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酒局人脉学
5682000000022

第22章 得体应酬,用餐过程中的潜规则(2)

为了了解杨旭的真实想法,所长便将他约到单位楼下饭店的一间小包间之内,亲自询问杨旭对工作的想法。然而,当得知领导要约见自己时,杨旭的内心便开始紧张起来。尤其当他独自一人与领导面对面地坐到一张餐桌上时,他更紧张。所长提到想要提拔他为副所长的想法时,杨旭顿时脸涨得通红,甚至连他端着杯子的手都有些不稳了,他非常小心并低声说道:“我不能胜任,真的不行,您就不要为难我了。”领导找杨旭谈了三次,杨旭都是这样的状态,因而领导不再找杨旭谈话了,而是将一个能力远远不如杨旭的研究人员提升为副所长。

事实上,杨旭何尝不想担任副所长。然而,正是因为他过度谦虚、过度拘谨,才使得他与副所长的职位擦肩而过,失去了被提升的机会。

身为一名下属与领导一起说话、一起吃饭时,固然需要小心谨慎。但是,过度的拘谨则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一个不值得相信的人。尤其是那些遇到领导便噤若寒蝉,无论言行还是举止都变得十分不自然的人,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领导器重的,还会令你与领导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大好前程。因为当你在领导面前过度谦虚、谨慎的话,便永远不可能让领导对你有所了解,即便有好的空缺、适合你的职位,他们也不可能想起你来;不仅如此,若是你一味地谦虚、谨慎,更会令领导产生你是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是个不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从而影响到你职业的发展。因此,当你与领导一起参加宴会时,当你与领导同桌吃饭时,千万不可让自己表现得过于谦虚与拘谨。

饭局酒局人脉学

在当今社会,纵使你有着很高的才华,若是不能让他人知道,便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赏识,更不可能为自己寻找到成功之路。同样,当你的才华被伯乐看中时,若是你还过度地谦虚、谨慎的话,也是不可能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功的。尤其在与他人交往、参与应酬之间时,更不可以过度地拘谨、谦虚。想要得到领导、贵人的赏识,为自己寻找到可靠的“后台”,便需要你该表现自己的时候就要适当地表现一下。当你参与到饭局、应酬之间时,当你与领导、贵人交谈时,切记一定要举止大方。因为这些人的周围有着诸多的人脉资源,通过他们你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

5、酒逢知己千杯少,寻找共鸣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人们的日常饭局交际中,若是与他人见面时,能够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便可以促使彼此之间成为好朋友;相反,若是你所谈及的内容是令他人反感的,即使你们是多年的好友,也会令人愤恨而去。因此,在饭局上,当与他人交谈时,一定要先对他人的性格、兴趣进行一番了解,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在参与应酬之间,若是需要与某人交流时,需要你寻找与他人的共同话题,与对方产生共鸣,如此便可以让彼此之间进行愉快的交谈。

某次,一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前去一家公司推销保险,却在无意间发现这家公司老总的书架上放着几本关于金融投资方面的书籍。而这位推销员正好对金融投资十分感兴趣。因而,他便跟这位老总聊了起来,他们就投资的话题聊了很多。两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们不仅谈到了股票投资,还谈到了外汇、保险、期货等投资方式,聊到了有关人民币的增值对社会的影响,聊到了最好的投资模式,最终他们聊得连时间都忘记了。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这位老总才突然想起,于是他便问那位推销员道:“你所推销的哪个产品如何呢?”

推销员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己所推销的产品向其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当那位老总听完他的介绍之后,他看了看时间,接着说:“今天咱们谈论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已经快到午餐时间了,不如这样,今天我坐东,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于是,在进餐的过程中,他们又聊了许许多多。最终,这位老总十分爽快地答应为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从推销员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这位保险推销员不仅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销了出去,而且还和这位老总成了好朋友。

或许有人会认为想要寻找共同话题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不可否认,寻找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确实不容易,而且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对对方不甚了解。这时,若想与他人进行更好地交谈,首先便需要你能够尽快地了解对方,消除你们之间的陌生感。需要你在短时间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诸如从他人的发型、服装、领带、随身所带、眼神等细微之处,寻找了解他的线索。

当与对方进行交谈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若想让彼此之间交谈得更加投机,谈得其乐融融,便需要为彼此寻找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起共鸣。当你们之间有了共鸣之后,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沟通、交流。

饭局酒局人脉学

在饭局应酬中,“共鸣”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当你在与他人交流、沟通时,若想让对方与自己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找好话题。正如人们说的:“在与他人交谈时,一定要让自己先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这里所讲的“找话”便是寻找共同的话题。当彼此之间有了好的话题,便可以让彼此之间的谈话变得如鱼得水。但是,人们要找的好话题的标准乃是彼此之间熟悉的、能谈的来的、大家都感兴趣的、能够不断向外延伸扩展的。那么,如何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找到可以让彼此共鸣的话题呢?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你必须要选择对方关心的事物,并要找到对方的兴奋点。是彼此想谈、喜欢谈,又可以尽情地谈论的。

第二,巧妙地借用某些素材,借题发挥,从而引起你们之间不断的交谈。同时,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投石问路式的问题,再进行有目的地交谈,这样才能让双方交谈得更加自如。

第三,当面对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陌生人时,需要人们能够问及对方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更加顺利地切入到主题。

第四,若想与他人进行更好地交往,需要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对方的更多的信息。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力求在感情上达到融洽。也只有志同道合之人,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共鸣。因而,若想让彼此谈论得投机,应尽快与他人熟悉起来。

6、巧借私人话题,增加亲切感

应酬于各场饭局之间,当与他人进行交往时,适当地说一些自己的私事儿,往往可以轻易地拉近你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方也会因为你的亲切而乐意与你交谈,这也为日后之间的交往奠定了基础。当你培养出自己绝佳的亲和力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很快地和对方建立熟的关系,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若是在饭局之间建立起来的人脉网络需要一种工具的话,那么最好的工具便是私密的话题。也只有善于运用私人感情去拉近与他人之间距离的人,才不失为一位社交场上的高手。

但是,在现实交际应酬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的存在,他们总是十分自卑而又冷傲,无论他们参加什么样的宴会,始终都会将自己孤立起来,远远地坐在某个角落,不与任何人交流。试想,这样一个不懂得与人交往的人,又怎么可能在社交场上长久立足呢?

蔡晓明是一机关单位的工程师,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与博学的知识相反,他所拥有的人脉却是寥寥无几。当需要参加工作宴会时,无论级别高的领导,还是级别低的下属,他都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甚至当同事与他说话时,他依然呆呆地坐在那里,只是说一些客套的场面话,从来都不多谈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当其他同事在一起说说笑笑,开玩笑时,他自己却躲在角落一言不发。时间久了,同事们再聚餐的时候,也就不再邀请他了,即便是在工作方面,同事们也都是尽量不跟他交谈或想办法不与他交谈。

特别是蔡晓明的心情不好时,他竟然不说一句话,将所有人都视为不存在。蔡晓明对待同事如此,对待朋友也是如此,即使是与他很亲密的朋友,他除了说一些正式场合应付的话之外,就再无他言。渐渐地,他与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