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黎元洪传
5720200000031

第31章 黎元洪的妻妾子女(5)

进入20世纪50年代,黎绍基的四个子女黎昌复、黎昌懿、黎昌胤和黎昌礽都先后留学、定居北美。因为这层关系,黎绍基被推选为上海市留美学生联谊会委员,从此开始了侨务工作。他一方面组织归国华侨学习新中国的各项政策,一面反映和帮助解决归侨以及侨眷的实际困难。黎绍基认真的工作态度,受到政府和侨胞的高度赞赏。他先后被选为上海市侨联徐汇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63年任徐汇区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63年,与黎绍基相伴半生的妻子唐闳律突然中风逝去。几年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黎绍基也没有在这场动乱幸免。他被抄家之后,银行的存款和国外子女的汇款都被冻结,只能依靠每月发给的微薄生活费勉强度日。在灾难最为深重的日子,黎绍基迫不得已北上天津,到弟弟黎绍业家中避难,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才重新回到上海居住。这十年虽说是弹指一挥间,然而,经受摧残的生命最能体味到生死两茫茫的悲凉滋味。黎绍基回到上海时,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翁了。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到暮年的黎绍基依然壮心不已。除了一如既往地从事侨务工作之外,他还出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常委等职。对定居海外的子女们,黎绍基也嘱咐他们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1980年,海外的三子一女一起回国探亲,发现从早到晚都有人前来造访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出于对父亲健康的考虑,黎昌复和黎昌胤就写了一个“午后休息时间恕不见客”的牌子挂在门外。黎绍基知道后,很不以为然,牌子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摘掉了。唐闳律去世之后,儿女们劝父亲出国颐养天年或者观光、散心。黎绍基没有答应儿女们的恳请,而是对儿女们说:“你们若是要看我,就回国来看我。若是要多看我,就回来办些企业。”

尤为可贵的是,当平反落实政策之后,黎绍基立刻从政府发还给他的款项中,捐出三万元作为徐汇区的教育基金,又投资两万元于爱国建设公司。黎绍基以年高体弱久病之身,活跃在上海徐汇区的各项工作中。1983年1月,黎绍基刚刚过完八十大寿后不久,病逝于上海中山医院。老人临终前,三个儿子均从国外赶回到床前尽孝。

黎绍基的四个孩子在海外也都有所发展。黎昌复,黎元洪长孙,黎绍基之长子,1922年出生于天津。从耀华小学毕业后,黎昌复考入南开中学,上初中二年级时因患伤寒,遂在家养病。随后,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黎昌复随全家搬到汉口居住,并转到武汉大学附中、东湖中学就读。一年后,全家搬到上海法租界,黎昌复转入南洋中学。1942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不断加剧,黎昌复听从父亲的意见,与好友吴唯言一起,经过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到达位于内地的重庆求学。在渝期间,黎昌复刻苦读书,后考入复旦大学研习经济专业。入学一年半之后,他积极响应号召,离开校园前去为美军担任了一年半的翻译,参与抗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黎昌复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继续学习直至完成全部学业。1946年遵从其父之意,赴美深造,在纽约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随后,他协助中兴轮船公司办理航务,并将公司购买的十一只货船押运到上海。1954年,他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姚念华结婚,夫妻感情甚佳。婚后,黎昌复在美经营广播事业。1971年,他进入美国社会安全福利总署工作,后担任该部门在夏威夷机构的负责人,直至1990年退休。

黎昌胤,黎元洪次孙,黎绍基之次子,1932年出生于天津,后随父母移居上海。在上海,他先后就读于南洋中学和圣约翰大学建筑工学院。1952年,黎昌复出国深造,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大学取得建筑学士学位后,又赴英国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并取得都市计划硕士学位。夫人宋幼娟,为港沪巨商宋文魁之女。生长于上海,亦为建筑师。1972年,他们夫妇二人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共同开办黎氏建筑事务所。2002年,黎昌胤夫妇退休于加拿大多伦多市。

黎昌懿,黎元洪长孙女,黎绍基唯一的女儿,1929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她赴美留学,在宾州摩西赫斯特大学攻读营养学专业。经过刻苦学习和一年的实习,黎昌懿于1954年毕业。随后,黎昌懿在洛杉矶经营地产生意多年,非常成功。

黎昌礽,黎元洪之孙,黎绍基之幼子,1933年出生于天津。他先在上海古柏小学和南洋初中念书,后在香港华仁书院念完高中。1952年,黎昌礽沿着兄姊的足迹,漂洋过海,去美国念大学。1957年,黎昌礽在马里兰州大学电机科毕业,并于同年年底和李碧澄小姐结婚。在两个公司前后工作了六年之后,黎昌礽于1963年和四位工程师一起合办了一所电机公司。经过奋斗,黎昌礽在1970年升任总经理。1973年,他又和两位朋友合办了一所生物学研究院,担任总经理十七年,并于1990年退休。

黎元洪的小儿子黎绍业

黎绍业是黎元洪最小的一个儿子,字仲修,1911年7月29日出生于武汉。黎绍业出生之际,正逢武汉三镇革命之潮风起云涌之际。几个月后,改变中国历史的武昌起义爆发了,他的父亲黎元洪的命运也因这场席卷华夏的革命风暴而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尚在襁褓中的黎绍业,跟随着父亲和中国政局从首义之地武汉迁徙到帝都北京,又从北京辗转到号称西方橱窗的天津租界。

