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纪晓岚
5718300000022

第22章 纪晓岚与和珅(2)

“中堂亲自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已经下轿了。”

和珅以前虽对刘墉怀恨在心,但见刘墉今天对自己如此尊重,自己此时此刻也不能失礼,无可奈何只得冒着风雪下了轿子。和珅此时正要跟刘墉招呼,但刘墉没等他说出口,先“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口中说道:“给和大人贺年!”

刘墉在朝中也是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可是今天他都跪在地上拜年,和珅不得不急忙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格外名贵价值万金的雪貂皮袍和锦绣马褂,一下子被地上的污泥沾得污浊不堪。

两人同时站起身来,和珅看刘墉,虽然他身上也是沾满泥污,但他却穿得是件破皮袍,早已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了。心想,看来是刘墉早就有所准备,知道这是刘墉故意整他,心里对刘墉又气又恨,叫苦不迭。

到了宫中,和珅将此事向乾隆诉说一遍,想要乾隆为他出气。乾隆听后倒是哭笑不得,说道:“是你自己在地上跪的,怎么好拿刘墉治罪,大清律法上也没有此条啊!”又对和珅劝慰一番,这事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满朝文武一时也觉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大家都觉得刘墉总算为大家出了一口怨气。

有人对纪晓岚说:“纪大人满腹经纶,都知道您总是善于捉弄人,连诸位朋友,都让你戏谑过。锋芒所向,为何总是躲着一个和珅?”

纪晓岚听完之后只是诡秘一笑,随即答道:“与友人开玩笑,只是寻个开心。友人虽难堪出丑,自有友情存于心中,不会介意,开得玩笑多了,自然说明友情深厚。我与和珅同朝称臣,也有时开个小小的玩笑,只不过是蜻蜒点水,适可而止,实因我们的交情不可与诸友相比啊!”

和珅收受贿赂,已积蓄了万贯家财于是挥霍无度,连年大兴土木,营造府第。和府之内亭台楼阁,花园水榭,应有尽有,豪华至极,精妙绝伦无与伦比,并在各处雕刻名人的题词题字,汇集各家书法,要将和府装点得美妙无双,冠绝京华。

和珅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建好之后当然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坛圣手,和珅自然要求纪晓岚为之题写。

纪晓岚见和珅这次有求自己,心想我何不嘲弄他一下,让这位不可一世的权贵,也晓得我纪晓岚的厉害。

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珅,并且又郑重其事地为和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

这“竹苞”二字本是《诗经?小雅?斯干》中的词语,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所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学士只写“竹苞”二字,和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不可否认,内心于是十分高兴。又看纪晓岚与别人常常是虚与委蛇,对自己却是恭恭敬敬,自然有几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谑自己,便十分高兴地将其收下拿回府中,督工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悬于亭上。

新建的和府落成之后,和珅得意非常,于是在府中举行落成典礼,大宴宾客,以此炫耀门庭。一时间,和府内外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文武百官的庆贺和恭维使和珅感到无比荣幸。盛宴款待之后,高高兴兴地引导来宾在府内各处观赏一番。

人们到了和府花园,看了纪晓岚题写的匾额之后,不少人看出其中用意,只是当场默然不语,回去之后互相传说,大开心。

这天,刘墉、陈半江、卢文弨等人应邀来到和府。看到纪晓岚为和珅题写的“竹苞”二字,刘墉忍不住笑出声来。和珅见刘墉无事而笑,不明其中缘故,便向刘墉问道:

“石庵兄为何发笑?”

刘墉一听,后悔刚才哑然失笑,致使自己失态,只是笑而不答。

刘墉越是不说,和珅就越是心生疑虑倍感疑惑,于是再三追问。

刘墉心想,我何不当众说出来,借此让和珅当众难堪,不信你不怨恨纪晓岚,那他就会想法回敬一下,这两只好斗的公鸡碰在一起,以后准会有好戏看的,大家岂不快哉!想到这里,刘墉扬手一指那块匾,对和珅笑道:“看了匾上所书,你说我能不笑!”

