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31

第31章 成大事难,治小家也不易(2)

哈佛男孩邵亦波小时候聪明好学,偶尔也有调皮的时候,不过每次他犯了什么错误,他爸爸都会给予一定的处罚,从不姑息。有一次,邵爸爸因故动手打了邵亦波,他委屈地说:“爸爸,我还小,还不懂事,你就饶了我吧!”邵爸爸严肃地回答说:“不能因为你小就原谅你的错误,你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试着承担责任。责任不是想不想,也绝不是要不要,而是必须要承担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勇于承担责任就像是树木的根,如果没有了根,那么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个人能力固然有大小之分,但只要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做事,那么就能创造出价值,就能赢得青睐和认可。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爱戴的总统之一。林肯小时候由于家穷没钱买书,他经常去邻村的鲍里斯医生家借书。

有一天,小林肯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华盛顿传》,他兴奋异常,于是大胆地向鲍里斯借这本书。鲍里斯当然有些舍不得,于是小林肯就郑重地保证,保证不会损坏它。鲍里斯于是将书借给了他。

回到家后,废寝忘食的小林肯直看到深夜两点钟才睡觉。半夜的时候他被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他马上意识到屋里开始漏水了,糟糕,放在外屋的新书早已被水打湿了!

面对此情景,小林肯有些不知所措,但他的妈妈这样对他说:“孩子,你既然答应鲍里斯医生要好好保管这本书,那么你就要对此负起责任来。承担自己的过错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责任你就不能选择逃避。”

第二天,小林肯只好硬着头皮去鲍里斯家里,非常歉疚地把事情告诉了他。当鲍里斯看到皱巴巴的书时,生气地训斥林肯说:“你不是答应我要好好保管这本书的吗?怎么让它变成了这副模样?”

小林肯非常恳切地说:“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怪天气,只怪我没有将书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真是对不起,您能原谅我吗?我会为此负责任的,我会赔偿你的损失的。我可以为你工作偿还,可以吗?”

鲍里斯同意了。于是,林肯为他干了三天的活,又抽时间看完了那本书。鲍里斯被小林肯的这种求知精神深深打动了,最后将这本书送给了林肯。林肯就是凭着这种勇于负责的品质,一直不断地努力,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

主动承担责任会让人得到锻炼,责任不会压垮人,反而会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对于任何人而言,承担责任都会让他在人生之旅中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意义。

从现在起,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称职的责任者。着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让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事实确实如此,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对自己负责可以得到发展,对事情负责,可以增进自己的能力,对他人负责,可以赢得信任。

敢于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要不推脱、不逃避,敢于承担责任,就能够逐渐步入杰出者的行列。

留心下一代所交的朋友

俗话说:“这人如何,观其友便知。”可见选择朋至关重要。我国古代即有“亲君子,远小人”、“交益友、挚友、诤友,莫交损友、佞友、酒友”之说。这些话不无道理。假如和几个品行良好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为不怎么好,但长期相处,在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定也会变得高尚起来;假如你和许多行为、举止十分卑劣的人在一块,用不了多久,你做事和说话的方式就会和那些人相似。

《菜根谭》中说:“教子弟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意思是,教育子弟就好像在闺中养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其生活起居,注意其所结交的朋友。一旦让他结交了品行不端的朋友,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一来就永远也种不出好庄稼了。

与品德好的人交往会相互助益;而结交酒肉朋友,便是堕落之源。《弟子规》里说:“能亲仁,德日进,小人进,百事坏。”损友之间,相互为害,所以交友不可不慎啊!我们一旦发觉对方品行不端,就应立即摈弃。三国时的名士管宁发现他的朋友华歆看见金钱就两眼放光,全然不顾朋友情谊,就马上与他割席绝交。

我们不仅应注意环境选择,更要注意在一定环境中与人的交往。与人相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成功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跟失败的人在一起,你必然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说:“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选择与那些积极乐观,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为朋友,这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美国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怀特,曾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有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

