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管到位全集
5717300000023

第23章 团队管理到位(4)

(二)不是说服他人,而是倾听他人

有效沟通的第一原则,不是说服他人,而是倾听他人,这是成为有效沟通者的基本能力。一位好的沟通者,他是能够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的。在许多人与人接触以及沟通的场合,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仔细观察并且重视他人情绪上的表现,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慢慢就可以清楚了解对方的想法及感受,进而加以引导激励。

松下幸之助非常善于与员工沟通,尤其善于听员工的意见、建议和听员工发牢骚。

松下幸之助经常问他的下属管理人员,“说说看,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要是你干的话,你会怎么办·”一些年轻的管理人员开始还不怎么说,但当他们发现,董事长非常尊重自己,认真地倾听自己的讲话,而且常常拿笔记下自己的建议,他们就开始认真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由于听的人既显示了对说话人的尊重,又不走形式,毫不马虎的专注地听,回答的人就会十分认真地畅所欲言。这是一场比认真的竞赛,对于下级管理人迅速掌握经营的秘诀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松下幸之助一有时间就要到工厂去转转,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听取一线工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他认为后一点更为重要。当工人向他反映意见时,他总是认真倾听。不管对方有多啰嗦,也不管自己有多忙,他总是认真地倾听,不住地点头,不时地对赞成的意见表示肯定。他总是说:“不管谁的话,总有一两句是正确可取的。”

松下的头脑里,从没有“人微言轻”的观念,不管任何时候,他都认真地倾听哪怕是最底层人的正确意见。

沟通最难的部分不在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观念说出来,而在于如何听出别人的心声。也就是说,积极的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它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心。有效的倾听有两个层次的功能——既帮助接收者理解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对方的情感。好的倾听者不仅听到对方说的内容,而且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同时,有效倾听的管理者还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他们关心员工。

如何改善团队中的沟通行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在于积极倾听。

创建学习型团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1930年以前,英国工人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奶瓶口既没盖子也不封口,因此,山雀与知更鸟这两种在英国常见的鸟,每天都可以轻松愉悦地喝到漂浮在上层的奶油。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铝箔封起来,借以阻止早起的鸟儿偷奶喝。没想到,大约在20年后的1950年,英国所有的山雀都学会了把奶瓶的铝箔啄开,继续喝它们喜爱的奶油,然而知更鸟却一直没学会这套本领,它们自然也没奶可喝了。

如同山雀的成长历程一样,企业的成长壮大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的确,科学日新月异,信息瞬间传递,新知识、新经验、新创举层出不穷,每天大量的知识奔涌而来。面对这一切,学习能力就要增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局。因此,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又有了一个新的责任,那就是打造学习型团队。一个不能积极学习的团队,是无法面对激烈复杂的企业竞争,更无法适应多变的商业经营模式。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的知识经济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学习,顺应形势变化,任何忽略知识管理的企业都将丧失探索商业和技术新前沿的机会。

正如《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所说:“学习智障对孩童来说是个悲剧,而对组织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在这一嬗变中,大部分公司失败的原因,就在于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侵蚀,甚至吞没了。

据统计,从1918年到1988年的70年中,1918年的美国企业百强只有39家在1988年还“健在”,仍能上百强榜的只有18家,经营状况好的只有寥寥3家。这说明,一个经久不衰的企业成功的法宝不是先做大再做强,而是先做强再做大,要想做强,就需要企业永远充满活力,学习就是最好的润滑剂。

现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香港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声雄在一篇文章中说: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企业一种核心能力的形成。反过来,核心能力积累的关键也就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80%已经按照“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进行了企业再造;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已有40家(包括福特、微软等)公司进入了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轨道;我国的宝钢集团、海尔集团等部分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注重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培养和积累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建立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21世纪的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美国着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早在1983年就大胆预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和飞速壮大,信息社会已经在我们眼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组织学习对于现代企业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更是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先决条件,并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于企业的成败兴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

(二)学习能力才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知识的创新、积累、转移和共享,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和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等。

在产业结构突变、游戏规则重写的新竞争时代,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规模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学习的能力才是突破生存的不利格局、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只有重视学习、用心学习,企业才能适应这个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市场,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如果你能比别人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更有创新力,你就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学习能力是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之源。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迈向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企业因经济的疲软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竞争压力而步履艰难。对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来说,多年僵化的等级森严的组织体系和传统的泰勒制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消磨掉这家传统企业的活力。

