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北大名家学做人
5716900000001

第1章 蔡元培:兼容并蓄,有容乃大(1)

——做人要律已宽人

谦谦君子,心如江海。蔡元培做为北大的校长,以身做则,严于律己,同时又以其宽容与豁达,为北大树起了“正大”之校风。北大之“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这与北大人的胸襟宽是分不开的。做人,应当有宽厚平和之胸,有谦恭包容之怀。

■人生范本:蔡元培——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蔡元培开创北大的精神,他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来指导北大人的前进与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之“大”。它不是夜郎自大,不是狂妄自大,不是假大空之大,也不是指校舍恢宏意义上的大;它是一种指导思想,是实实在在的“大”。这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有着优良的导向规范和优良的条件选择,北大的“大”是有其特定涵义的积极的“大”。这是经过历史考验和证实的,是被社会所共认的北大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从蔡元培先生入主北大后,开始真正地“大”起来的;因此,蔡氏自己的精辟论述是对北大之“大”的最好诠释。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光绪时进士,曾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组织过光复会,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1916年12月,被任命为北大校长。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到北大发表就职演说时,就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学行”、“敬爱师友”的三项要求。他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学生“品行不可以不谨严”,师生共处一堂,“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庶可收切磋之效”。可见,北大之大的第一个涵义即是:学校宗旨的“正大”。

做为中国第一学府——北大的校长,身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不仅具有宽容与博大的心胸怀,而且在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身体则,其谦谦君子的风度,堪称律已的典范。

蔡元培在生活中为自己立了三个原则,简称“三不主义”,即: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出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又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们大力倡导“不做官”这一条。虽然他并没有公开宣传“不做官”的原则,但从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学生们很容易便能悟出:北大的毕业生不等于科举时代的进士举人,做学问也并不是为了谋取升官发财的阶梯。研究学术既不是为了做官,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追求真理。北大重学问而轻仁的风气就此逐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北大依然保持着这种以学为主的风气。

蔡元培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个人生活极其简朴,不治家产,一切从简,人们形容贫寒之士时常用“家徒四壁”一词,而蔡元培先生在60岁之前,连这“徒四壁”的房子都没有,只是在提任了中央研究院长后,才在上海购置了一座小的二层楼房,总算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蔡先生在饮食方面更是无要求。粗茶淡饭,却也饶有乐趣。

先生吃饭,吃的都是最普通的大锅菜,从不特殊单做。但他也有一点小小有爱好,就是每顿饭都要喝上一点酒。先生用的酒壶,是一个锡质的方开暖壶,大概可装四两酒。先生吃的酒以绍兴酒为多,吃时他也不需要人陪,自斟自饮,一壶吃净后也不再添。他一般不吃饭,菜也吃的很少。因为有胃病,他每次都要吃上几片面包。顿顿如此,天天如此。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清淡的生活,能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待一件小事,恐怕在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与他为难了。

□从小事做起,责人与责己

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普小而不为。自古至今,纵观成大事者,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是严于律已的律己的典范。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品行,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品格基础。

放纵还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羡慕那些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强者,同时,我们对那些放纵自己、无所作为的颓废之士要加以批评和唾弃。

放纵自己,会使希望变成失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某干部因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而由公仆变成了人民的罪人。一个人放纵自己,那个人放纵自己,那这个人将不会有什么希望。这是小的方面来讲。从大的方面来讲,如果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放纵自己,不注意省过、严约,那也同样会出问题的。

所以,做学问也好,做人也好,不管外界如何,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具有吸引力,即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不能放纵自己。

在人和人的接触中,有时候最容易做的是小事,因为它无处不在;最难做到的也是小事,因为它很琐碎。譬如,随口签应别人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可随即就忘了,别人却常常惦记着,寄厚望于你;约好的时间,也并没有因为什么特殊情况,就迟到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也不大在意。这些虽然事小,但却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怎样要求别人,怎样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态度与原则问题。人在交往中产生矛盾恩怨,工作中发生缺点错误,总有自己和别人两方面的原因。解决矛盾,克服缺点错误,需要从自己和别人的两方面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矛盾和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甚致有时候会更加使矛盾激化。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古人教给我们:与人相处有了矛盾,消除怨恨。才能为你的人生之路扫清不该有的障碍。只有对自己严格,在丽人之前先责已,把矛盾解决好,才会“身正”,“令行”。

