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黎元洪传
5720200000025

第25章 最后岁月(1)

1923年11月8日,黎元洪偕如夫人黎本危、秘书刘钟秀及仆役数人在李根源、金永炎、饶汉祥等人的送别下,乘日船“高丽丸”号东渡日本,告别了政治上的是是非非。半年之后,黎元洪从日本回到天津寓所。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安心颐养天年。至此,黎元洪风风雨雨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那曾经给他带来无限风光和荣誉,也曾经给他带来无限痛楚和难堪的政治舞台,从此之后将成为白头老人闲坐述说的往事。从辛亥首义到落户天津,人生真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而已。

黎元洪远离政治之后,卸下“总统肩”,在天津做起了寓公。与此同时,他也成功地由一位政治家转变成了实业家。黎元洪晚年的全部家用开销,基本上都来自他投资实业的滚滚利润。

黎元洪钟情实业,并非是从晚年才开始的。黎元洪少年时期家境贫寒,饱尝贫穷滋味。所以,黎元洪一生崇尚节俭,决不铺张浪费,吸烟、赌博这些恶习一概都没有侵害到他。而这些在民国政坛的高官中,实属罕见。随着黎元洪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他的薪俸也随之水涨船高。以1915年黎元洪在北京政府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为例,当时,袁世凯规定副总统月薪一万元,每月公费两万元;再加上黎元洪的几项兼职,按照黎元洪长女黎绍芬的回忆,黎元洪每月的月薪在五万元左右。而当时一个一等兵六元的月薪,就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两相比较,黎元洪的月俸可算做是天文数字。不菲的收入和黎元洪的俭德,使他迅速积累起一笔可观的财富。

人的观念总是随时代而改变的,黎元洪最初并没有把这笔省下来的钱投向实业,而是用来购置房产。黎元洪在接受袁世凯赠送给他的位于北京东厂胡同的十万元住宅之后,曾经借袁世凯举行葬礼之时,将相当于这笔购房款的钱财如数奉还。此后,黎元洪又以“黎大德堂”(黎元洪的堂号)的名义接连斥资银洋七千三百五十元,在东厂胡同原宅的附近购得三处产业。二次复职总统时,黎元洪又用银洋一千八百元,购得东厂胡同十三号的房产,使黎元洪在东厂胡同的私宅连成一片,俨然是一座深宅大院。

政坛失意,寓居天津之后,黎元洪在购置房产时更有一些大手笔。黎元洪在天津共有两处比较集中的地产,是1914年至1918年间,耗资银洋四万两千元购得的。一处是在英租界盛茂道(今和平区河北路219号),是他于1914年与1918年先后以“黎大德堂”的名义从英租界工部局购买的,三块土地共八千零九十六市亩;后又购买了张金鉴堂上地四百六十九市亩。黎元洪在买进这些土地后,委托一个外国建筑师,先后建成东楼、中楼、西楼、戏楼与花园等,共有房屋一百七十一间,建筑面积八千五百一十六点五平方米。其中楼房一百五十间,平房二十一间。东楼房是一所西式二层带地下室的混合结构,机砖、瓦顶,双槽门窗,菲律宾木地板;西楼为法式三层楼房,高台阶,楼上有平台、凉亭,富丽堂皇。中楼又叫“鸳鸯楼”,也是一所西式二层楼房,前后被花园围绕。戏楼有休息厅、客厅,一些着名的演员还在此唱过堂会。一处住宅是在德租界威廉路(今河西区解放南路256号),是黎元洪1917年以宋卿府君的名义购置的一块三点七二市亩的房产,经拆除后修建成一所花园住宅,共有房四十四间,建筑面积一千八百七十八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洋楼,砖混结构,混水墙,砂石面,尖形瓦顶,大理石台阶,整座建筑与室内装饰都十分讲究。院内有喷水池、方亭、石雕仙人像等。黎元洪1928年就溘然长逝在这座寓所之内。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发展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国内也随之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黎元洪虽然置身官场,然而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受传统束缚较少,而且非常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张勋复辟之后,黎元洪卸职总统,隐居天津租界,开始对投资实业产生浓厚兴趣。

