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5684100000045

第45章 平衡——和谐大道(2)

30担当与摆脱,其要点在多奉献,少索取。如何处理取与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清净心根本智慧的关节点。只奉献而不索取,只有少数人做到;只索取而不奉献,只有少数人做得出。多奉献,少索取却是绝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而在评估“多”与“少”的标准上又是对一个人智与德的大检验。

31所谓“少索取”,应以合理合法收入为界限。例如一个聚集和调度资源组合一项事业的经营者,他应当收入的只是资源转换的增值提成或中介费用,而不应当是资源本身。如果将资源也列入其收入范围,那就是侵占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多索取”了。

32少奉献、多索取,古人称之为“非分之福,无故之获”。《菜根谭》指出:“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入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警世之言,良药苦口,着眼不高者谨记!

《融字诀》:

融万物于一体,融万法于一真;

融万念于一物,融万象于一空。

《造闲歌》

弹指又百年,累死只堪怜。

忙闲皆自找,想闲必可闲。

创业在得缘,寓居在造闲。

大隐隐于市,心远地自偏。

33在衡量取与的多寡、先后、缓急等关系问题上,必须懂得返本还原,从爱心出发,少一点独占心态,多一点豁达情怀。赵朴初老先生九十二岁时曾作过一首《宽心谣》,把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且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34人类主宰地球之后,由生存需要肇始的争胜斗强品性却逐渐演化为同类之间永无止息的纷争,而且愈演愈烈,发展到由生存竞争为表现的整体异化。人类数千年来的文明史,简直是一部同类“相砍”的血泪史。

35“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人类在这种“相斫”的生存竞争中,总是兽性多的得利,于是形成了以狼性为崇拜的“狼图腾”,并且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狼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36姜戎指出,世界上从古到今大致有狩猎、游牧、农耕、商业、航海、工业这六种行业和六种民族。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这六种民族中,只有农耕可以自给自足,自我封闭,自花授粉,自行退化,基本可以不需要竞争、交换和杂交。其他五种行业没有像狼一样凶悍顽强进取的性格,就不能生存。因此,这六大行业中产生出来的六种民族,除了农耕民族以外,都是世界上强悍进取的民族。西方民族的草原狼、森林狼、高山狼、陆狼、海狼一直靠这种强悍进取的精神生存发展,而且在千年的商战、海战和贸易战中得到不断加强,后来已进化到现代工业残酷的生存竞争之中,其开拓进取精神更为骠悍。到19世纪,终于以“文明狼”的角色闯入封闭自守的华夏民族“文明羊”的圈内,把这只“文明羊”咬得肢离肉碎,血泪斑斑。

37而华夏民族走的是一条“文明羊”的道路。华夏先圣以其善良朴素的愿望,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的限制,力图实现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为只要铲除人性中的狼性,就能逐步实现这一理想。他们教人温柔憨厚,老实善良,到宋明理学干脆发展到“羊性”(奴性)的极端。遇到凶悍的西方“文明狼”,古老的华夏羊当然要被西方狼所打垮,沦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姜戎描述的是历史,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38“与人为善”,我欲与人善,但在现实世界中,常常会遇到人不与我善,并且视我之善良为愚蠢无能,必欲践踏善良而得全羊,难道我能任其践踏?

9“天下大同”,我欲与人同,但在现实世界中,常常会遇到人不与我同,并且视我之求同为软弱可欺,必欲让我失去生存权利而灭绝,难道我能任其巧取豪夺而自甘灭绝?

40绿茵场上,中国足球队与西方劲旅角逐,简直是羊入狼群,任其纵横取势,难道不令人联想到商场、战场上交战的种种同类现象?

41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都来自狼图腾的西北游牧族。公元前11世纪的武王伐纣,统率的部队也正是西北游牧民族的虎狼之师。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本来就有着强悍进取的成份。集中概括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就是两句早期的儒家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2正由于我们面临的外部世界是一个要在一大群狼中求得民族生存、发展的开放世界,因此更应珍惜我们独特的本性文化传统,珍惜我们的先祖传承给我们的仁爱心、平等心、清净心根本智慧。这种根本智在“心主身、身主事、事主功”的深化中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妙用。

43从内在角度看,它是“以内主外”的智慧库,它为我们提供自知知人,自胜胜人,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不被打倒,永远保持平衡心态和旺盛斗志的力量源泉;它是“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的精神纽带,起着凝聚、集结实力,和谐内部人际关系,使自己的阵营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集众弱为一强,集小强为大强,集大强为更强的向心作用;它是在成功之后,为防治狼性带来的破坏性、毁灭性危机而随时对治、调养,以利再战的还魂丹,随时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回归享受生活的精神家园和退养疗伤的后方基地。

