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锟传
5710800000004

第4章 成为袁门刽子手(2)

1912年2月,依南北议和的条件,袁世凯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应赴南京就职。但袁不愿离开北京,当南京临时政府专使来京迎他南下时,袁秘密指令驻扎在南苑的第三师(即第三镇)师长曹锟,于29日夜纵使士兵在北京城内外哗变,大肆抢劫当铺、钱庄、银号、绸缎店、珠宝行,甚至连民居也不放过,还纵火焚毁现场。据说兵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曹锟戎装革履,急急忙忙到袁世凯那里报喜,恰逢唐绍仪访问袁世凯,袁当门而坐,唐坐门侧,这时曹锟破门而入,走向袁请了个安,又向在座的唐请了个安,接着冒冒失失地说:“报告大总统,昨夜奉大总统密令,兵变之事,已办到矣!”袁世凯听后,勃然大怒,当着唐绍仪的面骂道:“胡说!滚出去!”袁世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曹锟向唐绍仪泄露了他的“天机”。曹锟挨了袁的臭骂后,只觉得是受了段芝贵的骗,既感到憋气又感到窝火,一怒之下,回了天津。事后,袁世凯立即派人带了12尊金佛前去疏通,说明事情的真相,这样,曹锟才平了心中的晦气,心中暗自兴奋地回到北京。

袁借题发挥,重申需留在北方维持秩序这个新理由,作为其拒绝南下就任大总统的口实,从而使身临兵变之境,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南京临时政府派来的专使,不得不向袁世凯让步,取消了坚决让袁南行的要求,并向南京方面陈述袁不能离开北方的原因。这个阴谋得逞了,曹锟因此获得白鹰勋章一枚。3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决议,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总统,袁世凯终于把熟透了的桃子放到了自己的嘴里。曹锟作为兵变的指挥者,不但未受“严惩”,反而允许其在豫直招兵补员,而且因兵变首功,借着袁世凯这棵大树,步步高升。曹锟继续紧抱袁世凯这条大粗腿,为袁效忠,替袁冲杀。

袁世凯上台后,一手策划了刺杀宋教仁一案。1913年3月20日,正当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之时,不幸被暗杀于上海车站。宋案发生后,国民党人异常愤怒,纷纷起来,极力讨袁,革命形势再度发展。孙中山见“人心激昂,民气愤然,正可及时利用”,毅然决定发动“二次革命”。南方各省“湘、皖、赣、宁、川、粤、闽各省先后宣布独立;苏、常、锡、镇、清、扬、江北各地皆厉兵待发,海军全体赞成,大势所趋,在南不在北矣。”

4月初,袁世凯一面向五国银行团大举借款,移作军费,另一方面积极开始调兵遣将。从4月底至5月6日经过连续策划,完成了对湘、皖、苏等省的军事部署:李纯所率北洋陆军第六师由信阳向湖北移动;王占元所部北洋陆军第二师尾随其后,进驻武穴,警戒九江和安徽方向;以河南陆军第一师毅军师长赵倜和赵杰所部为预备队,协助李纯进攻江西;以冯国璋、张勋北洋陆军第四、五两师及武卫军为主力联合作战,会攻南京;命曹锟所部北洋陆军第三师进兵岳州,攻击湖南都督谭延闿。一切准备就绪,袁遂在5月6日下达“除暴安良”的命令,下令罢免国民党人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督之职,决定发动内战,镇压“二次革命。”湖南便是袁世凯的一个重要目标。

湖南,虽然国民党占有一定优势,而湖南都督谭延闿是被迫才宣布独立的。曹锟所部北洋军第三师因而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即占领岳州。第三师大兵压境,谭延闿旋即于8月13日宣布取消独立。10月7日,袁世凯将其“褫职叛罪”,以汤芗铭代之,汤在湘滥杀无辜,湘人称之为“汤屠户”。

1914年4月,袁世凯任命曹锟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7月18日,又赐“将军”称号,令其继续驻兵岳州,监视南方各省革命势力。此次任命是因为“二次革命”以来,北洋大将人人都有了地盘,唯独曹锟依然是第三师师长,任职数年,资格最老,责任更重大,袁不得不提升他,提高他的地位。

“汤屠户”都督三湘,大肆镇压和搜捕革命党人,屠杀无辜群众,凡是稍有嫌疑,立即抓去,不经审问,一概杀掉,前后达一万人以上,把一个革命策源地的三湘,闹成了一个黑暗恐怖的世界。驻扎岳州的曹锟助纣为虐,整个第三师残暴不仁,处处与湘人为敌,军民之间,形同大敌。

