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5717400000032

第32章

(4)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俗话说:“一锅豆腐磨不完,啰里啰唆招人烦。”简单明了的语言能让人感到轻松自在,同时,你也会给别人留下做事利落、果断的好印象。可说话啰唆的人,往往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让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谈是一种痛苦。

(5)礼貌告辞,讲究方法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告辞这一环节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方法得当,能给交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方法不当,则可能破坏辛苦建立起来的友谊,给别人留下不懂礼貌的坏印象。

当双方的谈话正处于高潮时,如果有急事必须离开,最好不要把着急的神情表现出来,也不能匆匆忙忙地说出离别之言,以免忙中出错。正确的方法是让对方把要讲的话说完,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萌生相识恨晚的感觉,希望再次与你交谈。

说话需要有一定的水平,尤其是与陌生人说话,更能将人的交际水平展现出来。只要能在初次交谈时,把握好一个度,就能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寻找共同的话题

找到大家的共同话题,交流就可以顺利进行,谈话就会显得有意义。

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走进一家珠宝店,在柜台前看了很久,售货员礼貌地问了一句:“姑娘,您需要买什么?”

姑娘不冷不热地说:“随便看看。”从她的言语中,售货员敏感地察觉到这是位个性独特的女孩。此时,售货员如果不能找到令顾客满意的话题,这笔生意很可能泡汤,使钱财从自己手边溜走。

这时,售货员不断打量这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从姑娘的穿着打扮上断定,这位顾客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于是,售货员说:“您的这件上衣好漂亮呀!一定没少花钱吧?”姑娘的视线从陈列品上移开了,说:“是的,这种上衣的款式很少见,我非常喜欢它。”售货员又接着说:“这么新潮的衣服,肯定不是在国内买的吧?”姑娘骄傲地说:“是的,它是我朋友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姑娘本来就天生丽质,再穿上这件衣服,更显得光彩照人了。”售货员面带微笑地说。

“您过奖了。”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售货员见状,又说:“不过,姑娘还有些美中不足,如果能够配上一条项链,那就锦上添花了,它能将您衬托得更加完美。”

姑娘客气地说:“是呀,我也这么想,只是项链是种昂贵商品,我担心自己选得不合适……”

售货员又说:“姑娘如果信得过我,就让我帮您参谋一下……”

结果,这笔买卖顺利地做成了,姑娘高高兴兴地买走了适合自己的项链,而售货员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在现实中,与人交谈时,有人会感到十分拘束,难以开口,有时大家因找不到共同话题而感到无法交谈。如果能够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会让双方之间的陌生感消除,让大家有进一步沟通的意愿。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共同性的话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讲话要因人而异。

有些话题,虽然一般人听起来感觉很有趣,而且在谈话过程中,非常受人欢迎,无论是听的人,还是讲的人,都能有种满足感。但这类话题毕竟不多,有些则是轰动社会的新闻,根本不用等你来讲,别人就早已听过了。

你在某一个场合,讲了很受欢迎的故事,而在另外一些人的面前,这个故事并不一定适合。所以,认为只要是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就会常常觉得是无话可谈了。

其次,寻找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话题。

找谈话的内容,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有些人喜欢与别人谈一些哲学理论方面的抽象话题,如果以这样一个话题开场,即便准备得很充分,但由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话题,在一般场合下,也会变得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的话,那么任何题材都可以成为良好的谈话资料。比如谈足球、篮球和羽毛球;或是谈生命、爱情、同情心、责任感、真理、荣誉,也可以谈一些食物、饮料、天气之类的,可以谈到某个人物的见解,还可以陈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当然这是一个活的问题,也可以做一下调换。

如果双方是初次相逢的陌生人,不妨从天气、籍贯、兴趣和衣着等方面着手。这些也属于合适的、共同性的话题,不会触及个人隐私,以利于继续交谈下去。例如:“你是哪里人?”“山东。”于是,可以列举山东一些优美的景观、发达的城市等。如此一来,双方的话匣子就算是打开了,谈话气氛也会逐渐好起来。或者,你还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如果能外出郊游,一定很不错。你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对方可能会说:“我喜欢爬山……”然后,接着对方的话题,便可以继续交谈下去。顺势类推,绝对能找出源源不断的话题,甚至觉得意犹未尽。

