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秦始皇:跌倒在细节面前的高管
5666600000006

第6章 跬步日积,大权在握(1)

1.天下知吕相,不知秦王:权力争夺不讲感情

权力争夺是沉闷的宫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宫廷斗争比之战场对决更为惨烈,然而宫廷的矛盾不会明显地暴露出来。隐藏在阴暗角落的各方势力,不动则已,一旦行动的时候,宫廷斗争所产生的政治动荡就会波及到全国各地,轻而易举地影响政权的更迭交替。

庄襄王子楚在位仅仅三年,就病死了。年仅十三岁的赢政虽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秦王的位子,却并没有掌握秦国的实权。相国吕不韦被尊为秦王赢政的“仲父”,与太后赵姬联合把持秦国朝改。

在赢政的心中,母亲赵姬和仲父吕不韦都是自己最倚重的人。《史记》载“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这个大臣当然是赢政最信赖的吕不韦。权臣吕不韦掌权于外,太后赵姬掌权于内,两人内外联合,保障了秦王赢政的地位。

可是胸怀大志的赢政很快发现,依赖和感激之情始终不能代替权力。在大秦帝国的发展过程中,权力斗争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就像两个并肩作战,取得成就的朋友一样,在成功之后,两人的合作心态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吕不韦延续“奇货可居”的计划,希望以人谋国。从为人所不耻的商人变成公侯万代的贵族,吕不韦已经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但权力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可以改变人心,产生巨大的魔力。子楚突然驾崩,赢政仓促即位,让吕不韦的野心迅速膨胀。

吕不韦指挥秦国雄师,开始了消灭关东六国的行动。从本质上来看,吕不韦的举动与赢政的理想是一致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吕不韦的所作所为在实质上碰触到了秦王赢政的权力底线。在秦王赢政未亲政之前,吕不韦过分张扬的举动,不断地加深了与赢政的矛盾。

在吕不韦的主导下,泰国先后对韩、魏、赵、卫发动了试探性进攻。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38年短短10年中,泰国吞并了韩、魏、赵三国的上党、晋阳、太原、长平、雍丘、山阳、庆都等上百座城池,开地数千里。这10年间,秦国所有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吕不韦的精心策划,也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国这十年的辉煌。

成绩归成绩,斗争、防备也不可避免。吕不韦是国之重臣,却做了秦王的事情,赢政是秦之主,却有名无实。吕不韦独揽秦国朝政,令赢政倍感压力,赢政没有轻举妄动。赢政明白自身羽翼尚未丰满,与吕不韦撕破脸皮,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秦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让赢政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名义上的至高无上并不能代表掌控一切的权力。当无法掌控实权的时候,千万不能冲动,应该顺势而导,向自己的对手示弱,避免夭折的可能。赢政在小心翼翼保住自己秦王之位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利益。

赢政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与他个人的素养不可分离。他总是能洞察事情的内涵,摆正自己处事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做出明智的决断。在吕不韦面前,他隐藏自己的锋芒,将自己扮演成一个傻小子,取得了吕不韦的信任。有了吕不韦的支持,赢政才能确保自己秦王的位置。一旦吕不韦信任了赢政,将放松对赢政的警惕,为赢政日后的反击提供了机会。

吕不韦就像秦国手中的一柄锋利的宝剑,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惜握住这把宝剑的手却没有多少力气,也没有一个相称的剑匣能将其承载。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运用它威慑敌人的同时,也要防备被权力所伤。吕不韦只看到了拥有权力的优势,却没有参透权力的反噬作用。而年轻的赢政早已经将国家的权利参透,所以对于如何运用权力,与权臣博弈,他已经烂熟于心。他在等待着一个扭转的时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临界点。

权力的争夺没有多少感情可言,即使父子也会反目成仇。赢政和吕不韦都怀有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的宏愿,所以在起初的合作中很融洽。然而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一统天下的重任自然地落到秦国身上的时候,由谁完成这个任务被提上日程。吕不韦素来小心谨慎,十步一算,事事都考虑周全。然而在对待权力上,却低估了赢政的能力。忘掉了防患于未然,就不会看到细微之处,最终难免失败。作为下属,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公司的决定权和签字权就像领导的自留地一样,绝对不会让别人代劳的。作为一个下属,要找到自己的位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恪守本分。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的向大家说明,功高震主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会迷失自我,最终难免掉进别人设定的陷阱中。

★隐藏锋芒,获得上司信任。在赢政面前,吕不韦无论多有权势,始终是个臣子,不能因为是秦王的仲父,就放肆地模糊君臣关系,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再有能力的下属也不能过分表露自己,让上司产生危机感。一旦上司产生危机感,那将预示着自己的饭碗不保了。

汉高祖刘邦说过: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企业家不是万能的,他需要优秀人才的帮助,共同铸就辉煌。怎样对待引进的人才呢?

