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段祺瑞
5712000000024

第24章 段祺瑞的日常(6)

然而事情大出段祺瑞意料。首先,张作霖根本不是严守中立;其次,虽然前线皖军初战告捷,但不久西路皖军又全线溃败,段祺瑞失败已成定局。

7月19日,段公馆一片愁云,左右随从力劝段祺瑞离开北京,段祺瑞却暴跳如雷,喊道:

“要走你们走!我不走,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曹锟、吴佩孚自然不敢把他怎么样,相反地,曹锟和张作霖还派人去段府慰问,吴佩孚也亲自登门,口口声声以“老帅”相称。

清贫的家风

段祺瑞下野后,住在日租界魏宗翰的公馆。段祺瑞生性不爱财,因而也没有什么家底,连合肥老家也无房产和地产,北京的公馆还是当年袁世凯赠送给他的。

段祺瑞家规很严,夫人和姨太大都不准干预公事。有一位姨太太想替一个老妈子的亲戚谋个差使,段祺瑞立即气歪了鼻子,厉声喝道:“好啊!你们要卖官怎么着?”合肥老家的人来京谋差使,他也不过招待他们住一段日子,四处玩,再给一些钱打发他们回去,胞弟段祺甫来京求大哥给找个官做,段祺瑞说:“你哪适合做官呢?给你一些钱,你还是回去做份买卖吧。”

为了节省开支,段祺瑞一改从不管家的习惯,亲自过目每日的账目。公馆规模也缩小了,厨房里只剩八九个人,当差打杂的加上看门的,不过十来个人,原来太太小姐们每人屋里三四个老妈子也压缩到一两个。

原配夫人过世后,段祺瑞娶了袁世凯的养女张氏为继妻,此外,他还有五位姨太太。大姨太病死于1914年,三姨太、四姨太先后被遣回家。

1930年2月,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日本人认为有机可乘,密谋策动“北洋派大同盟”,推戴段祺瑞和吴佩孚为领袖,试图在华北制造混乱。在特务头子土匪原贤二的安排下,段祺瑞与溥仪在天津有过一次秘密会晤,但两人都很不愉快。事后有人问及,段祺瑞生气地说:“鄙人忝为国家元首,这小子到今天还摆皇帝的臭架子,真是岂有此理!”

“九?一八”之后,日本扶持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又企图利用段祺瑞的威望和影响,建立华北伪政权。这一动向引起了蒋介石的不安。

自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就极力笼络段祺瑞。蒋介石还安排与段宏纳会晤,亲切地对段宏纳说:“我也是保定陆军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天津看望先生。”事后,蒋介石还派人送了2万元生活费给段祺瑞,以后又陆续送过几次。

1933年1月19日,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永铭受蒋介石委托持蒋介石亲笔信去见段祺瑞。蒋介石在信中恳请段祺瑞“南下颐养”,以便随时请教。这时传来日本要劫持段祺瑞的消息,段祺瑞于是决定接受蒋介石的南下邀请,他对钱永铭说:“我已老不中用了,如介石认为我南下于国事有益,我可以随时就道。”

1月21日凌晨,段祺瑞在吴光新、魏宗瀚、段宏纳的陪同下悄悄离开了天津。蒋介石对段祺瑞的到来十分重视,通令南京少将以上的军人过江到浦口车站迎接,他本人也亲往下关码头恭候。段祺瑞到达时,全副戎装的蒋介石立即迎上前敬礼,然后搀扶他下船。当晚,蒋介石设宴招待段祺瑞,南京的军政要员也都出席作陪。

1月23日,段祺瑞在蒋介石、何应钦、孙科的陪同下,拜谒了中山陵,然后乘快车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段祺瑞住在法租界霞飞路1487号的一座公馆里,由蒋介石每月赠送1万元供作生活之用。段祺瑞在公寓居住期间每日下一局围棋,然后静坐诵经或阅读旧书。

1934年春,段祺瑞由于胃溃疡引起胃部出血住院治疗。出院之后,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日益衰弱,医生和友人都劝他开荤以增加营养,但他执意不肯,回答说:“人可死,荤不可开。”

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因胃病又一次发作,出血不止,于次日晚在上海的医院去世,时年72岁。11月5日举行大殓,林森、居正、于右任、吴忠信、张治中均亲临吊唁。12月7日,移灵北京,暂厝西山卧佛寺后殿。1963年后移葬于香山附近万安公墓。

与妻妾的故事

段祺瑞的原配吴夫人,是江苏宿迁县人。吴夫人去世较早,生前有一儿一女。吴夫人的弟弟吴光新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受段祺瑞赏识。

