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官箴》学生活
5662500000045

第45章 慎交箴言(3)

德宗说:“朕正要重用你,你还是谨慎一些,不要与多数人的意见相左,众口铄金,朕怕你保不了韩混反使自己受到连累。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再说吧。”

但德宗没能说服李泌,李泌回到家里,立刻写好奏章,愿意以自己一家百余口人的性命来替韩混担保。

奏章交上去后,德宗压住不发,再次召见李泌,对他说:“你还是不听朕的劝告,硬要保韩混。朕能理解你与韩混的友情,但你岂能不顾自家百口人的性命!”

李泌正色回答说:“陛下,臣就算不在乎全家的性命,也不会不在乎陛下的安危。我承上奏章实在是为了朝廷着想。”

德宗疑惑不解地问:“怎么是为朝廷着想?”

李泌说:“现在,关中、关东到处发生旱灾,关中的米价已上涨一百倍,一斗米要一千钱。老百姓嗷嗷待哺,但朝廷的粮库已空空如也。北方虽然欠收,江南却是连年丰收,官粮充足,为赈济北方,必须要从江东调运大批粮食。只要陛下尽早发下臣担保韩滉的奏章,制止住那些诽谤他的流言蜚语,再令韩皋归江东探亲,那么韩混就因感激朝廷,会迅速运来大批粮食。而且,韩混在江东极有威信,我相信,他带头运粮后,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江东的粮食将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陛下,我担保韩混难道不是为朝廷着想吗?”

德宗终于被李泌说服,他随即发下李泌的奏章,并让人示意韩皋上书要求归家省亲。韩皋临行前,德宗召见他,对他说:“告诉你的父亲,朝廷中有一些攻击他的流言,朕已知道其中的曲折。朕完全相信你父亲的忠心,请你父亲不要顾虑多心,以免损害我们君臣间的信任。”

韩皋激动得连连叩头称谢。德宗又说:“现在北方灾荒严重,首都地区粮食尤为紧张,你和你父亲一起筹办,尽早把粮食运来。”

后来事情的发展正如李泌所料:韩皋到润州,把德宗的话转告了父亲。韩混感激涕零,当天就亲自带人赶到江边码头,发运粮食十万斛。五天后,他又发出第二批粮食,并让韩皋随船押送回朝。

不久,江淮各道的大员们听说韩混向朝廷进贡大批粮食一事,不甘落后,群起响应,纷纷向朝廷发运粮食。德宗得到消息后,召见李泌,连连称赞他说:“爱卿果然有远见,保了一个韩混,救了关中无数百姓!”

智慧金言

在《吕氏童蒙训》上有这样的话:“侍奉君王应该像侍奉父母一样,对待同僚应该像对待兄弟一样,同僚之间应该像一家人一样。”又说:“同僚间的友谊本来就同兄弟一般,”可见古人对于同事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重要,甚而等同于兄弟之情。所以我们今天的人也要珍惜与他人的友谊。作为同事,就应该是有困难互相帮助,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千万不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妒忌他人,甚至是贬低、攻击他人,这是不能团结他人、心胸狭隘的表现。

怀璧自珍,勿务攀援

原文

登高之呼,其响四应。吾辈声名所系,原不能不藉当道诸公齿牙奖借。然彼有相赏之实,自能说项。如攀援依附,事终无补,非必其人自挟贵自大也,即甚虚怀下士而公务殷繁,势不能悬榻倒屣,司阍者又多不能仰体主人之意,怀刺投谒,徒为若辈轻薄,甚无谓也。总之彼须用我,自能求我,我若求彼,转归无用,故吾道以自立为主。

译文

登上高处呼喊,四处都会相应。权贵们身居高位,我们这些师爷不得不凭借他们的夸奖赞赏来维系名声。如果主人确实赏识你,他会自然而然替你说好话;如果主人不赏识你,你就算攀附迎奉也不会有多少帮助。这并不是因为权贵们自高自大,纵然是胸襟开阔的权贵,也因公务繁忙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加之门卫之流又不理解主人礼待贤士的心意,你却偏要去拜见主人,只能是自讨门卫之流的羞辱。巴结奉迎、攀附依靠实在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总而言之,权贵们若需要我们,自然会来求助于我们;我们若去求他们,反而徒劳无益。因此我主张自立,而不是巴结。

