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走近北京
5644200000007

第7章 国共内战的日子(1)

01宋庆龄的失望

1924年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反帝救国,收复了汉口英租界,震惊了整个世界。

1937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父老兄弟暨姊妹宣告:

“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基础上,已与中国国民党获得谅解,表达了为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与自由,彻底推翻日本帝国主义地压迫的决心,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手段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国家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承担抗日任务”。

蒋介石于同年9月23日对《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也发表r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为此,宋庆龄十分激动,于9月25日发表了《国共统一运动感言》,她说:

“读了中共赴国难宣言和蒋委员长团结御侮的谈话,我异常感动,回想国共两个兄弟党,在最近十年来互相杀戮,这是首创国共合作的孙中山先生生前所不及想到的,到最后,这两个兄弟党言归于好,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落泪。在这民族危机干钧一发的今日,一切过去的恩怨,往日的牙眼,自然一笔勾销,但是过去国共分裂这一段悲惨历史,却仍然值得我们记取,国民党同志应该谨记着:要是不顾先总理遗教,抛弃了工农大众利益,将成为民族罪人,等于国民党自杀。共产党同志也应该记住:只有在孙总理遗教领导之下,和中国国民党真诚坦白合作,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使命。我相信两党同志,经过惨痛教训,再加上二日寇无情的残酷的进攻,一定能够本‘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古训,友爱地团结成一体。惟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国走上独立的解放的胜利途径,孙中山先生死而有知也应该含笑九泉了!”然而,由于国共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同路人,合之日就潜下分,国民党抱着:“一个民族,一个领袖,舍蒋其谁也”的心态,是不能容异党存在与发展的。无论是抗日前,抗日中,还是日寇投降过程中,都把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作为斗争内容。1939年1月21日至30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潜下了内战。

根据1945年7月6日延安统计:中国共产党八年抗战,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游击纵队与日伪作战三万零三百四卜二次,日军总额损失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五人(包括毙、伤、俘、投诚),消灭伪军二十七万三千五百零四人,攻克县城五十座,攻克据点三万零七百四十三个,解放国土八万七千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千三百八十万。

可是,国民政府宣布的对十五个受降区的十五名接收官员中,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武官,把与之并肩浴血奋战的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冷落在一边。

1945年8月23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向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下令:将中共抗日武装部队称为匪,不许中共部队向日军收复失地,而命令日军向中共部队收复失地。

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剿共,给胡宗南的电称:“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15日又给第五战区刘峙发去进攻中原解放区密电,至此,国民党进攻中共辖区的正规军已达四十九个军,‘百万人,从中共手中夺去三十一座县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率先拉开内战序幕。

宋庆龄的希望破灭了。

02组建国民党

长春市党部国民党接收东北,可分成三大体系。一是政学系,由行辕主任熊式辉领导,熊式辉兼任政治委员会主任,张嘉珑担任经济委员会主任,杜聿明掌管军队,任保安司令,设有驻苏代表团团长,该职由董彦平担当,其职责是同苏联占领军交涉事宜;二是党务系,归陈立夫与齐世英领导,成员以当年国民党地下抗日人员为主;三是教育系,由朱家骅领导,东北九省三市的教育厅(局)长、学校校长,都归朱家骅任命派驻;另外还有青年团、军统,中统等,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以省为范例,有省政府、省党部、驻军司令官、青年团部、教育系统,彼此互相摩擦、抵制,接收后的局面,杂乱无章,再加上各自为政的同时,人欲横流,心无宁日。许多具有正义的国民党人士面对现状,困惑、伤心、失望、痛苦。

梁肃戎的心境十分复杂。起初为了抗日救国参加了国民党,吃尽干辛万苦,迎来抗战胜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国民党对做出极大贡献的地下工作者毫不重视,接收者且高高在上,他心里很不平衡,一片茫然。他向朋友感慨地倾吐心声:

“我们最初满腔热血地奋斗,胜利后,从监狱出来,中央却不理采,接收大员又胡作非为,真是令我失望啊!”梁肃戎目睹了国民党对东北“劫收”的百态,一个热血青年的心对此爆发出正义之念,而随现实的无情品受到无奈的痛苦。

接收东北的国民党内搞起了双班子。党政军教各系统已经相互摩擦、抵制,党内又互相倾轧,长春设了国民党市党部书记长,同时又设了一个市党部专员。

梁肃戎不愿意看到党内不团结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石坚和袁树芳,说:“我身为市党部书记长,我们长春不能有两个党部,那样会各行其事,我宁愿去省党部当个科长。”于是,三人找到罗大愚,梁肃戎建议书记长和专员这两个班子合并,主动要求辞去市党部书记长之职,让罗大愚系统的长春市党部专员王宏文干。同时向罗大愚提出:“长春市党部七名委员,其中省党部系统四名,专员系统三名,这样合适”。

