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5666300000032

第32章 最后一个条约最后一滴眼泪(3)

“文忠”是清朝对于这位老臣的终身评价,“文”是经纬天地的褒扬,“忠”是对李鸿章一生品德高尚的肯定。除了官面上大力褒扬,清廷又下令在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地建祠以祀,并命在京师特建专祠。

死后的追封、盛大的丧葬仪式、京城设祠祭奠,这是自从清朝奠基以来汉臣从来没有受到过的礼遇。生荣死哀也不过如此,而隐藏在这种刻意的褒奖与宣扬下的是王朝的悲凉和无助。

1903年春天,李鸿章最后一次回到了他的家乡安徽合肥东县磨店乡,从此他将长眠在这个见证他出生、看着他成长的地方。李鸿章从这里出发,绕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了这里,起点即是终点。他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悲喜剧,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悲喜剧。

这位手握大清经济命脉几十年,纵横外交舞台几十年,呼风唤雨显赫一时的“东方俾斯麦”,死在了为清王朝最后的周旋中。随着李鸿章的死,洋务运动的时代宣告完结。在修补和改造已经无法挽救这个落后王朝之时,已经有一批新的时代英雄将趁势崛起,在这个正在沉沦的腐朽王朝之后加上一把推力,加快它的坍塌,化作历史废墟的进程。

创业者必读

平衡发展和偏重一点是企业的两大经营战略。所谓平衡发展是指多渠道、全方位、多领域共同发展,它是横向拓展的经营模式。所谓偏重一点,是指单一化向某一领域深入挖掘,它是纵向发展模式。

平衡发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缺点在于无法实现向更高方向突破。偏重一点的优势在于容易在某一领域作出卓越成就,但也容易被市场风险袭击。在平稳的市场中,偏重一点是增加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向高精尖方向突破,做大、做强的最好选择。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市场危机袭来,平衡发展是保证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破产风险的有效方式。

清朝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狂风暴雨中,处处危险,步步惊心,在外交人选上最适合采取平衡发展的模式。清政府全面依靠李鸿章一人,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一人身上,李鸿章油尽灯枯之时,也是清王朝大限将至之日。

经管真谛“说”

成功的创业者离不开正确的投资,能否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创业者用事实不断论证的命题。孤注一掷的方式固然能增强成功的可能性,同样会导致失败得更加彻底。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为自己留下一定的实力,为自己的创业保驾护航,失败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作为守业者,更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清王朝希望在列强的攻势下守住传承了二百多年的江山,把李鸿章看成唯一的希望与救星。以至于李鸿章死亡以后,大清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代理人来接替李鸿章的位置,泱泱大国的安危系于一人之手,既可悲,也可叹。

所以,创业者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实力。在全力以赴与进退自如中,在预期投入与风险评估中,把握好平衡关系。

4.走向共和:谁的选择?

在世界的巨变中,清王朝无疑是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受害者。偌大的帝国在众多列强进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丧权辱国和割地赔款成为换取生存的代价。

几位杰出的大臣拉起洋务派的大旗,妄图变革求新,自强求富来影响历史的进程,拯救帝国于危亡。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洋务派的事业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数亿两的白银,数万名将士抵抗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但是苦心的经营也只换来了甲午战争之败,庚子条约之耻。在这风雨如晦、天昏地暗的时代,旧的王朝必将被埋葬在走向新世界的道路上。

一场战争不会灭亡一个民族,但能毁掉一个政权。经历了“庚子之乱”,面对山河破碎、如风中飘絮的国家,心有余悸的慈禧太后开始思索“祖宗之法”与政治革新之间的关系。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重器物而不重制度,企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模式中实现自立自强。这条路走得格外艰辛和晦涩,最后换来的却是腥风血雨中的一捧眼泪。

器物改良的道路走不通,政治改良的途径成为唯一的选择。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在摇篮中,但它的光辉已经播撒到了清朝腐朽的躯体中。变革的力量已经出现,清廷内部势均力敌的政治力量开始了政治变革的较量。

1905年,在中国土地上,日俄两国终于爆发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决斗。无能的清王朝只能看着自己的国土成为别国蹂躏的战场,自己的百姓成为别国刀下的亡魂。在无能为力、悲哀耻辱之中,最震撼清廷的却是君主立宪制战胜了封建帝王制这个铁一般的事实。

日俄之战既是强盗分赃不均发生的内讧,也是新旧两种体制的比拼。成功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日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满清眼中强大无比的沙俄。事实是最好的说明,对比是最明显的论证。这场决定沙俄在亚洲溃败的战争,也决定了清朝改革的方向。清朝内部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宪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这个看起来草率的结论成功地堵住了反对派的嘴巴,清朝开始了君主立宪的变革。