活学活用

天宝初,李白因道士吴筠及贺知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由于李白性格傲岸不羁,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他人的谗言自己请辞离开了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磷以平乱为号召,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起兵,引水师东下,路过九江,李白应聘下庐山,入永王军为僚佐,自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肃宗李亨以为其弟永王李磷率军东下是想同他争夺帝位,遂下诏讨伐。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磷被杀,李白也受牵连获罪下浔阳狱,后被流放夜郎,中途在巫山遇赦得归。

君子有建功立业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应当谨慎选择,不要急功近利,给自己以充足的选择时间和机会,不要急于攀附权贵,找准正确的方向,分清是非。不要被人利用而遭致毁谤。正如杜甫诗所告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谨慎行事,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智慧金言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真正能够保持自立的确不易。就官场而言,如果当官的是一个善于观察风向、精于对上保持一致、长于巴结奉迎、乐于党同伐异的人,那么当官不仅没有任何“难度”,还会成为一种至上的乐趣;但如果当官的是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主见,想要为老百姓谋利的人,那实在是有一点儿难度的事。

失却自立,就失却了专一、朴实、纯洁的本分。在人的一生中,自立是明媚的,依附是暗淡的。自立是一种境界,自立是一种气质,自立是一种修养!

初交不易,交久更难

原文

人知宾主初交不易,而不知交久更难。盖到馆之始,主人情谊未甚融洽,尽我本分,可告无愧。若相处多年,其为契合可知交。既投契,识论必有裨益;官声所系,须事事为之谋出万全。任劳分谤,俱义所应得;引嫌避怨,便失朋友之道。特不可恃主人倚重,挟势以济其私耳。

译文

人人都知道幕宾与主人刚开始交往不容易,却不知道交往久了更难相处。其实幕客到任之初,与主人的情感并不十分深切,只要干好分内的事,就可以无愧于心了。如果相处多年,关系融洽,配合一直很好,就可以成为知交了。既然相互投机,在一起交谈,就一定很有益处;与官场声誉相关的事情,就必须事事替主人谋划周全。这样任劳任怨,在道义上是应该的;若躲嫌避怨,就背离了朋友的原则。尤其不能依仗主人对自己的偏爱,仗势弄权谋取私利。

活学活用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时韦皇后所生。她恃宠弄权,骄恣专横,势倾朝野,曾将自己草拟的诏书掩住正文,请中宗在文后签署。她和长宁公主(亦韦后所生)及韦后妹妹等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受钱三十万即自己写好封官文书,不经宰相审议签署就交中书省执行。她们又大肆营建第舍,穷奢极欲。安乐公主强夺民田做定昆池,方圆数里;一条裙子,值钱十万。据说,景龙四年(710),安乐公主想要韦氏临朝听政,自为皇太女,合谋毒死了中宗。后来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

智慧金言

仗势弄权,其实是是骄傲、贪欲的表现形式,“骄”是仗势弄权的根源,“贪”是仗势弄权的目的。“骄”之一字,本是为官之大忌,但历史上却不乏“恃主人倚重,挟势以济其私”者,赵高、杨国忠等自以为位高权重,就一手遮天,指鹿为马,擅权枉法,胡作非为,结果不仅对自身没有好处,还贻害了国家。贪欲是腐蚀灵魂的毒剂,对自己,它可以使之变得鼠目寸光,寡廉鲜耻;对他人,则使之变得冷漠无情,锱铢必较,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对老百姓,则使之变得百计搜刮,巧取豪夺。贪婪的人,常常因私而害公,为利而枉法。古来人臣之败名、丧德、亡身、覆宗,盖不外乎“骄”、“贪”所致。

宾主相交,不可忘形

原文

交至忘形,方为密契。独吾辈之于主人,宾主形迹断不可略。盖幕客之得,尽其言以行其志,全在主人。敬以致信,一言一动须主人有不敢简慢之意。忘形则易狎,狎则玩心生,再言有不听者矣。余与光山刘君仙圆甚洽。仙圃令平湖时,欲联齿叙之欢。余曰:“俟去馆日如何命。”同事者多笑之,先生不余迓也。故仙圃升任,余赠别诗有“形迹略存宾主分,情怀雅逼弟兄真”之句。盖纪实云。