他对外宣称:“对于政治已经心灰意冷,以后将在实业界力求活动。”此后,黎元洪便与美国人华克合作,在北京合办了中美实业公司,由黎元洪出任董事长。该公司开办之初,生意兴隆。主营进出口业务,进口以汽车、电料为主,出口以大豆、猪鬃为大宗。由于公司的副董事长为蒙古王塔旺布里加拉,蒙古王公可以拥有私人土地,公司还在西北屯田植林、圈地养兵,规模颇大。从此,黎元洪投资实业、金融业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

仅据天津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有关黎元洪经济活动资料统计,黎元洪先后投资的银行、厂矿七十余家,投资金融不低于三百万元。其中,投资有二十余家银行:共有中国银行(股票金额三十二万元)、中华江业银行(股票一千股,股金美金五万元)、中国实业银行(股票金额五万五千元)、黄陂商业银行(股票十张,股金五万元)、左通银行(股票一百五十股,股金十五万元)、劝业银行(股票五百七十六股,股金五万七千六百元)、新华储蓄银行(股票三百股,股金三万元)、上海永亨银行(股票五百股,股金二万万千元)、金城银行(股票二百股,股金二万元)、天津北洋保商银行(股票二百股,股票二万元)、华孚商业银行(股票二百股,股金二万元)、中南银行(股票一百股,股金一万元)、农商银行(股票五十股,股金五千元)、香港广东银行(股票二百股,股金一万元)、华意(义)银行(股票二百股,股金一万元)、华孚银行、天津汇理银行、天津麦加利银行、天津华北银行、东方商业银行、震义银行等。

黎元洪投资的大型煤矿共有八个,即中兴煤矿公司(股票六十六张,计五千四百股,股金五十四万元)、浙江长兴煤矿公司(股票一万一千零四十五股,股金三十一万零九百元)、中原煤矿公司(股金十一万元)、六河沟煤矿公司(股金十一万元)、磁县怡立矿务公司(股金十万元)、芦汉银公司(即临城煤矿,股票四张,股金十万元)、北票煤矿公司(股票五百股,股金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元)、翕和萍乡煤矿公司(股票五十股,股金五万元)等。矿产类公司也有八个,即龙烟铁矿公司(股票五十股,股金五万元)、新乡宏豫铁矿公司(股票十股,股金五千元)、济华铁矿公司、中华矿业公司(股票四十股,股金四千元)、河北石膏公司(股票九张,股金八万零六百元)、塘沽久大精盐公司(股票七百张,股金七万元)、永利制碱公司(股票五百六十一股,股金五万六千一百元)、伍佑泰和盐垦公司(股票十股,股金一万元)。森林类的共三个,即铁嫩森林采木公司(股金十四万六千元)、天利采木公司(股票一百股,股金一万元)、龙门县林照。纺织类六个,即上海丰华纱厂公司(股票一百股,股金一万四千七百零五元)、无锡纺织公司,汉口第一纺织公司(股金一万五千元)、山东鲁丰纱厂公司(股票八百股,股金四万元)、石家庄大兴纺织公司(股金一千七百两)、湖北楚安公司(股金五百六十两)等。面粉、食品类五个,即山东兴华机器制面公司、天津民丰机器制面公司(股金六百二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六元)、香港及上海兴华机器制麦面公司(股金港币一万元)、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股金港币一万元)、中华国民制糖公司(股票二百股,股金二万五千元)等。证券类五个,即北京证券交易所、天津证券华纱粮食皮毛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华盛信托公司、中易信托公司等。保险类两个,即上海华安合群保寿公司、金星人寿保险公司等。

此外,黎元洪还在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北京玉泉山啤酒汽水公司、兴林造纸公司、山西大应广济水利公司、中美实业公司、上海新新公司、香港中国邮船公司等都有参股。因此说,将黎元洪看成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应该不算为过。黎元洪的这些投资,大多数以大德堂、秉经堂、孝义堂等堂号和黎宋卿、黎萱卿以及他的子女黎绍基、黎绍业、黎绍芬等人的名义购买股票的方式来进行的。黎元洪的投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金融、矿产、森林、造纸、食品、面粉、贸易、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黎元洪的投资地域也相当宽阔,从黑龙江到香港的很多地方都有黎氏的投资。

总之,黎元洪晚年退居津门之后,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投资实业之上。从一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摇身一变成为身价百万的陶朱公。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自在其中。

