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无为胜有为
5682800000053

第53章 做事可以失败,做人绝不可以失败

【导语】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但实际上,做事与做人并没有这么明显的界限或者绝对的时间先后,这种说法只是为了突出做人的重要性。例如,一个在做人上受到肯定的人在创业之时,会很容易地从朋友那里取得帮助,在事业取得发展的时候,也会有一批忠实的追随者为他分忧解难。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做人上出现问题,则很难做事,即便他能做事,也不具有可持续性,或者不可能做大。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想到如何做人,可能已经晚了。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直解】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

种类区分万物,环境形成万物。

因而万物没有不尊重道而珍贵德的。

道所以被尊重,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应自然。

所以: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

使万物得到生长和发育,

使万物得到安定和保护,

使万物得到养育和繁殖,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帮助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

当万物之长而不自以是主宰,

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心解】

*无我之境,心若止水

伟大的周总理在青年时代对老子哲学也怀有相当的敬意,甚至有明显的扬老抑孔的思想倾向。

1939年,他在故乡绍兴与《战旗》杂志社的曹天风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曹天风说:“道家思想对于革命、对于社会改造虽无用处,但对于个人修养却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利关、美人关’。”

这时周恩来反问说:“道家最精彩的话是什么?”曹天风一时回答不上来,周恩来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概是道家最精彩的话了吧?”

老子在这里阐述的本来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但它却可以转化为一种崇高而智慧的人生观,周恩来正是这样做的。

谁都承认,周恩来有儒家和墨家那种积极入世、励志勤苦的精神,对世界、对人类有脱不开的情缘。他像他所推崇的诸葛亮那样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只要仔细寻味便可发现,周恩来又呈现出一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特点,他对名利得失的超然和淡泊,使他格外地能够忍受劳苦乃至屈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给世界留下了深厚的遗爱。

人们往往惊叹他做入世之事的专注和投入,却很少去考量在这种态度的背后还有何种精神底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最能传达出周恩来人生哲学的神韵和境界。他在青年时代就乐于为公众“服役”,但这种“服役”绝没有什么功利色彩,而几乎是出自道德上的“绝对命令”。

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周恩来的头脑中产生了共振效应,从而使他一步一步迈向人格的巅峰。

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勤恳奉献,任劳任怨,即使在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也从未想过置身事外。他身居高位,但又不盛气凌人,提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追求管理上的“无我之境”,正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重要体现,而且也与道家所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相贯通。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现,周恩来在谈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时,总是把聚光灯的焦点只对准毛泽东一人。他对任何宣传他个人的形式和内容都加以劝阻。江苏淮安县委多次提出,要以他的故居所在地办个纪念馆,他始终没有同意。

周恩来对功劳缄口不言,但对错误却“公之于众”。他认为,“错误要逢人就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和帮助,也可以给同志以借鉴”。

1916年,有次他在上海与文艺界人士座谈时,有人提议他把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写成一本书,他笑了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在党内,周恩来作检讨的次数恐怕是最多的,他动辄讲自己过去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某些错误,以至陈毅后来都有了厌倦之感,说你那点事我们都知道了,用不着再说了。

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曾特意将《史记·汲黯郑庄列传》推荐给周恩来阅读。汲黯、郑庄为汉武帝时两位有名的宰辅,而且都服膺道家思想,习治黄老之术。也许是毛泽东赞佩汲黯、郑庄不谋私利,忠心为国的高尚品德,认为他们与周恩来的为人有某些内在的联系,所以才将他们的传记推荐给周恩来。

1973年3月26日5时,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事实上,周恩来比起汲黯、郑庄来,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周恩来的人生充分体现了“不以有为有,因此才有有”的人生哲理和大无大有的辩证法。他一生公而忘私,又终不留言,死不留灰,属于那种事情做完,转身即走的人。他彻底回到了本真状态,进入到了“无我之境,心若止水”的境界,但他的遗爱和精神又长留人间。

*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是绝对不可以失败的

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这个道理和“做事先做人”是一样的。不管想干任何事修身是前提,没有修身的铺垫,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无异于空中楼阁。不学好做人,越想做好的事,越好似海市蜃楼遥不可及。

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是绝对不可以失败的。

思坦因曼斯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但举目无亲的他根本无法立足,只得到处流浪。后来,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的看重,雇用他担任制造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思坦因曼斯是一个对工作富于钻研的人,很快便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

1923年,美国的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环了,公司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没能修好。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斯,福特公司马上派人请他来了。

他来了之后,什么也没做,而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下了“这儿的线圈多绕了十六圈”总共十个字。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思坦因曼斯的建议,拆开电机把多余的十六圈线取走,再开机,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这位技术员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一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斯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斯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万分,继而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进福特为荣,而这个人却为了报恩而舍弃如此好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突然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斯所在的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的视野呢?福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斯,人格难得!”

所以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高尚的德行从来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珍视你的人格,就是储蓄你的价值。”人格是什么?人格是我们做人的支撑。所以说,只有高尚的人格,才能造就高尚的事业。

当你总是能心存感激地面对生活时,即便是最平庸的工作也会变得有意思。你在改变的同时,别人也会注意到你的变化,这时你的工作中就可能会出现机遇。如果这个机会仍不是你想要的,别的机会还会降临到你的头上。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机会总是落在那些心地善良、富有合作精神、慷慨大方的人们身上。这样的人很少,但如果你能做得到的话,你就会成为出类拔萃、卓而不群的人,你将赢得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