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息的含义
消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新闻文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新闻是报道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传播媒体向社会输出新鲜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二、消息的特点
1.反映迅速,简短明快
消息,应该在事件发生后最短的时间里见诸报刊等传播媒体。
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首先,是写一个扼要的、但却引人注意的导语;然后,顺着这条导语,在主体部分使用现实的或者背景的材料让事实更加清晰起来;最后,来一个戛然而止——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缭绕的结尾。整篇作品要干净利落、清清爽爽。
2.准确无误,完全真实
真实是消息写作的生命。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是: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原由和因果)、经过等细节必须有案可查;消息中引用的资料、数据、引语、史实等现实的和背景的材料一定要确凿无疑。
3.寓理于事,叙述为主
消息是事实的综合。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一大特点。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听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三、消息的分类
按照通常的看法,消息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类:
1.动态新闻
是迅速及时地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军事、外交、金融、人物、世情等各方面的新发展、新变动、新情况、新气象的报道。
2.综合消息
是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或不同战线、不同行业中发生的具有共性的新闻事实集中归纳起来,围绕一个中心视点或中心思想进行鸟瞰式的报道。
3.典型报道
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新闻。它通过对一些地区、单位、人物、事件的采访、调查、剖析,找出同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意义的经验、教训来,或指导工作、教育读者,或暴露落后、警示社会。
四、消息的写作格式
消息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它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他内容按事实重要与新鲜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种是“并列式”,即平行排列事实。
第三种是“金字塔”式,即开始设置“悬念”,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后面。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点:
(1)多行标题,容量很大
消息除了正题以外,还有引题和副题。
①引题又可称为“眉题”或者“肩题”,其位置在正题之上,字号比正题水。
它的作用在于或交代形势、说明背景,或揭示事件意义,或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
②正题又可称为“主题”或者“母题”。它是一则消息里最主要的事实和含义的概括与提要。正题是标题的主体,字号最大、最醒目。一条消息可以没有引题和副题,但一定要有正题。
③副题又称“子题”或者“辅题”,其位置在正题之下,字号也比正题小。
它的作用在于或补充正题的事实,或说明正题的来源和依据,或挑明意义,展示效果,往往起提要的作用。
(2)虚实相间,互为补充
在新闻标题的作用上,概括事实、揭示主要内容、说明结果,即昭示“谁”、“怎么样”的标题称为实题;交代背景、说明形势、烘托气氛和表明作者倾向的标题称为虚题。制作多行标题,一定要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做到各行题目之间虚实搭配、相得益彰。
(3)准确简洁、新鲜醒目
标题的写作必须精炼贴切,不能哕嗦也不允许啰嗦,要引起读者注意,要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2.导语
导语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变化灵活。常见的有下列七种。
(1)概述式
用凝炼的语言,扼要叙述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
(2)摘要式
摘取主要事实,对消息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也是导语常用的方式。
(3)描写式
对事实发生的环境、时间,或人物的态度作形象、扼要的描述。
(4)结论式
即先将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端出,然后再做进一步阐述。
(5)引语式
引用诗词、民谣、谚语、警句、格言,或人物的话语、各种条文等作为开头,然后引出事实。
(6)提问式
响亮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或兴趣,促其将消息读下去。
(7)评论式
对导语中的简要事实明确表态,正确与否,表示鲜明的倾向。
3.主体
导语后面是消息的主体。消息的主体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进一步阐述导语中的事实,使新闻内容更加明确。
其二是运用背景等材料补充导语,使消息的根据更确凿、内容更丰满。要注意,在主体中不要再重复导语。
主体大致有两种结构:
(l)以时间为顺序
以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即开始怎样,如何发展,怎么结束。
(2)依据事物的联系
也就是根据主次、因果等逻辑关系,或先重后轻、或有点有面、或并列安排结构层次。
4.结语
消息的结尾是消息的尾巴,标志一条消息的终结,常常一两句话。如果事尽文止,就应自然收束。
五、消息的写作要求
1.以记叙方法为主写,把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照实写下来的方法。消息写作主要采用记叙方法,是因为消息的任务在于向人们报告最新事实这样一个特点决定的;叙事的内容包括5个要素: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结果。
2.把消息的导语写好。导语居于消息之首,是消息的“窗口”;写导语要求“立片言以居要”,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扼要交待消息的核心内容,先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吸引读者读罢全文。
3.主体部分叙事要分清主次,井然有序。主体是消息的基础,要展开叙述消息的主要事实。叙事要突出中心,主次分明,这是写文章的常识。因为消息不宜写长,一般是三五百字,所以在叙述事实时,尤其要注意集中笔墨写好事实的重要部分,以防没有主题。
4.争分夺秒,事发文成。消息本身就是一种迅速及时反映现实及其变化的新闻体裁,因此写作消息无疑就要求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力求做到事发文成。
六、消息主体的功能
1.为导语展开丰富的材料
导语总是简明扼要的,它虽然叙述了主要的新闻事实,但是十分简略,不会提供事件的全部过程,不会把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一一讲到,更不会提供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细节。主体的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为导语中已经表达过的主干事实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
2.解释证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
导语中提出来的观点,要在主体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导语中可能引起疑问的地方,在主体中要有充分的解释。
3.满足读者了解新闻详细内容的欲求
读者如果对某一新闻感兴趣,他就不会满足于导语所提供的那些简单介绍,作者有责任在主体中向读者提供详细的内容。
七、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1.与导语相辅相成
导语是主体的提要和浓缩,主体是导语的展开和深化,一篇消息的导语和主体,必须是互相支持、互相扶助、互相印证、互相参照的。因此,主体要按照导语规定了的方向行文。
2.主题集中明确
一篇消息,或直接、或间接,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见解或态度,这就是消息的主题。消息的主题,要写得集中、明确。集中,就是消息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不管有多长的篇幅、多丰富的材料,都只能有一个中心,要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明确,就是说消息的主题即使不能一目了然,也应该让人在稍加思索之后就豁然明白。
3.材料典型充分
典型材料,就是那些有广泛的代表性、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生活中的现象往往是琐屑的、不典型的,但我们在消息主体中使用的那些材料,是从浩如烟海的现实生活中及时发现的精华,它们不但能表达某一种现象,还要能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
4.结构层次分明
消息虽然篇幅短小,主体部分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而且要做到层次分明。各层意思之间,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要有很强的逻辑性。
5.写法勇于创新
作为记叙文,写法本是无一定之规的。不过,消息由于篇幅短个,体式规范性强,在写作手法上就有许多承袭来的、模式化的东西,如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直接写实的表现手法等。即使如此,它的写法也不是完全公式化的,还应体现“大体须有,定体则无”的文法基本规律。这就要求作者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