黎元洪晚年寓居津门,靠着投资实业的丰厚利润,生活过得颇为安逸、舒适。但是他一向崇尚节俭,决不奢侈浪费。除了以资家用之外,黎元洪的主要开支都用在捐助教育和社会交际应酬上。即使遇到自己的生日,黎元洪也只是请身边的几个人吃顿饭,仅此而已。

黎元洪的生活方式比较西化,这与他早年接受的北洋水师学堂的教育有关。无论在职与否,黎元洪向来穿西装、制服,很少穿中式服装。在饮食方面,自辛亥革命以后的数年间,黎元洪每日三餐也多是西餐。黎元洪的西餐菜谱是:早餐吃牛奶麦片粥,午餐和晚餐都是一汤、一鱼、一肉、一素菜,主食为一片面包,餐后喝一杯咖啡,绝对不吃米饭。他的家里向来有两个厨房,一中一西:他与大女儿吃西餐,夫人与办事人员吃中餐。但一年之中有三天例外,要吃中餐,那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一定要在大饭庄叫一桌酒席来吃,儿孙们围着他循序坐定,陪他吃饭。实际上是他看儿孙们吃,他自己也就是每种菜尝上一口,以示中国人不忘本,不失传统之意。除此之外,只有遇到伤风咳嗽,他才暂时改用中餐。黎元洪爱吃西餐的一个理由是西餐为分餐制,比较卫生;而中餐用筷子反复在盘子里夹菜,容易传染疾病。另外,黎元洪的肠胃不太好,所以每日三餐多是吃西餐。

黎元洪也很注意健身。每日早饭前,他总要做一次体操。中午有午睡的习惯,但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沙发上。他非常喜爱骑马与散步、打网球和滑冰。黎元洪在天津租界的住宅是一处美丽的花园,他在花园里自建了一个网球场,并且经常在下午打上一个小时的网球健身。等到冬天来临,黎元洪就让人把网球场浇上冰,改打网球为溜冰。在北京大总统任上,他常到北海去溜冰。黎元洪晚年的闲暇生活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黎元洪不好烟酒,也不喜欢赌博。他最大的三个爱好就是书法、京剧和交朋友。黎元洪平素就喜好书法,字如其人,厚重有神。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黎元洪回乡祭祖,他送给乡里乡亲的礼物就是他亲自手书写的“福”字,由此可见黎元洪对书法的注重。晚年息居天津后,他更是日日临池,不知疲倦。遇到有人索要墨宝,他提笔就写。如果有人备好空白的对联或横幅宣纸请他为自己题词的话,他总是高兴地按照客人的意思写好交付,所以当时不少人家里挂有黎元洪的墨迹。例如,他曾为无锡梅园题写一联,联云:

梅放满园春,欣看四周山色,万顷湖光,胜景逾辋川别业;

诗吟小香雪,媲美三径黄花,千林红叶,闲情似邓尉高风。

黎元洪的另一个爱好是京剧,并且尤其喜欢坤伶演出。大概是因为黎元洪的祖籍湖北黄陂本是皮黄发源地,天性使然。在北京大总统任上时,黎元洪经常到城南游艺园看戏,力捧坤伶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之辈。北京城南游艺园类似于上海大世界,为大众游乐之所。1922年国庆节,总统府演剧助兴,金少梅的戏码排在名角杨小楼之前,余叔岩之后。她所主演的《婴宁一笑缘》,系李直绳所编,情节稀松拖拉,令人不忍相观;但黎元洪却击节叫好,特地犒赏五百金,可见黎元洪入迷之深。晚年退居天津之后,每逢辛亥纪念日或是较大的宴会,黎元洪府上也经常上演京剧以示祝贺。金月梅、金少梅是黎元洪家的常客,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寒云有时也登场助兴,上演昆曲《脱靴》《拾画叫画》等折子戏。黎元洪的长子黎绍基成婚的那天晚上,黎元洪家就上演京剧祝贺新禧。每逢春节高朋满座之时,黎元洪总是邀请京剧名角和杂耍艺人到府演出,娱客助兴。他还常常与夫人一起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多是不要人跟随,尤其反对那种前呼后拥的阵式。所以,很多人认为黎元洪是一个相当平民化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