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西里大反攻
5635000000008

第8章 兵指西西里(4)

蒙哥马利攻占卡塔尼亚的目的无法实现。为了实现英军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唱主角的愿望,蒙哥马利决定把进攻的重点向左移。这样做等于把美军用作一种翼侧护卫部队。蒙哥马利完全不顾巴顿的利益了。

4.最后的墨西拿海峡

埃特纳火山由群山和丘陵组成,矗立在卡塔尼亚平原的北面。埃特纳火山位于西西里岛的东南角。若想从南面或者近和攻占墨西拿,必须经过埃特纳。

从地图上看,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但具体的作战计划中没有把登陆成功后,英美军队怎样到达墨西拿的计划说清楚。

1943年7月12日,蒙哥马利给亚历山大发报说:“我建议让我军向北移动,以便把西西里岛拦腰截断。”亚历山大同意了。

当巴顿正因为蒙哥马利把美军排斥在主攻行动之外而生气时,蒙哥马利又来“争功”了,蒙哥马利认为,在断裂多山、地形状况不利的情况下,应该让英军优先使用可供使用的道路。可供盟军使用的公路只有两条,一条114号公路,另一条是124号公路。根据作战计划,114号公路归英军,124公路归美军。但蒙哥马利准备抢用124号公路。他想通过124号公路迂回攻打驻守在卡塔尼亚平原上的德军。

为了抢占这条公路,13日上午,蒙哥马利在没有经过亚历山大许可的情况下,命令英军顺着124号公路偷偷挺进。正在这时,美军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将军刚要使用124号公路。当天傍晚,美军发现了英军第51高地师。

达到目的后,蒙哥马利才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亚历山大。当天午夜,亚历山大下达命令,要求美第2军把124号公路移交给蒙哥马利。

布莱德雷将军的美第2军离124号公路不足1公里了。在制定西西里战役时,美军被当成新军,没有在战役中担任主攻任务。这时,亚历山大又把美军派去保护英军的后方,让英军优先使用公路。

英军抢占124号公路时,趾高气扬,没想到,重新修改的作战计划仍没有给蒙哥马利带来好运。

根据亚历山大的命令,美军被迫撤回滩头阵地,这种浪费时间的作战计划,使德意军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组织防御力量。当天,希特勒下令增援西西里岛,阻挡盟军的攻势,坚守圣斯特风诺-恩纳-卡塔尼亚防线。

蒙哥马利为了把主力部队转移到美军的前面,至少浪费了两天时间。德军利用盟军的混乱,完善了防线的部署。一道阻击蒙哥马利的防线建成了。

德军严阵以待,而盟军错失了良机。蒙哥马利的计划刚一出台就遭到了迎头一击。

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空军元帅伤心地看到,意大利人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守住西西里岛是不可能的。希特勒知道后,亲自接管了西西里岛的指挥权,并下令:“在大批意军被消灭后,只靠我军把敌军赶下海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迟滞敌军的进展。”

为了迟滞盟军,希特勒向西西里增援了一些部队和坦克、重炮和飞机,把西西里岛的主力部队调到东岸中部的卡塔。并在尼亚城周围抵抗英军的进攻,同时德军后备部队布满直通墨西拿的东海岸路线上,积极支援作战,以坚守西西里岛通向墨西拿海峡的道路。

1943年7月16日,亚历山大给巴顿下令,墨西拿是蒙哥马利的目标,巴顿的任务是保护蒙哥马利的侧翼和后方,使蒙哥马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出现危险。巴顿气得暴跳如雷,但他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

布莱德雷生气地说:“这证实了我在战役前的疑虑,只有英军才被允许进攻墨西拿。”

按照亚历山大的命令,美军只能进攻岛上力量较弱的敌军,占领一些小山,俘虏一些当地农民和无精打采的意大利军队士兵。亚历山大的命令极大地伤害了美军官兵的自尊心。

在亚历山大的支持下,蒙哥马利从巴顿手中抢走了宝贵的公路,以便趾高气扬地进攻墨西拿,还不准许美国向巴勒莫推进。

后来,巴顿与蒙哥马利一起谈论这件事,巴顿抱怨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蒙哥马利笑着说:“乔治,我给你出一个主意。如果亚历山大将军给你下达了你不喜欢的命令,那么你别理它。”蒙哥马利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巴顿感到惊讶。

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的做法,引起了美国军界的反感。美国军界认为,英军将获得一等奖——墨西拿,而美国人却连二等奖(巴勒莫)也不准夺取。

1943年7月17日,希特勒下达了命令:“我们不指望能守住西西里岛。重要的是拖延敌军,以为稳定欧洲大陆的局势争取时间。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一个德国师遭受损失。”不久,德军又得到第29装甲榴弹师和休伯将军的第14装甲军司令部的支援,德军的任务不是保卫西西里岛,而是发动阻击战,保障主力部队撤退。

