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5666400000004

第4章 新生儿疾病诊疗调护禁忌(3)

[饮食禁忌]

1.忌食牛奶牛奶过敏而引起腹泻者,要禁食牛奶。

2.忌喂奶过量对新生儿腹泻者可调整喂奶量及喂奶时间,以便减轻胃肠负担。对于严重腹泻者可给予适当禁食。一般为6~12小时,然后再少量授乳,慢慢加量。或临时改用乳酸奶、脱脂奶等。

3.忌喂不洁食物人工喂养的患儿,一定要注意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不被细菌感染,且掌握好喂食的量、时间、凉热等。否则不利于患儿康复。

4.忌乳母饮食不节~乳母的饮食能直接影响到乳汁的质量。母亲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后再行哺乳,易造成婴儿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因此,乳母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节制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患儿肠道功能。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开始患儿仅有哺乳困难,烦燥不安,啼哭闹,随后出现牙关紧闭,脸部肌肉紧张,眉弓上吊,口角外咧、形成“苦笑脸“。吞咽困难,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可以引起窒息,全身呈角弓反张状。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很高,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新法接生,接生时要求严格消毒,接生人员的手、接生用具以及产妇外阴部都要经过严格消毒,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必须严格处理,目前已在开展的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一旦发现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就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诊疗禁忌]

1.忌止痉不力新生儿破伤风易致痉挛反复发作,故止痉是治疗本症的关键。要定时定量合理地给予镇静剂,以控制痉挛发作。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过量应用镇静剂,以防痉挛状态转为松弛状态。

2.忌控制感染不力治疗本症应当严格地控制感染,包括脐部的感染,并发症的感染等。常选用青霉素治疗,一方面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又可控制并发症,一般连用7~10天。

[护理禁忌]

1.忌环境不安静患儿应住单间病房,注意消毒隔离,保持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如光线、声音、针刺、翻动等。

2.忌脐部处理不当患儿脐部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裸露脐部,给予3%过氧化氢(双氧水)擦洗,改变局部的无氧环境,阻止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3.忌抢救措施准备不足对破伤风患儿应该随时准备好氧气、吸痰器、抢救药物等,一旦发现异常,可立即进行抢救。若准备不足,一旦应用时药械不能应手,可造成患儿窒息死亡。

[饮食禁忌]

对破伤风患儿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产生足够的热能,这是确保顺利度过疾病期的关键。患儿不能进食者,可给予胃管鼻饲。在行鼻饲时宜少量多次地缓慢注入,忌注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痉挛发作,或呕吐而将异物吸入气管等。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本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菌血症(bacterimia)指细菌侵入人体循环后迅速被清除无毒血症不发生任何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多见全身虚弱,不能进食,面色青灰,腹胀呕吐,呼吸气促或屏气等,体温可高可低。病情进一步发展,黄疸呈进行性加深,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等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还可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肝脓肿、脓胸、骨髓炎等,应当引起高度注意。

[诊疗禁忌]

1.忌原发病灶处理不当新生儿败血症多继发于其他感染后,因此对原发病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及控制感染处理,以祛除致病因素。

2.忌滥用抗生素新生儿败血症,在选用抗生素时一定要针对致病菌。可通过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指导选择。用药时间为症状消失后的5~10天,以便彻底治愈。

3.忌补液不合理对患儿进行补液治疗时,一定要按生理需要进行静脉补液,注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可输血或血浆,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护理禁忌]

1.忌交叉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后免疫力明显降低。因此对患儿要进行隔离治疗,用品注意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忌寒冷刺激患儿居室要温暖舒适,空气清新,干湿适中,避免寒冷刺激而感冒。

3.忌病情观察不仔细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神志、吸吮及黄疸等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以便指导治疗。避免因观察病情不仔细,在病情恶化时延误诊治而致死亡。

[饮食禁忌]

对于不能吸吮乳汁的患儿,可将挤出的乳汁经胃管饲入,以确保患儿的营养必需,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scleredema)是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皮肤、皮下脂硬常伴有水肿、低体温、多器官功能损害。本病多见于秋冬季节,其发病多与感受寒冷、早产、体重过低、窒息、重症等因素有关。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调节功能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再加皮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多,熔点高,易凝固等特点,所以当遇到寒凉刺激,或由于早产、窒息、感染、休克、酸中毒等作用,致使机体棕色脂肪产热不足时,就可发展为本病。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发凉,变硬,呈暗红色。硬肿起于下肢、臀部,然后延及躯干、上肢、面颊。重者硬如板状,可伴有水肿。患儿的一般情况差,反应低下,微弱,体温不升,不能吸吮,呼吸浅慢,心音低钝而慢。危可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硬肿症常易并发肺炎,心肌损肾功能损害等。

[诊疗禁忌]

忌复温过快低体温时间过长,易造成病情恶化,故快速复温。但是也要避免复温过快,否则也可造成患儿伤害。一般讲,中度体温低者,可在6~12小时内复温;低体温者,则需12~24小时。这是指在温箱内复温。当使用暖箱时,可用母体、电热毯、火炕等复温。在采用后两措施复温时要严防发生烫伤。

忌用或慎用激素新生儿硬肿症多易并发高皮质醇。激素虽有促进机体代谢,增强耐寒力的作用,但在应用时仍要慎之又慎,权衡其利弊后而用之。

3.忌补液不足患儿体温恢复后,多出现脱水及热能不足,故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与热能,以满足患儿所需。但在并发肺炎,心、肾功能不全时,要避免过快的补充,以防发生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等。

4.忌对并发症重视不够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极易并发其他脏器的损害和感染。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观察病情,一旦发现异常便进行积极治疗,这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一环。

[护理禁忌]

1.忌交叉感染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易受交叉感染,应进行隔离。患儿的生活用品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2.忌寒凉刺激患儿的居室一定要保持温暖舒适,衣物要柔软保暖,以防再受寒凉刺激。在给患儿进行护理时,要注意护理人员双手及器械用品的温度,以防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寒凉刺激。

3.忌病情观察不细对硬肿症患儿的病情要进行细心观察,包括硬肿范围、呼吸、心率、食人量、尿量、呕吐等情况,以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禁忌]

1.忌营养不足对硬肿症患儿一定要保证供给充足的营养,对于不能吸吮乳汁的患儿,可用滴管喂养,或用鼻饲及肛管注入。最好是选用母乳汁。若母乳汁过少,可由营养师配制适宜的食物进行喂养。

2.忌热能及水分摄入不足摄入热能不足、体温不易复升。故应使患儿摄取足够的热能,如糖、脂肪等,以保证机体所需。水分在代谢中非常重要,要注意给予患儿足够量的水,以确保代谢正常,促进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