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5684100000008

第8章 成熟——双向人生(4)

42要求得内心上的安宁,内心上的平衡,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统一,“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大于礼。”换句话讲,对内有了仁爱心,对外有了平等心,就可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这是成人成事的根本智慧、大本之源。

43人是一种可以自我经营的特殊产品。如何经营好自己,首先面临的是大的人生定位,即“我适合做什么?”“是进还是退?”“如何进,如何退?”凡事欲决必先观察。观察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关注和体察客观事物。观察不等于“观看”,而是由“眼到”至“心到”,由感性到理性,反复“感觉——甄别——判断”的复杂过程。只有观察得准,才能判断得准,也才能为自我经营的正确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不注重观察就匆忙决策的人是一定会摔跤的,有的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有虽经观察但却看走了眼、看花了眼或看走了神的,那多半是浅尝辄止、浮躁粗放之辈,观察时象看戏一样,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没有认真权衡观察不准的后果就下定论、作决断,结果像医生误诊一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酿成决策失误的悲剧。

44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观我生,进退”的问题,在观照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利条件、人气状况、承担与摆脱后果作出客观、公正、全面、动态的观察,而后在主客观情况的反复权衡中找到“黄金分割点”以决定自己的进退,决定进多少退多少;进到哪里,退到哪里等问题。陈云先生提出十五字真言,“全面、比较、反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也是我们观察自己的最简明、最有效的方法。

45一个人的文章写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妙之处,只是他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得恰到好处而已。同样,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只是能够把人类朴实纯真的天性表现得自然完美而已。这是双向人生的两个不同的价值标准。

46“文章”泛指外部世界的事功,一个人终其一生做得恰好就行了。什么叫“恰好”?就是尽了全力。力所能及范围的事该付出的都付出了,该承担的都承担了,这就已经恰好了。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达不到就毋宁去死,那是苛求自己。

47苛求自己的人总难以平衡。达不到目标,是烦恼,达到了目标,还是烦恼。1832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弥留之际感叹道:“只有一个人理解我(指哥德)。”但马上,他又感概地否定:“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这就是为人类思想库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在目标达到之后的烦恼。

48被人理解是很难的。我们活着,不是为别人理解而活着,而是为自己而活着。只要自己理解自己,心安理得,轻松自在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不理解又有什么重要的?再说,理解了又能怎样?它可以增加你的价值或弥补你的不足吗?

49“人品”之“本然”,这是指内部世界的成熟了。水有源,树有根,人生的根源、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来自人的自然属性——“本然”。人首先是一个活体生命,一个有血有肉、有心有肺、有肝有胆、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大写的人,而后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是第一性的存在形式。离开了生命的内容,或者颠倒了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次序,就紊乱,就异化,就失落,就沉沦。如果一个人到了爱不敢爱,恨不敢恨,傲不敢傲,言不敢言,皮里春秋、神不守舍的地步,那就人品之本然尽失,变成了一台电脑,一架机器,一块木石或者一只没有情感的动物了。

50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情感,就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处世如果没有一些精明老练随机应变的情趣,就会像一个毫无知觉的木头人。

51这讲明白了双向人生内外有别,相反相成的道理。一个人做人要真诚恳切,做事要圆活机趣,中庸之道便是调节内外平衡的运营之道。

52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智者用四句箴言回答了他: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问,这四句话看起来自相矛盾,怎样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回答,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53其实,看起来的自相矛盾的东西,用双向人生两个世界的观点看就和谐统一了。“把自己当成自己”,是讲自爱;“把别人当成自己”,是讲爱人。这是属于内部世界修仁爱心、平等心、根本智的问题。“把别人当成别人”,讲尊重别人的选择和自主权,不要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攀缘,同时要有防人之心。“把自己当成别人”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不要自我中心。要有融通适顺的意识。这两句话属于外部世界“圆活机趣“的话题了。

5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人的成熟需要有知心朋友,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对话,互相汲取智慧,在共同追求中一道升华精神境界。

55“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这是“圆活机趣”于功利世界的具体表现了。不要过分清高孤傲,所有的污蔑、羞辱、毁誉、委曲都要容纳,一口咽下去,再反刍消化使之变成营养。与人相处不要善恶分明,高尚的、愚昧的、好人、恶鬼都要能够包容接待,与之和平共处。但在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秉性刚直的年轻朋友:不要因为内外不分而在人际交往中变成了一块木头,那钉子钉进木头可是最容易的。

56把世间的真真假假游戏看透了,非常熟悉了,任你今天做的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心里想的和表面做的不一样,口里讲的和背后做的不一样,我也懒得去看了。把外部世界的人情世故悟透了,随你让我做什么,我都会适应和顺从。

