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5717400000030

第30章

(13)拍案击节者

这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都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在看球赛之类时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14)双手叉腰者

这种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爆发的精力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这个姿势,就像他用V字代表胜利的符号一样,成为他的特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意思。

注意识别别人的假动作

假动作多见于说谎者。在求人者与被求者面对面时,被求者有时为了表示拒绝,可能编个谎话来搪塞。当然,求人者并不知道他在说谎,除非谎言当场被揭穿。然而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是在事后才知道的。而在当时求人者是毫无防备的,也许说谎者惯于此道,让人信以为真,但是总有一些动作或手势显现出他刚才说了谎话,只是求人者没有留意观察而已。

通常的假动作有以下几种。

(1)掩嘴

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也许说谎者的大脑潜意识中他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用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同你谈话的人常伴有掩嘴的手势,也许他正在说谎话。可当你讲话时,听者掩着嘴,也许说明你说的话令他不满意。有时,这种掩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嘴唇;将手握成拳状,将嘴遮住。

(2)触摸鼻子

有时,当一个人说谎后,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指去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就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没有在说谎,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要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地触摸一下。

(3)摩擦眼睛

有些人在说谎时,会去摩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男人说谎时摩擦眼睛较用力,如果说的谎言较多时,他会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女人摩擦眼睛,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的妆容。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

(4)拉衣领

有时,当一个人说谎时,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他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一般会下意识地拉一拉衣领。

(5)搓耳朵

有时,这种手势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搓耳朵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后一种手势也是听者表示厌烦的标志。

(6)挠脖子

有时,说谎者在讲话时喜欢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要挠上五次左右。

一个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它一些表现,如: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露出惊慌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辞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你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等。辨认对方的假动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我们掌握这一技巧,有助于识破对方的谎言。

学会从声音来判别人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人们对其发音器官的有意识控制和使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控制和使用的重要对象便是说话的声和气。

人生于天地之间,其声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说的“声如洪钟”;有的人身材高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有气无力。恰到好处地使用声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而且还能使话说得生机勃勃,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有人对观声识人的情况加以总结归纳,得出了一些规律: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是由于紧张或不安。说话时不断清喉咙、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总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口哨声有时是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这些声音你能准确判断吗:“嗯。”——表明知道了;“喔!”——表明感到惊奇;“喔?”——表明心存疑问;“好的,照此办吧。”——表明完全接受;“好,以后再说吧。”——表明不肯接受;“好,再研究研究。”——表明原则同意,办法还须讨论;“好的,你听我回音。”——表明愿意帮忙;“好的,我替你留意。”——表明没有把握;“好的,我替你想办法。”——表明肯负几分责任。

现代生物学和物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量的大小,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决定音色。人类的声音,由于健康状况、生存环境、先天禀赋、后天修养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声音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异之别,另有音高、音长之分。所以声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品格——雅与俗,智与愚,贵与贱,富与贫。既然如此,那么声音便与人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况,以及未来的生存前景有一定关联。但是如果说声音能够决定人的一切,却又未免虚妄不实。不少社会名流,其讲话、演说的声音实在不敢恭维,而其才气不能不令人高挑大拇指。

据《三国典略》记载,北朝东魏末期,江苏一带有位盲人能听声气识人。有一天,他被人带到北方,当时的渤海王高澄想证实一下这个盲人的识人能力。于是他召集了高洋、赵道德、刘桃枝等几位手下,自己也混迹其中,让盲人分辨。听了赵道德的声音,盲人说:“此人当为人主。”听了刘桃枝的声音,盲人说:“当代王侯将相皆死于其手。但此人只是一个鹰犬,不过是受人指使而已。”听了高澄的声音,盲人无动于衷。有人私下用手指掐他,提醒他注意。盲人没有办法,撒了个谎,说高澄几年后也应当为国王。高澄听了,顿时狂傲地说:“我这一帮家奴都大富大贵,何况我呢!”后来,由于刘桃枝诬告朝廷有人谋反,北齐诸王大臣多被赐死,高澄竟被其厨房的伙夫所杀,其弟高洋受禅,为北齐文宣帝。盲人仅凭声音就能断人吉凶福祸,并且这般灵验,虽未可全信,但也不能不令人在惊奇之余深思:我们在漫不经心中,到底忽略了多少声音传递过来的信息。

学会从声音来判别人

生理学认为,声音上佳者,应始发于“丹田”。丹田,在人身脐下三寸处(古之道家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说,本书取其一)。发于丹田的声音深雄厚重、韵致远响,是肾水充沛的表现。肾水充沛,身体自然健康,能胜福贵,因而主人福贵寿全。同时,这种丹田之气充沛,丹田之声洪亮悦耳,易引起共鸣效果,给人舒服浑厚的感觉。不好的声音,则是那种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这种声音声气不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觉,为肾水不足的表现。

《礼记》中曾谈到内心与声音的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到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是外物使它那样。

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所以一个人如果内心平静时,声音就会舒缓和顺;一个人如果内心清顺畅达时,声音就会清亮和畅;一个人如果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声音就会偏激热烈。这就是“闻声辨思”的道理。