★辨别引进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定位。引进人才就像引进一项先进的科技一样,关键要会控制他。我们并不能保障所引进的人才都能为我所用,更不能保障所引进的人才不是害群之马。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量,了解到这些引进人才的优劣势,针对其实践的能力,授予相应的职位。

★管理松紧适度,取两便之利。无论什么级别的领导,都有可能遇到实力派下属。他们大多有所依仗,势大震主。对于这种下属,既不能听之任之,姑息迁就,也不能管束过于严苛。如果自己缺少驾驭人才的能力,那就制定一个好的制度。一个良好的制度,才能控制住人才,让他既发挥自己的能力,又不对自己造成威胁。

2.花样年华,风流年纪:爱情有时也是成功的筹码

战国末世,七国并立,相互牵制,本不存在相互吞并的可能。然而身在西垂的秦国,依仗自己的虎狼之师,却确定了一统天下的国策。秦国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必须双管齐下,攻其不备。订立了灭亡六国的计划,秦国就会成为关东六国共同的敌人。在这个统一的战争中,有效的外交斡旋必不可少。

长平之战后,天下强国有三:秦、齐、楚。楚国与秦国相距甚远,而且有姻亲关系,可以保持暂时的和平;秦国和齐国构成东、西相互对垒之势,谁都难以吞并对方。如果秦国与齐国为敌,将会两败俱伤;如果秦国与齐国联合,两国夹击中原诸侯,天下将被两国平分。秦国自苏秦在关东倡导合纵之术之后,采纳了张仪的连横之策。而连横之策,最主要的联合对象就是楚国和齐国,其中齐国最为关键。

为了更好地拉拢齐国,让齐国扮演六国之中的内鬼,必须要让齐国尝到前所未有的甜头。而国与国之间最美妙的联合,无疑是政治婚姻。整部春秋史,我们都会看到一场场的政治婚姻挽救了一些垂死挣扎或者逐渐衰落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明目张胆的政治婚姻更是比比皆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转眼间,赢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爱情是神圣而伟大的。对于帝王将相来说,婚姻却是维持权势的手段。中国古代的爱情被冠之以私情,就明显地道出了很多人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都是没有自主权的。在权力和地位面前,爱情显得软弱而没有诱惑力。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已经累积六世君王的财富和力量。赢政继承秦王职位的同时,也幸运地接受了一个富足而强大的帝国。他不会像先王那样,为了自身的存活而担忧,更不会为了蚕食对手的领地而绞尽脑汁。因为泰国的强大,已经能让他随心所欲,任意豪夺。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等待这个时间到来之前,赢政心须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场政治婚姻成为赢政成熟的开端,也为战国时代的终结敲响了丧钟。秦王赢政到了婚龄,各诸侯国纷纷遣送使者来到咸阳,表达各国君主有意嫁公主的意愿,借这个干载难逢的机会,将自家的公主嫁给秦王赢政,目的很明显: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与泰国联姻,将免受其他各国的欺辱。泰国对赵、魏、韩、楚、燕都有侵伐,如果能将公主嫁给赢政,这些诸侯国将免受秦国的侵伐。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各诸侯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赢政。面对各国的公主,赢政没有被美色所迷惑,而是抛开了一切个人的喜好和标准。他明智地选择了齐国的公主,将自己的政治婚姻演绎地足够成功,足够完美。有所失,必有所得。只要是所得的比所失的要多,那就意味着成功。赢政通过缜密地分析,最终选择齐国,为他以后掌握实权,一统天下,大有帮助。

除了齐国,赢政不会将任何国家放在眼里。虽然他不知道齐国公主的美丑,但他明白只有齐国才能帮助他快速地完成统一天下的愿望。百姓无大事,国家无小事,国家之间的婚姻更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君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在六国之中,只有齐国与秦国之间的利益纠葛最少,有合作的前提。在连横的策略实施过程中,齐国屡屡被秦国所诱惑,不由自主地成为秦国的帮凶,两国之间有合作的经验。齐国足够强大,在东方可以威慑到其他诸侯国。秦国与齐国联合,将是强强联合,必然会对其他五国构成致命的威胁。

战国的格局是西有强秦,东有强齐。两国联姻将对中原的其他诸侯国构成夹击之势,这是其他诸侯国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然而事情往往都是这样不尽如人意,大潮流是无法逆转的。于是强强联合的意愿产生了,婚姻成为政治妥协和政治结盟的最好纽带。