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杨振宁谈起他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情景时感慨地说,当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从优秀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还多。他认为,同学之间的学习讨论比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教学更加深入、细致,不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讨论某个问题,可以从白天讨论到晚上,从教室讨论到宿舍,甚至睡觉时还争论不休,拿出着名科学家的着作来印证,逐段逐句地推敲研究,实在是受益匪浅。

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交友环境,都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一个好的朋友能使人健康向上,而一个酒肉朋友会使人走向堕落。因此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在交友方面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后患无穷。

着名作家刘墉亲手将儿子刘轩送进了哈佛,他平时对儿子的教育是极严格的。刘墉的强权式教育一直没有分毫放松,儿子看电视他要管,儿子打电话他要限制……有一段时期,刘轩和一个穿着、举止另类的女孩交往非常密切。刘墉觉得不对劲,一番盘问,把那个女孩吓跑了。然后,刘墉对儿子说:“18岁之前,你的事情我都要过问,比如这个女孩,绝对不可以交往……”

直到刘轩进入哈佛大学,刘墉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刘轩也逐渐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知道:正是爸爸的引导,使自己越飞越高。

在这个世界,朋友不仅仅是友谊上的一个概念,有时,他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成为优秀者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与优秀的人交往,感受他们奋斗的激情,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方法,这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大有助益。

与其留下财富,不如使其自立

生活中,我们总是给子女各种各样的帮助,比如教诲他们、关爱他们、鼓励他们……然而,这却致使许多人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身上。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对于任何人来说,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课题。学会自立,才能享受永久的幸福。《菜根谭》明确指出:“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意思是,如果想要我们的子孙将来享福,我们就要多留下恩泽,如果我们留下的恩泽不多,子孙们就很容易把家业败光。一个人想留给后代更多的恩泽,就要把眼光放长远,让其学会自立自强。

拥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和自立能力是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基础。人应摒弃依赖心理,依靠自己的知识、智慧、汗水,堂堂正正地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

香港首富李嘉诚为了培养儿子们的独立生存能力,下狠心将他们送到美国去读书。这对于当时15岁的李泽钜和13岁的李泽楷来说,未免残酷了些。到了美国后,兄弟俩面对陌生的环境,无所适从,更糟的是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感到举步维艰。这一次,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独自面对生活。

无奈之下,兄弟俩咬紧牙关,开始锻炼自己。除了学习,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做饭,他俩开始跟电视上的主持人学烧菜,不长时间,他们就会做好几样菜了。

在解决生活问题后,他俩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共同骑着一辆自行车。有些熟悉他们的人觉得奇怪:“你们的爸爸那么有钱,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他俩没说话,只是笑了笑,但他们在心里,其实也赞同爸爸的做法。

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自立能力。如果从小就生活在他人的重重保护中,长大后就难以承受各种挫折。如果从小培养适应能力,就能避免产生依赖心理,就会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增强生存能力。

父母不能够给予孩子一切,一切必须依靠其自身的奋斗来获取。人生路需要自己走,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立的人,才能傲立于世,才能力拔群雄,也才能开拓自己的天地。潜能激励专家魏特利有一句话:“没有人会带你去钓鱼,要学会自立自主。”与其给子女留下财富,不如使其学会自立。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罗斯·柴德是昔日的巴比特富翁,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拉斐尔在继承遗产两年后被人发现死于纽约一处人行道上,死因是吸食海洛因过度,年仅23岁。

有鉴于此,现今有一种新的风尚在流行,就是不要留太多的财产给子孙后代,以免他们乐不思蜀,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种风尚的实践者有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投资家华伦·巴菲特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离开了自己就活不下去,只有让他们自立,才会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放手让其去锻炼。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长见识,增本领,提高适应能力。在法国,有人开辟了几十个无人荒岛,每年都组织孩子去荒岛上进行生存磨炼。德国人认为,孩子年龄虽小但是个独立的人,所以他们从小就让孩子单独睡在自己房间里的小床上。他们教育孩子要自己走自己跑,跌跤了自己爬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立能力自然非常强。

任何人都应该培养自立能力,丢掉幻想和依赖心理。丢掉幻想,自强自立,奋力游向胜利的彼岸,自然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