这时,站在刘墉身后的陈半江,此前早已看出匾中用意,因他几个都是纪晓岚的多年好友,有意为纪遮掩,便悄悄地拉一拉刘墉的衣服,示意他最好不要说出。和珅仍在追问:“请刘大人明示,这‘竹苞’二字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墉得了陈半江的暗示,心想自己是否应该说出,陈半江抢着说道:

“依我看来,‘竹苞松茂’,语出《诗经》,后人沿用久矣。

今者纪学士只题‘竹苞’二字,我认为实为乱翻典故,弄巧成拙,贻笑于大方之家啊!”

和珅听了半信半疑,又掉头向刘墉再次询问,刘墉沉思一下,想此事如果这样了事,一出好戏就看不成了,便按捺不住地说:

“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昀在和你开玩笑!”

和珅此事还是纳闷不已,赶快追问:

“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

刘墉笑道:“如果你把‘竹苞’二字拆开来看,岂不成了‘个个草包’吗?”

和珅听完之后恍然大悟,又羞又恼,当着众多宾客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想:这纪晓岚,竟然作践到我头上来,真是岂有此理?我一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此事发生过后,纪晓岚同和珅的关系于是便紧张起来,和珅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但纪晓岚也是乾隆的爱臣,乾隆见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无意伤害纪晓岚。可是,和珅一直怀恨在心,心想有朝一日定要报复一下纪晓岚,刘墉对此自然也是懊悔不已。他想自己只不过是想从中挑拨一下,让纪、和二人产生点小摩擦而已,没成想这和珅如此狠毒,百般刁难纪晓岚。便去向纪晓岚赔礼道歉,要他多加小心。

刘墉与纪晓岚本是好友,为什么他这次竟然做出对不起朋的事来?传说另有缘故在里头——

纪晓岚和刘墉等人侍驾出游泰山,行封禅大典时,御驾出了京城向南行进,行到河间县地面,再往前走就是献县了,乾隆行到这里忽然想起纪晓岚当时“哭雨”的事来:

那是前一年的春天,天空正下着一场山雨,眼前是一片细雨漾漾、飘飘洒洒。正逢纪晓岚应召入宫,皇上见他脸上浇了许多雨水,便问道:

“你进得殿来,竟不把脸上雨水擦掉,你可知罪?”

纪晓岚紧张起来,刚才听人宣召很急,便赶紧进宫面君,由于匆忙竟忘了擦去雨水,此刻皇上降罪下来,该当如何回答才是?可是,纪晓岚就是纪晓岚,他急中生智向皇上回道:

“为臣面上雨水早已经擦去。圣上所见之状,不是雨水,却是泪水呀!擦不胜擦,恭请圣上恕罪。”皇上听了,心想纪晓岚不知今天又要跟我搞什么鬼把戏,我倒要查问一番,看他如何答对?便问道:“爱卿,此刻为何落泪?”

纪晓岚此时见皇上有意追问,便急忙答道:“微臣恭请圣上明鉴……”说着纪晓岚停下话来,偷眼看看皇上脸色此时如何。

皇上问道:“明鉴什么?还不快讲!”

“微臣不敢讲,怕圣上降罪下来,臣等吃罪不起。”

“朕赦你无罪,快快讲来!”

“谢皇上,叩请圣上明察。为臣家乡河间府,为九河交汇之所,地势低洼。每逢雨大之年,淹灌田亩,禾稼受损;雨少之年,则地碱土瘠,寸草不生。这里即使赶上丰年,也只能得六七成;若是干旱之年,地不纳苗,地面泛起一层白白的碱末。每逢春季,干旱少雨。他处百姓皆曰‘春雨贵如油’,而我们这一带家乡百姓均说‘春雨咸如盐’。大雨尚好,能把碱气压下去。最可恨的是像今天这样的小雨,雨过天晴,日头一晒,盐碱均都集于地表,田里泛起一层碱末。正赶上这春播之时,种上不出,出苗不长。假使田里无苗,家乡百姓,靠何获得秋收?为臣想起此事,悲悯家乡百姓,禁不住潸然泪下。”

纪晓岚说着此语,此刻真的泪如雨下,一副十足的感伤情怀。皇上看他脸上的雨水,真的换成了泪水,难得他有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皇上说道:

“看你忧心忡忡的样子,倒是真的忧虑家乡黎民百姓。朕倒要问问你,每逢雨雪风霜,你常常为家乡忧虑吗?”纪晓岚马上答道:“为臣不敢说谎,无论阴晴雨雪,家中朝中,臣总是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好吧!朕就欣赏你这样忠心耿耿的臣下。那么你说,朕如何做你才高兴呢?”

