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觉知的自己
5680200000024

第24章 成功觉知:思想领先,想法取胜(2)

实际上,乔布斯在苹果上投注的热情,与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毫无二致。而且严格说来,艺术和科学原本就是一条永恒的金带,这条金带根植于想象的泥土,金带的这头叫激情,金带的那头叫科学精神。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当乔布斯把他的艺术激情用在电子人身上的时候,他“残酷”的完美主义就成了他命定的追求。

乔布斯的父亲曾经教导过他,追求完美,意味着即便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其工艺也必须尽心尽力。

正是从父亲身上,乔布斯明白了,充满激情的工艺就是要确保即使是隐藏的部分也要做得很漂亮。这种理念最极端也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之一,就是乔布斯会仔细地检查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其他部件,深藏于麦金塔的内部,没有哪个用户会看到它,但乔布斯还是会从美学角度对它评判,比如:“那个部分做得很漂亮。”或者,“这些存储芯片真难看,这些线靠得太近了。”

对这种苛求,有新手曾提出过异议说:“只要机器能运行起来就行,没人会去看电路板的。”

但乔布斯仍然坚持自己的标准:“我想要它尽可能好看一点儿,就算它是在机箱里面的。优秀的木匠不会用劣质木板去做柜子的背板,即使没有人会看到它。”

几年以后,在麦金塔上市后的一次访谈中,乔布斯再一次提到了当年父亲对他的教导:“如果你是一个木匠,你要做一个漂亮的衣柜,你不会用胶合板做木板,虽然这一块是靠墙的,没有人会看见。但你知道它就在那儿,所以你会用一块漂亮的木头去做背板。如果你想晚上睡得安稳,就要保证外观和质量都要达到足够地好。”

就这样,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尽管残酷,终究得到了回报。最后的设计方案敲定后,乔布斯把麦金塔团队的成员召集到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他说:“真正的艺术家会在作品上签上名字。”

于是他拿出一张绘图纸和一支三福笔,让所有人都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些签名被刻在了每一台麦金塔电脑的内部。除了维修电脑的人,没有人会看到这些名字,但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知道,那里有自己的名字;就如同每个人都知道,那里面的电路已经被设计得尽善尽美了。

乔布斯一个一个地叫大家的名字,请大家签名。等45个人都签完名后,他在图纸的正中间找到了一个位置,用小写字母潇洒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举起香槟,向大家祝贺。就在那一刻,队员们都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觉得自己的成果就是艺术品。

这就是乔布斯,这就是乔布斯看待世界的方式,此方式充满了理想主义。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你有高瞻远瞩的眼界,你一定会明白,除非你只想赚大钱,如果你还想要金钱以外的东西,并且你希望那种东西成为你永久的财富,那就请你相信,最终能成就你的还是饱含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完美。

因为只有激情能让你不怕困难,一路高歌;只有激情能让你在哪怕全世界都反对你的情况下,仍能以干净的心态感激他人,坚守自我。就像乔布斯告诫年轻学子时说的: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Apple开除,这其中一件事也不会发生。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方。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一直使我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

这就是艺术的态度,也是艺术的纯粹。因为艺术的真谛就是和谐与真挚,如果你心里也种下和谐与真挚的种子,仅只赚钱在你看来就不是动力了,那时你就会明白,单纯的纸票就是身外物,除非你把它变成有意义的事,进而通过发明创造,你继续改变世界,让更多的人和你一样,体会到实现自我的充实,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充实——而不只是更富裕——才是一个未来企业家该做的事。

不光是企业家,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能用艺术激情去拥抱你的工作,你将会找到一种全新的感受。这也是洛克菲勒对工作的看法,“工作是一种态度,他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

接下来洛克菲勒举出实例:同样是石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凿石头,凿完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是“累”。

另一个人可能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劳很高,毕竟我有太太和四个孩子,他们需要温饱。”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在他嘴里经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

第三个人有可能会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嘴里经常吐出的一句话是“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最后洛克菲勒给出结论:“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用这句话去衡量乔布斯,乔布斯无疑是天堂里的人。正因为他奋斗在天堂里,他对自己的产品才会有那样的激情,且在那种激情下,完美主义就不是苛求了,那是他的理想,更是他生存的理由。

正好应了他那句感天动地的话:“我的目的不是作为最富有的人而死去,而是每天晚上上床的时候,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干出了非凡的事业。”

