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5720600000045

第45章 19世纪和20世纪初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略论(10)

保罗与米丽安的爱情发展得并不顺利,米丽安生活在基督教教义与世俗生活处于尖锐对立的家庭。她的父亲莱佛斯没有接近上帝的理想,只图生活舒适。母亲莱佛斯太太不厌其烦地讲解“转过脸来让人打”的教义,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灌输给几个儿子,只在米丽安身上获得成功。米丽安的姐姐阿加莎,是学校教师,曾接受过母亲的宗教教育,但两姐妹不同的价值取向,致使长期不和。“阿加莎长得漂亮娇小,性格果断。她反对家里的环境,反对那种‘转过脸来让人打’的教导。如今她已经走上社会,大有希望独立生活了。因此她坚持看重那种世俗的标准,看重外表、举止、地位,这些都是米丽安竭力要加以藐视的”。阿加莎奉行世俗价值观,虽然莱佛斯太太具有神秘的宗教气质,米丽安有“转过脸来让人打”的精神,但家庭并不和睦,永远处于争吵之中。莱佛斯家的冲突是由基督教教义与世俗生活的冲撞造成的,不同的生活理念反映不同的人生态度。他们的家庭矛盾说明,固守教义或耽于享乐都难以使家庭和睦,基督教教义必须与世俗生活结合,人们必须用基督教伦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美满的家庭生活。

独特的家庭环境,造成米丽安特有的个性特征。她崇尚精神生活,压抑本能欲求,但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渴望拥有男子一样的权利,性格的矛盾性使她的人生选择出现困难。在保罗的帮助下,学习数学和法语,将来想当一名教师,从而自立于社会。在她身上,既有浓厚的宗教道德,又有新时代女性的追求。

保罗与米丽安由于宗教理念和价值取向不同,造成不同的生活态度,因而对爱情的认识也不一样。米丽安对宗教的感情特别纯净,在教堂做礼拜,总是虔诚地低着头,听到唱诗班其他姑娘出言粗俗,或是牧师庸俗的音调,都会痛苦得发抖。在农场,只要听到一点污言秽语,就会难受得如坐针毡,如果有人稍微暗示一下两性关系,也会十分反感,她的举动,明显具有清教的禁欲色彩。“禁欲主义的实质在于,把肉体及其满足看成是邪恶,进而把自我否定提升成一种美德”。正值情窦初开的她,与保罗的恋爱,内心备受折磨。一方面祈求上帝别让她爱保罗,另一方面又说如果爱保罗是上帝的旨意,她愿像基督拯救人类的灵魂那样去爱他。恋爱是青年男女最幸福的时光,是心灵的交融,情感的依恋。然而,米丽安把它上升到宗教的高度,把情感理性化,爱情宗教化。这样的谈情说爱必然是痛苦的,也预示着他们的爱情一定是悲剧性的。但是,她和保罗在一起,还是留下许多美好时光。他们去找鸟窝,荡秋千,看野玫瑰花;还在一起看书、谈画;走在一起,她偶尔也会把手伸入他的胳膊中,甚至抚摸他的身体。尽管这样,保罗还是认识到他们的爱情停留在精神领域,主要是心灵的交流,缺少感性的冲动。他的情感由母亲控制,难以全身心地爱她。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即使是令人销魂的性爱也难以激发双方的热情。“他瞧着瞧着心里想要她了,谁知他刚向她迎上前去,她竟举起双手做了个告饶的小动作,他瞧着她的脸就停住了。她那对棕色大眼睛巴巴地看着他,一动也不动,听凭摆布,十分逗人;她躺着,仿佛她早也认命,准备作出牺牲;她的身子正等着他呢,可是她的眼神却像一头等待屠宰的牲口,引起他的注意,浑身热血顿时凉了半截”。只有精神,没有肉体的恋爱是不健全的,也是难以持久的。“爱必须是二位一体,始终是二位一体——在同一份爱中既有甜美的心神交融又有激烈、自豪的肉体满足”。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令人神往的爱情。保罗对他们的爱情很不满意,他认为,米丽安是个“修女”,在他们的关系中没有肉体的关系,致使他们不能像常人那样去相爱。对这样的爱情,保罗心生厌倦,加上长期压抑的性本能一天天变得无比强烈,他决心开始新的探索,以求得到肉体的满足。他对肉欲的追求是探索人生意义的另一种尝试,显然有违基督教教义。

当保罗遇见克莱拉时,被她的外貌所倾倒。克莱拉有着雪白的皮肤,丰满的嘴唇,优美的臂膀,短衫里隆起的乳房,以及肢体优雅的曲线,周身洋溢着青春和生命气息,只要和她在一起,他的情欲就会被激发,性爱使他获得新生。“……在D·H·劳伦斯的小说和诗篇里,现代派时期产生了对人的本能力量的颂扬,这力量表现在被文明压制和窒息的性冲动上”。在人的生活中,性爱不是唯一的,但它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爱情是精神和肉体的完美结合,保罗不断探索,力争找到灵与肉的结合点。

