

英国的军事历史学家富勒指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是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希特勒消灭了。”

驻守在齐格菲防线的德军到9月10日才增加到43个师,但德军几乎没有配备一辆坦克,面对着拥有90个师和近2000辆坦克的法国军队,却坚持着挺了过来。

既然英法不愿开战,德军也不愿过早和他们交手,希特勒对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说:“西线战线尚不明朗,某些迹象表明并无真正开战之意……”

1939年9月4日,德军上校伏尔曼这样写道:“据说法国在萨尔布吕肯挂出一面旗,上面写着‘我们决不开第一枪’。”9月6日,伏尔曼向希特勒汇报西线的战况,说西方“虚张声势的恫吓战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