杰克·韦尔奇入主公司第八任首席执行官后,与其同人发起了一场思想和智慧超越传统和层级的创建学习型企业运动。20年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年净利润达到127亿美元,名列美国《财富》2001年度“世界最受赞赏的知识型企业”和2002年度全美十大最受推崇企业首位。

韦尔奇在即将离任之前的年度大会上自豪地宣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了一个不断学习的公司,一个士气高昂、充满好奇的企业。对于学习型企业的创建经验,他说:“我们的行为是由一个最根本的核心所支配的,一个组织从所有源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以及迅速把这种学习转换成行动的做法——这是它最终的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而知识又与其他资源不一样,任凭权力再大、财富再多、武力再强,也掠夺不到它。因此,要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学习能力还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强、更快,否则核心竞争力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迟早会被稀释分解。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学习能力的竞争。产品的推陈出新、技术的改进、成本的降低,归根结底都有赖于学习。一家企业,全体员工都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最有效的工具是团队章程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子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拉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深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当奖励。驴子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子。

驴子关在栏子里是有章程的,他不可能像哈巴狗一样跟在主人的后面跳舞。如果一旦把章程打破,把哈巴狗的工作让他来做,那么一切就会乱了秩序。

“团队工作缺乏效率,那么最终责任人是企业领导而不是团队。”这是玛丽·莫西尔的一句名言。团队成员完成工作时,不管业绩好坏,都需要企业领导帮助解决业绩问题。他们需要反馈,需要有机会和统领全局的企业领导一起检查自己的工作与现实的差距。

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把握变革时机,调整企业的发展速度与方向。推动变革的一种最好方式是利用团队。团队可以随时组建,完成工作,随后予以解散。团队所做的工作是无法用其他方法来完成的。不管是研制新产品还是改进流程,团队可以把多种优势、技能和知识揉合在一起。

但是,团队要求高层进行更多,而非更少的管理。以为高层企业领导只要建立起团队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层经理要确保团队能出效益,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要求挺高的任务。由于团队与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分工不相吻合,因此高层经理必须带动并培育团队的活动,使团队不致被企业的日常工作所吞噬。

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团队在传统企业中是个外人,它的任务不在现有企业单位的职责范围内。因此,领导企业必须告诉团队成员他们与企业是怎样的关系,同样,也必须告诉企业的员工哪些是适合团队工作,会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如何使整个企业受益。

成功的团队目的明确,接受企业领导的指示。它的业绩目标植根于企业的战略与优先目标。团队需要了解企业目标及其与自己工作的关系,也需要激励和鞭策。失去了这些动力,团队只能随波逐流,业绩平庸。

没有一个高效的团队可以孤立存在,企业领导必须帮助团队了解它的供应商和顾客,以便建立适当的联系来达到目的。

玛丽·莫西尔说:团队一旦成立,企业领导必须确保团队能自主决策。如果利用团队让员工买管理层的账,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团队和企业的士气便会低落。

建立目的明确的团队,最有效的工具是团队章程。多数企业都有职责说明、制定目标的体制及个人业绩评估系统。团队章程是团队相应的工具。

团队章程的评估部分,值得引起企业领导的特别注意。评估能够量化团队完成的目标及主要绩效,可以借以向团队外的员工传达项目进展情况,并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跳板。

业绩评估使团队能检测自己的进展。例如,降低成本的团队一般都设立成本目标;业务流程重组团队设立了周期或时间目标,所有这一切使团队建立起责任心来。这听起来好像是压在团队身上的一副重担,恰恰相反,团队的存在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挑战。

企业领导也必须从团队那里得到信息和报告。下面是企业领导如何把团队工作列入其日程表的一些方法:

员工会上定出团队工作进展汇报的时间;

评估团队报告并给出反馈;

参与重大里程碑的信息发布;

如有需要,主动充当团队资源;

要求定期应邀参加团队会议;

顺便旁听团队会议。

如果企业领导明确要求团队使用现有业绩汇报方式,可能会无意之中限制了有效交流并因此限制了团队的效率。

团队致力于实现工作绩效,从而会得到激发,这在正常工作中是没有的。他们只要有方向、有限期、对自己所从事的重要工作有一种专注,就会更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