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社会需要的是生产型的个性,只有你的个性能融合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你的个性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为一种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把个性表现在创造性的才能中,尽可能与周围的人协调一些,这是一种成熟、明智的选择。
任何时候都不可锋芒太露
“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期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着手,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细细看看周围的同事,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发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的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扬名立身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就是因为言语锋芒的缘故,言语所以锋芒,行动所以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而有经验的同事,之所以“以缅合欢”,也是因为曾受过了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时代以备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这样的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语说:久病成良医。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有人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故意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能开口,也是多方审慎,虽然“矫枉者必过其正”,但是要掩盖先天的缺点,就不能不如此。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世故人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
当然也许你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把握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从事预备,《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因此,想要在事业上一展才华的人,要记得千万别锋芒太露。
善于忍耐
低调做人必须学会忍耐
低调的人知道忍耐的道理。成功是需要忍耐的,在成功面前,急躁是最大的弊病!成功的女神为何迟迟不来?或许成功的女神早已来临,只是你没有发现,想一想,你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或许你对于成功抱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导致了一种浮躁心态,这样反而会阻碍你的成功,无论何事都需要一个过程,况且,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的。
尽管眼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让人乐观,但还是有不少将要跨出校门的和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对此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月工资低于2000元的工作不值得去做。但令人忧虑的是,虽然这些学生对待遇的要求很高,可是实际工作能力却并不出色,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业绩平庸,有的根本就拿不出手。这是一些大学生急于成功的浮躁心态在作怪。
一位大学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少年轻学子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着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了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些学生忘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他们希望立杆就能见到影,他们甚至渴望科学家们能发明“知识注射液”,在数秒钟内使自己成为天才,这都源于浮躁的驱动,源于年轻人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态。长此以往,很容易渐变为一种病态的人格。
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即使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不努力,你绝对不会有收获。为此,心理学家一再告诫人们:成就某事的动机水平和压力程度以适度为宜。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和顺序,人生宏大的目标应当以累积诸多小目标为基础。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一切都有赖于下功夫才行,当获得一些小成功时,大成功也就在门外了。 在成功的道路上,耐心是你前进行囊中必备的行李。如果你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你就只好用一生的时间去面对失败。
有一位着名的推销大师,曾在许多行业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年龄日增,他要退出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数人盛情相邀,他答应做一场演说。
大师演说的日子到来了,全场上座无虚席,人们焦急地等待着,盼望一睹推销大师的风采。讲台的大幕徐徐拉开,人们看到舞台的正中央有一个高大的铁架,铁架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铁球。一位老者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他站到了铁架的旁边。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他身着红色运动服,穿一双白色运动鞋,完全不是西装革履的报告者模样。
人们不知他要做什么,都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拿来一个大铁锤放到了老者面前。主持人请来了两名身体强壮的小伙子到台上来,推销大师请他们用铁锤去敲打那个大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两个小伙子抬起大铁锤用力向那吊着的大铁球砸去,有震耳欲聋的响亮声音传来,但铁球纹丝不动。他们又用大铁锤连续砸下去,很快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但铁球仍旧没有动。会场上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静静看着,这时,推销大师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个小锤,开始对着大铁球连续敲打,一下又一下。敲一下,便传出“咚”的一声,一个短短的停顿,接着又是一声。
人们仍奇怪地看着,而老人全神贯注地认真敲着那个球,持续不断的“咚咚”声不停响起。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会场上的人已等得不耐烦,开始骚动。他们扭动着身子或出声抗议表示不满。老人入定一般,一小锤一个停顿地敲着,对于场下人们的反应像是根本没有看见。许多人愤愤地离开了,会场上空出了许多座位。
40分钟了,坐在前排的人忽然叫道“球动了!”喧闹的会场又一下子寂静下来,人们又把目光紧紧盯在了铁球上。那个铁球开始缓缓摆动,幅度很小,不细看难以察觉。老人仍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小锤一小锤敲着,不时有咚咚的声音传来,人们默默听着。
铁球开始越荡越高,甚至拉动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是那个小伙子用大铁锤也没有打动的大铁球,在老人一小锤一小锤的敲打中剧烈地荡起了秋千,终于,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那位推销大师,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合适的契机,有如化学反应中从量到质的过程。一小锤一小锤地敲击,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但只要持之以恒,却可以晃动那巨大的铁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都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当你碰壁的时刻来临时,你就像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甚至用大铁锤猛力去砸,都无法使它移动分毫,你感到沮丧开始怀疑,也许晃动那铁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于是你放弃,铁球仍安然地停在那里。你就这样轻易远离了成功,而有耐心的人,懂得坚持,他们牢记着自己的目标,并告诉自己:“值得为这个目标努力,再试试看。”就用一只小锤撼动了成功。
那位推销大师的话让我们深思,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耐心是不可能的事,没有耐心等待成功,那只有用耐心来面对失败了,而面对失败,要你付出更大的耐心,因为那是一生的事。权衡利弊,你愿意付出哪种耐心?还有,许多成功者是大器晚成的人。北宋大文学家苏洵做秘书省校书郎的时候已年过50岁了。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立志着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着《焚书》和《藏书》是在60岁后完成的。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器晚成。所以,低调一点,学会忍耐,成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降临!
