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5656200000034

第34章 整合人脉资源,商场互利多赢(1)

人脉资源对于生意人来说无异于决定命运的资产。高质量宽范围的人脉资源不仅能够为生意人带来难以想象的利益,而且更能创造互利多赢的喜人局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自己赚钱不算稀奇,带动大家一起赚钱才是真正的成功。聪明的生意人应当把人脉资源整合起来,在商场中带领大家互利多赢。

小小礼物,温暖客户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懂得送礼,恐怕很难会做成生意。在现今的生意场上,“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生意上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难在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这是人之常情,而在生意交际中也不例外。问题是你是否送礼送到了点子上,这不仅要合别人的需要,而且要合别人的喜好、兴趣和审美观点。合适、合时、合地又合乎人情、合乎道理,这就不容易了。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送礼作为一门自古至今传承已久的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总的来说,我们应注意下述几个原则。

1.礼物轻重得当。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来说。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地位、职位比自己高的人,更应注意。

2.礼物要有意义。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祝贺、或孝敬、或怜爱、或爱情等等。就礼物的质量而言,它的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3.送礼间隔适宜。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4.了解风俗禁忌。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

5.切忌不同的人送相同的礼品。这里要注意的是,当送穿戴在身上或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作为礼品时,请注意不要把同样的东西送给同一公司里的几个人。另外,即使不是同一公司的人,如果他们经常见面的话,也不要送同样的礼品。如果被受礼人发现所接受的礼物完全一样,结果可能会让送礼人或受礼人一样尴尬,从而在心中对你的诚意产生怀疑。

送礼不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原则,还有更多可以学习的技巧。送礼之所以称为艺术,关键是一个“送”字。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受礼者不愿接受,或严词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退回,就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落个钱已花,情未结,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使礼送到对方的心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送礼技巧:

1.借花献佛。如果你送的是土特产,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给朋友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这种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会大为缓和,最后多会收下你的礼物。

2.移花接木。送礼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可是又怕小刘拒绝。老张的妻子跟小刘的太太很熟。老张搞起了夫人外交,让妻子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事也办了,礼也收了,两全其美。

3.暗渡陈仓。如果你送给朋友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免谈“送”字,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朋友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哉。当然,这是针对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般人兴许认为你是在吃小亏占大便宜。

4.醉翁之意。假如你是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自尊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放着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意接受的。这样你送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5.烘云托月。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受礼者又跟你有些过节儿,不便直接去送。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就不会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将改变对你的看法,使关系和好如初。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6.异曲同工。有时送礼不一定自己掏钱去买。在某些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某些关系买到的厂价、批发价、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情当作礼物收下了。这种避嫌、实惠的送礼方法,只要不损坏别人利益,也不失为一种送礼的妙招。

7.锦上添花。如不能“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良策。

一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苦无机会回报。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里的字画竟是拓片,跟室内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叔父赠他的画。这位学生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在镜框里,老师不但不反对,而且喜爱非常。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从这种意义上讲,送礼送的是一份关爱,一份情谊。可以说,送礼是一门艺术,礼物的轻重不全以金钱来衡量的,关键要送到对方的心上。不过千里送鹅毛这样的事情在现代来看就有点过于夸张了。现在送礼都得讲究个由头,有个由头才好送,才不显得突兀。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开学等特别时日,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不用另外寻找借口。受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

如果是要送礼求人办事,往往需要找一种让对方心安理得接受礼物的说法。一般而言,为了办事给别人送礼,对方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把对方拒绝接纳的话礼貌地挡驾回去,是让受礼者心理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那么应该如何去说,才能达到目的呢?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花费上。比方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说法二: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时存放在对方手里的。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办事的朋友身上。比方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跟他太客气。”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抱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五: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比方说:“你不用客气,这些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吗?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六: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比如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我来找你办事,就是没办事,随便来串门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只要对方收了你的礼物,自然就会把你所求的事办了。

总之,送礼能够为你的生意推波助澜,让你离成功的距离缩短不少。懂得送礼的艺术就会事半功倍。但要注意,正经的生意人靠的是真正的本事,只把送礼作为联络感情的手段,而不会当成走歪门邪道的伎俩。

关心客户,像朋友一样去呵护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所表现的是人的本性,而不是精妙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真正成功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为对方着想。生意人要懂得关心自己的客户。每个人都需要被关爱,当你以朋友的身份去关怀你的客户的时候,他才会把你当做可以信赖的合作对象,才会建立起牢固的伙伴关系。

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广结善缘,拥有许多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为人处世时总是为别人着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王有龄做上浙江海运局“总办”后,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海运局负责朝廷每年征收的粮食运往北京,原先这些粮食主要是靠漕帮经运河运达,但由于运河年久失修,加上干旱,沿路漕运不畅,粮食久运不出,朝廷已经开始严词催逼。如果王有龄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后果可想而知。

胡雪岩想到了一个办法:到上海就地买米,然后海运到北京。王有龄甚为高兴,于是由胡雪岩出面,带了20万两银子,然后和张胖子等人向上海进发。打听到上海松江漕帮的通裕米行有十几万石大米刚好够数后,胡雪岩和张胖子来到松江漕帮总部。胡雪岩先打通松江漕帮当家人尤五的师父魏老爷子的关系,说好通裕的这批米先借垫给海运局,到时仍旧归还米。因为米价看涨,现在卖了很不划算。

但是尤五却有很多难处:帮里的亏空票填补倒在其次,眼看漕米一改海运,漕帮的处境异常艰苦,无漕可运,收人大减,帮里弟兄的生计,要设法维持,到处活动打点托情想办法,哪里不需要大把的银子?这一切全靠卖了这十几万石的粮米来应付。如今垫给了海运局,虽然有些差额,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与自己这方面脱价求现的宗旨完全不符。

胡雪岩察言观色,知道尤五有难处,便诚恳地说:“五哥,既然是一家人,就该无话不谈,如果你那里有难,不妨实说,大家商量。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人家。”

尤五便感激地说道:“爷叔!你老人家真是体谅!不过老头子已经有话交代,您就不必操心了。今天头一次见面,还有张老板在这里,先请宽饮一杯,明天我们遵照吩咐就是了。”

但胡雪岩却不想这么做,他很认真地说:“话不能这么说,不然于心不安。五哥!我再说一句,这件事你们这方面能做才行,如果勉强,我们宁愿想别的办法。江湖上走,不能做害好朋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