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5666300000002

第2章 家族兴起的路径管理者崛起的基垫(1)

1.艰苦奋斗的家族传统:第一步领先意味着更多从容选择

晚清之际,欧风美雨横吹世界,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中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黄皮肤黑眼睛对上金发碧眼,大刀长矛对上坚船利炮;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争斗,现代科技与儒家伦理相互博弈。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义民揭竿而起的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辈应运而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其中,李鸿章在晚清的作用尤为重大,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其声名之显,毁誉之多者,以李鸿章为最;其遇事之繁杂,遇时之殊者,亦以李鸿章为最;其当国之久,权势之盛者,仍以李鸿章为最。”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垂危国政的中流砥柱,是爱新觉罗家族倚重的擎天一柱,也是混乱时局最高明的“裱糊匠”。他自谓“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出将人相,一生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几乎涉及晚清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有人称他为中国迈向近代的功臣,有人把他斥之为“国人皆日可杀,万口一词”的卖国贼。面对时代的变局,是固守还是开放?是战斗到底还是步步退让?如何管理日之夕矣的清王朝,如何与诸国列强周旋,这是国之重臣李鸿章的使命,也是历史交给他的选题。他的创业之路,发迹之历程,管理之智慧,事业之成败当为世人龟鉴。

李鸿章通过十年努力,由一江淮儒生跻身晚清政坛,修成封疆大吏,左右中国政局数十年。有人说李鸿章是“一分痞气,二分底子,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他的性格和他的成功一样,既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和后天的努力,也肇始于优良的家族传统。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出生在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地方。此时欧洲国家还在酝酿着以什么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天朝上国仍然被迷雾所阻挡,在志得意满中蹒跚前行。李鸿章的父亲希望他以后能“宏图大展,文章经国”,所以把“章铜”改成了“鸿章”。谁也不知道这个生于江、淮之间,寄托父亲重大希望的婴儿,将会在即将到来“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发出多么嘹亮的声响。

这个生活在“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之地的李氏家族,与所有的地主小农一样自诩为书香门第,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传到李鸿章之时已历经八代。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李鸿章之李氏并非本地土著,而是外来移民。李鸿章祖上本姓许,后来过继给李姓之人。以宗族为主导的乡村多有排外思想,李鸿章的祖上初到磨店乡立足之时,“清贫无田”、“乡曲豪强屡见欺凌,数起讼端”,家族的发展多了一分无奈和艰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的生活、受人欺凌的生存环境成就了李氏家族坚韧的性格和奋斗的精神,到李鸿章高祖李士俊一代已光荣进入“勤俭成家,有田二顷”的地主行列。李氏家族从此出现转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富裕的家庭给了李氏族人求取功名的机会和资本,耕读传家成为既定策略。自此以后李氏人才辈出,家族大兴,逐渐从地主富户向乡绅贤达迈进。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肆武游庠”,受天资所限,多次科考名落孙山,没有成就一番功名。但其始终坚持“耕读”之家的根本,育有四子,皆勤于学问,多有建树。对李氏家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体弱多病,资质中下,多次科考不第,与许多落第秀才一样做了位开馆收徒的教书先生。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到中年的李文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考中举人,四年后又金榜题名,成了戊戌科进士,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李氏家族经过八代努力,终于脱了布衣,实现了地主、官僚身份合为一体。经济上的致富让李氏家族过上了小康生活,政治上的得势让其有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李氏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机会已经到来。

李文安的成功,让其成为李氏家族最荣耀的一支,也使“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更加坚定地植入李氏家族的发展思维中。李文安有六子两女,李鸿章排行第二,长兄翰章,三弟鹤章,四弟蕴章,五弟凤章,六弟昭庆。在不用为生计发愁的环境中,李文安秉持“愿即策远志,捷足出风尘”的教育观念,李鸿章兄弟几人皆发奋读书,期待有朝一日能科场得志,蟾宫折桂。

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这个日后被称为“李二先生”的小孩慢慢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祖辈们的奋进传统,日常所为都是勤学上进、毕志读书、专攻进取的文章事业。这些是李鸿章成功的先天基础,为他实现人生的第一次飞跃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优秀的家族传统养成了李鸿章奋斗的精神。李氏家族出于底层平民之中,崛起于陇亩之间。经济上的拮据、社会地位的低下,让其饱受歧视,尝尽心酸。这种状况迫使李氏先祖把刻苦自励、锐意奋发变成骨子里的精神,融人血脉之中。家族的成就来源于艰苦奋斗,这是李氏一族的骄傲,也是李氏子孙不断进取的力量来源。李鸿章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先祖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对他为人处世、服官治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传承了李氏家族这种生于乡野之中的顽强,成功地汲取了其精髓。生于安乐,却不安享富贵,尺布寸缕,拮据经营;取得成功,仍能继续奋进,五分努力,十分做事。