再次,试探对方的兴趣爱好,寻找合适的、共同性的话题。

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众人交谈,只要主动、热情地同他们说话、聊天,在话语中逐渐摸索、试探,总会找到投机的话题。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和嗜好,拓展谈话的领域,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必须使对方能够了解。比如:看到了一件雕刻,指着这件雕刻说,真像的作品。或听见鸟鸣,就说很有门德尔松音乐的风味。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要确定对方在这方面不是一个外行才可以,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还有可能会让人烦。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说话,因为失业的人太多了,自尊心很强又下岗的人,非常讨厌别人问及他的职业,所以像这样的话题,要尽量地避免。

若想知道一个人的职业,可以说:“阁下常常去游泳吗?”他说:“不。”那你就可以问他:“整天都是很忙吗?每天上哪儿消遣居多呢?”

这种问法,也是想要得知他人职业的一种试探法,这样,就可以试探出对方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如果对方的回答,是星期日或每天五点后去消遣,不用怀疑肯定是有固定职业的,反之,就不必再细问了。

一旦确定了别人有工作,再去问及职业,如此一来,就可以和对方谈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了。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卡耐基指出:许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用经验加以检验。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许多这类事情上有颇为激烈的主张,也有一些办法可以帮你认识自己的偏见。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2加2等于5”,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双方都提不出充分证据的那些问题的争论。

迫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仅是见解问题。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你就要小心,因为一经检查,你大概就会发现,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证据。

不成功的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众议院着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你此刻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林肯早年因出言尖刻而几次与人决斗。随着年岁渐增,他亦日趋成熟,在非原则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他曾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我们在遇到某些不讲理的人时,如果不争论也无关紧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就向林肯学习,还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的好。

日常生活中,争论是常有之事。但是,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潘恩互人寿保险公司立下了一项铁则:“不要争论。”

真正的推销精神不是争论。人的心意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

拿破仑的家务总管康斯丹,在《拿破仑私生活拾遗》中,写道拿破仑和约瑟芬打桌球时曾说:“虽然我的技术不错,但我总是让她赢,这样她就非常高兴。”

我们可以从康斯丹学到颠扑不破的教训。让我们的顾客、朋友、丈夫、太太,在琐碎的争论上赢过我们。

卡耐基指出: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从争论中获得好处——那就是避免它。避开它!像避响尾蛇和地震一般。十有九次,争论的结果总使争执的双方,更坚信自己绝对正确。不必要的争论,不仅会使你丧失朋友,还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

委婉地说“不”

社交中,许多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苦恼。温良谦恭的教育,使我们似乎既不好意思拒绝,也不敢拒绝。可是,如果我们贸然答应的事,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那最后不但自己痛苦,也会让托付的人觉得我们言而无信,是个不值得交往的人。所以,学会拒绝是社交的重要一课。

可是,如果直言拒绝,毕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该怎样拒绝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让对方难堪,甚至生气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拒绝技巧和注意事项。

1拒绝时先肯定对方

拒绝时先肯定对方,就是让对方觉得你并非在拒绝他,但事实上他却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你的拒绝。这就好比在苦药外面加上一层糖衣,吃药时你虽不觉得苦,但药效却依然发生了。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比如,某公司要招聘一个会计人员,小王也去应聘了,可她既无学历,也无能力,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看着小王兴冲冲的神情和满怀期待的眼睛,主考官就委婉地拒绝说:“你很优秀,可这个岗位不适合你。这个岗位需要经常出差,而且可能要时常加班,你一个女孩子……”小王虽有些失望,但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因为主考官是先肯定她,才拒绝她的。这让她觉得很舒服。

这个例子,就明白地说明了寓拒绝于肯定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在恋爱中也经常用到。

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风尘女子,但这个女子对男子并不倾心。她怕直接拒绝会伤害男子的自尊心,就讲了如下的话:“你是一个有着高学历、前途无量的人,怎么可以被我这种没有教养,又没正当职业的女子连累呢?请相信,我的确对你倾心过,可如果我真的爱你,就更应该离开你,让你继续你的学业,寻找你的幸福。所以,我越爱你,就越不得不与你分手……”

这个女子的拒绝之所以巧妙,是因为她始终在贬低自己,赞美对方,这就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减轻了其因被拒绝而产生的痛苦。

这招在职场中也经常用到。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当受到某些人纠缠时,不妨在谈话中先将其恭维一番,给其戴顶“高帽”,从而使对方盛名之下不好意思太过分。

某公司新进一女子,十分漂亮,经理对她一见钟情,悄悄地主动邀她:“晚上陪我吃晚饭好吗?”

