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
5700100000025

第25章 读懂陌生人的读心术——赢得好人脉的心理秘籍(3)

要使谈话得以继续,并且产生较好的效果,可适度地选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讲一些笑话。幽默的语言,既有趣可笑,又寓意深长。如能在谈话中适当加以运用,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而且能够启人心智,吸引听众,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但凡事要有个限度,使用幽默语言,讲笑话也要因人而异,要分时间、地点、场合,要有分寸。比如,有的人喜欢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和短处,特别是对男女之间的话题更是津津乐道。其实,这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风趣和幽默,反而说明了自己的轻薄与无聊。要知道,优雅的举止风度是以友善和为他人着想这两项原则为基础的。这种揭短的“幽默”伤人太深,不但不道德,于己也未必有益。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把话说得留有余地。

分别时的印象令人难忘

大家都想在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一个好印象,但你可曾想到临别的印象同样重要?得体的告别可保友谊永固。一句经过推敲才说出的临别赠言足以敲定一笔交易,即使不能为未来铺路,至少也能令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分手。

不论你的身份是什么,别离的时候保持积极乐观不仅是良好风度,也是让别时印象与初见印象同样使人难忘的方法。告别的艺术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学得来的。

电视播音员库拉特不久前退休,向他星期日晨间广播节目的观众告别。他并没有挥泪叹息,也没有自吹自擂。节目结束时,他的告别词和平时的节目结束语同样简短亲切,略带诙谐:“我要改用文明逍遥的方式,穿着睡袍一面吃早餐一面看这个节目。”

道别的一个诀窍是表现真我。你如果性格硬朗,一向寡言木讷,告别时也不必用什么优美的言辞或显得激动。只是紧紧握手,相对注视,或者一句简单的“我会想你”就够了。重要的是表现你真实的情绪。

别离意味改变,而改变殊非易事,甚或令人伤感。中断了自己与所爱的人的联系,就是切断自己生命中的一丝心线。

无话可说的时候,简单的一抱或一吻比热过了头的言辞深切得多。一触一握具有奇效,能把人紧紧连在一起。华盛顿于1783年12月4日在纽约市的弗朗斯旅店告别了他的部将,然后赴安纳波利斯去辞卸军职。

在欧文所著的这位美国首任总统的传记中,他写到一般人不常见的华盛顿的另一面:“进门后,他看到室内满是旧日袍泽,激动地说:‘我不能和你们个别恳谈,但你们每一位若愿走上前来和我握手,我会很感激。’诺克斯将军首先上前。华盛顿含泪握他的手,给他一个兄弟般的拥抱。他用同样亲切的方式和其他人一一告别。没说一句话。众人沉重地陪他们敬爱的统帅走到渡船码头。他上船之后,转身面对众人脱帽挥舞,于沉默中告别。”

对陌生人应保持一定的警觉

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是一种天然的距离。如果这种距离遭到破坏,人必然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有保持进退的“分寸”才为好。

一位失业女青年去南方某地投亲,与一位很有气质的中年男士坐在一起。那男子十分热情和蔼,言称自己是广东某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到内地招工,并拿出名片给她看。姑娘眼下正为失业而焦急,当即表示愿前往报考。中年男子允诺荐举她当秘书。听罢此言,姑娘感激不尽,于是跟男子下车,住进一家旅店。就在这天夜里,姑娘身上所带的钱物被洗劫一空。原来,这位自称经理的人是个流氓诈骗犯。

行骗者是“心理专家”,可以说一般都很会“做人”。他们十分注意研究人们的心理,并善于利用其心理弱点,如爱慕虚荣、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采取投其所好的伎俩,把自己伪装成事业的强者、职位上的优者、经济上的阔者,以唬人的名片、风雅的谈吐、诱人的许诺,借以构成心理上的“障眼法”,巧妙地解除人们的心理防卫体系,为行骗成功扫清道路。因此,我们说,麻痹轻信是骗子们成功行骗的心理助手和帮凶。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法之徒的情况下,“防人之心”是必不可少的,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要退开一步。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少女更应保持警觉,进而完善自己的积极心理防卫机制。

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人们很自然地比较重视外表,对风度潇洒、仪表堂堂的人易于产生好感。骗子们就善于利用人们这种心理而精心用华美庄重的服饰包装自己,借以蒙蔽他人,诱使你上当。因此,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绝不要被其外表所蒙蔽。

殷勤的言行易于使人感动,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骗子们自然也懂得这一点,他们善献殷勤、套近乎,以图骗取信任和好感,使你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最终落入圈套。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困境或苦闷孤独时,最希望得到同情、关怀和帮助,此时也正是骗子们得手之时。所以,必须要对献殷勤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们还容易对他人的承诺表示感激,产生信赖感。这也是防卫心理失效的当口。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人的承诺,要有所警惕。一般情况下,萍水相逢之人张口就承诺往往是靠不住的,承诺谁都会做,而轻信就会上当。

当然,加强积极防卫心理并不是要人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也不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闹到“谈虎色变”、谨小慎微的地步。只要我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头脑中装上防骗这根弦,做到热情而不失控,真诚而不轻信,那么形形色色的骗局在你面前都将无法得逞。

和陌生人交往应绕开常见的误区

和陌生人交往,就要注意回避一些误区。我们遇见一个人,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印象,这个心理过程叫知觉,由于它是针对人的,故称之为“人际知觉”。而“偏见”产生的最初原因即来自于此,首先来自“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微妙而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交男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不好,难谈成。然而,第一印象又往往不很准确,因为在很短的接触中所依据的材料十分有限,据此来评价一个人往往不可能完全正确。可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难不被第一印象所左右。所以,在初次交往时,要尽可能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偏见产生还受环境的影响:诸如生活境遇,情绪状况。例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一个人处于这种情绪状态时,在他眼里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这说明主体状态影响到本人对知觉对印象的判断,这也是一种偏见。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要在别人心情不佳时去麻烦别人。在这个意义上,察言观色有其积极意义,也是防止偏见产生的必备条件。

有的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做自己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在交往中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不高兴时,郁郁寡欢或乱发脾气。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只有那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获得挚友。

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他们看来,人世一切是那么无聊,令人厌倦、平淡、无意义。他们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因此,他们只有增加自我的“透明度”,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热情、坦诚去赢得别人的理解。这种适当的自我袒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

固执是一种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具有敏感多疑、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易冲动和诡辩、缺乏幽默感等特点。固执的人常常发生与朋友分手、与恋人告吹、夫妻不和、父子反目等情况,因而可以说,固执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固执可分为感觉固执、记忆表象固执、情绪固执,这些心理现象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种习惯。当别人破坏这种习惯时,就会使个体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固执。自尊心过强是导致固执形成的基础。自尊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没有睿智的思想、熟练的技能、幽默和风趣的谈吐、精辟的论证、高尚的品格以及谦虚的态度,因而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辩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必然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估计太低。如有些青年人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产生自卑心理。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差,或事业成就低下,反而是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别人的看法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于这种人,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接受自己,无论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做到不亢不卑,既不取悦别人,以博得好评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不需要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炫耀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