凡事能忍则忍
由于文明的变迁,现代的社会和往昔已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不甘心、悔恨、愤怒、厌恶、不满、嫉妒等情感。不光是男性如此,连女性也不例外,这真是个令人感到恐怖的时代。
虽然女性不一定要在所有的场合,都保持优雅的言行,可是,有许多男性都避讳的话,有的女性却能轻易地说出口,真令人难以置信。
“暴躁就是吃亏”,暴躁往往会无缘无故地迁怒他人,而从各种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第一,不仅自己会变得不愉快,同时他人也会感到不高兴;其次,会使别人对自己“敬而远之”。
尤其是表现欲强、任性或歇斯底里的女性,更令人难以应付。当这种人对于事情看不顺眼时,刚才的喜悦会一扫而空,刹那间爆发出无名怒火,使人难以判断究竟刚才的她,或者现在的她,才是真正的实像。
平常我们与他人交往,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获得相同的回报,而对方的心情如何,我们大致都能体会出来。可是,若是面对一个歇斯底里的人,就很难预料他何时会改变心情了。
虽然自己真诚地与对方交往,对方却无端地发怒,在和这种人相处时,就要谨慎,避免让对方生气。
有一位太太,一旦发怒起来,不管置身何处,都会不顾一切地大声责骂丈夫,并且随手乱丢东西,甚至丢菜刀和水果刀。然而,平时的她倒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人。当她听到不中听的话或看到不顺眼的事时,便会一反常态;如果此时有人敢当和事佬,不但会火上加油,而且有挨骂受打之忧,所以,碰到这种情形,他人往往只能站在一旁提心吊胆。
有本经书上说:“对一切都感到愤怒、怀恨在心、故意抹煞他人的美德、贪图非分之想、只顾外表的人,都是非人。”
我常因对方说话不讲道理而生气,可是,对一个不讲理的人生气,自己岂不是更不讲理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地控制自己,凡事能忍则忍。
能忍,会忍,善忍
不愠不火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一种做人的分寸。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也。”
所以,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不过,当忍耐搀入了阴柔,变成了一种相安无事、与世无争、苟且偷安的处世哲学后,它就走向了反面。
因此,林语堂先生曾这样的批判:“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
的确,如果让忍耐浓浓地烙上了保守、落后、安命不争、平庸、易满足、缺乏进取心、衰老退化、奴性、软弱、过于自卑等痕迹时,那么,这样的忍耐就变了味,一定叫人憋气,叫人难受,叫人窝囊,叫人痛苦……
那么,怎样才叫“会忍耐”呢?即什么叫能忍、会忍、善忍呢?将忍耐作为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是指忍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为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要学会忍,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遭受一番苦难,忍一忍,熬过去,就可以接受天将降之的大任了。在困境中要甘于承受一切,这种忍耐是一种达到某一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退却,绝不是为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做是唯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失去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意义了。
积极的忍耐,绝不是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可贵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他仍在默默地干自己想干的事,仍在(悄悄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为代价,不奴性十足,不苟安偷生,不窝囊,也就没有失意之感。
忍耐还可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当敌我之间的力量太悬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势力差距太大时,忍耐便作为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硬拼,不消磨自己的元气,将力量慢慢地积蓄起来。所以这种忍耐,不是对传统的习惯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毛丰满,翅膀硬了,爪子利了,就会乘其不备,猛然一击,让邪恶永不得翻身。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实际上是帮助自己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