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管子》学生活
5652300000048

第48章 四时(2)

南方为“日”,时令为“夏”,气为“阳”,阳气产生火与气,夏德善施舍好修乐。夏季的事务是:号令赏赐爵位,授予俸禄,巡视乡里,谨祭神灵,视功行赏,助升阳气。这样大暑才会到来,时雨才会普降,五谷才能丰收,这就叫做“日德”。日主管奖赏,奖赏是暑作用的结果。夏季行春令则会微风习习,行秋令则会雨水不侍,行冬令则会万物凋零。因此夏季三个月应在丙丁之日发布五项政令:第一项政令是:寻求有功绩劳力的人,把他们举荐给官府;第二项政令是,开放长期禁封之地,修缮旧屋,挖掘地窖,以备借贷;第三项政令是,敞开门户,不许敛衽免冠,疏通井堰,整修田舍;第四项政令是,寻求向人民施惠布德的人,对其奖赏;第五项政令是,禁止设网捕兽,不许射杀飞禽。这五项政令颁布及时,夏雨就会降临。

中央叫做“土”,土德能辅助四时的运行,使风雨有节度,使土地适耕种。土产生皮肤和肌肉。土德平和均匀,公正无私,辅助四时:春季繁育万物,夏季蓬勃成长,秋季聚敛收获,冬季闭户收藏。这样大寒就会到来,国家就会昌盛,四方就会顺服,这就叫做“岁德”。岁主管调和,调和是雨作用的结果。

西方叫做“辰”,时令叫做“秋”,气叫做“阴”,阴气凝聚生成金与甲。秋德忧哀、静正、严顺,居处不能过度放纵。秋季的事务是:号令百姓不能过分暴虐,督促农民抓紧秋收,根据百姓资财进行储蓄;征集各种木材,收纳各种财物,进行统一管理,使百姓不能懈怠;将百姓所憎恶的明确昭示,将百姓所希望的进行兑现,信守道义则能明达成功,这就叫做“辰德”。辰主管收藏,收藏是阴作用的结果。秋季行春令则会万物繁荣,行夏令则会洪水滔滔,行冬令则会满目萧瑟。因此秋季三个月应在庚辛之日发布五项政令:第一项政令是,禁止赌博,制止争辩,排解争斗;第二项政令是,不准发动战争;第三项政令是,告诫闲游的农民,督促他们收割藏粮;第四项政令是,修补缺口,堵塞裂缝;第五项政令是,修缮墙垣,整饰门闾。这五项政令颁布及时,五谷就能收获归仓。

北方叫做“月”。时令叫做“冬”,气叫做“寒”,寒气凝聚生成水与血。冬德淳厚清扬、和顺宽恕、周密不疏。冬季的事务是:号令严修人民迁徙的禁令,下令其安居家乡,地气才不会泄漏;审断刑狱实施惩罚,不予赦免罪犯,以符合阴气之需。这样大寒就会到来,军队就能强大,五谷就能成熟,国家就会昌盛,四方就会顺从,这就叫做“月德”。月主管刑罚,刑罚是寒气作用的结果。冬季行春令则会地气泄漏,行夏令则会雷电兴作,行秋令则会干旱无水。因此,冬季三个月中应在壬癸之日发布五项政令:第一项政令是,评定孤独之人,抚恤年长老迈之人;第二项政令是,顺应阴气,修整神祀,赋予爵禄,授予官位;第三项政令是,考核财政收支,禁止开发山川矿产;第四项政令是,捉捕逃匿罪犯,奖赏捕获盗贼之人;第五项政令是,不许迁徙,制止流民,不许分居离异。这五项政令颁布及时,冬季事务就不会有过失,就能做到有求必得,有恶必除。

因此,春季凋零、秋季繁荣、冬有雷鸣、夏降霜雪,这些都是贼气。刑罚和德行改变了时令和次序,贼气就会迅速降临;贼气迅速降临,国家就会多灾多难。所以,圣王总是把握时令,寄寓政事于时令之中,寄寓军事于教化之中,寄寓德行于祭祀之中。这三个方面,都是圣王为了符合天地之道而实行的。日主管阳,月主管阴,岁主管和;阳气凝聚产生德行,阴气凝聚产生刑罚,和气凝聚万事有序。因此出现日食,丧失德行的国家都厌恶它;出现月食,丧失刑罚的国家都厌恶它;出现彗星,丧失和气的国家厌憎恶它;风与日争胜,丧失政纲的国家都厌恶它。因此,圣王在日食出现时总是修养德行,在月食出现时总是修整刑罚,在彗星出现时总是修理和气,在风与日争胜时总是修明国政。这四个方面,就是圣王之所以能够免于天地惩罚的原因。若这四个方面都确实能够实行,就能实现五谷兴旺、六畜繁殖、兵强马壮。安定聚集则国家昌盛,暴虐聚集则国家败亡。

道产生天地,德产生贤人。道产生德,德产生政,政成就事业。因此圣王治理天下,走到尽头则返回开端,抵达终点则重归初始。德开始于春天,成长于夏天;刑开始于秋天,流散于冬天。刑德都不延误时令,四季就能一如既往;刑德若是偏离了方向,时令就会背逆错乱。这样的话,事情做不成,必定遭祸殃。每月有三项政务,为政者一定要治理,才会让国家长治久安。不符合三政,国家就会衰败;完全丧失治理,国家就会灭亡。国家拥有四时政务,严格实施才能辅佐王事。四时事务各有所守,实施三政才能辅助完成。

活学活用

做事要抓住时机,应时而动。人是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下开始个人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与人事都在随时变化之中。若与客观环境相违背,逆时而动,事情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管子在《四时》中说,不知四时,就将失去立国的根本;不了解五谷的生长规律,国家就会衰败。

管子认为,东方为星,它的时令是春。它的气是风,风生木和骨。它的德性是喜欢生长,于是万物按时节出生。这个季节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发布政令修理、清扫神位,修治堤防,耕田植树,修筑桥梁渡口,疏通渠道,整修屋顶以便行水,解仇怨,赦罪人,修睦四方邻国。这样和风甘雨就会到来。而如果在春天实行冬天的政令,就将草木凋零;实行秋天的政令,就将出现霜冻;实行夏天的政令,就会出现旱热。

除春季外,管子还对夏、秋、冬各季统治者应实行的政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管子这种应时而动、顺应天道的主张在古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都有相关的论述。

管子有关四季应时而动、应时而变的论述提示我们,做事要顺其自然,把握正确的时机,而不可逆时而动。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对时势、机遇的把握。无机会时顺应大局,依势而为;有机会时迅速出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顺应时势,该动则动,该停则停,这样做事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或违背客观规律,则只会适得其反,自取其败。

为人处世亦是如此。与人共处于世,要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方法,要顺应时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这样才能明智审慎,使自己成为社交场上最聪明的操控者。把握时机,顺应时势,是最为实用的处世艺术,更是真正的处世智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在死亡线上。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

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的时候,连绵的阴雨将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十之八九。况且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起义军的一路人马由周文率领的农民军很快进抵关中的戏地,逼近咸阳。农民军的另一路人马由武臣率领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

后来,农民起义军终因实力悬殊,作战经验不足,以及内讧等原因而致使失败。但这支起义军的残余力量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智慧金言

陈胜、吴广面对危机,不但顺应时势,挺身而出,而且主动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时机,终于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尽管最终失败了,但他们这种顺势而动的果断使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他们在关键时刻对时机的正确把握,至今仍给我们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