有关闻声辨思这方面的知识,《逸周书?视听篇》有四点内容可供参考:第一,内心伪善的人,说话声音紧张,结结巴巴,这是心虚的表现;第二,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第三,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第四,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

不同的声音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经过心理学的调查,大致形成这样几种类型:第一,声低而粗。这类人生活在现实里,性格成熟潇洒,较有适应力。第二,声音洪亮。表示此人精力充沛,具有艺术家气质、有荣誉感、有品位、有热情。第三,讲话的速度快。代表此人朝气蓬勃、活力十足、性格外向。第四,外带语尾音。这种类型的人精神高昂,有些女性化倾向,具备艺术家气质。

以上四种类型的声音,不论在交易或说服的工作上,都具有较为正面的作用。同样地,也有会产生负面作用的声音:第一,鼻音。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这种声音。第二,语音平板。较男性化,较沉默、内向、冷漠。第三,使人产生紧张压迫的声音。这类人很自傲,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好的声音和谈话技巧能提高说服力。那些说话声音粗而低、说话速度快、尾音明亮的人能给听众一种“这人值得信任,积极、潇洒、有领导才能”的印象。

学会从声气中识人

人类的声音包含各种要素,声调就是很重要的要素之一,例如大的声音比较威严,发出很大的声音,可以让别人沉默下来。然而,小的声音有时候更能发挥效果,这是因为人们会注意去听的缘故。当然,声大声小都需要姿势辅助,效果才更好。

无论是在战场上、商场上,还是别的什么“场”上,从声气识人都是很重要的。

(1)和声细气者

人们在请求、询问、安慰、陈述意见时常使用和声细气。它可以展现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温柔之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和声细气的运用,更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由于语音学中音素、音位的原理和人们说话时用声用气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不同,和声细气时的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细流,由人的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和声细气说话的男人,为人必定厚道、宽容、襟怀开阔;和声细气说话的女人,为人必定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2)轻声小气者

轻声小气表现出说话者的尊敬、谦恭、谨慎和文雅。在和别人交谈时,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密切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时,它还能避免一些可能会招致的麻烦。但用它来公开坚持意见、反驳别人、维护正义和尊严或表示强调是不可取的。

(3)高声大气者

高声大气是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它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和粗犷豪放的性格。它通常用来表示极度的欢喜或慷慨激昂的情绪。张飞是《三国演义》中最受群众喜爱的人物之一。他以粗豪、勇猛、爽直和坚贞的品质深深吸引着历代的读者。这个人物说话声音响如洪钟,具有浓烈的草莽英雄气质。从其外表便可以看到这一点。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长坂坡一役,曹操率众军追赶刘备。张飞立马桥头,圆睁环眼,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吼声如雷,将曹操部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跌于马下。曹操便回马而走。这段有声有色的传奇故事,凸现了张飞粗犷的草莽英雄气质。

(4)唉声叹气者

这种人心理承受能力弱,自信心不强,缺乏勇气,一旦遭到失败,便灰心丧气,沮丧颓唐,乃至一蹶不振。《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逸事。孔子去齐国的途中听到一阵十分悲哀的哭声,他于是对弟子们说:“这个哭声虽然很悲伤,但不是悼念死人的哀声。”孔子随后迅速向前走,遇到了那个哀哭的人。孔子下车询问他的名字,知道他叫丘吾子,孔子问道:“这里不是悲哀的地方,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丘吾子长叹一声,回答说:“我一生有三大过错,至今年老才深深觉悟到,但追悔莫及,因此痛哭。”孔子不明白其话中的意思,便一再追问,丘吾子才说:“我少年时代爱好学习,周游天下,等回来时我的父母都死了,作为一个儿子竟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是第一大过失。我做齐国臣子多年,齐君现在奢侈骄横,我多次劝谏都不被采纳,这是第二大过失。我生平交友无数,不料到后来都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去而不回的,是时间;不能再见到的,是父母。我是个大失败者,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说完,丘吾子便投水而死。人到了这种悲伤而自杀的地步,他的哀情可想而知。而孔子从声气中识别出丘吾子的哭声不是为了死者,而是有其它的原因,足见孔子识声气之能。

学会从音色中辨别人

《人体科学》杂志上说,人的声音是气流通过声带振动时发出的声波。人体对声波的感觉并不是没有限度的,人的听觉器官所能感受到的是频率20赫兹到2000赫兹之间的声波,低于20赫兹和高于2000赫兹的声波是人无法感受到的。

人的声音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能引起人复杂的心理效应。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纯浊,都能显示出异常复杂的情感。《灵山秘叶》中有这么几句话:“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听其声势,而观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其中的声气,略同于声学中的音量,通过声气粗细,察看人的气度;声势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长,声势壮者,声力必大;声华相当于声学中的音质音色,声华质美,则其人性善品高;声情相当于带感情的声音。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在语音中必然有所表现,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因此,由音能辨人之“征”。人的喜怒哀乐,必在音色中表现出来,即使人为极力掩饰和控制,但都会不由自主地有所流露。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人的内心世界,是比较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