黎元洪对儿女们的教育非常上心。耳顺之年喜得幼子黎绍业,整日承欢绕膝于堂前,黎元洪夫妇自然十分高兴,因此也就对绍业格外宠爱。由于黎绍业自幼体弱多病,所以他的学业大多是由父亲延聘家庭教师,在家中教授完成的。1926年,黎绍业曾经入南开中学就读半年,后因病休学,继续由家庭教师授业和自修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黎绍业遵从父命,跟随家庭教师认真学习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知识。他的个性内敛而不张扬,世俗之气较少而多耽于沉思,平素安于恬淡、宁静,生活简朴、随意.颇有遗世独立的古人之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诸如古汉语、中国历史、书法、古琴,黎绍业也发自内心地热爱,悉心把玩追求。正是这种独特的秉性和气质,让黎绍业对富于思辨而又对人生多有关怀的佛学情有独钟,一生钻研不已,并笃信力行。

1928年和1930年,父母的相继病逝,让方及弱冠之年的黎绍业极度悲伤。本来就体弱多病且易于多愁善感的黎绍业,一度意欲皈依佛门相伴青灯古佛。经家人的劝阻,才使他回心转意。不过,佛门因缘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内心里种下。

1935年,黎绍业与原海军总长刘冠雄的女儿刘孝琛结为伉俪。岳丈刘冠雄,字资颖,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早年学习船政,1886年官费赴英国学习枪炮阵图及驾驶技术,1894年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北京政府时期任海军总长、交通总长、教育总长等职。1923年隐居津门。刘孝琛贤淑文静、善解人意,又擅长中国文学和书画,因此夫妇两人琴瑟合鸣,恩爱终生。

黎元洪去世后,黎绍基作为长子主持黎家所投资的实业公司,黎绍业也协助兄长共同经营实业,曾任河北磁县怡立煤矿公司监察人。由于绍业的勤俭敬业,到1936年,黎家全部还清了黎元洪晚年因兴办民族工业而欠银行的贷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平、津相继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黎家所投资的各矿厂也先后被日本侵略军侵占,黎绍业回到英租界避祸。1941年,日伪军强派黎绍业为伪保甲牌长,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不肯接受。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黎绍业重新投入到实业经营活动之中。先后当选久大盐业公司监察人、青岛永裕盐业公司董事、焦作中原煤矿公司监察人,1950年又出任天津鼎中盐业公司专员。1955年,随着公私合营运动的展开,黎绍业转而任合营后的天津永利碱厂、久大化学工业公司董事。从新中国成立到公私合营运动期间,黎绍业曾经回到武汉代表黎家兄弟,接受土地清算。黎家在武汉的土地虽然自抗战后未再收租,但因为仍需要付给公粮及水利工程款,黎家一时无法凑齐足够的款项,黎绍业因此被关押在武汉。黎家变卖生活用品,又将在武汉的所有地产按要求出售,以抵偿所欠的清算款。

1965年8月,与黎绍业相濡以沫半生的贤妻刘孝琛病逝。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黎家被查抄的命运不可避免。在这段寒冷的黑夜里,黎绍业的长子黎昌骏于1967年受迫害致死,长女黎昌若也因为在农村下放劳动期间染病,调回天津后不久,即于1977年病逝。十年间,黎绍业经受着劫难所带给他的一切痛苦,爱妻逝去,长子、长女先后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所幸的是,1959年才出生的小儿子黎昌晋,给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他将全部的心血几乎都用到了对昌晋的培养和教育上。

1976年秋,“文化大革命”结束,黎绍业所期待的春天终于姗姗而来。进入80年代,黎绍业先后担任第六届天津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被聘任为天津文史馆馆员,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的顾问、天津市佛教协会理事、天津市音乐协会会员。众多的社会兼职和繁忙的工作,让黎绍业的生活显得充实而丰富。

进入晚年,黎绍业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病痛的侵扰并没有改变老人达观的生活态度。回首一生的际遇,那令人感慨万千的生离死别往事,都已经远去。一念初起,一念转瞬即逝。对佛经的研究和诵读,成为黎绍业每日的必做之事。也许,从泛黄而深奥的经文之中,黎绍业真地窥透了人生的意义,找到超脱俗世之路。

老人老了,孩子长大了。1996年2月9日,黎绍业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岁。除了在“文化大革命”中逝去的黎昌骏、黎昌若,黎绍业还有次女黎昌履和次子黎昌晋。黎昌履生于1937年6月5日,1960年毕业于河南新乡师范学院,先后在河南洛阳林业专科学校、天津理工学院任教,现已退休。

次子黎昌晋,1959年8月生,是黎绍业最小的孩子。他与祖父黎元洪的年龄相差近一个世纪。他于1976年10月参加工作,在天津石化公司机修分厂当电工。1982年从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之后,在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当了六年的教师,旋即调入天津市环保局。1999~2001年,黎昌晋曾在南开大学环科系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他的妻子于丽娜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从20世纪初黎元洪捐资南开助学,到黎昌晋1999年入南开在职求学,黎氏家族与南开的交情,绵延将近百年。年富力强的黎昌晋现任天津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黎昌晋的儿子黎茂明出生于1990年。家族的历史一代一代的绵延,就像建筑一座大厦,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创造和使命……

俱往矣,家族的辉煌之史已成昨日的回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黎家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