三、先声夺人,捷足先登

不光对一个企业家,对任何一个想做事的人,想法都是种子。你有想法,处处有机遇;你没有想法,机遇来了你也是瞎子。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立青给林娥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老先生养了一只狗熊。有一天狗熊病了,身上非常地不舒服。老先生很着急,于是精心配制了一些药,想让狗熊把药吃下去。可怎么才能让狗熊把药吃下去呢?老先生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药研成了碎末,把药末放到一张纸上,然后把狗熊的嘴掰开,正要把药往狗熊的嘴里吹呢,狗熊“噗”的一口气,一下子把药末全部吹到了老先生的脸上。

这就叫先声夺人,即用大的气势压倒对方,以取得胜利。立青给林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林娥,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斗争,就是先声夺人,狭路相逢勇者胜。当然,先声夺人不仅在两军作战中,在当下的竞争中也有同样的妙用。

比如在商务谈判中,买方和卖方同时谈价格,一般情况下都是买方问价,卖方出价,然后是买方讨价,卖方再还价。但如果作为买方的你事先摸清了卖方的底牌,一上来就报出你的最低价,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就会给对方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使你在未来的谈判中易于占主动。

这么做的好处,一来你的主动出击已经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二来让对方在你的报价上讨价,往往比你在他的报价上讨价要有利得多。这时只要你坚持你的报价,即使对方讨价得手,他得到的仍有可能是你原本留给他的“回扣”。结果你与他既没有伤感情,你还落了个捷足先登,心想事成。

竞争中,能在谈判上先声夺人,以取得价格的优势当然是好事。但谁要在思想上先声夺人,或者说你把对方的想法据为己有,再变成产品,你就成了智慧的创造者,而上乘的产品,多半都是智慧的产物。

竞争需要智慧,竞争也需要勇气,特别在同行之间,又在彼此的秘密没有明确分界的情况下。那种时候,盗窃灵感是常有的事。因为在很多时候,一方的灵感之所以能被另一方偷盗,就因为这一方没有把那种想法当成灵感,是他自己的疏忽给了别人偷盗的机会和理由。

在苹果的发展史上,确有一次“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1972年12月的一天,乔布斯和同事们参观了施乐的技术成果。开始,乔布斯觉得他看到的并不是全部;几天后,他又得到了一次更加全面的展示。尽管在现场,有展示者对公司愿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拱手示人感到震惊,但某个人的异议并未能阻止展示的继续进行。

直到真正开始展示全部产品时,苹果的一群人都惊呆了……乔布斯后来回忆当时的感觉说:“仿佛蒙在我眼睛的纱布被揭开了一样,我看到了计算机产业的未来。”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展示会结束后,乔布斯亲自开车,带着他的同事回到了苹果公司。路上他车开得很快,心跳得很快,嘴上说得也很快:“就是它了!”他喊道,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我们要把它变成现实!”这是他一直以来寻找的突破点,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灵感。

苹果公司对施乐的这次技术盗窃,有时被形容为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抢劫行为之一。对此乔布斯并不否认,他还感到很骄傲。这时他引用了毕加索的话:“毕加索不是说过吗:‘好的艺术家只是照抄,而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在窃取伟大的灵感方面,我们一直都是厚颜无耻的。”

对这件事乔布斯很坦率,也很真诚。有什么办法呢?社会就是这样,强者制胜,捷足先登;竞争也是这样,先声夺人,想法取胜。你没有制胜的想法,就算你抱上了金子,你也会丢失;你有了制胜的想法,即使人家给你的是垃圾,你也能变废为宝。

所以,不光对企业家,对任何一个想做事的人,想法都是种子。你有想法,处处有机遇;你没有想法,机遇来了你也是瞎子。

四、意念管理出奇迹

这就是意念力的作用。你也许无法用理性的道理去解释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潜意识,只要你启动了它,它就可以使人成为超越意识、超越观念的超人。

即使乔布斯的团队不叫海盗,他的意念管理法也有了足够的海盗味。虽然这种管理不会一路畅通,但在创造初期,特别在新产品即将出炉的日子,这种海盗式的管理还真管用。

苹果创建初期,乔布斯几乎就是一个疯狂的人,不管是招募新人,还是平日工作,他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则办事,从不按常理出牌:他感觉好的时候,就是好;他感觉不好的时候,怕就要坏事。总之,他不能接受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发生。这样久而久之,同事们就送给他了一个短语:“现实扭曲力场。”