罗大愚当即反驳,说:“他的专员系统应占四名,将来长春要改为特别市,不归吉林省党部管”。

罗大愚不接受梁肃戎的建议四人不欢而散,各干各的去了。

然而,职务有时不能决定影响力的大小,虽然王宏文是市党部专员,但因抗日在狱中关了三年,出狱后人事变迁,旧故无几,梁肃戎只在狱中关了一年半,领导的八十位国民党员仍在,老领导、老部下,自然情谊深厚。梁肃戎成了国民党在长春地区的书记长,是实力派。可以左右市党部委员成份的确定。

罗大愚系统有两个人,按理是可以做市党部委员的,梁肃戎基于罗大愚的排异表现,对他们说:“你们不属于我这个系统,我无法承认。”梁肃戎自己组成了新的国民党长春市党部。

03泾渭分明

国民党接收了长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人事安排,人事变动频繁。1946年5月,国民党将东北改为九省市,罗大愚因遭到多数人反对,陈立夫不打算再让他当吉林省的国民党主任委员了,后经齐世英劝说,把他派到辽北省做主任委员,为了监控限制他,将梁肃戎任命为辽北省国民党宣传处长。

罗大愚拒绝梁肃戎到辽北省任职,对梁肃戎说:

“长春是个好地方,条件不错,你有根基,就留在长春发展吧;再说,我已经替你把省党部宣传处的人安排完了啊!”这时,接替罗大愚之职,已担任了吉林省党部主任委员的李锡恩找到梁肃戎,让梁肃戎在长春任职,说:

“长春是东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接触面广,你还年轻我任命你为吉林省的党部委员,继续当你的市党部书记长,不好吗?”粱肃戎也心活了,竞欲留下来,可张一中的一番话,使他又坚定了走的心。

张一中说:

“老弟,你是辽北省的党部委员兼宣传处长,自己的位子不去站稳,反要在这坐别人的交椅,何苦呢?”梁肃戎知道:罗大愚虽然反对自己去就职,但这只是系统之间的关系,就个人恩怨,几乎没有;在他麾下,只要自己把心放正,以大局为重,也不至于把关系搞得僵化。

心诚则灵,未任职前,梁肃戎到了辽北省,诚恳地对罗大愚说:

“您是我的老领导,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栽培。我若到这里工作,我还会像当年一样,在您的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罗大愚起始对梁肃戎抱着排斥态度,不仅不让梁肃戎到辽北省任职,当梁肃戎选来一个人当宣传处的干事时,罗大愚都生硬地拒收,说:“不行,人,我都派完了”。此时,见梁肃戎那憨厚的样子,回忆起他以往在自己手下的工作态度,相信他说的是心里话,加之梁肃戎是辽北籍人,是不可多得的地方人士,他也不再以系统不同为鸿沟,当即决定:

“老弟,别再说了,我相信你,来吧!四平市的书记长,你来干。”

梁肃戎心想:都是抗日爱国的,我梁肃戎与罗大愚都是从那生死线上走过来的人,为什么胜利了还要相煎呢?这种思想转变后的心理,他是不能与人言说的,因为系统间有隔阂,同系统的同志不会理解他的心情,他找到李锡恩,换了一个角度讲:

“中国人排外性强,吉林省党部若让辽宁人过多地当委员,吉林的同志会伤心,闹情绪,工作也不好开展。我还是回辽北去”。

从此,梁肃戎担任了国民党四平党部书记长,逐渐与罗大愚情深意合。

04抵制汉奸做议员

梁肃戎易职前夕,长春市正选议员。吉林籍的军统毕泽宇想借此机会获选市议员,然后再竞选省议员,目的是要当省议长,和省党部发生权力之争。梁肃戎向李锡恩献策,说:“长春,我有八十位党员,忠党爱国,彻头彻尾是国民党的人。党部要掌握议会,把这些同志打入议会,他毕泽宇就没有了市场。”于是,八十名党员大部分获得提名。

梁肃戎发现:沙耀金、陆长增两个人竟然也要竞争议员,他们在东北沦陷时作过长春的伪区长,当属汉奸之列,尽管当年国民政府没有对汉奸惩治的法令,可议员中也不应有他们一席之地。梁肃戎向李锡恩直言:

“这两个人,党性不强,做人不贞,虽然是你的学生,但会使你失望”。

李锡恩不以为然,我行我索,使两个汉奸当上了市议员。

这时,军统的毕泽宇也当上了市议员,还想竞选省议员,他私下活动,差两个选票,就可以击败党部的李锡恩。于是,毕泽宇通过警备司令部,威胁沙耀金、陆长增:

“你们不选毕泽宇,就把你们俩做为汉奸扣起来!”这两个本来就没有骨气的家伙,果然被梁肃戎言中投了毕泽宇的票,事后跑到李锡恩面前露出…副可怜相,哭诉对不起老师。

毕泽宇当选了吉林省议员,李锡恩后悔莫及,深感梁肃戎性耿言直,良药苦口之品德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