译文

与人交往只有达到无所顾忌、不分你我的地步,才算亲密。但我们幕客与主人无论如何亲密,礼仪却是不能忘却的。幕客最大的志向,就是通过给主人出谋划策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能否实现这一理想,完全依赖于主人。只有主人尊重信任幕宾,才会对幕宾的言谈举止不敢有所怠慢。幕宾一旦忘形就易与主人产生间隙,进而主人就不可能还会听幕宾的建议。我在光山刘仙圃府上做幕宾时,与刘老爷相处得十分融洽。他在平湖县令任上曾要与我结拜为兄弟,我说:“等到我离开府上时再遵从您的意愿如何?”同事们讥笑我迂腐,但刘老爷并未因此话而怠慢我。等到刘老爷升迁后,我写给他的赠别诗中有句“形迹略存宾主分,情怀雅逼弟兄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我们当时的关系。

活学活用

刘邦对韩信的戒心,是从攻打齐国开始的。这也是韩信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之前,韩信已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绩,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刘邦自己在正面战场上却一再受挫,很不顺利。两相对比,刘邦妒忌于韩信的军事才能,并对他的军事实力产生了顾虑。因而在行动上对他有所掣肘。当时,刘邦正被困在荥阳,韩信打下赵国后,队伍正驻扎在黄河北岸的修武休整,与黄河南岸的荥阳隔河相望。夏侯婴陪同刘邦连夜渡过黄河,于一早潜入韩信帐中,夺走印信,带走了他的精锐部队。又传回命令,让张耳留守赵国,命令韩信收拾残部前去攻打齐国。根据刘邦下达的这道作战命令,韩信把零星部队集结起来,整顿一番,便向齐国进发。不料,半路上得到一个消息,说刘邦早已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招降,不费一兵一卒,齐国的问题已经解决。这显然是刘邦使的一个计谋:一方面,他要借助韩信挥师东征势如破竹的声威,让郦食其赶在韩信到达齐国之前,用三寸如簧之舌去说降齐国;另一方面,他有意要让韩信陷入一次“无功而返”的尴尬局面,削弱一下他锐不可当的气势,为自己担当的正面战场作战的失利找回一点儿平衡。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与项羽都看到了这一点,纷纷想办法笼络他。恰恰韩信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天与弗取,时至弗行”。蒯通竭力鼓动他,第一步与刘、项“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然后再图下一步发展。可是韩信却对蒯通说,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蒯通怒其不争,仰天长啸:“时乎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说罢,装疯而去。

韩信却又在刘邦对他充满戒心的时候提出立“假王”的事情。刘邦迫于同项羽对峙的困难局面,为了防止不测,作为权宜之计,接受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一来,虽然稳住了局面但刘韩之间也结下了疙瘩。从此以后,刘邦将捆扎韩信手脚的绳索一步步收紧了。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就给韩信颜色看。第一步先剥夺他军权,改封为楚王。随后,又利用韩信狂傲自大、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以有人告他“欲反”为借口,“用陈平谋”,在云梦将他逮捕,押回洛阳,杀尽他威风,贬为淮阴侯。从此,韩信愤恨不平,人际关系更加紧张。“羞与绛、灌等列”,树敌太多,周围环境对他越来越不利。最后,失去理智,策应陈稀谋反,惹来杀身之祸。临死,韩信发出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智慧金言

“家有万亩良田,不如有个好人缘。”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好坏。有个好人缘,你就能如鱼得水、心情舒畅;没有好人缘,你就会处处碰壁,精神紧张。人人都想建立好人缘,但是我们不能搞庸俗关系学,庸俗关系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绝对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上下级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庸俗的上下级关系看似亲密,却只有利益关系。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君礼臣忠。上级对下级心胸宽广、以礼相待,下级对上级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这种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上的关系并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化。

懂人情,通事故

原文

后己官虽在上,前辈皆避,坐下坐。风俗如此,安得不厚乎?

译文

(原来同僚的品级较高),但如果自己后来居上,官场的前辈遇到这种情况,对曾经的官长都会主动避让,坐下垂首。这样的官场风气是多么淳厚啊!

活学活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官场中有新陈代谢,职场中有新老交替,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很多年轻人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奋斗,职位得到上升,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上司、老领导。这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官场后辈的职位超过官场前辈之后,两人的关系如何相处?平时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事情?这些都需要细细地琢磨、认真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