保罗和克莱拉有了深入了解后,他发现自己喜欢的不是克莱拉,克莱拉也觉得没有真正得到过保罗。经过慎重考虑,她不愿与丈夫离婚。保罗对肉欲的追求以失败告终。

禁欲主义是对人性的戕害,但失去宗教伦理,人又会失去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耽于感官享乐。“人有肉体的欲求,但不能沉溺于肉欲中。人必须让肉体的生活服从于精神的生活,让感官知觉服从于理性灵魂”。人由肉体和精神构成,肉体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精神则追求崇高的理想,然而二者很难统一。在实际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精神与肉体常常分离,使人陷入迷惘之中。实际上,精神和肉体缺一不可,精神离不开肉体,肉体必须服从精神,使它们达到完美的境界,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保罗对灵与肉关系的探索,既是为破解人生难题所作的努力,也是在宗教道德与世俗生活之间寻找契合点。

保罗年少时,有着狂热的宗教信仰,天天做祷告。神情专注地为米丽安读《圣经》,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米丽安的宗教观点产生分歧。米丽安认为,凡事都得虔诚,上帝无所不能。保罗说:“上帝不了解事物,他自己就是事物。而且我敢说他不是充满生气的。”对上帝的超然存在和万有能力表示怀疑。不同的宗教态度,产生不同的人生理念,米丽安对宗教教义深信不疑,保罗的信仰基础动摇了,他们的宗教态度决定着各自的人生抉择。

保罗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导致人格分裂,与母亲的畸形感情,使他成为性爱的痴呆儿。和米丽安的恋爱主要停留在精神领域,即使有肉体的欢爱,也难以达到身心的愉悦。与克莱拉的恋情使他苦恼不已,自从有了第一次性爱后,克莱拉不断提出肉体要求,他深感厌倦。实际上,在保罗身上也有清教主义的色彩,他指责米丽安是“修女”,但当米丽安要挽住他的胳膊,抚摸他时,他又痛苦不堪。“他会否认他渴望克莱拉或米丽安,或任何认识的女人。性欲是一种超然的东西,并不属于一个女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宁愿忍受独身的痛苦,也决不愿意让别人受苦。保罗由于清教心理,以及性格的缺陷,使他无法正常去爱女人,因而难以得到灵肉统一的爱情。

保罗的宗教基础动摇后,行为失去准则,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得到充分显现。他曾和道斯打架,后来道斯得了伤寒病,不但主动探望,还送钱给他,两个冤家,竟成了好朋友。在对待生病的母亲时,人性善恶的矛盾性也显露无遗。母亲得了不治之症,但求生的欲望很强。母亲病重时,他希望她快点死,为了达到目的,在牛奶中掺水,免得太营养,请求医生用药结束她的生命。他不想让她活过圣诞节,把收藏的吗啡丸研成粉末,放入她喝的牛奶中,骗她说是医生开的新安眠药。但母亲死后,他的生活失去方向,情感无所寄托,陷入孤寂和无助之中。他想画画,可是什么也画不成,到俱乐部或酒吧去鬼混,又感到厌倦和无聊。绝望中想到米丽安,星期天晚上,他去教堂,被她的虔诚所感动。当她提出结婚时,他认为她不能分担自己的忧愁,而是想找个救世主,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生活,拒绝了她。最后的希望失去后,他感到无限空虚,是继续被母亲牵引,还是寻找新的生活?经过艰苦选择,他要摆脱母亲的束缚,告别只有精神或肉体的爱情,去寻找灵肉统一的生活,这是他走向新生的开始。

保罗对宗教信仰产生怀疑,但始终没有抛弃宗教,只是更加注重感性生活。他的情感被母亲控制,又力图突破它。母亲在世时,曾背着她过性生活。母亲死后,精神空虚,生活一度放荡,这样的生活并不令他满意,他要寻找新的生活。他的处境正如美国学者弗·艾克斯·斯特伦所说:“如果只有世俗世界才是唯一适于人类居住的世界,那人类就无希望了。幸而有另一个世界,即神圣王国为人们提供了救援与幸福,这个王国是永恒的、纯洁的、至善的、超越的、神秘的和全能的。”他想把二者调和起来,构建灵肉和谐的新生活,这也是作者毕生为人类所构建的伊甸园式的生活。“劳伦斯要营造的伊甸园既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乐园,也是男人和女人高度和谐的乐园,灵肉合一的性和谐是其间的主旋律”。这是保罗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作者为其提供的救赎之路。

保罗的宗教态度,表现了作者早年的宗教思想。劳伦斯生活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母亲随时督促孩子做祷告。在学校要参加少年宗教组织,校外,经常去主日学校和教堂听布道,在他的生活中,宗教活动占了很大比重。进入大学后,受叔本华现代哲学的影响,但并未抛弃宗教。作者的宗教态度必然影响人物对宗教的选择,保罗早年对宗教的狂热,成年后信仰动摇,但他始终未放弃宗教。保罗要在宗教道德与世俗生活,灵与肉之间找到契合点,使之达到完美统一,这既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作者的奋斗目标。他们所作的努力,是在当代工业社会中,为人类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