随着李文安迈入官场,李氏家族由普通的地主阶级升入官僚地主阶级,其奋斗精神中又多了官场奋进一条。家大业大,与真正权贵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小地主阶级出身,在由底层向上攀爬的李氏眼中,为官之道谦虚比张扬重要得多,实利比虚名重要得多。李鸿章深谙其中三昧,富贵而不骄奢,居高位而能恤下;重儒学而不轻信,重实效而不务虚。富贵节俭,居高恤下让他在骄横跋扈,腐朽不堪的晚清官场中脱颖而出;重儒法而务实业正是“以仁义为甲胄,以礼仪为杆橹”的晚清士大夫集团最需要的。李鸿章那出生于小农,又没有脱尽小农习气的痞气与耐心,重实利轻虚名的处事风格,让他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在与列强的周旋中游刃有余。

宗族的力量就是个人的力量。李鸿章出生之时天下乱象未显,李氏宗族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势态中。李氏家族经历八代人的艰苦奋斗,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李文安通过努力终于实现了鲤跃龙门,李氏家族得到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双重认可。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家族可以代表个人、个人也可以代表家族的时代,一人犯罪可以株连九族,一人得道也可鸡犬升天。李文安一人可以开拓家族的发展空间,李鸿章兄弟也能把安徽庐州李氏地位推向更高的地方。

家族的重视与源源不断的支持让李鸿章与白手起家的人相比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李氏家族作为安徽庐州的名姓,合肥磨店的望族,给了李鸿章向上发展的资本与人脉;李鸿章天生聪慧,有策远之志,给了李氏家族不断壮大的智慧与希望。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为李鸿章日后的发展积蓄了足够的底气。社会就是一张大网,掌握话语权的官场是这张大网的主干。李氏家族在李文安发迹以后,不断地在官场中编织着人脉关系,李鸿章是李氏家族的佼佼者,家族的人脉就是他的人脉。在家族力量的拥簇下,他的发展必将少一些坎坷,多一点顺利。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做得好。李鸿章的家庭出身和天生的几分才智注定了他要在封建士大夫的道路上作出一番成就,想要在官场的阶梯上攀爬,每一步都要付出莫大的努力。李鸿章如何由一个小小婴儿,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最后变成一位封疆大吏,成为西方人眼中的“当世三杰”,日本人口中的“世界五伟人之三”,主导清朝廷20年,举足轻重,争议不断的风云人物呢?悬念多多,下节解读。

创业者必读

一部创业史,就是一部管理史,就是一个想法由小变大、资本以少积多的过程。但是想法小并不代表不存在,资本少也不代表一贫如洗。有想法才会有创业的动力,有资本才会有创业的本钱。而管理正是把二者统筹起来,连为一体的红线。

投资权力是风险最大,也是收益最大的项目。合肥李氏家族立志走向官场,这是李鸿章向上攀爬的动力;几代地主勤俭持家,百年积淀小有身家,这是李鸿章向上攀爬的本钱。灌输理想,投入本钱也许能让李氏家族从此一飞冲天,也许还会让李氏家族血本无归,这必将冒着极大的风险。但是耕读传家的传统,成则为官,不成则为农,已经把风险降到了最低。不屈不挠的奋斗,融入血脉的拼搏已经把动力提到了最高,李氏家族的成功已经注定,等的只是时间问题。

这告诉创业者:有了资金、有了想法、有了好的项目,就要拿出最大的决心、最坚强的意志去完成这个项目,不怕失败,要有耐心,成功最终就会来到身边。

经管真谛“说”

创业也是一个整合资源,将想法转化为财富的过程。资源是创造财富,获得成功的保障,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创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李鸿章虽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家族的底蕴依然给予了他不少成功的资源——精神、资金、理想、人脉,这些都是成功的条件。优秀的精神,内化了他努力奋斗的品性;充裕的资金,保障了他学业的持续进行;远大的理想,树立了他奋斗的目标;广阔的人脉,打下了他走入仕途的基础。100米的冠军也许就是起跑那一刹那的领先,有了领先就有了更多的从容和选择权。而这几大资源,已经让李鸿章在起跑线上获得了优势。