变革也是模仿和学习,在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倡议下,由载泽、端方等五位大臣组成的考察团开始了“变更政体,实行立宪”的考察之旅。五大臣带回了立宪政体可以“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的三大好处,就像一丝新的气息出现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似乎又出现了希望。

1 906年9月1日,清政府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原则下正式颁布“预备仿宪政”,一场看似有模有样的君主立宪制度改革开始了。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出台,标志着改革进入核心部分。但是几千年的封建体制绝对不是几条法律、几张通告就能改变的。出于对失去权力的恐惧,慈禧等顽固派势力在被迫向君主立宪迈进中,始终没有放弃君主集权专制,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只是为了安抚人心。

1908年1 1月,慈禧和光绪在不甘与落寞中相继死去,给历史留下了一道谜题的同时,也给了君主立宪制度一次彻底的打击。年幼的宣统皇帝继位,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了醇亲王载沣手里,顽固派再次占据了上风。立宪派的中流砥柱张之洞已死,袁世凯、端方等被罢免,帝国的最后一次自救的尝试失败,立宪运动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为了稳定局面,在驱逐立宪派大臣的同时,1911年载沣炮制了可笑的“皇族内阁”。虚伪的变革和汹涌的民意之间终于爆发生死的冲突。一场灭亡清朝的革命从武昌席卷而来。

清朝有三大死敌:腐朽的制度、入侵的列强、激进的革命党。腐朽的制度可以在假意的变革中苟延残喘,入侵的列强也可以在强取豪夺之后短暂停息,唯独激进的革命党是清朝无法阻止的力量。

1911年一场保路运动掀起了涉及湘、鄂、川、粤四省的风波。趁武汉守备空虚之际,一场策划已久的起义顺势而起,经过无数次的失败,革命党人终于在武汉赢得了一次胜利。这次胜利就像推倒了一枚多米诺骨牌一样,早就对清王朝不满的各方督抚们迅速改弦更张,宣布脱离满清政府0 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正式退位,延续了268年,传承1 3帝的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一个前途莫测的“中华民国”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中建立起来。

清王朝的灭亡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自己埋下的祸根。

在历史的大势面前,谁也逃避不了历史的碾压。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清朝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被吞噬的命运。一切被迫的改革和学习最终所指向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实现改朝换代。而实现改朝换代的主要力量就是中国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这个在洋务运动废墟中成长起来的种子,自从生根发芽的第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带领被压制的民族经济,使用一切方法反抗没落王朝的腐朽统治,推翻这个由贪婪官僚和殖民势力凝结成的落后政体。

辛亥革命只是清朝灭亡的诱因,对地方控制的失效才是迅速灭亡的根本。地方势大,中央弱小这个祸根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就已经埋下。太平天国起义中,地主团练武装的兴起帮助清王朝渡过了难关,但是各方督抚逐渐掌握了巨大的军事力量,军阀割据的雏形初现。

以李鸿章的北洋军为首的各地军事力量已经完全沦为个人武装,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与中央的离心就已经出现,“庚子之乱”的“东南互保”更是向世界宣告了清朝已经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失败的对外战争,敷衍了事的改革让地方力量逐渐失去了对清朝的信心,而辛亥革命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彻底摆脱中央王朝的机会。于是在袁世凯等人的默许之下,各省督抚纷纷独立,清王朝分崩瓦解。

李鸿章为清王朝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没有想到所为之努力的王朝,在他死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和他一样被埋进了坟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创业者必读

改革和革命只有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在列强入侵的危机面前,改革不成功的后果就是革命。清王朝在历史的大趋势中,迫不得已地随波逐流。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会被淹没在群起而攻之的革命之中。在生与死、存与亡的危急关头,愚钝的清朝统治者企图以消极的变革和虚假的改良来安抚汹涌的百姓,消弭贪婪的列强,亡国之运就此奠定。

这告诉企业经营者:治理一国与治理一个企业并无二致,治大国如烹小鲜,治企业如理大国,二者殊途同归。当企业的发展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时,顺应市场要求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顶住市场的压力,经过短暂的痛楚后回归正常的发展轨迹。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顽固和保守,都将被市场所淘汰。

经管真谛“说”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如何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有效守住事业的关键。管理不善,企业无法发展壮大,市场无法开拓,成就难以保住,成功难以实现。

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共和国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爱新觉罗氏狼狈下台的命运早就蕴含在最后几十年的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列强的进攻,内有革命者的反抗。内外交困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上有封建顽固的阻挠,下有独立督抚的离心。上下分歧是其灭亡的动力。

虽然列强的入侵不可避免,内部的顽固也是千年积习,但是对于革命者、对于各省督抚却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由爱国到革命是革命者对清王朝的失望,由忠君到自立是清王朝对各省督抚的纵容。无限的失望和毫无原则的纵容,终于导致了清王朝崩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