“现实扭曲力场”是《星际迷航》中的一集“宇宙动物园”里的一个短语。在那一集里,外星人通过极致的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而现实扭曲力场,无疑就是外星人使用的极致精神力量。把这个短语送给乔布斯,也就是说,乔布斯的管理方式,也跟那些霸道的外星人一样,如出一辙。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乔布斯的意念力有多强悍。

一天,乔布斯走进了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的工程师的办公隔间。乔布斯抱怨说,开机启动的时间太长了。工程师马上解释,但乔布斯打断了他。他问道:“如果能救人一命,你愿意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工程师说也许可以。于是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前开始演示:“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而每天开机都要多用10秒钟,那加起来每年就要浪费大约3亿分钟,而3亿分钟就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终身寿命。”

这番话让工程师十分震惊,几周过后,乔布斯再来看的时候,启动时间缩短了28秒。对此工程师颇为感慨,他说:“乔布斯能看到宏观层面,从而激励别人工作。”

以后,乔布斯又提出了更极致的言论叫“当海盗,不要当海军”。他想以此给他的团队注入叛逆精神,让他们像侠盗一样行事,既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又愿意去窃取别人的灵感。

为此他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永不妥协”,旨在告诉他的团队“即使错过了上帝,也不能粗制滥造”。与此同时,为防止有人消极怠工,他又加了一句:“直到上市,产品才能算是完成。”

还有一个口号:“过程就是奖励”,以此来强调,他的团队是一支有着使命感的团队,这支使命团队不怕一切困难,未来的某一天,当他们回顾那段岁月时,他们有足够的自豪面对过去,而那些痛苦的时刻,已经成了过眼烟云。

表面看,乔布斯确实能蛊惑人心,但也正是他根植于直觉、频频呼唤他改变世界的永不衰竭的激情,打造出苹果独一无二的品牌,赢得了同行包括比尔·盖茨的敬佩。

实际上,所谓的意念化管理,不过是笔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乔布斯职场运作的一个总结。它并不是乔布斯的本意,也就是说,乔布斯在那样做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他是在用他的意念来管理他的团队。因为意念不是意识层面的想法,意念是潜意识层面的内驱力。就连乔布斯的同事在探讨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后也得出了一致结论,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而在笔者看来,正因为那种力量来自于自然,所以它才有力量;也因为它来自于自然,它不但让乔布斯面对自己的想法时激情万丈,他还能把这种激情传染给他的团队,让他的团队也一再做出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能做出的事。

而人要出成绩,很大程度上确实需要这种意念力的驱使。这在运动员的训练中也有先例。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获得了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他冲过终点后,新闻记者蜂拥而至,团团围住他,不停地问:“你是如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的?”

年轻的冠军喘着粗气说:“因为我身后有一只狼。”

迎着记者们惊讶的目光,年轻人继续说:“三年前,我开始练长跑。训练基地的四周是崇山峻岭,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教练就让我起床,在山岭间训练。可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进步却一直不快。

“有一天清晨,我在训练的途中,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狼的叫声。开始时零星的几声,似乎还很遥远,但很快就急促起来,而且就在我的身后。我知道是一只狼紧盯上了我,我甚至不敢回头,拼命地跑着。那天训练,我的成绩好极了。后来教练问我原因,我说我听见了狼的叫声。教练意味深长地说:‘原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身后少了一只狼。’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清晨根本没有狼,我听见的狼叫,是教练装出来的。从那天以后,每次训练,我都想象着身后有一只狼。所以,成绩突飞猛进。今天,当我参加这场比赛时,我仍然想象我的身后有一只狼。所以我成功了。”

这就是意念力的作用。你也许无法用理性去解释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只要你唤醒了潜意识,潜意识就会走上前来,帮你成为超越意识、超越习俗的人。这一再说明,思想就是种子,一旦把思想的种子种在人的精神土壤,从这片土壤里长出来的人确实能不同凡响。因为人有贪图安逸的本性,每个人都有,对平日的生活来说,这个弱点也许无伤大雅,但对一个竞争者或者一个竞争中的团队,很多时候,正是超越常规的意念力让人“脱颖而出”,有了超常的动力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