因此希特勒出动德军精锐部队在埃特纳地区阻击英军,德军其他部队向北面和东面撤退,退守墨西拿海峡。

德军在卡塔尼亚南部平原顽强阻击,英军的攻势严重受阻。英军主力被迫向西转移,兵分两路发动攻击:英第13军攻打卡塔尼亚,第30军从西绕过埃特纳火山发动进攻。亚历山大命令美军第7集团军掩护英军的翼侧,可是,英军主力的向西转移,再次挡住了美军的前进步伐。

由于英军行动迟缓,德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凭险固守。蒙哥马利发现,英军第13军沿11号公路向北推进,尽管通过了卡利马索尔大桥,但在卡塔尼亚以南遭到德军的疯狂阻击,英第30军沿124号公路迂回进攻,但由于德军凭险固守,在阿诺拉地区无法前进。

为了取得胜利,1943年7月21日,英第13军在卡塔尼亚转入防御;第30军发动进攻,争取摧毁德军防线,摆脱不利的局面。英第30军的进攻遭到惨败,伤亡很大。蒙哥马利下令把第78师从北非调到西西里岛,以增援第30军继续作战,但第78师最早也要到月底才能赶到。

英军停止了进攻,德军趁机加固防御工事,调兵加强了防线,使防线更加坚固。巴顿笑着给海军的埃弗雷特·休斯将军写了一张便函:“咱们的表兄弟们被打得屁滚尿流。”

就在蒙哥马利在德军的防线面前无计可施的时候,巴顿认为如果让美军去攻打巴勒莫,美军一定能攻下,一旦成功整个战局会有利于盟军。巴顿决定亲自去向亚历山大请战,进攻巴勒莫。

巴顿乘飞机来到北非,决心说服亚历山大。巴顿看到亚历山大后说:“将军,由于战局的变化,我请求你把命令改为:第7集团军立即向西北和北面挺进,进攻巴勒莫,并将德军一分为二。”由于蒙哥马利的攻势受阻,亚历山大迫于无奈,只好批准了巴顿的请缨。

巴顿马上飞回战场,重新进行了军事部署。接着,巴顿下令:第3步兵师、第82空降师和第2装甲师改组成一个军,由凯斯指挥,攻取巴勒莫,第45步兵师向北发动进攻,负责占领海岸公路,与蒙哥马利的英军保持同步。巴顿下令在5天内攻下巴勒莫。

1943年7月19日,巴顿正式下达总攻命令。美军快速向前挺进。21日,美军攻占卡斯特尔维特拉诺。22日,美军赶到巴勒莫城下。巴勒莫守军不敢相信,在这么热的夏天,道路很难走,而且有沿途守军的抵抗,美军竟在4天时间内前进了320公里。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巴勒莫,使守军来不及组织抵抗,纷纷投降。

同一天,英军左翼发动的进攻遭到惨败。正是由于英军,才把德意军队的主力吸引到东部,给美军在西部地区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个效果可不是出自英军的善意。

1943年7月22日,美军占领巴勒莫港,意军吓破了胆,约4.5万人举起了双手。美军的胜利严重地挫伤了德意军队的士气,德意军队仅剩墨西拿港了。

当天,巴顿随第2装甲师趾高气扬地进入巴勒莫,在豪华的王宫里建立司令部。

1943年7月23日,美军第45步兵师攻入泰索米尼至梅雷塞以东海岸地带,把西西里岛拦腰切断。这给美军带来了很高的荣誉。美军第45步兵师只伤亡300多人,却俘虏5.3万名意军,击落190架敌机,缴获67门火炮,缴获了来不及逃走的大部分船只。

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赶下台,原来就不积极抵抗的意军更是成批地投降。德军被迫依靠少数兵力抵御优势敌军。同时,亚历山大命令巴顿自西向东进攻。巴顿欣喜若狂,他呼吁美军抢在英军之前拿下墨西拿。巴顿把这个重任交给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将军。

这样,形势对蒙哥马利出现了讽刺性变化,西路巴顿的作用从助攻变成了主攻。

1943年7月27日,凯塞林命令赫布尽快撤离西西里岛。

1943年7月27日,向东推进的美军攻占了圣斯特凡诺和尼科西亚。

同时,英军在东、西两侧的攻势减弱,英军大部分染上了疟疾,战斗力下降。美军主力占领巴勒莫后于1943年7月31日赶到圣斯蒂法诺,与英军会合。主攻任务由巴顿的美军担负。为了切断德意军队的退路,亚历山大决定在1943年8月1日发动攻势,并从北非调来美军第9师和英军第78师。

1943年8月初,各路盟军发动进攻,巴顿的美军在左翼,英军第30军在中央,英军第13军在右翼。盟军争抢着进攻西西里岛的东北角——墨西拿。

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是山区,悬崖峭壁很多,稍平一些的地方是崎岖的山路。德意军队撤退时炸断了桥梁和道路,埋设了几万枚地雷。

