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盗团队生存与共荣
5674700000027

第27章 夺金计划不容任何意外

人们在做事或是执行某一项计划时,通常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这些意外有好有坏。比如说在事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状况,这个状况是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但是对于事件来说有益而无害,甚至说是如虎添翼,有巧吹东风之势。自然,相比之下,这种好的意外存在的几率要比坏的意外小得多。

很多时候,人们宁愿顺利进行,哪怕按部就班,也不想横生任何的意外,一旦有不妙的情况出现,那么,很可能会全盘皆输,导致计划的失败。

各司其职,各明其责

俗话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是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而那些做事习惯大而化之,忽略细节的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有功效,更加没有成功可言。

海盗船船长的职责一般是谋略全局,从团队的整体利益出发,而船上的其他成员则通常就是听令行事的人,这种结构大体上看来,是前者做“大事”,后者“小事”。其实不然,从职责上讲,每一个人的态度都应当是平等的,即使是决策者,他所做的一切关乎团队利益、生死的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将所有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再细小的问题,也可能变成影响决策实施的祸首。

因此,我们不妨再换一种说法:团队中的管理者是“把事做大”,成员则是“把事做细”。这是最为贴切现实状况的表述。因为不论是海盗船上,还是现代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指导集体的大方向发展,而基层的一些被管理者通常是负责将高层管理下达的决策有效地实施,尽可能地把事做细、做精。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还起到一个验收与监督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与责任。

但凡能够在海盗史上留下印迹与故事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团队在历史中占有了一页篇章。这些海盗王与其团队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海盗船上无小事,事事无轻,皆需重视”。

一件小事,如果办好了就是小事,但如果一件小事没办好就可能影响全局、贻误工作,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害,那么它是大事。所以,在海盗船上,聪明人是不会想要把小事变成大事的,因为海盗船上特别注重“百密不容一疏、百功不抵一过”,每一个团队都深深植入了这种意识,不论什么事情,都将做到“细而精”,环环相扣,严细缜密,滴水不漏。

细节决定成败

海盗船上更注重每一个人能够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从而将所有精力都融入到工作中去,如此便达到了强化工作态度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上级分配下来的任务当作苦差事,那么就难免会缺乏工作热情,也就无法做到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不能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的人也很难在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为自己争得一片天空。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很多时候,失败的人并不是被大事打倒,而是败在了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上。因此,细节管理、管理细化对于每一个团队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

商海之中,竞争对手千千万,企业只是其中一艘或大或小的船,小船经不经得起风吹浪打,完全取决于内在的凝聚力,而大船承重强能否前敌手一步达到彼岸,最终还是要靠内部的团结力与战斗力。上了一条船,就必须忠心于它,不要总是试图去窃取一些利益然后独身逃开,也不要总想着有福同享,有难大家各自飞,战斗的号角一旦吹响,逃兵就只有没入大海这条路。所以,与其心怀鬼胎,不如团结同伴,昂首挺胸地去战斗,拼死一搏,力争做一名勇士。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积聚全体员工的力量,企业便会一路顺行。

古语有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就是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企业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个懂得注重细节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在现代企业中,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型员工,但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对于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就更不缺,甚至泛滥,但缺少的也正是对于这些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凡事做到细的态度。

注意细节优化,成败两不一

有这么两则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相信对于企业及广大员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这第一则故事是说:

国外有一位企业的经理负责了一个合资项目,他带领着几个下属一同前往签约地点找到合资方的老总。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谈判后,合资项目基本谈成,双方相谈甚欢,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然而,这位企业经理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十分不雅的毛病,他不论在什么场合一旦得到益处,心情畅快时便喜欢不自觉地抠自己的鼻孔。

眼看着这次合约立刻就要谈成了,双方已经在拟定合同,准备签字生效这个环节了。就在这时,这位企业经理的恶习复发了,他得意忘形地把手指伸进了鼻孔,做着不雅的动作而自己却没有发觉。看着自己的上司一面与谈判方老总谈笑风生,一面却肆意地抠着自己的鼻孔,下属想提醒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很快,对方老总便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顿时皱起了眉头。

最为恶劣的是,谈判方老总隐忍了数分钟却没有见到这位经理停下手中的动作,于是便立即暗示手下的签约代表停止签约。随后,对方老总以合作意向还需要再加定夺一番委婉拒绝了,然后便扬长而去。而这位眼看着到嘴的熟鸭子飞走的经理却感到十分莫名其妙,仍然搞不懂为什么对方如此善变,都到了签约环节了突然反悔。