44从外在向度看,它是以仁义之师,先礼后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的战略法则;是注重心战,示弱于敌,以弱胜强,重视虚实奇正战术变化的独特作战方针;“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统驭全局,注重战役、战斗精微细致动作的运势武器。还是那句歌词唱得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45当我们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世界时,“善善、恶恶”的观点,更全面的理解应当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为了最终达到善良的目的,必须以善对善,以恶对恶。这个“恶”是指游戏规则内的各种理性的、非理性的竞争手段,而不是罪恶。因为罪恶所带来的首先是自身的毁灭,更遑论获得平等竞争的资格和竞争胜利的结果了。

46善善、恶恶——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有种的,集聚实力与西方列强争雄,不要在自己家里搞内耗!

44现代经济战争中,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必须以实力为基础,以实力为后盾,其他的任何表面功夫都是于事无补的。

45与人合作,是平等合作,不是送羊入狼口;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这种合作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参与组合,共同生产出一个产品,一个品牌。如果我已经构成一个要素,我就有资格参与进去,分亨一份应得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不具备构成要素的资格,我也不需要“媚悦取容”浪费表情、浪费时间,我应当“退而结网”,再积聚实力等待新的发展机遇。

46有实力而落拓不群者与人合作之后就很稳定,不容易瓦解。见面熟、攀亲热的人容易亲近也容易离散。因此君子宁以自己的本来面目与别人打交道甚至使人不易亲近,而不要过分热情、过分亲热去巴结讨好别人。

47与人竞争,不需要讨好对手,对手不是讨好就可以消除的,对手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战胜他,或者化敌为友。作为一个经营者,不要怕对手存在,只怕对手不强。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有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危机四伏的感觉,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人最致命的弱点往往掌握在对手手中,为了不被对方吞并、取代或淘汰,你需要战胜自己,抑恶扬善,化短为长,于是对手反倒成为你成熟壮大的动力,成为你的缘份和福份。如果你通过竞争能化敌为友,那就更是你事业上锦上添花、人格上超越升华的精彩片段了。

48孔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是器具,而是求道之人。但在现代科技、金钱社会里,君子又“必器”,必须成为专才、专家和职业人。因此现代社会的“求道”,首先是学好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知近乎道,技近乎道。而在一切专业中,“服务”是最通用的专业。

49哈佛大学是美国商业英才的摇篮。为了培养拔尖的高级管理人才,业务演练是其主导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从一开始就按“公司”分组,然后在这些“公司”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公司”运行方式完全是按照现实交易中的准则的。校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确定,谁能胜任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因材选拔。要知道所有的老板都想使自己的钱掌握在那些能使它不断增值的人手中。在哈佛,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最终能把他们塑造成商业武士的本领。他们只求获得金钱和功名,为了这些理想,往往需要牺牲掉普通人所具有和珍惜的一切:爱情、妻子、儿女、手足之情,以及心中的“自我”。

50哈佛大学的教学模式是不是有悖人性、不近人情?不是。这是培养“胡服骑射”式商业武士的最佳选择。正像培养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样,不许谈恋爱,不许离开训练场地,不许谈论与比赛无关的一切事情,一身伤痛,不是重伤也不许请假,只做一件事:练!没有绝技,便没有参加决赛的资格。只有当他们娴熟地驾驭着动作技巧,轻松自如地参加决赛,并且获得成就的时候,他们曾经牺牲掉的人性需求才会更幸福地回到身边。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大都泪流满面,即是这道理。

51不管是办企业还是做事业,凡功利目的性很强,没有把功夫下到专业技能、管理技能上的,往往求官官不升、求财财不发。因为他只懂得目标,不懂得达到目标的手段;只知道要过河,没有全力以赴地去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

52极高明的技巧实际上寓于极平淡的日常历练之中,最难的专业知识钻进去天天求索就会攻克下来。目的性太强的欲速不达,故远;排除一切杂念,匝匝周周、老老实实去学、去做,功到自然成,故近。既知舍近求远而不得,何不舍远求近而渐通?