德意军队每后退一步,兵力就集中一些,德意军队节节阻击的过程中,在一些险要地段部署少量兵力就能够抵抗好长时间。由于战场日益缩小,盟军无法展开兵力,结果,盟军每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1943年8月5日,英军攻势迅猛。第13军占领卡塔尼亚,英军先头部队到达埃特纳火山与海岸之间的狭长地带,英第30军到达火山西北侧的丘陵地带。可是,英军第30军的后勤部队跟不上去了,第13军的很多官兵得了疟疾,部队减员严重。蒙哥马利呼吁全体将士坚持到最后,一定要抢在美军前面攻下墨西拿。

在美军方面,巴顿命令第2军不停地进攻,可是,西西里北部沿岸地区悬崖林立,地形十分复杂。德军凭借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和有利的地势,向美军多次发动了反击。德军在特罗英纳向美军发动了24次反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美军进展缓慢,部队伤亡很大。就在巴顿心里很烦躁时,美军航空兵前来支援作战,却多次误击美军地面部队。有一次,巴顿等人竟差一点被美机炸死。

1943年8月7日至8月16日,仅12日盟军就发动4次进攻,企图加速进攻,堵住撤退的德意军队。由于德军顽强阻击,盟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用稍大一些的舰船来救出西西里岛上的德意部队,成为绝不可能的事情。意大利海军做过几次尝试,都以沉没而告终。意大利海军在墨西拿海峡集中了许多小型舰船,让它们不断地在盟军的空袭下活动。

盟军竭尽全力从陆海空三面来阻止德意军队的撤退,但许多小型的意大利舰船,在少数德舰协助下,把岛上的军队和装备撤回意大利本土。在连续不断的轰炸下,意大利水兵不断操纵小舰艇,用少数防空武器不断地发射。

就其航渡的次数和所遭受的空袭,德意军队从西西里撤退比起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所冒的风险还要大。

1943年8月16日,墨西拿港处于盟军轰炸机不断轰炸之下,而德意部队的装备则已经付之一炬,许多意大利小船仍坚持把留在岛上的意德官兵运送出去。在撤退过程中,没有一只小船逃过盟军的轰炸。

至1943年8月17日,德意部队的主力10万人越过墨西拿海峡回到意大利。其中,德军3个师近4万人,意军6万人。

1943年8月17日晨,美军第3师抢先攻入墨西拿。英国一部也进入墨西拿。当天,盟军歼灭了岛上的残余德意部队。西西里战役,德军损失1.2万人,14万多名意军缴械投降。盟军损失2.2万多人。

西西里战役是历史上最大的突袭战,其规模远远超过诺曼底登陆战。盟军实现了西西里战役的大部分目标,没有取得全部胜利,但使盟军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得到了保障。西西里战役的胜利,提高了同盟国在中立国中的威信。由于亚历山大指挥不利,再加上没有充分利用制空权和制海权,致使近4万精锐德军逃脱。

征服西西里岛以后,巴顿的“打耳光”事件传遍了美国第7集团军,引起了美军官兵的普遍不满。

1943年8月10日,正在前线巡视的巴顿来到阵地医院慰问伤病员。在这些受伤的士兵中间,一个既无绷带又无夹板的士兵引起了巴顿的注意。他询问士兵受了什么伤。士兵回答道:“我的神经有病”。巴顿的暴躁脾气促使他立即打了这个士兵一记耳光,呵斥道:“我的部队里不允许有胆小鬼,你立刻回到战场上杀敌,否则交由行刑队枪毙!你根本不配和这些战斗英雄住在一起!”

巴顿做梦也没想到,这轻率的一记耳光,险些断送了他辉煌的前程,并使他的事业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那位被医生诊断为患有忧郁型神经官能症的士兵挨打事件,被视为巴顿严重违犯军规,在军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在国会里,一些议员义愤填膺指责巴顿侵犯人权。一位议员甚至要求将巴顿撤下来调到西海岸的日本人收容中心去。他认为,让这位粗暴的将军在那里打“小日本”的耳光,那才算是得上“人尽其才”。

在艾森豪威尔的袒护下,巴顿向在场的所有护士、医生道歉,向在场的每一位找得到的伤病员道歉,最后向第7集团军,一个部队一个部队地道歉。

然而,美国记者们纷纷像苍蝇一样围着巴顿采访,几乎葬送了他的前程。

1943年1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向华盛顿就“打耳光事件”为巴顿求助。1943年12月3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求助于史汀生部长。史汀生向罗斯福总统指出:“保留巴顿的指挥职务符合美国的最高利益。”

罗斯福无奈地说:“这件缺德事公开了,我可就要挨骂了。”最后只好由史汀生出面为巴顿辩护,结果遭到了美国人民的责骂。

随后的日子中,意大利战役打得激烈,横渡英吉利海峡的“霸王”计划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但巴顿好像变成了局外人,住在寂寞的巴勒莫王宫里,百无聊赖,身边是一群无所事事的参谋们。

就在巴顿因“打耳光”事件而离开战场的短暂时间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经历了重大的变故。在苏德战场、地中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反法西斯同盟国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同盟国手里。

这时,德国和日本仍拒不投降。苏联迫切希望美英早日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在东西两面作战,加速其灭亡。美英两国领导人也意识到,重返欧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