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挺经》学生活
5650200000028

第28章 明理立德自强不息(4)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匈爆发战争,汉将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李陵和苏武曾同在汉朝廷做官,他投降匈奴后被单于立为右校王。他自觉惭愧,无颜去见苏武。过了些时候,单于命李陵去北海劝降苏武。

李陵到了北海,摆酒奏乐,款待苏武,席间与苏武款款叙旧。苏武这才得知自己走后,两个兄弟都因小罪被迫自杀,母亲已死,妻子还年轻已经改嫁。两个妹妹和三个儿女十多年来不明生死。而且皇上老了,法令没有个准,大臣们无罪而遭灭门九族惨祸的有好几十家。李陵劝苏武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单于在诚仁诚意等待您的归顺,不会让您回到大汉了。”苏武听后驳斥李陵道:“我们父子没有什么能耐,靠皇上栽培,父亲做了将军,封一等侯爵;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近臣。平时一直希望能为朝廷尽忠。如今有了报效朝廷的机会,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您不必再费口舌了。”李陵无言以对。

不久,单于病死。新单于害怕内乱外患,又派使者与汉通好,并表示愿意放还苏武。

十九个春秋,经受了无数痛苦煎熬,苏武终于回到京城长安。他出使时是一个很强壮的青年,回来时已是满头银丝,满面白须。出使时带去的随员一百多人,现在跟回祖国的只剩了十一人。

苏武回朝后,汉昭帝任命他为典属国,主管边疆各民族事务。

公元前60年,苏武病逝,享年8l岁。十年后,汉宣帝命人把苏武等十一名功臣的像画在麒麟阁上,让后代永远纪念他们。

战国中后期,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越来越强大。面对着这种趋势,其他六国不免恐慌起来。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这种主张被叫做合纵;有的主张六国中的任何一国联合泰国,来攻击其他国家,这种主张被叫做连横。在这场“合纵连横”活动中出现了许多能言善辩、靠游说获利禄、进仕途的游士、食客。苏秦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苏秦(?——前284)出身于农民家庭,家里很穷,他读书时,生活非常艰苦,饿极了就把自己的长发剪下去卖点钱,还常常帮人抄写书简,这样既可以换饭吃,又在抄书简的同时学到很多知识。

这时,苏秦以为自己的学识已差不多了,就外出游说,他想见周天子,当面陈述自己的政见,对时势的看法,但没有人为他引荐。他来到西方的秦国,求见秦惠文王,向他献计怎样兼并六国,实现天下的统一。秦惠文王客气地拒绝了他的意见,说:“你的意见很好,只是我现在还不能做到啊!”苏秦想,建议不被采纳,能给个一官半职也好嘛,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在秦国耐着性子等了一年多,家里带来的盘缠都花光了,皮袄穿破了,生活非常困难,无可奈何,只好长途跋涉回家去。

苏秦回到家里,是一副狼狈的样子,一家人很不高兴,都不理他。父母不与他说话,妻子坐在织机上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他放下行李,又累又饿,求嫂嫂给他弄点饭吃,嫂嫂不仅不弄,还奚落他一顿,在一家人的责怪下,苏秦非常难过。他想:我就这么没出息吗?出外游说,宣传我的主张,人家为什么不接受呢?那一定是自己没有把书读好,没有把道理讲清楚。他感到很惭愧,但是他没有灰心。他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有出息,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就看自己能不能把书读好,求得真才实学。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暗暗下决心,要把兵法研习好。

有了决心、行动也跟上来了。白天,他跟兄弟一起劳动,晚上就刻苦学习。直到深夜。夜深人静时,他读着读着就疲倦了,总想睡觉,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极了,骂自已没出息,他想,瞌睡是一个大魔鬼,我一定要想法治治它!他想的是什么法子呢?他找来一把锥子,当困劲上来的时候,就用锥子往大腿上一刺,血流出来了。这样虽然很疼,但这一疼就把瞌睡冲走了。精神振作起来,他又继续读书。