蔡无培严于要求自己,被人们奉为典范当时曾有人问他如此的身份还要何必自己这么严格呢?蔡元培对此问一笑,举了几个古人的例子:

“先主(刘备)然其中计,既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地。’先主(刘备)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耶?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刘备知错便改,及时承认错误。身为君主,可见其要求自己之严。

还有战国时燕惠王的父亲昭王知人善任,重用贤能,他听从乐毅的建议,联合赵、楚、韩、魏等国攻打齐国,以乐毅为上将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昭王死后,继位的惠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以才智不如乐毅的骑劫取代乐毅的职务。乐毅被迫逃往赵国。乐毅离开燕国后,齐国的田单即领兵攻打燕国,收复了全部失地。燕惠王后悔以骑劫取代乐毅,但又不检讨自己的错误,反而指责乐毅忘恩负义。说: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这是一个不严于律己的反例,细枝未节的差错都可导致江山的倾覆,对自己严格些,难道应该以地位和身份为准吗?

从蔡元培的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严于律己是一件很主要的事情。大至国家君臣,小至布衣百姓,发生矛盾以后,如果双方都有责己的雅量,任何矛盾都不难解决。如果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隔阂怨恨就会越积越深,以至矛盾激化,关系破裂。 选致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既责人,又责己;先正己,后正人。“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责己就是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和活的榜样去教育人、感化人。这样,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教育批评才起作用。如果只责人,不责己,就会助长自己的错误。只有自身正,其令才会得以行,如果自身都不能正,去教育别人,谁会听呢?

诸葛亮为蜀之相国,“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但“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不仅因为他“用心平而劝戒明”,还因为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街亭之役,马谡违反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使蜀军大败,诸葛亮既斩了马谡,又上疏检讨自己“授任无方”、用人不当的过失,自贬三级。

这种只有感召力的人格均是从严于律己而出的。从自身做起,而日常生活中,却有一种人恰恰与此相反,他们责人严、律已宽,捕风捉影,信口开河,助长了言行不一,清淡空议、惹是生非的不良风气。身体力行,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全面,对别人的要求宽厚、简约。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蔡元培认为:“古之君子”以舜和周公这样的圣贤为标准的,认为他们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就严格而周全;对别人则先看他的优点和进步。“取其一不究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唯恐损害别人为善的积极性。这样,对别人的要求自然就宽厚而简约了。

当今的社会中,对人严、对己宽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问题的实质也是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看别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批评别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看别人的现实表现,纠缠过去的恩怨是非;批评自己的时候则轻描淡写,强调客观,覆短护私。出现这种情况,也和“怠”与“忌”不无关系。自己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又害怕别人进步,获得成就和名声。应该去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风气。北大人用高标准要标自己,严格检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同时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鼓励、支持别人从善、向上的积极性。这样,不但自己和别人共同进步,也有利于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谦逊,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家名士常以谦谦君子来自民。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为人谦逊平和,容大度很受学生们爱戴,冯友兰曾这样评价他:

“胸怀阔然,彻视无问,测其蕴,则诰平苦沧澳之无际……”

□惧微端之不可开

有些年轻人认为,做一番大事业便要轰轰烈烈,而不能拘泥于小节,不拘小节,可能是一种“豪放洒脱”,但在做人的原则上讲,以处也是不可随便的。

“君子当众人所惊之事,略一动容,才干碍于礼义上些须,便鄂然变色,若触大刑宪然,惧大防之不可溃,而微端之不可开也”这是先人留下的为人之路。一坪绿地,鲜嫩可爱。有走路的人,为少绕几步,省些脚力,便从草坪上斜插过去,踩出一道小径。后来的人也跟着他的脚印踩过,时间一长,竟踩出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路。这此,增多是“君子”所不为的。