企业的成功,并不是看企业的大小,也不是看企业的强弱。因为小大会转变,强弱不固定。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资源利用得当,一分努力就会有十分收获;不会利用资源,即使百般努力,也难有一次成功。

2.科举之路的辛酸往事: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企业家文化

进入官场和进入商业领域一样,都需要大笔的投资。只不过经商投入的仅仅是真金白银,进入官场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通过耗费大量时间和青春的科举考试。在封建时代,科举出仕是社会中下层迈人仕途的唯一道路。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儒家学说、八股文章既是上位者笼络英才、驱策志士、蛊惑底层的手段,也是底层人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获得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实现华丽转身的机会。

平民百姓,布衣儒生,一朝得位,便能高车驷马,八驺拥护,更有希望龙飞九天,青云直上。羊毡坐透,铁砚磨穿只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付出虽多,回报也大。付出与回报相比,实在不值一提。如此待遇人人眼馋,个个希望。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几乎成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毕生的事业。但求者众,予之者少。参加科举之士,如过江之鲫,何止千万。少数名额和严格的准人制度让真正鲤跃龙门者屈指可数。多少人皓首穷经,只为功名,最终只不过蹉跎岁月,荒废光阴,失望收场。即使侥幸成功之后,回忆过往,仍免不了一抹辛酸、一把泪水。

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就是一场千秋大考,从李鸿章的祖父开始,李氏一族在科举之路上,磕磕绊绊地前行,经历了无数的失望与挫折。不断升起希望,又不断失望,无数的挫折并没有打消家族的决心,消磨家族的毅力。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第七代子孙李文安身上迎来了圆满。这个万中无一的喜悦,让之前的所有失败都烟消云散,李氏家族终于完成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李文安的成功为家族的科举拔了头筹,开了先河,就如同抛进湖心的一块巨石,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氏子孙终于被这突如其来的浪花卷入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在李氏家族似乎并没有得到验证。李鸿章兄弟几人,个个争气,科举之路虽有小挫,但最终跨过那道坎者不在少数。安徽庐州李氏在繁衍至第八代时,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

细数李氏一族为进入统治阶层而进行的努力,除了喜悦,就是汗水和泪水交织成的叹息。

李氏家族的科举之路是利益的诱惑也是现实的逼迫。在其曾祖父李椿之时,李氏已经是小有资产的庄户人家,在社会阶级差别巨大的时代,有钱没权,依然要受人宰割。李氏家族面对豪强虽多次“不畏强御,申辩得直”,但“力田习武”毕竟不是长久之业。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进入仕途才是长保富贵,光宗耀祖的硬道理。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在父亲的影响下,最先在科举事业上奋发。两次参加省里举人考试,只为博得封妻荫子,拔宅上升。虽费尽移山心力,无果而终,但是其秀才身份已经让家族增添了一点点贵气,挺直了一段脊梁,在乡野之地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畏惧,逐渐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李氏子孙在科举路上屡战屡败,希望仍在,只是时机未到。从此李殿华退守家乡,五十年如一日,经营家业,率领子孙课读耕稼,几经辛劳,奠定了李氏一族的文脉,树立了耕读传家的根本。

李殿华的四个儿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四人一丝不苟地践行父辈科举出仕的愿望。科举从来不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熬的是时间,拼的是悟性,讲的是机缘。有人不及弱冠,就能金榜有名御前诏问,春风得意荣归故里;有人垂垂老矣,仍在咬文嚼字皓首穷经,风烛残年登科无期。十年寒窗,十年辛苦,无奈文煜,文瑜、文球兄弟三人缺了一丝灵气,少了一点悟性,先后科场败北,名落孙山。

科举熬的不仅是时间还有身体,三更灯火,五更鸡鸣,早不见日头,晚不见星月的书斋苦读,任你是铁打的身板,数九寒冬之后也要熬成手无缚鸡之力的赢弱书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从小体弱多病,悟性不佳,其父已认定他在科举之路上难有建树。可李文安人小志气大,心志专一,定要做那御前待诏者,蟾宫折桂人。奈何天意弄人,几经辛劳,数次奔波,终究铩羽而归。

道光十四年(1834年),本已娶妻生子,安心稼穑,设馆授徒的李文安到了而立之年竞时来运转。在省考中获得举人身份,四年后又一举而上,成为戊戌科进士,十年寒窗苦,终于金榜题名。

随着李文安进入官场,李氏家族跟着水涨船高。厚实的家底、官员的身份,在人分三六九等,家看高下低贱的社会中,自动晋级为一方豪绅、名门望族,李氏子孙科举之路越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