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管到位全集
5717300000020

第20章 团队管理到位(1)

把公司的每个人都拉来战斗

在中国的文化里,对能人、伟人分外推崇。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组织,遇到一个好的领导人,就会兴旺,遇到一个差的领导人,就会跟着遭殃。人们都希望出现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恩泽于企业甚至整个社会。

这固然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一个企业只靠一两个能人,是不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更需要一个团结创新的团队。

其实,在中国,一些团队的功劳,只不过记在了个人头上而已。如汉高祖刘邦,论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论筹集钱粮,保证大军物资供应,他不如萧何;论指挥军队,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但他能够把三个人团结在自己麾下,使自己从一个市井无赖登上了大汉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刘邦的成功,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成功,不如说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团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摆正自己的位置,无论自己多么卓越,都离不开团队建设,依靠团队的力量发展企业。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因为对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出贡献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他这样谈论自己的成功:“我的成功,百分之十是靠我个人旺盛无比的进取心,而百分之九十,全仗着我拥有的那支强有力的团队。”

管理大师威廉·戴尔在《建立团队》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被视为传奇英雄、并能一手改写组织或部门的强硬管理者,在现今日趋复杂的组织下,已被另一种新型管理者取代。这种新型管理者能将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组织成一个有效率的工作团队。”

而《逆领导思考》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凯利则这样说:“说到追随与领导,大多数组织的成功,管理者的贡献平均不超过两成,任何组织和企业的成功,都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阿姆科公司的老板吉姆·威尔对团队的认识深有感触。阿姆科公司是一家钢铁企业,在钢铁业逐渐成为“夕阳工业”以后,它的日子逐渐不好过,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公司的资金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形下威尔走马上任,开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挽救公司。

有一次他把心理学家请进公司,派他们到业绩最好的工厂去,请他们找出工厂里实现成功的真正带头人,弄清成绩应归功于谁。结果令他惊奇的是,心理学家们回来竟说:“工厂里没有带头人。”

威尔不信:“什么·在我们这个最赚钱的为顾客服务最出色的工厂里竟然没有带头人·”

心理学家们说:“对,工厂里有我们前所未见的最佳团队。所有的人都在互相合作,每一个人都把功劳归于别人,没有整个团队什么也干不成。”

从此,威尔对用人有了新的看法,他发现以前一旦发现杰出人才就马上提拔到总公司,使他离开主流大众的做法并不好,他决定建立一套训练制度以鼓励团队行为。于是,阿姆科公司设法造就一种新型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与以往的“人杰”不太一样,他不是在那里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展示个人的才能,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他总是把成绩归功于他的部下,他能了解谁最需要帮助,对需要帮助的人说“让我来帮助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帮助”,他会不断同雇员交流“他是如何做的”。

威尔还提出了他的口号:“非把每个人都拉来战斗不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全面的战斗。每个人都在力图把我们的公司抢走。我们努力把公司赢回来,使之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我必须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同我一起投入这场战斗。”

正是由于他果断地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他终于成功地把公司的每个人都拉进了与他并肩作战的行列中,而在他发现自己已做到这一点后,他又有了另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公司开始悬崖勒马,亏损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依靠团队,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管理的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以及技术和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即使一个人是天才,是卓越的专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湘辉博士为此说过:“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天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美国微软开发Windows 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有5000万行编码。微软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比尔·盖茨也认为:“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的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真正成功的。这毕竟是一个凝聚的时代,如果我们懂得用大家的能力和知识的汇合来面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们将无往不胜。”

猛虎敌不过群狼,一个人再优秀也不能替代一个团队。建立团队,培育团队精神,已成为管理者首要的任务。

通用电话电子公司董事长查尔斯·李这样说过:“最好的CEO是通过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一起打比赛。”

管理者们,去建立团队,把公司的每个人都拉来战斗吧,那样才会克服困难,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实现个人和企业的成功!

大公司,小团队

一个公司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员的不断增加,管理上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甚至会让管理者产生无从下手的困惑。

微软公司的“小团队”建设也许是一个解决的好办法。拥有近10万名员工的微软,在沉闷僵化的体制和过于松散的混乱状态之间选择自己的路。比尔·盖茨这样说:“即使我们是大公司,也不能像大公司那样思考问题,否则的话我们就完了。”因此,微软公司不断地将下属组织分解成不超过200人的团队。这也意味着管理更加细化,管理者不仅需要保证信息在成百个小团队之间顺畅流通,还必须做好每个团队的规划,使得他们能够在新的机会面前大步前进。

由此可见,公司团队建设要从小团队建设开始,公司越大,越要抓好小团队建设。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为探求日本经济迅速提升的秘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企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以日本最优秀的员工与欧美最优秀的员工进行一比一的对抗赛,日本的员工多半不能取胜,但如果以班组和部门为单位进行比赛,日本总是会占上风。原因在于,欧美的企业是由少数人来主导的,工作由上级以命令的形式发布。在个人主义盛行、鼓励个人奋斗的欧美社会,组织内经常会发生内耗,形成不了合力。而在日本企业中,员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故而工作勤奋认真,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企业中,而企业则能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注意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培养协作精神,组成坚强的团队,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一结果表明,团队能够使公司生产水平提高和利润增加,使公共部门的任务完成得更彻底、更有效率。这也就是团队盛行的原因所在。