其实,就在走出签约厅后,那位老总便对手下人说:“这样一个庄重的场合,对方经理却能够当着客人的面做出如此不雅的行为,而且还那么肆无忌惮,这样一个不注重场合的低素质合作伙伴,还是一个管理层,我真怀疑他们整体的素质了。我最不愿意的就是和一些低素质的人来往,风险太大。”

第二则故事则讲述的是日本东京的一家外贸公司,同样是与一家知名的企业谈合资,对方是一家英国的权威企业,起初对于日本的企业能力并不放心,于是便提出到日本签约。

去的时候,他由日本接待方由神户接待,乘坐火车至东京,在去的一路上,英国公司坐在左边,经过实地考察与谈判之后,这位英国方负责人并没有立即签约,而是说等回国之后再作定夺。

于是,日本方笑脸相送,并再次命接待英方负责人的小姐将他送至神户。当两人进入车厢后,日方接待小姐请英国负责人稍等片刻,随即便进入了车厢。英方负责人看到这位接待小姐在与一个年轻人在谈话,这位小姐似乎在恳求什么,一脸的诚恳,最终,他发现那个年轻人妥协了,竟然拿着自己的票与接待小姐交换了。这下英方代表才知道,她是在恳求别人换票。

回去的时候,英方代表坐在了右边。他很奇怪,于是便找来接待小姐,问她为什么非要为自己换左边的票。接待小姐回答说:“当火车从神户去东京时,富士山在您左边;返回神户时,富士山在您的右边。外国人大都喜欢富士山的美丽景色,所以我特意为您安排了不同的座位。回来的时候正好没有了右边的票,所以我便找那位经常过往此地的年轻人协商了一下。”

这件事情让英方代表深受感动,他回去之后立即把合同发了过来,决定正式签约。

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签约,然而结局却是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细节。

企业管理——从细节入手

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同行之间的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便促使了市场之中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微妙的细节。当然,这些都是必须建立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都过硬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当从细节入手,才能避免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的惨局。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避免细节出错而引发的连锁效应。一个企业或者说一个团队就像是一个高速动转的机器,而其中每一个员工就像是一个部件,一旦一个部件发生失灵,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整台机器的运转失常,甚至是完全停止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每一个大小环节都必须照顾到细,而对于每一个环节来说,也必须注重到更小的细节,如此才能避免一点点细小的错误造成巨大的连锁反应,造成企业危机。

第二,木桶效应。日本的一些企业早就提出了“零缺陷”的管理方法,并且将其贯彻到企业管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所谓的零缺陷与人们熟知的木桶效应雷同,也就是说,要想让一个桶发挥最大的效用,保持在最佳的状态,那就不能有“参差不齐”“有长有短”的情况出现,任何一个部件都必须做到完美。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任何一个细节上的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最终失败。所以在最佳的状态上还要精益求精,与企业不断地成长,做出更多的成就。

第三,注重大方面,也不能放过小环节。企业有大的支干,支撑着企业的大方向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大方向的发展是需要建立在小环节强大的基础之上的,就像海尔的管理层所说的“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这句话所讲述的就是细节化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放任企业对小环节保持忽视态度,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四,建立起一个紧密的操作系统,督促员工“事必于细”。现代倡导的细节化管理,其中心思想便是强调一个系统的精密,只有在完善的系统模式下,带动每个岗位的每位员工都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事事做精、做细,不为自己找借口,想方设法地去完成任务。只有把细节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行为上,才能避免细节生事,才能永葆企业稳步前行。

第五,企业与员工,相互督促,共同完善细节。任何一个强大的或者可怕的群体都必然有着一种坚韧的凝聚力。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这种系统的方式虽然达到了一定的管理效用,但是却淡化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个人感情,以及他们在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需要刻意地去培养,通过对员工进行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然而,作为员工本身,也必须时刻强化自己的信念,不可事事被动于企业之后,毕竟自己的利益是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味地只是追求个人的价值体现,而敌视同事,置企业的利益于不顾,那么,最终自己也会像海盗中的背叛者一样,只会以悲剧收场。如果凡事为企业着想,把一切隐患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就能保证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