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05

第5章 偏听偏信受蒙蔽,集思广益出真知(2)

17日,由10名中外专家组成的推荐评选委员会,对进入推荐评选阶段的56件作品进行了审阅和评议。大熊猫、老虎、龙、孙悟空、拨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被定为吉祥物的修改方向。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由修改创作小组组长、着名艺术家韩美林执笔,最终完成了吉祥物方案的设计。

“五一”期间,韩美林根据各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中国娃”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了以北京传统风筝“京燕”造型代替“龙”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现手法上,将申奥会徽毛笔的笔触和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感觉相结合,大胆地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手绘技法,重新勾画了五个福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动活泼的性格特质,在整体形象的艺术表现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至此,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在方案抉择和优化时,每个人对某一方案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会形成尖锐的意见对立。这种对立对于正确决策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任何一项好的决策,都是在不同观点和不同判断的选择中才产生的。因此,决断不应当采取封闭的形式,而应当敞开大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这样,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各个方案的利弊得以显现,从而扬长避短,进一步优化方案。

美国一家玩具店的老板唐纳德·斯帕克特为了把生意做得更好,常常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别人的好意见。有一年圣诞节,一个叫玛利亚·罗塔斯的6岁女孩,被父亲带来买玩具。玛利亚看了店里的玩具直摇头。因为她心灵手巧,对玩具的悟性非同寻常。唐纳德注意到了这点,就问玛利亚:“你为什么不喜欢我们的玩具呢·”

玛利亚指着一大溜儿动物玩具开始数落:“这种姿势不好,那种颜色不对,这种看着太笨,那种做得不像……”

“那你认为怎么改进才好呢?”唐纳德·斯帕克特听后问道。

玛利亚叫人找来橡皮泥,按自己的想象一样一样捏起来……结果让唐纳德叹为观止,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样的人才是他的公司所需要的,于是立即聘请她为玩具公司的顾问。后来,玛利亚·罗塔斯给这家玩具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尽管唐纳德·斯帕克特自己没有产生更好的想法,但是他能尊重一个小姑娘的意见,结果同样使自己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可见,当自己没有好想法时,若是能听取别人的好意见,也是成功的一条捷径。

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如果觉得自己的思路有局限,不妨多听听他人的看法,向他人请教一下。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别人的想法对你可能有点拨作用,也可能会使你深受启发,从而得出更好的结果。

广泛地听取意见具有无限的潜力,因为它集结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集思广益的力量,就能取得非凡的成效。

放低姿态,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身处职场,我们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去实现自我价值,而他人的经验及智慧又是我们不断向前、尽快实现自我的捷径。因此,我们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以提高和完善自己。

鬼谷子认为:“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意思是,万事要借鉴以往的或前人的经验。在接受他人意见时,要“虚心平意,以待倾损”,要内心谦虚,心平气和地接受,以防止倾覆失败。

做事的前提是要有谦逊的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东西,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一个杯子,如果是空的,它便有整杯的容量去容纳新的事物,而满的杯子则没有空间去容纳新的事物。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的杯子,那么他就能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以无限的热情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充实自己。如果他骄傲自满,总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一天,青年宏志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向主持释圆诉苦说:“我一心一意想学绘画,但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自己满意的老师!”

释圆听了这番话,淡淡一笑说:“老僧不懂绘画,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吧。”宏志一口答应下来。于是他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宏志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宏志听了,笑着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应该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些,多向别人学习。不管你能力如何,都应该时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低处,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快速成长。

不论人的资历、能力有多出众,在浩瀚的社会里,都是非常渺小的。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一直吸取经验教训,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某管理学院的系领导魏彪初任系主任的时候,有一位很有能力的教授经常跟他过不去,但他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采取了低姿态。他亲自登门找这位同事交谈,承认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最后他说:“我本人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管理上,都缺乏经验,主持系里的工作,是赶鸭子上架,还望你多提意见、尽力帮助。”他高抬别人,贬低自己,收到了将妒火熄灭的效果,那位教授后来不仅不再为难他,反而成了他的左右手。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谦虚地向人学习及请教,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随时向他人请教,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在此以前,你可能有过很高的地位,也可能拥有过很多的财富,具有渊博的知识,但是当你决定要向下一个目标进取的时候,就一定要放低姿态。不能因为你曾经是千人企业的老板,就难以听从一个普通员工的指导;也不能因为你曾是上司或老师,就不去听取一个下属或学生的真诚规劝……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快速成长,才能学到为人处世的技巧与方法。

即使你认为自己才华满腹,也要学会藏拙。当你的事业愈大,地位愈高时,就愈要懂得低头。一个人越懂得谦虚恭敬,就越能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而且更利于彼此的沟通与交流,也更容易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你。

知己之短,识人之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所不能达到的死角,单打独斗的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

鬼谷子指出:“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运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不会运用自己的笨拙,而宁可用愚人的巧妙之处。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陷于困境。

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来补充自己。一个人只要懂得利用他人的长处,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利用时,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并补充自己的能量。

相传子思向卫王推荐荀恋时说:“他的才能可以率领500辆战车,可任命他为军队的统帅。如果得到这个人,就会天下无敌。”卫王说:“我知道他的才能可以成为统帅,但是荀恋曾经当过小吏,去老百姓家收赋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这个人不能用。”

子思说:“智慧者选用人才,就好像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一围粗的杞树、梓树,虽然有几尺腐烂了,但优良的木匠却不放弃它,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知道它的妨害很小,最后能做成非常珍贵的器具。现在您处在战乱纷争的时代,急需可用之材,仅仅因为‘两个鸡蛋’就对栋梁之材弃之不用,这种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王再一次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从以上故事可知:如果先看一个人的长处,就能使其充分施展才能,发挥他的价值;如果先看一个人的短处,其长处和优势就容易被掩盖和忽视。因此,看人应首先看他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应千方百计挑其毛病。

识人的目的是用人,因此,着眼点就应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注意力应集中在一个人的优点上。有这样一句话:“人有过世之才,必有遗世之累。”意思是,才能越高的人,越容易暴露其缺点,如恃才傲物,不拘小节,有怪异的癖好和习惯等。谁都想找到“各方面都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结果只能找到平庸的人。如果我们过分苛求,因一点缺点而弃之不用,那便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将失去许多宝贵的人才。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就会变得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公司巧用盲人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对人的“短处”仅仅容忍是不够的,最明智的办法是转“短”化“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危害。

“容人之长,用人之短”,可以保证人尽其才。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成事。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利用别人的短处,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