团队可以以班组的形式存在,也可以针对一项任务,由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彼此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创建团队的时候,管理者不仅要考虑成员之间的友情,最重要的是考虑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当然,还要赋予团队相应的权力,让团队成员充分放开手脚,大胆做事。反之,团队就会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甲、乙、丙三人被公司同时选定实施一个项目,并指定甲为工作协调人的角色,主要负责将任务提交,每周将具体工作进度和相关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而没有权力监督执行的结果。由于乙、丙对现场环境缺乏认识,而且又是第一次进入现场项目组,以前在工作中养成的散漫习性逐渐暴露出来,使项目仅进行了两周,就出现了严重的延迟现象。甲出于工作目的向乙、丙提意见,但乙、丙以甲无权干涉为由不予理睬。最终甲因无法忍受客户的投诉,向公司提出建议,进一步明确项目成员的责任,尤其是增加自己协调人的管理职能。公司针对现场情况,授权甲管理和协调现场的人员。于是甲用了一周时间将现场工作和开发的注意事项灌输给乙和丙,发生疑问必须立即在团队内部交流。又过了一周,项目的进展情况终于得以改观。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团队成员缺乏协作,是由于责任不清,而这又是因为授权人没有下放相应的权力。这也是管理者团队建设经常忽视的问题。

1993年,松下电器出现超常规的发展势头,员工增加到14000多人,这在制造业中算中等企业,在电器界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

松下幸之助深知,任何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业主能单枪匹马、有效地驾驭整个企业的大小事务,然而随着企业的扩大、员工的增多,业主就会逐步感到力不从心,造成企业整体或局部失控。

松下电器的经营状况虽然良好,但也出现过短期的局部失控现象。虽然及时扭转了局面,但给松下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松下幸之助曾把工厂的日常管理交给得力的人去负责,因工厂没有相对独立,管理者仍不敢大胆行使权力,事事还得向松下幸之助汇报,请求裁定决策。这让松下幸之助感到:一定得下放权力,一定得相对独立。

第二年,松下幸之助采取惊人之举,大刀阔斧推行“事业部制度”。松下幸之助把收音机部门改为第一事业部,任命井植岁男为部长;把车灯和电池部门改为第二事业部,井植薰担任部长,把配线器具、合成树脂及电热器等部门合并成第三事业部,自己担任部长。

这样一来,每一个事业部就像一个小型企业,在生产、销售、财务、研发等方面都相对独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部长负该部盈亏的全部责任。其实,每一个事业部,又是一个大的团队,发挥出了团队应有的作用,也就有效解决了管理上力不从心的问题,还强化了公司内部竞争机制。

大企业,小团队,是克服“大企业病”的有效途径。小团队建设会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灵活主动,管理上更加从容。管理者们,要想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又想打造企业的竞争力,就从加强小团队建设开始吧!

确定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并认真严肃对待它

在团队建设中,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团队成员最需要团队领导做什么,70%以上的人回答——希望团队领导指明目标或方向。而问团队领导最需要团队成员做什么,几乎80%的人回答——希望团队成员朝着目标前进。

从这里可以看出,目标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它是团队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有人说:“没有行动的远见只能是一种梦想,没有远见的行动只能是一种苦役,远见和行动才是世界的希望。”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每个人就没有奋斗的方向。一个团队不单只是集合一群人而构成,若彼此没有共同的目标、互相认同与互相协作,那就只是形式上聚集在一起而已,如街道上的行人、列车上的乘客、剧院里的观众,这样的群体与团队概念无关。

团队的目标只有被队员理解和接受,能将完成团队目标当做是自己的目标,并愿意付出行动,团队的目标才会实现。因此,企业要选定一个共同目标,并采取有效策略凝聚每个员工的思想,使共同目标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是团队建设的第一步。

适时提出团队发展目标

团队的目标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目标,凝聚人气,让员工永远充满希望,使团队顺利成长。

确立目标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驾驶的美国太空船——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创下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在此之前,登陆月球只是人类的梦想而已。这次登陆月球的成功,可以说是众多科学家和有关人士呕心沥血的结晶。需要指出的是,这项举世瞩目的阿波罗计划,是从1960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声明开始的。当时肯尼迪总统向世界宣告,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定要把人类送上月球,从而确立了人类登陆月球的目标。由于许多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集中,人类登陆月球这一目标终于伴随着阿波罗11号的升空而实现,可见确立目标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确立之后,针对这个目标,有知识的人贡献知识,有技能的人贡献技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成就大业。如果肯尼迪总统未曾提出过目标,即使很有才华的人,也有无从发挥之感,各种人才的力量也会因分散而削弱。所以,团队管理者应该基于自己的知识或经验,确立一个最适合团队发展的目标。明确的团队发展目标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员工越了解团队目标,归属感越强,团队越有向心力。

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目标,让员工对未来充满梦想,是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的重要经营谋略。松下担任社长时,常找机会向员工畅谈自己对未来的设想,1955年宣布了他的“五年计划”,计划用五年的时间,使松下电器公司效益从220亿元增加至800亿元。这种做法不但让员工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也震惊了整个企业界,同行纷纷改变政策,向松下电器公司看齐。松下电器公司有了发展目标,从此员工士气大振,与松下先生一道,构筑起松下电器王国。

适时提出团队发展目标,是团队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无论面临何种困境,管理者都要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他们以美好的梦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管理者。

团队目标一定要清晰明确

没有目标的团队,既不可能持久,又不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战斗力。因此为团队设立一个明晰的目标是十分必须、必要的。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沿着公路步行,分别向10公里外的3个村子行进。甲组不知道去的村庄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它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了。这个组刚走了两三公里时就有人叫苦了,越往后人的情绪越低,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