57这是讲在“身主事,事主功”过程中灵活反馈顺适于外界的中庸之道。有一则笑话:一个小孩子问父亲:“什么是社交啊?”父亲回答:“就是那种你心里其实不想去,但出于某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又不得不去的无聊的集体活动。”第二天,小孩背起书包出门,对父亲说:“再见,爸爸,我去社交了。”

58社交活动,与各种各样自己并不想打交道,甚至看不惯、有反感的人打交道,初涉社会的人很不习惯,只有“世味能饱谙”的人才知道,这不过是演戏,你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应当学会做一个好演员。

59人生就像一曲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奸贤愚伊伊呀呀打打杀杀高潮低潮开幕闭幕闹了一场,卸了妆,离了舞台,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戏中之角与戏外之身是两回事。美国心理学家艾尔森博士对世界100名杰出人物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61%的成功人士坦陈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内心最喜欢的,至少不是最理想的,只是社会需要而阴差阳错地把自己摆在那个位置上而非把它做好不可。可见不想做的事情,只要是社会需要你去做,也可能正是鬼使神差让你获得成功的机遇。

60即使是圣贤,作为“天地之替身,乾坤之帮手”,他们是超尘脱俗的,但却并不离俗和异俗。《论语》记载孔子去见国君,“鞠躬如也,如不容”,——点头哈腰,好象容不下自己的样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不站在大厅中间位置,行走不踩门槛;“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走过国君的座位时,面色变得庄重,行走快速,话也好象说不出了。后面的原文不引了,描述孔子回到原来位置上一副敬畏不安的样子,手拿玉圭,弯着腰,好象负担不起。上举,象作揖;下举,象交接。面容庄重,战战兢兢,用紧凑的脚步行进,走出一条直线。这一台戏演完了,“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献礼时容色凝正,私下相见,则轻松愉快。读此,很多青年人看不惯,讨厌孔子。其实孔子这是按当时礼制依制演出。假若孔子不是世味饱谙,人情会尽,他怎么能教子贡当大款、发大财,将自己的学说传播开来,造福于后世呢?只要有利于事业上的成功或发展,一个人扮几回奴才,“随你呼牛唤马,只是点头”又有何不可呢?难怪曾国藩教他的儿子曾纪泽走路要“厚重”些,说话要“迟钝”些!

61味道鲜美的东西并不见得是最好的味道,最好的味道还是清淡。神奇卓异并不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人只是因为他平常。

62“真味只是淡”,已经被现代医学、保健学、营养学所肯定。而“至人只是常”却为绝大多数人所困惑不解。

63和平发展时期不是英雄主义盛行的时期,无论是从政、从商或是从事某一项事业,谁能发现平常、最平常,谁就发现了成功的途径。谁能洞悉需要、谁需要,谁就找到了成功的突破口。而在资讯发达的状况下,“各领风骚三五年”已经不算什么怪事。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盛行的时代,凡是着意想做什么天才、超人、伟人的人,没有一个可能遂愿的。“至人只是常”是必然的时代特征。

64什么是“常”?“常”就是自然而然,遵循和顺应人的自然需求,人的本性,人类共有的仁爱心、平等心、清净心。

“常”是寻常的为人处世之道。“常“是恒久不易的爱己、爱人、爱物。“常”是平等处世,公平、公正、公开。“常”是利己、利人、利天下的“服务”。

65“至人”是对“常”做得最好的人。“至人”应当顺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责己如秋,待人如春;忍辱如大地,恒毅如松柏;寻常处世如江海之低蓄,情理自然如四季之翻新;神明飒然而沉静不露,真性永驻而浮华不扬;得理而容人之污垢,灼见而纳智之无疆;意沉静而飘逸,步跳跃而平安;境孤寂而不孤立,学独立而不横强;德仁和而不迂腐,行本份而不因循;诚至笃而守拙,泽浸润而久长。

66不要费尽心机去追求功名,只要没有大错,无愧于心,就是最好的功名。在帮助了别人之后,不要指望别人感恩戴德,只要没有人怨恨就是真正的恩德。

67追逐虚名、虚荣的人最容易被诱惑,也最容易滑向“天命观”和“宿命论”。项羽好虚名,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听到不同意见就暴跳如雷。结果最后败在一个不起眼的“胯夫”手下,而且败得无可挽回。他在自刎于鸟江之前尚不明白为什么一败涂地,几次哀号:“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至死不明败因,岂不可悲!韩信说他“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可谓一针见血。追逐虚名而不务实际的人最终连虚名都可能丧失干净。三国时期的刘表封镇南将军、荆州牧,小有文名。他在世时常与一帮三流文人唱和,相互吹捧,以虚荣自得。诸葛亮、庞统等经世之才就在眼皮底下他也视而不见,全让刘备揽去。其子刘琮继位,在曹军南下时,竟率二十万水军不战自降,最后和他的母亲蔡夫人惨死在离荆州赴许昌改任的途中。曹操骂刘表父子“犬豚耳”——猪狗一样。这句话盖棺论定,使追逐虚名的刘表一直遗臭到今天,还没有臭完。