齐女的背景自然而然的成为赢政的最佳选择。这不是一段伟大的爱情,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联姻。秦国联合齐国,将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演绎得出神入化。齐国在以后的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中,始终保持中立态度。没有了齐国的帮助,关东其余五国势单力孤,被秦国逐个击溃灭亡。

秦国的求亲使者受到了齐国上下的欢迎,同样齐女受到了泰国上下的尊重。在秦、齐两国的欢笑和其他几国的冷眼旁观中,赢政成为了齐国的女婿,齐女成为了秦国的媳妇。盛大的婚礼掩盖了暂时的矛盾,暗地里的利益交割将美妙的婚姻变得更为红艳。

人生总有许多遗憾,有所得必有所失。不由自主的婚姻是痛苦的,身不由己的爱情也是痛苦的。理性如赢政这般的帝王,义无反顾地抛弃了爱情,选择了权力。婚姻对于他来说,只是实现理想和野心的工具。秦国的江山需要这么一桩婚姻来巩固,秦国的事业需要这桩婚姻来推动。

只有傻瓜才会选择爱美人不爱江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不具备一定权势和力量,获得美女、宝货将会是招来杀身之祸。话语权并非别人给的,而是需要个人的实力去争抢的。

企业界从不缺少睿智的战略家,也不缺少先进的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平凡细节不折不扣地执行。经营之道,顺天命,尽人事。企业成败,不独取决于天命,更取决于人事。管理学上认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决策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决策,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前途。

赢政能成就伟大的帝业,离不开他细心的考虑和正确的决策。爱情容易在早熟的心灵中发酵,但是爱情并不能换来面包。在面临取舍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决而果断地做出决断:

★放得开,才能拿得住。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我们不妨放开情绪,做好眼前的事情。过高的期许会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最终成为被海浪卷走的飘萍。年青就是资本,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资源,在恰当的时候,干好恰当的事。只有勇于放弃,不患得患失,才能具备拿得起的能力。

★顺应潮流,自强自立。强强联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经典理论。市场经济弱肉强食,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正确的选择一个适合企业发展,对企业有巨大帮助的盟友,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企业。在固定的游戏规则中.让自己具备一定实力,拥有强强联合的资格,才能最终确保双赢的目的。

个人感情在国家利益面前都是渺小的,特别是冲动的感情。企业也一样,作为企业的领导,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个人感情也许会影响明智的决断,所以凡事不能意气用事。这告诉企业管理者:

★精心斟酌,三思而后行。当必须面对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看表象,就随心所欲地做出选择。一定要细心,以综合分析的数据作为选择的依据。经过对比的选择,也许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性过渡到理性,并非体现在数据上,而是思维方式和实践的举动。

★考虑周全,规划非常必要。如果没有强大的智慧、上天赐予的好运,那就将成功寄托在细节的选择上。重视细节,考虑周全,才会更加理想,做出的规划才更加精细。将资料收集充分,制定科学而合理的策划,必然能帮助企业实现迅猛发展。

3.太监也能作假:企业运营还得靠制度规范

用人要注重细节的考量,许多人只是虚有其表。如果对引进的人才不加以考察和辨别,将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秦国的宫廷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嫪毒。他是吕不韦送给赵姬的太监,没想到这个太监却是冒牌的。

吕不韦和太后赵姬将原来情人的关系,过渡到相互维护各自现有地位的同盟关系。赵姬年华已逝,娇艳不再复有,在容貌上已经对吕不韦没有太多吸引力。吕不韦也已经头露白发,根本不能满足虎狼之年的赵姬的期许。吕不韦之所以继续维持这段感情,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权臣的地位。与赵姬再续前缘已经惹来了秦国朝堂上很多大臣的非议,如今贵为仲父,吕不韦更加谨小慎微。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的势力并没有让他放松警惕,吕不韦对危险的嗅觉还是那么的灵敏。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让他总是想到政敌攻击之前,从而化险为夷。

已经控制秦国的吕不韦现在面临最大的危险就是时间。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秦王赢政在一天天的长大。赢政并非少不更事,很可能已经明晓了吕不韦与自己母亲赵姬非同寻常的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一颗定时的炸弹,时刻危及到吕不韦的政途。无论是被赢政察觉,或者被大臣诟病,对吕不韦都是致命打击。

维持这段不被世人所认可的感情是一种负担和危险,吕不韦决意脱身出来。在他看来,走出困境的途径与办法总会是有的,只不过要设计巧妙。他自经商和从政以来形成了一种引以为傲的意念,驱使他快速准确地采取行动。要想摆脱赵姬的纠缠,就得寻找代替自己的男人,继续满足赵姬的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