还有,有一些时候(比如街上有了什么事,许多人都跑去围观看热闹),一点儿也不为所动,但如事情才有少许触犯了礼义,君子便会脸色严肃心中不安起来,就好像犯了刑法一样,担心坏了礼义的堤防,一个小小的漏洞都不能开。君子的这种行为常被众人嘲笑为“迂”,认为君子小题大做,不识轻重。但要知道,天下许多不好办的大麻烦,常常就是从那些小处随便的人那儿引起的。

其实,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小处随便,决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小事一桩,到头到头来却出现了不可估订的后果,举几个例子。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中爆炸,宇航员命丧太空,是由于机身上一道焊缝没有焊好。前不久美国潜艇浮出水面时撞翻日本渔船,造成船毁人亡,是由于潜艇上的操作人员一个漫不经心的操作失误。日常生活中,有人从高层住宅上随手扔下一个酒瓶,结果将适从楼下经过的行人砸死。一家度假村在一种玻璃门上做警示标记,结果让奔跑的小孩一头撞上,受到重伤。就说世界上许多森林大火,也往往是有人乱扔烟头造成的……

当其一个烟头随手一扔时,哪会考虑到森林着火、消防员冒死扑救、地球资源遭破坏?当一个随手扔酒瓶的时候,他一点不曾考虑会闯出这么大祸……

做人,小处随便不得,所谓,防微杜渐”有些事,就算没有惹出大漏子,比如随地吐口痰,随手丢一只空易拉罐,结果让人罚了几十元钱,从自私的角度讲,你说冤不冤?

有一个笑话故事,讲一位有心脏病的老者住楼下,楼上住一位小伙子。小伙子常回来时脚步重,动静大,老者你就听吧:噔噔噔——上楼梯了;咣当——开门了;哗哗哗——洗漱呢;最要命的是上床时脱皮鞋,先脱一只,一扔,咣!老者心一哆嗦。再脱另一只,一扔,咣!老者心再一哆嗦。这两哆嗦过了,才算安静下来,老者才能入睡。老者脾气好,一直忍着,可夜夜如此也受不了呀!这天,见了小伙子,老者就给小伙子说了,小伙大态度挺好,虚心接受。可到了夜里,老者听着那动静又来了——噔噔噔!咣当!哗哗哗!老者想,忍着吧,不就再两声吗?咣!一声。老者等第二声,奇怪,怎么不响了?老者这个心悬哪,就等着第二声响过好入睡,等了一宿,愣没响——原来这小伙子脱另一只鞋时,突然想起了老者白天提的意见。就轻轻地把鞋放在了地上……

这虽然只是个笑话,可却让人品味良久。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过去的胡同变成了高层建筑。一二百户住一个楼,你小处随便,楼道里乱堆东西,夜里把电视机音量放到最大,从窗户往外随意扔垃圾,你觉得没什么,可别人怎么办?如果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岂不天下大乱了。

古人能从道德的角度劝人不要忽视小处的修养。今天,除了道德外,还有法制。一旦因为我们的“小过失”而引发了大祸,那就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也有一“小事”并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甚至也谈不上是多严重的道德问题。比如,在地铁上的座位时跷二郎腿,让站着的乘客别扭;开会迟到;雨天快车,溅行人一身水;打公用电话时煲电话粥,不顾后面有人等;消防队救火的围观挡道;嚼完口香糖乱吐;在公共上乱叫乱喊……这些举止,给他人添不便,惹他人不痛快,自己又怎能心安理行,毫无惭意?如他人也如此待你,你作何感想?人人都这样“不拘小节”,社会还能有何文明可言呢?

从小处,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休养与品质,是做人的一个入口同时也是缺口。我们所做的许多“小”事实际上是在抵消别人的劳动成果。乱扔垃圾,环卫工人的劳动就白费了。围观看热闹,反给救火添乱,只会加大火灾损失。开会迟到,你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而在今天这个讲求效率和守时的时代,你显然与之不合拍……这样的事多了,最终结果是使社会发展变慢,使经济水平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社会责任感的“君子”“才干碍礼义上些须,便愕然变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