驻岳州期间,曹锟耳濡目染,水涨船高。这时候的曹锟已不是当年的卖布贩,环视宇内,中华民国成了北洋一系的天下,与自己“出生入死”,一块儿打天下闯出来的弟兄们,个个爬上高枝儿,各有各的高官厚禄,各有各的地盘肥缺,唯独参与密务、被袁大总统引为心腹知己、把门看家的自己,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就当上了第三镇统制,而直至民国数年照旧还是第三师师长,匆匆七、八年,官也未升,地盘也没有,被大总统钉在岳州,替汤芗铭当卫队长,忧心忡忡,甚是苦闷。此时,他已认识到加强军事实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得到了一位真正替他出谋划策的助手,这人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吴佩孚,吴此时是第三师师部副官长。1915年,长沙举行一次民众团体大会。吴佩孚受曹委托,代表曹参加,吴佩孚凭着自己秀才的学问和少时卜卦练就的口才,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对三湘历史文化大加表彰,并表示对待湘人决不能施以高压手段,必须行仁义,与民一气,对汤芗铭“督湘”的“功绩”也极尽粉饰。汤对他极为“赏识”。不久,曹锟去长沙,汤称誉吴是个“出类拔萃”、很了不起的人物,并向曹锟提出,要借调吴佩孚到自己的督军府来任职。事实上,汤芗铭一方面是施以笼络羁糜人才之计,以使湖南老百姓人心大快,产生“汤屠户”将改变作风的错觉;另一方面用“借将”方式对第三师实行釜底抽薪。然而,曹锟非但不舍,反而考虑到在此多事之秋,正是选用贤人之时,与其楚材晋用,不如楚弓楚得,况且,吴佩孚早已有人向他举荐过,今天又为湘督器重,更觉“将才难得”,于是决定对吴委以重任。曹锟一回到岳州,即刻将吴佩孚提升为第6旅少将旅长。吴佩孚突然蒙曹赏识,受宠若惊,乃向曹立誓:“今后佩孚决尽心竭力,誓死追随,以报知遇之恩。”以后,曹锟几次找吴密谈,讨论时势,商议对策,吴力劝曹发展军力,整顿军纪,以免任人宰割。从此,曹锟在岳州倾其全力,埋头练军。整整一年多时间,“不惊外务,勤勉奋发,跟吴佩孚并肩齐步”,同甘共苦。这次努力整军,曹锟虽然没有能像其他北洋大将那样升官发财,青云直上,却使他建立了未来事业的基础——北洋第三师成为一支实力不可轻侮、军纪最为“严明”的队伍,成为曹锟真正看家的本钱。

1915年,风云突起。袁世凯不以终身大总统为满足,解散民意机构,废止民元约法,签订《二十一条》,争取日本奥援,以期变更国体,龙袍加身,实现其“万世一系”“承天建极”的皇帝梦。

8月上旬,《亚细亚报》发表了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古德诺的《共和与君主论》,这是帝制的先鞭。

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六位知名之士联名通电,发表筹组筹安会宣言。宣言声称:辛亥革命时,全国人民激于情感,仓促成立共和国体,没有一个人敢于出面反对,以至“深识之士,虽明知隐患方长,亦不得不委曲附从,以免一时危亡之祸。”“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得失,自为深切朋着,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筹安会出现,举国惶恐,人人皆知帝制即将产生。

随着帝制锣鼓的紧敲,在袁世凯的另一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的煽动下,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请愿团纷纷出笼。其人物上自王公遗老、政府官僚、各省将军、巡按使,下至车夫游民,无所不包,样样俱全。北京的乞丐和八大胡同的妓女也被分别组织起来,成立了乞丐请愿团和妓女请愿团,手持各色旗帜,大呼小叫奔向街头,齐集新华门,跪呈劝进表,请求袁世凯俯顺民意,早正大位。蛙鼓鸦噪处处不绝于耳。

北洋军和北洋附属军本来是未曾参与帝制运动的,可是帝制酝酿时,各省将军却“义”不后人,分别劝进。9月,袁世凯的“干殿下”段芝贵联合广东龙济光、湖北王占元、陕西陆建章、河南赵倜、山西阎锡山、云南唐继尧等14省将军和甘肃巡按使张广建、察哈尔都统何宗莲等封疆大吏,密呈袁世凯,请其速正大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14省将军中却缺乏袁世凯的三双鼎足: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北洋集团分裂已见端倪。跟段芝贵同样热心帝制,矢志拥立的曹锟也榜上无名,这是由于他“还不够资格,14省将军都是有地盘的。”况且北洋前三号人物尚存,资历实力远在曹锟之上。但为投袁所好,封侯授爵,曹紧步14省将军后尘,联络张绍曾一起以直隶“代表”名义上书袁世凯,请求改变国体,“速正帝位。”