“臣不敢说。”

“只管说来,恕你无罪!”

“为臣斗胆叩请皇上,免去家乡今年钱粮。”

“呵呵!说了半天,你竟然和朕绕了一个大弯子!”

“为臣不敢!恭请圣上降恩于家乡百姓免除钱粮,纪晓岚代家乡百姓叩谢龙恩了。”说着纪晓岚又跪在地下叩头,把皇上逗得连连发笑。

乾隆想想说道:“现在河间府内共有几县?”

纪晓岚答道:“一十三县。”

“河间府一十三县,地面太大。朕这样考虑你看如何,朕暂且免去你献县本年的钱粮,你看如何?”

“谢万岁。”

纪晓岚连连叩头,虽是一县已是满面春风……

乾隆皇帝这次驾临河间,想起以前的这件事,把纪晓岚叫到御驾旁边,向他说道:

“纪晓岚你可知罪?”

纪晓岚听了此语之后心里不禁有点畏惧,但见皇上脸上笑呵呵的,不像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便大胆地说道:“启奏皇上,为臣不知何罪!”

皇上说道:“咱们自从出京到现在一路上只见谷物稔熟,颗粒饱满,枣李成行,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你为何在去春下雨之际,谎报实情,说家乡丰年只有七八成年景,快快与朕道来!”

纪晓岚见皇帝想起了去年哭雨那件事,便头脑机智一转笑呵呵地奏道:

“官道两旁,良田千顷,加上交通闭塞,百业兴旺,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勤于经管,乍一看去自然都有九、十成年景。为臣家居河间城东南面百余里的崔尔庄,那里便与此地不同地势低洼,土地盐碱瘠薄,不能和此处相比。即使今年风调雨顺,也只有七八成年景。”

乾隆皇上本来对纪晓岚的能言善辩甚是欣赏,今天见他如此说来,心里便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我倒要看看你纪府是何等模样。于是便吩咐下了官道,绕道崔尔庄,今晚驻跸纪府。

纪晓岚见如此这般想法,赶快派人到前面引路,专拣庄稼长得不好的地方走,由河间城离开北京直通大名府的官道,坎坎坷坷地奔向崔尔庄。

由于前面引路,皇上一路的所见,确如纪晓岚所说,田地或是盐碱泛白,或是龟裂少苗,庄稼长得低矮弱小,与刚才经过的地方看,相形见绌,顶多能有七八成收成。

到了崔尔庄,纪晓岚早已派人做好了各种准备,安排乾隆住进纪府内宅。

这几间房子虽然不够高大,却也是典雅清静。皇上看这纪府并不十分豪华,心中暗自称是。

纪晓岚吩咐人献上家乡的金丝小枣。这金丝小枣确是非同一般,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特产,核小肉厚,甘甜异常,掰将开来,拉出长长的丝线。皇上吃着十分新鲜,便向纪晓岚问道:

“这样甘甜的枣子,朕还是平生第一次尝到,爱卿为何以前没有向朕说起过?”

纪晓岚说道:

“这样甘甜的枣子,为臣也是第一次吃到,所以未曾向万岁爷启奏。”

皇上看纪晓岚开玩笑的毛病又犯了。心中也不恼怒,便笑一笑接着说道:

“爱卿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三十岁之后进京,为何说第一次尝到如此甜美的果子?你可知道欺君罔上,该当何罪?”

纪晓岚清楚皇上在跟自己开玩笑,也不害怕,便向乾隆说道:

“恕臣下奏明,家乡小枣广有种植,但此前并无特色。今年出奇的甜美,实是圣上驾临,降福于乡里,枣儿也便十分的甘甜了,为臣在此谢主隆恩了。”

说着纪晓岚跪下磕头,此刻把皇上逗得哈哈大笑。

晚宴之前,纪晓岚引皇上来到他家的大客厅之内,这里宽敞明亮,摆设考究,只是房间内部屋顶的檩木椽子全都露着。

原来献县一带人家盖屋起舍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屋顶是平的。

檩木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竖着用檩,横着用梁,檩木交接处由横梁架起;另一种是不用大梁,横着用檩木一齐排开,两头搭在前后山墙上即可。纪府内的这间客厅,就是后面一种不用梁的建筑形式。但檩木很粗,比一般农家建房用的大梁要粗得多,每根有两丈多长。这献县一带那时尚无装天花板或吊顶棚的习俗,所以进到室内,屋顶的檩木、椽子、笆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皇上坐在厅内,此时正和他身边的几位大臣闲谈。纪晓岚仰头看见屋顶的檩木,忽然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找机会插话说道:

“圣上看这客厅,与京城其他房屋有何差别?”