53一个能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来操纵事物的人,成功了不会觉得很高兴,失败了也不会感到很忧伤,因为大地广阔,到处都是我逍遥自在的地方;一个被物役困扰着身心的人,陷入逆境固然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愤恨,处于顺境时又会死抱着所得不放,横生眷恋之心,那么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他生出被纠缠束缚的烦恼。

54内与外的关系即是人与物的关系。在涉身金钱的世界时,是人使物还是物使人,相差天地。一个人没有金钱,确实寸步难行。但人如果被金钱所役,也寸步难行。人在金钱面前不失理智,不悖人情,这世界片刻为之生动。如果为金钱所累、所役而失去身心平衡,这世界片刻化为牢笼。人能使物,则周围皆是友爱。人被物所役,则周遭尽是仇敌。

55竞争双方,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经营者的反馈调节能力和临场发挥便成为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

56一位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朋友与我谈竞争技巧,他说,南岳衡山海拔仅一千多米,但显得很高,因为它座落在地势低洼的衡阳盆地。青藏高原海拔六千米以上,但不显得高,因为它只比海拔四千多米的地面略出一筹。奥运会上,王义夫夺得射击冠军是一个人静心地打好就能获胜。而张怡宁夺得乒乓球女单冠军还要考虑调动对方的错误判断,利用对方来取胜,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难。

57我回答这位朋友,如果让我来谈看法,我认为这两种情况只是形式上的区别,而不是实质上的区别;都是竞争,都是要取胜,优胜劣汰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果要说难,二者都难。第一种情况,是在竞争中不指望对方失误,完全靠自己做强,做得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凭自己的实力,以行动来证实:我是最棒的。第二种情况,是在竞争中临机处置,让对手犯错误,让他自己打败自己,使胜利果实落到我的手中。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赢家的游戏”,都需要良好竞技状态。这种竞技状态说到底是外动而内静,以清净心应对激烈的生死搏斗。沿用前例,南岳衡山平地起高峰,在看不见对手的状态下,如果没有清净心,你怎么会想到可以在一块盆地上突兀地拔出一个万丈祝融呢?又如奥运会射击比赛王义夫一身病痛夺得了冠军。美国一位一流高手在决赛时其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已经胜券在握了,最后一枪却打到别人的靶心上去了,结果痛失了冠军。这不正好说明在看不见对手的状态下竞技状态更为重要吗?

58狭路相逢强者胜,强者,兼具智、勇之素质而可资成功者也。天下乃强者之天下,世界乃强者之世界。“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是由强者写就的人文艺术。强者居上,弱者居下。成功者即谓正确,失败者自认失误,盖棺定论,大抵如此。同谋事业,人皆企望成功,为何成败各异?盖智、勇之异故也。

59智,聪颖资慧也。成功者之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准确把握。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择手段。李宗吾的《厚黑学》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令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和“随机应变信如神”,该哭便能哭的刘备为标本,讲掌握主动权(“黑”)和灵活度(“厚”)对于获得成功的作用,值得借鉴。目标的实现又需选择最佳手段。如经济决策之“三合”:合理、合法、合算;“五W”:为何干(why),干什么(what)、何时干(when)、谁来干(who)、在哪干(where)。这是涉及战略上的问题,须慎重、三思后行。正如要达到“10”的目标,加、减、乘、除均可行,重在优化决策也。

60智,亦指科学。用智即用脑,不独用一人之脑,更须用众人之脑,集群体之智慧。成功者必是务实者,以实力取胜者。如何具备实力?必须以科学态度来积蓄。“水滴石穿”,水之所以能穿石,是水本来就具有“至柔至刚”两重属性,让它呈线性始终直注一点,则可发挥其刚性而穿石。武术家之“百步穿杨”,是长期“穿杨”所得。季羡林成为大学问家,也是点滴积聚实力而成功。一部《糖史》,通过对一个产品古今中外浩瀚如烟海史料的翔实考据,令人信服地得出“人类文化相互交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的结论,自成一家之言。

61智,是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以期获取成功之道。当代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通过长期美学研究,发现艺术的魅力在于“人形化”,即按照欣赏人体美的审美角度处理作品。他说书法字形呈梯形如男女之体形,字架如人面之三停五眼,字体之内拓外延如身躯与四肢等。这一发现使他的晚年硕果累累。

62智,又是一种角色把握。“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把握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君王论》的作者说君王分“为人所爱”、“为人所恨”、“为人所惧”三种,赞成“为人所惧”的选择。这在专制社会可以,在民主法制社会则不宜,曾国藩、胡林翼治理乱世主张“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可以作情、理、法并用来理解。企业家要“会用钱,制度严、自身廉”方可树立形象,推动企业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