1913年10月,袁世凯又任命曹锟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率第三师进驻岳州。

11月23日,曹锟再次通电,敦请袁世凯早登帝位。电云:

“窃以维天生民,无主乃乱,我中国数千年君主相承,以安以治。改号一统,权出至尊,宗教相沿,历史习惯,纲常所在,万古不易。改革之始,未及深思,创为共和,难其上理,子兹四载,险象环生。奈今大总统旋乾转坤,戡乱致治,国基始奠。天佑民意,顿启其衰,愿弃共和,思维君主。喁喁望治,额呼观成。顷据各处所电及各报所载,二十二省国会选举投票,解决国体,全国国民代表一致赞成君主,恭戴今大总统为中华帝国皇帝。主权奉之皇帝,承天建极,传于万世。仰见民意所归,如水就下,不可复遏。立国以民为本,中国情形征诸民意,皆谓共和不适用于中国,即共和已无存在之地位;皆谓君主乃可以立国,则君主已至适当之时机。若再稍缓时日,则民意难安。上贻宵肝之忧,下启窥窃之渐。前途危险,更难补故。伏愿群公主持至计,合词劝进,请总统早正帝位,万无再缓,改号建元,与天下更始,以定人心,而固国体,则中国幸甚。锟虽不教敏,敢从其后。”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承认帝制。13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觐驾,“义不敢避”地“被全国人民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为了笼络人心,针对不同对象,运用不同方法,予以区别对待。

15日,袁世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坚辞不受。

21日,袁世凯下达“赐爵令”,对政界军界的亲信党羽和实权派大加册封。

这次大规模的册封,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受特封者128人。虎威将军曹锟同张锡銮、朱家宝、张鸣岐、田文烈、靳云鹏、杨增新、陆建章、孟恩远、屈映克、齐耀琳、杨善德同列一等伯。

辛亥革命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革命所播撒的民主主义思潮,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当帝制消息传出后,各界民众愤慨异常,纷纷声讨袁世凯的罪行,要求诛除“叛国之元凶”,以谢国人。袁世凯接受帝位后,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李烈钧等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袁,掀起了反袁护国运动。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曹锟在袁世凯帝制活动中,是一个积极支持者和拥戴者,一再“劝进”,不甘人后。当护国运动兴起之后,曹锟又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充当讨伐护国军的主要干将。1916年1月,曹锟受命率军入川,与护国军交战,并暗中监视四川主帅陈宦。

在战争初期,开到泸江的北洋军军事优势明显,护国军处处被动。但是3月17日,护国军组织力量大举反攻,与人民武装力量相配合,曹锟组织北洋军全力防守,双方在泸州外围展开激战,形成对峙状态。

虽说曹锟一直把袁世凯当“干爹”,当靠山,可他不傻,他也长着心眼哪!眼下,他见护国军作战勇猛,全国上下也支持;再看看自个儿的部下,也十有八九反对袁世凯当皇上,打起仗来不卖真力气,再加上队伍里差不多都是北方人,在四川水土不服,哪儿还有打仗的心思?想到这儿,曹锟反倒乐了:打不了仗更好——要是手下的军队都叫护国军给拾掇了,我往后还靠谁吃饭去?与其如此,我还不如给他来个不战不和,不进不退,干脆给他来个“晃荡”起来看!在吴佩孚的劝说下,曹锟决定采取圆滑的两面政策:表面上对袁世凯继续敷衍;暗地里却与各路反袁军联络、疏通,建立关系。

这时,整个形势的发展对袁世凯越来越不利,不仅广西于3月15日宣布独立,北洋军阀内部也分崩离析。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和一片反抗声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袁世凯的一场皇帝梦,最后破灭了。

袁世凯在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远离自己而去,皇帝已经做不成的情况下,为了继续保持总统权位,还密电曹锟继续为其出力卖命。但是,困守泸州的曹锟,综观全国形势,却是忧心忡忡,不敢贸然进兵。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在众叛亲离的困境中,终因肾功能衰竭而结束了一生。1916年6月7日,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黎元洪继任总统。6月24日,北京政府任命蔡锷督理四川军务兼四川巡按使,任命曹锟会办四川军务,曹锟于是率部进驻重庆。袁世凯死后,以反对袁世凯称帝为宗旨的护国战争便失去了目标而无形终止了。7月14日,广东的护国军军务院宣告撤销。南北实现了统一,而北京政府依然是北洋军阀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