68欲望总是同恐惧连在一起。想上天堂的人,就必须准备下地狱。在乱世,“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不失为一种处世之抉择。曾国藩办团练讨洪杨,四次自杀便是缘此而来。即使在那样的时代,想这样做而又幸获成功者也只有曾国藩一脉。这叫做“弄险”,有如踩钢丝,无绝技不可擅为。在治世,最好不用这种抉择,——拿生命作赌注去潇洒博一回。所以在确定目标的时候,不妨象服装市场买时装一样,先砍价一半再去微调。如果执行过程中情况好,还可以再作调整,总比把气球吹爆好收场。期望值太高,“过”就多;期望值低,“过”也就少。大挫折不如小成功,信心是从小成功中产生的。这就是“无过便是功”的运作技巧。

69做好事是成熟必修课,是“有”帮“无”,“强”帮“弱”。有帮助人的能力本身已是造物主的奖赏了,夫复何求?期望人以恩报恩,反生出一个以怨报德来,自寻烦恼,殊不合算。开始就不求回报,心安理得,真来了回报,喜不自禁;那不叫回报,是他帮助我啊!岂不又长了仁爱心?

70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个个都曾因功夫不到家,被对手打得如丧家之犬,险些丧命,而后迎难而进,几经曲折,几经锤炼,才成就炉火纯青的上乘功法。世间百业,没有一件事不要靠功夫到家才做得好。有的人“画虎不成反类犬”,没有打算坑人骗人,却因事情的结果“砸锅”而坑了人骗了人。庸医把病人治瘫、治死,非其本意,却也是坑人骗人!这就是功夫不到家所致。

71知道功夫难成,才会喜欢那个“难”字。逆风鼓棹,勉力而上,才是一段“真精神”。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就叫“真精神”。

72本书的主旨就是,以涵养净化个人心性,培育内养道德觉悟——内圣。以内养德性为外用之基础,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常想好事,常做好事的人,一个带动一大片后自觉者走向自觉的人——外王。

73个体的内圣之道就是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具足和培育(心清净和身清净)。生理素质是事业和成功的本钱;心理素质是生理素质的基础。生理素质的不足,会影响事业及成功的过程和完成;心理素质的目标,除了内证和外学的涵养和德识之外,是要解决如何适度的吃喝玩乐,防治生理上的早衰和心理上的“晚节”。生理素质的培育依靠大脑的开发和静坐;心理素质的涵养依靠读书、音乐、大脑的开发和静坐。身心的健康与和谐才是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74个体的外王之道意味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合一。具足了健康与和谐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企业家,具足了内证与外学的涵养德识素质的企业家,也就是具足了内圣之道的企业家;对于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对于企业的使命和标的达成的社会共识,才是企业家外王使命的完成。

75我们老祖宗的综合型生命哲学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就感叹过:“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为什么要学易?就因为它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天人合一”奇书,是一座综合型生命哲学的宝库。

76《易经》中的“天”指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易经》“假象喻意”,以64卦384爻的卦像展开对天地人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由天道领悟人生,涉及到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各种情境。易经体现了我们的炎黄先祖珍爱生命、关怀人生的博大爱心。全部经文都是教人“小心无大错”“小心无大咎”,在生命的全过程中趋福避祸、趋利避害,防止陷于厉(危险)、悔(困厄)、咎(祸害)、凶(灾难)。

77《易经》中用得最多的是“无吝”,即没有遗憾、没有麻烦的意思。即使遇到那些不想遭遇的东西,我们的祖先也从哲理和谋略上教给了我们如何反馈、如何调整、如何应对的办法,使我们无祸不惹祸,有祸不怕祸,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保存生命,等待时机,起死回生,化险为夷,转换态势,使之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再造。《易经》在预防人生的厉、悔、咎、凶方面用心极深,教我们不求如何成功,而求如何不失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使可能发生的最坏的境遇变为最好的历练,把痛苦转换为幸福,努力将事物导向亨(通达顺利)、利(有利)、吉(吉祥)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