苏秦就这样苦苦地读了一年多,掌握了姜太公的兵法,他还研究了各诸侯国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他又研究了诸侯的心理,以便于游说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意见、主张能被采纳。这时,苏秦觉得已有成功的条件。他再次出家,风尘仆仆地上了游说之路。

这次,苏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正式订立合纵的盟约,大家一致推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联盟的事。

受挫自省,不怨天尤人;刺股律己,终成大器。苏秦的这条成才之路,给后人留下了养成良好德行的许多启示。

中国南方很多地主一直有着这样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五月五端午节这天,各地都要举行龙船竞渡等声势浩大的民间群众集会活动,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吃。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二千多年前伟大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顾个人得失安危,同当时社会上腐朽、邪恶势力作了果敢的抗争,备受冷落、放逐的屈辱,最后以身殉国。相传他是在农历五月初出于亡国的忧愤而投入汩罗江的。当时的百姓很难过、悲痛,把竹筒里的米倒入江中、河水中祭示这位深受民众爱戴的仁杰的英灵。以后每逢五月五日,人们都划着船把包好的粽子撒在水中,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永远怀念和无限敬仰,从而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二十几岁时就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卓绝的才干,深受当时楚王的信任和重用,封他为左徒。屈原在提任左待之职期间,时刻以楚国兴亡为己任,积极主张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并出使齐国,订立了齐楚联盟。由于他特别主张限制贵族特权,任用贤能,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因而招致了许多旧势力派人物的嫉恨和仇视。总是想方设法在楚王面前造谣、说坏话。于是昏庸的楚怀王听信了一些人的谣言,盛怒之下疏远了屈原,还将他放逐到江水以北。

屈原虽然受到楚怀王的冷落、排挤,但仍然时时关心楚国的命运。他身处逆境,不顾个人安危,坚决反对楚与秦国缔交,而楚怀王却刚愎自用,偏信靳尚、郑袖、子兰一帮小人的谗言,结果使楚国损兵失地,怀王本人也被秦国所欺骗,客死他乡。在新楚王即位后,屈原又满怀爱国救国的热情,向新即位的楚王提出广博人才,远离小人,改革政治的富国强兵主张。然而,新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建议,反而认为屈原是在侮辱自己,一气之下,又将屈原彻底革职,放逐到远离楚郢都的汩罗江边。

屈原满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胆忠心,一腔富国强兵的热血,而结果他却遭到一连串无情的打击和两次放逐。这不平之事向谁表白?这愤懑之情向谁诉说?他如疯似狂地问苍天,问大地,问高山,问流水。在残酷无情的现实中,他满怀壮志遇挫折,他满腔热忱遭冷遇,然而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也没有在黑暗的势力面前屈服,更没有放弃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理想。在艰苦而漫长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在充分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利用他所创造的“楚辞”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瑰丽的想象,写出了大量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强烈、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的文学作品。在这些诗歌作品中,最著名而又最有影响的是《离骚》——中国现存的第一首抒情长诗。屈原在作品中,抒以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满腔忧国爱国的激情,以及只要利国利民“虽九死犹未悔”的高尚情怀。在艰苦的流放岁月里,他从来不为个人的不幸遭遇怨天忧人,愤懑不平,但他不能不为当时受苦受难的民众而叹息流涕,他愤怒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贵族统治集团和昏庸腐败,并深刻地指出了民众苦难的根源所在。除了《离骚》外,他在《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中也同样表达了他对自己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祖国的眷念和热爱,同时还表现了他对受尽苦难的民众的关心和同情。在《橘颂》中,他以橘为喻,表明了自己面对强大的恶势力的坚贞不屈的立场和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加显示出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崇高理想追求。屈原的炽烈的爱国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忍辱负重、不计个人荣辱安危的伟大风范,千百年来一直感召、激励着人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去创造光辉的历史。

智慧金言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优良文化传统正是由于各个历史时代涌现出的以屈原为楷模的仁人志士才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也难怪西汉伟大的史学有司马迁不无赞叹地称屈原“可与日月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