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榜样的力量
5700400000008

第8章 浪漫的文艺青年

雷锋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生活上也是充满了浪漫。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非常爱美,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每到阳春三月,望城县的农民种的“红花草”盛开的时候,到处如火似霞,美丽极了。每到这个时候,雷锋总会趁休息时,跑到那里去欣赏美景。有时候甚至会征得主人同意后,采摘一些花拿回去,然后养在玻璃瓶里。

凡是见过雷锋的人,都会感受到他全身上下所洋溢着的青春和朝气。雷锋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走起路来也昂首挺胸。走到能照到人影的玻璃窗前、池水边时,他还会拉拉衣襟、掸掸灰尘,永远保持着最好的精神状态。

在那美丽的团山湖,雷锋度过了浪漫的“拖拉机手”生涯,那也是他生命中最浪漫的一段时光,因为在那里,他开始写文章,还曾在县里的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散文,他开始学写小说、诗歌……并拥有了一段懵懂的爱情。

团山湖里湖草丛生,湖面波光粼粼,非常漂亮。

18岁的雷锋,成了那片美丽土地上最早的一批职工之一,虽然他的工作是学开拖拉机,但在业余时间,他更多的会去欣赏那片美丽的土地、秀丽的风光。雷锋在那里曾看到了三百多人激情万丈干活的场景;也曾看到了水鸟在水边悠然觅食的情景;更看到了湛蓝的天空和鸟排成队翱翔的盛况。总之,那一切都影响着雷锋的心情,让他心里时不时涌现出莫名的激动和兴奋。

团山湖农场有两匹马,一匹白马,一匹黄马。刚到团山湖的时候,雷锋便对那两匹马产生了兴趣,很想学骑马,还说学会骑马也是一门本事,也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做出一份贡献来。

雷锋喜欢一切新鲜事物,也喜欢学各种各样的知识,并且只要是想学的,他总会执着地去坚持,并学会它。

雷锋在休息的时候,曾让看马的老人教他骑马,但老人拒绝了。雷锋不死心,一有时间就去养马处找老人,和老人聊天,帮老人做事。慢慢地,在他的执着和央求下,看马老人不仅答应了教他骑马,而且还传授了他一些骑马的秘诀。

雷锋从老人哪里知道,要想骑的马温顺地听自己的话,必须和马先培养感情。于是,雷锋经常带着小黄马去遛弯。在和小黄马熟识了之后,在老人的指导下,雷锋很快就学会了骑马。正向雷锋所说的那样,骑马也成了雷锋的一个本事,而且还靠这“本事”开始为人民服务了。

团山湖农场共有五个工区,以前送信件和通知某一件事的时候都是靠步行,但在雷锋学会了骑马后,他便包揽了团山湖所有的送信和通知任务。

当他驰骋在辽阔的田野上时,他心潮澎湃,内心迸发出热情和激情,他想表达出来,可要怎么表达呢?这让他想到了写作。在他刚到团山湖学驾驶拖拉机时,曾在一位叫熊春祜编辑的帮助下,将他学开拖拉机的事情写了出来,登在了县级报纸《望城报》上。那个《我学会了开拖拉机》也就成了雷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

所以当他内心有无数情感想要表达时,他想到了写作。以前,在他读高玉宝的《半夜鸡叫》的时候,他也曾想着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不过一直没有成行。

后来,雷锋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取名叫《茵茵》,里面有段描写茵茵的文字是这样的:

“提起这位年轻的女同志,人们都要感动得流下热泪。她是一个共产党员。她那结实的身体,勤劳的双手,还有那晒黑的脸儿,清秀的头发,活泼的眼睛,真使人敬慕。她穿着一件黄棉衣,脚上是草鞋。据说,黄棉衣是她哥哥从部队复员后送给她的,草鞋是她自己打的,打得很漂亮。”

这些朴实的描写,并不全是杜撰,也有着他朦胧感情中女主角王佩玲的影子。

王佩玲是团山湖农场的一名女工,和雷锋的相识缘于借书。

王佩玲在去团山湖农场之前是望城县坪塘区一名代销店的营业员,因为机构需要精减,所以她便被下放到了团山湖的农场进行劳动锻炼。有一天,王佩玲看见雷锋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看得非常入迷,有些好奇就追上去问:“这书有这么好看的吗?连走路都要看?”

雷锋一抬头,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站在他面前,歪着头问他,脸刷地一下红了。

“嗯,是……很好看!”他说。

一向伶牙俐齿的雷锋,不知道为什么在见到王佩玲时,结巴起来了。

王佩玲看着雷锋害羞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问:“能让我看看吗?”

雷锋的脸更红了,他小声说:“想看就拿去看吧。”

说着,他把书递给了王佩玲。

王佩玲一看,是《刘胡兰》。

“那我可就拿去了,看完了再还给你!”

王佩玲轻轻一笑,一扭身跑了,两条长辫子随着跑动,一上一下地荡着,雷锋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也在嘭嘭乱跳。

几天后,王佩玲拿着《刘胡兰》来给雷锋还书,还书的时候,他们交流了读后感。一提起书,雷锋又恢复了他的开朗活泼、伶牙俐齿,两个人聊得非常开心。

此后,因为一来一去的借书还书,两个人的接触多了起来。雷锋有个藤条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这让王佩玲对雷锋的好感又增加了很多。一本又一本的看着雷锋藤条箱里的那些书,看完后两个人就谈感受,雷锋的一些精辟独到见解,也深深地吸引着王佩玲。

雷锋喜欢写日记,王佩玲也写,两个人熟识了后便开始交换日记看。随着交往的加深,两个人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雷锋虽然比王佩玲小两岁,但却总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和关心王佩玲,在她生病的时候会送药递水,在她洗衣服的时候也会去河边陪他。

然而,1958年的秋天,望城县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雷锋工作的国营团山湖农场被撤销,雷锋也随即被调到五星人民公社当了一名通讯员。王佩玲也调去了其他地方,两个人这短暂而朦胧的恋情也就告终了。

不过,虽然他们的相处只有短短的8个月,但那浪漫和激情也曾深深地烙在了雷锋的心里,也便有了那篇叫《茵茵》的短篇小说。

除了小说,雷锋还写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一首叫《南来的燕子啊》,是一首新体诗歌,这首诗歌里,雷锋借用和燕子的交流,生动地展现了团山湖的可喜变化。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

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

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分明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南来的燕子啊!

让我告诉你吧:

团山湖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是由于党的巨大力量,

才围垦成一个新的农场;

是他们——农场工人们,

用勤劳的双手,

给团山湖换上了新装。

……

团山湖是雷锋萌生创作念头的地方,在团山湖的8个月里,雷锋创作的长长短短的诗歌有9首,既有描述团山湖新变化的《南来的燕子啊》,也有歌颂领袖、讲述家史和政治学习的《歌颂领袖毛泽东》、《党救了我》、《啄木鸟》、《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义》等等,还有赞美劳动场景的《人定胜天》和《排渍忙》等。

总之,浪漫的雷锋用他的作品,表达着对伟大共产党、对领袖毛主席、对祖国大地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