乾隆不明其意,上下左右地打量一番,没有察觉有何异常之处,便要纪晓岚明言。

纪晓岚说道:“常言说地域不同,风俗各异,我们直隶农家盖房起屋,虽然各处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就是直隶无梁啊!’圣上你依臣所指请向上看。”

乾隆不知其中有诈,顺着纪晓岚的引导,抬头倾望纪府屋顶,果然是纪晓岚所言几十根硕大的檩木并列排开,没有上梁木,若有所悟地说了声:

“噢——直隶无梁”。

此话皇上是没有什么考虑脱口而出,并没有仔细品味其真意,又复归了以前的话题。

这次纪晓岚侍驾出巡,还兼任着皇上的起居,这时纪也不动声色,暗暗地将皇上的话记下来,写成:

“某年某月某日,万岁驻跸纪府,于客厅云:‘直隶无粮。’”

常言说君无戏言,一句话出口便难以收回,这纪晓岚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几日后,君臣来到山东诸城,此处乃是刘墉的老家。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朝廷之中是军机大臣,父子两代居高位,家中颇有资财,刘府青堂瓦舍,庄重华美,和纪府相比当然是高出一筹。

乾隆皇帝率领封禅的队伍,经过这里时,想刘家两代官居显位,朕何不驻跸刘府,借此看看刘家的场面究竟有多大。于是住进了刘墉的家里。

刘氏父子是要面子的人,见皇上亲临自家所以安排的宴会十分丰盛,他家那座客厅,比纪府的大上四五倍,飞檐凌空,室内宽敞华美。纪晓岚向顶上一看,屋顶风格与自己家的迥然不同,檩木交接处,并排地用了两根一抱粗、四五丈长的大梁,心想这回巧了,我为何不这样……他又像在纪府一样,如法炮制,引得皇上说道:

“这山东与直隶果真不同,直隶无梁,山东双梁。”

纪晓岚偷偷地记上皇上说的话:

“某年某月某日,圣上驻跸山东诸城刘府,曰:河北无粮,山东双粮。”

当宴席结束之后,纪晓岚凑到乾隆跟前,跪在地上,向皇上叩头谢恩,皇上纳闷不已,问道:“纪爱卿,你为何谢恩?”

纪晓岚跪在地上不断地磕头,向皇上奏道:

“臣不敢说,只怕圣上怪罪下来,臣将死罪难逃!”

乾隆心想:“纪爱卿一向鬼计多端,不知他这次又有什么花花肠子?”朕倒要问出个究竟。于是说道:

“朕赦你不死,你就快快讲来吧。”

纪晓岚又连忙磕头,谢万岁爷免去死罪,但纪晓岚还是跪在那里默然不语。乾隆笑道:“朕已恕你不死,为何不快快奏来?”

“启奏皇上,臣又有疑虑只是说了出来,又怕获罪革去官职!”纪晓岚又这样说。

乾隆看了越发相信是纪晓岚肯定又想出个笑话,便说道:

“朕不革去你的官职,快快奏来!”

纪晓岚趁机又说道:

“万岁爷果真免去为臣的一切罪过?”

“朕赦你无罪。”

“果真无罪,为臣就要讲啦。”

皇上有些不耐烦了。心想怎么今天纪晓岚如此罗里罗嗦?

便再次催他快讲。

纪晓岚跪在地上。一本正经地奏道:

“微臣谢主隆恩,只刚才因圣上所言‘直隶无粮,山东双粮’。万岁爷刚才对言免去了臣家乡的皇粮,由山东代拿,臣怎能不叩头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纪晓岚说话之时并不容别人插话,一口气说完,又连连叩头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