碍于情面,该女子不得不按时赴约。见面后,经理喜出望外,该女子却一边向经理劝酒,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对本公司的看法和未来的打算。她不时地赞扬这位经理,称他有修养、讲信用、关心下属、受人尊敬,夸得经理心花怒放。

最后,经理不但亲自把该女子送回家,还意味深长地说:“你是个自尊自爱的女子!也谢谢你让我保存了在你心中的形象。”

2幽默拒绝更有效

幽默是一剂良药,可以缓解因拒绝而产生的尴尬和不快。恰到好处的幽默不但让拒绝者胸有成竹,而且能让被拒绝者容易接受。

古时候,一个读书人考中了状元,宰相见此人英俊不凡,文采惊人,就有心招他为婿,可不知他是否愿意娶自己的女儿。于是,宰相便在席间以试试状元的文采为借口,出了个上联,让状元对下联:“因荷(何)而得藕(偶)。”聪慧的状元一听,马上明白了宰相的心思,他想到了家里含辛茹苦的妻子,马上脱口而出:“有杏(幸)不需梅(媒)。”宰相听了,也不再勉强。

在本案例中,聪敏的状元利用席间现成的杏和杨梅,幽默而不失礼貌地拒绝了宰相的说媒,其勇气和智慧,确实不愧状元之名。

在拒绝别人时,如果恰当地运用幽默,还可阻止他人的纠缠,使其知难而退,同时又给对方保留了面子。

美国华盛顿一位着名的推销商,曾挨家挨户推销闹钟,有一次,他叩开了一家人的门,很有礼貌地说:“先生,您应该有个闹钟,这样可以每天早晨让您按时起床。”主人听了,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我看不必了,有我妻子就够了,先生,你大概不晓得,她比闹钟‘闹’得都准时。”听了这位主人的拒绝,这个推销商再也不好意思继续推销了。

此外,幽默地拒绝还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技巧。它让拒绝变得情有可原,甚至逗得对方哈哈大笑,从而更加理解你的立场和难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当选总统之前,曾担任海军部的高级官员。一次,他的一位好友听说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秘密建造了潜艇基地,便问罗斯福此事是否当真。罗斯福为难了:说不说呢?不说,朋友不高兴;说了,又违反了军队纪律。他想了一下,故作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把身子移向朋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朋友以为罗斯福要向他透露机密了,忙兴奋地说:“能,一定能!”

罗斯福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也能!”

他的朋友先是一愣,然后也大笑起来。他再也不向罗斯福打听这件事了。

罗斯福作为一名海军高级官员,在两难的情况下,幽默地拒绝了对方,既维护了朋友间的感情,又没有违反军纪,堪称社交活动的典范。

社交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拒绝而又不好拒绝别人的时刻。这时,幽默可以助我们获得满意的结果。

实业家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时,刚下飞机就遇到了闻讯而至的一位香港女记者。她直言不讳地上前问道:“先生,您这次来带了多少钱?”王光英听了,略一迟疑,便笑着答道:“亲爱的记者小姐,您难道不知道中国有一句俗话吗?女不问年龄,男不问钱数。你说对吗?”女记者听了,自知失言,没有继续追问。王光英的话既达到了拒绝回答的目的,又不乏幽默感,比起支支吾吾,或仅以“哼哼”、“哈哈”来掩饰,不知高明几倍。

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着实不易。这不但需要深厚的修养、丰富的社交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需要一颗体谅对方的心,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作用。

3巧设计谋,让对方替你说“不”

在社交中,如果直接拒绝别人,往往容易让对方抵触,从而站在了你的对立面。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对方也许会欣然接受你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