1885年,21岁的段祺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李鸿章兴办的武备学堂,也称北洋武备学堂。段祺瑞专攻炮科,同时兼修兵法地理、军器、算法、测绘等课程。正是在这所北洋陆军学堂里,段祺瑞崭露头角,开始声名显赫。1887年,段祺瑞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奉命赴旅顺监修炮台。这期间,他赶至合肥老家迎娶他在宿迁结识的未婚妻吴氏,并于次年生下长子宏业。

段祺瑞的原配吴夫人病逝后,袁世凯为更好地驾驭“北洋之虎”,即以美人为诱饵,把他的干女儿、前清江西巡抚张芾的孙女嫁给了段祺瑞。

张夫人名叫张佩蘅,原籍陕西,也是官宦之家,和袁世凯是世交。袁世凯的大太太于夫人只生袁克定一个儿子,没有闺女,就把张佩蘅认作义女。张佩蘅见着袁世凯夫妇,一口一个爸爸、妈妈,非常亲热。

段祺瑞断弦以后,便由袁世凯主婚,把张佩蘅嫁给了段祺瑞,从此袁、段二人除了多年袍泽关系之外,无形中又成了亲戚。这和袁世凯给冯国璋撮合婚姻一样,都是他笼络部属的惯用手法。当时张佩蘅经常到总统府里去。那时袁世凯在怀仁堂,于夫人住在福光居,尽管当时总统府门禁森严,可是张佩蘅一打电话,就可以坐着马车从新华门进去,畅行无阻。

张佩蘅嫁给段祺瑞的时候,父亲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老母亲也跟着进了段公馆,一块过活。张夫人姿色平常,人却挺正派,脾气也很好,操持家务,井井有条,遇事处理公平,因此公馆里上上下下,对她还都心悦诚服。过门以后,张佩蘅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不过这位张夫人有一个毛病——抽大烟。她经常与其母两个人躺在烟床上,对着烟打,吞云吐雾,还专门雇了一个姓刘的女工给她烧大烟。

袁世凯把张佩蘅嫁给段祺瑞后,袁段之间的关系便更加亲密了。从此,段祺瑞犹如袁世凯的亲生儿子,不仅惟命是听,从不违忤,而且一举一动都学袁世凯,几乎“袁化”了。他仿效袁世凯的样子,常常闭目养神,一旦睁眼,又使人感到炯炯有神,咄咄逼人,威严得很。段祺瑞甚至连穿衣服也模仿袁世凯,常戴一顶黑色方顶小帽,像个小尼姑似的,不男不女,让人觉得怪癖得很。

段祺瑞纳了5妾,大妾陈氏,1914年就死了,她留下了一男,不过没有长大成人,就夭折了。这位姨太太死的时候,由陆军部庶务科经手办的白事,轰轰烈烈。庶务科长杨子明就因为这一丧事办得好,当上了山东济东道的道尹。二姨太太姓边,保定人,只生了一个闺女。三姨太太姓刘,人们背后称她为刘三,一胎生了两个儿子,小名十一、十二。十一死得早。四姨太太也姓刘,人们称她刘四。五姨太太姓李,人们就称李五。

刘三、刘四、李五,都是段祺瑞花几百块钱买来的,大概出身都不怎么样。大姨太的父亲陈亚泉,二姨太的哥哥边绍卿,都在陆军部里挂了个名义上的咨议,不用上班,每月可以收入120块大洋。这使得段公馆里人看着不平,说:“当年的旧部下,前来报效的,申请多少次,碰上运气好的,才在陆军部里批个差遣名义,一个月拿个三十四十的。这都是当年出生入死,有汗马功劳的人,不过如此。这些姨太太的亲戚们,膀不动,肩不摇的,一个月倒是白花花的一百多块!”

段氏后人

段祺瑞兄弟三人。段祺瑞居长,老二段碧清(启辅)即段宏纲之父,老三段子猷(启勋)(曾经做过井陉煤矿的总办等事)。段祺瑞有一个妹妹启英,嫁给陈家,丈夫不幸早亡,她便回到段祺瑞家来生活。她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位曾当过旅长。

段祺瑞的原配夫人吴氏,即吴光新的姐姐,生了一儿一女,年仅三十三岁就病故了。1901年,段祺瑞续娶了袁世凯的义女张佩蘅为夫人。此外,段还先后有过几位姨太太。

有关段祺瑞同辈人的家族成员情况,本书前面已经有所反映,下文介绍段祺瑞后代家族成员的一些情况。

段祺瑞的嫡出与庶出子女有五六个幼年夭折,长大成人的子女一般也过着平常的生活,和他们声名显赫的父亲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段宏业与段宏纲

段祺瑞对长子段宏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段宏业从小就不务正业,经常惹段祺瑞生气,段祺瑞觉得这个儿子太不争气,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