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管子》学生活
5652300000042

第42章 心术上(1)

题解

《心术》,即指心的功能。古人把心视为思维的器官。认为心是人行为的主宰。我们沿用至今的许多成语,如:相由心生、心领神会、心中有数、心术不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本篇主要阐述了心的功能及修心的方法,指出修心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随顺万物,遵循自然规律,达到道的虚静之境。本篇无疑是管仲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篇中认为,道无形无实而难以企及,所以修心之路自然要历尽坎坷、充满艰辛。这种对道的认识和解释,与道家相一致,这种观点虽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却为修心之路设定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它告诫人们:要想得道,必须追求不止。

从篇章结构上看,本篇分为“经”和“解”两个部分:前六段为“经”,后六段为“解”,“解”对“经”进行了详尽的诠释。

原文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人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

注释

求之者不得处之者:据俞樾之说,“之者”二字衍,应删。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据王念孙之说,“正”应作“圣”,“无”字衍,应删。

原文

虚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杀僇、禁诛谓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圣人。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殊形异势,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注释

直人:应作“真人”,这是道家的人格概念,指精通天道、超尘脱俗:达到了虚静无为之境的人,《庄子》一书对“真人”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诠释。乃不伐:“伐”应作“忒”,指差错。故必知不言:据文意,疑“不言”后脱“之言”二字。君子不体乎好:“休”应作“沭”字,意指打动,诱惑。

原文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声之官也,心而无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无代马走”,“无代鸟飞”,此言不夺能,不与下诚也。“毋先物动”者,摇者不定,躁者不静,言动之不可以观也。“位”者,谓其所立也。人主者立于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故曰“静乃自得”。

注释

不与下诚:据张文虎之说,“诚”应作“试”,即比试。

原文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矣。虚者,无藏也。故曰:去知则奚率求矣,无藏则奚设矣。无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复虚矣。

注释

去知则奚率求:据王引之之说,“率”字衍。

原文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赶。无所位赶,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注释

无所位赶:据王引之之说,“位赶”应作“抵牾”,即抵触之意。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其中两个“义”字和两个“理”字互错。

原文

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说”也。莫人,言至也。不宜。言应也。应也者,非吾所设,故能无宜也。不顾,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顾,故无顾也。“不出于口,不见于色”,言无形也;“四海之人。孰知其则”,言深囿也。

注释

莫人:据文意,应作“真人”,两字因形近似而误。不顾:据文意,“顾”字应作‘‘颇”,即偏颇。非吾所顾,故无顾也:据俞樾之说,第一个“顾”字应作“取”,即选择;第二个“顾”字同前,应作“颇”。

原文

久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则不屈,静则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伐”。“洁其宫,阙其门”,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好过也。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不言之言”,应也。应也者,以其为之人者也。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无为之事”,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之所以纪物也。人者立于强,务于善,未于能,动于故者也。圣人无之,无之则与物异矣。异则虚,虚则万物之始也,故曰“可以为天下始”。

注释

无为之事:根据上文,“事”应作“道”字。未于能:据丁士涵之说,“未”应作“本”字,意指一味放纵。

原文

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述乎好,不迫乎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忤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

注释

为生则乱:“为”通“伪”,指虚伪的假象。

译文

心在身体中的地位,好似君主在国家中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就像百官各有其职一样。心的活动合乎正道,九窍就能正常工作;内心充满了嗜好欲望,眼睛就分辨不清颜色,耳朵就听不清声音。因此主帅偏离了正道,属下就会玩忽职守。人不应代替马奔跑,要让它发挥四蹄的功能;不应代替鸟飞翔,要让它发挥翅膀的功能;不应在事物出现前就先行而动,而要静观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先物而动就会失去主导地位,保持静观才能自然掌握事物的运行规律。

道,虽然相距不远却又难以企及,虽然与人共处却又难以掌握。抛弃欲望,静守空虚,神奇的道就会来到心中;杂念扫除不净,神奇的道就不会在心中驻留。人人都想拥有智慧,却没有人探究怎样才能得到它。智慧啊,智慧啊,应把它抛到遥远的海外,不要为它而迷失了自我。寻求智慧的人不能得到安宁,圣人从不追求智慧,所以能够保持虚静。

空虚无形叫做道,化育万物叫做德,君臣父子之间关系得当叫做义,尊卑之间相谦让、贵贱之间有等级、亲疏之间有体统叫做礼;裁定事物、统一大小、刑罚杀戮叫做法。

伟大的道可以探究,但不能用言语解说。真人的言语从不偏颇,不从口说出,不流露于形色。四海之内的人们,又有谁明白这个规律呢?

天是虚空的,地是寂静的,因此不会出现差错。要清洁内心之屋舍,打开耳目之门户,摒弃私欲,沉默不语,神明的道才会驻足。万物纷纭不定好似混乱不堪,沉静之后各自就变得有条不紊。能力再强也不能掌控所有事物,智慧再高也不能谋划所有事情。事物有其本来的形态,形态有其本来的名分,只有名实相符,才可以说是圣人。所以,一定要明白言语背后的意味和事物背后的道理,才能懂得道的准则。世上万物形态各不相同,但都不违背它们的常理,因此道可以成为天下万物的初始之源。

常人可以用刑罚来震慑,因为他们都憎恶死亡;也可用夺利来威胁,因为他们都喜好利益。因此君子不被喜好的事物所诱惑,不被厌恶的事物所威胁,恬淡快乐,无所作为,摒弃智谋,去除巧诈。他应对事物,并非事先计划;他采取行动,并非事先选择。人的过失就在于自以为是,人的错误就在于轻举妄动。因此,掌握了道的君子,在静处时就像是一无所知,在应对时就像是与物匹配。这才是静守万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