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5700300000006

第6章 典章制度(6)

清代捐纳始于康熙朝,当时因对三藩用兵,财政吃紧,为筹集军饷朝廷颁布了捐纳制度,短短三年时间就卖出了五百个知县职位。至清中晚期,纳捐制度进一步完备,共分两类:一类是因救荒、河工、军需等事开捐,事毕即停;一类就是常行事例,百姓有钱可以捐贡生、监生,官员有钱则可捐钱升职。

至清晚期,纳捐已成为朝廷财政的重要来源,占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0%以上,甚至曾达到过48%。捐纳使得大量贪财无能之人步入官僚阶层,导致吏治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太学”是古代的大学吗?

太学,即我国古代的大学,始建于汉代。

汉武帝时,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接纳了这一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当时的太学由博士任教,起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太学初建时只有五十人,汉昭帝时增至一百人,至王莽篡政时增至一万人。汉武帝不仅兴办太学,还下令各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此后,历代皆有太学系统,或名为太学,或名为国子学、国子监,其实质都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不仅培养了大批统治人才,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鸿都门学”指的是什么?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鸿都门学的创立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是宦官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而东汉灵帝又酷爱辞、赋、书、画,所以便趁机创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鸿都门学与太学不同,学习内容以文学、艺术知识为主,包括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鸿都门学的学生多是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以文艺见长。由于灵帝酷爱文艺,这些学生毕业后出路甚好,多被授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被封侯赐爵。鸿都门学的创立与繁荣,扶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发展,为唐代各种专科学校的设立开辟了道路。不过,鸿都门学延续时间不长,汉王朝衰亡后即宣告结束。

“洋务学堂”始于何时?

洋务学堂,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僚为适应外交事务和洋务运动发展需要,相继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方言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这些学堂均为专科学校性质。

所谓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员。比较知名的就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外国语学院,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谓技术学堂,即专门培养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人才的学校,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福建船政学堂,1867年李鸿章在上海开设的机器学堂,等等。

所谓军事学堂,即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如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建立的天津水师学堂,堪称中国最早的军事专科学校,北洋军系就脱胎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1893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军医学堂也属于这类学校,这是中国人自设西洋医学的开始。

以上这些学堂的建立,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军事、技术和外语等人才,促进了新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过,这些学堂是以培养外交、翻译和军事技术人才为中心的,是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所以被各个洋务集团据为私有物,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和一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因素。

“京师大学堂”是大学吗?

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清光绪帝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

京师大学堂由孙家鼐主持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和沙滩红楼等处。在办学内容上,京师大学堂坚持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办学原则,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在课程设置上,则仿照西方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十科;专门学科为学生选修课,包括高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此外,还有英、法、俄、德、日五种外语,学生凡年在三十岁以下者必须修一门外语。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

“通儒院”是怎样的机构?

通儒院,为中国早期设想的研究生院。早在清朝末年,政府曾计划在大学里设立培养专门人才的“通儒院”,类似今天的研究生院。对此,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曾有提及:“清季的学制,于大学上,有一通儒院,为大学毕业生研究之所。”通儒院的招生对象,为大学毕业生或具备相当水平的人,培养目标是“能发明新理以着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通儒院学制为五年,学员可以不上课堂,只在图书馆和寝室搞研究,也可实地考察。通儒院毕业不需考试,而以平时的研究着述评定。毕业后待遇,由政府下诏予以翰林升阶,也可以作为京官、外官任用。

可惜的是,通儒院这套制度还未及付诸实现,清王朝便垮台了。不过,通儒院对民国以后的研究生制度影响深远。

“私塾”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的学生多为六岁左右的儿童,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只要征得先生同意。入学前,需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并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作为拜师礼。

私塾规模一般不大,少的就几个人,多者也不过二十余人。私塾的教材,就是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若需进一步学习,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

私塾在秦朝曾短暂停废,此后的两千多年一直延绵不衰,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都在哪里?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四大书院”说法的是南宋宰相范成大,他把山东徂徕书院、江苏金山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此后,“四大书院”的说法被承袭下来,但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则百家争鸣,素无定论。如今,我们通常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进入明清以来历代维修,办学不断。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的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时称嵩阳寺,后改为嵩阳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以上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虽各处一地,但四方生徒摩肩接踵,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