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5726800000005

第5章 不能与老板融洽相处(2)

(1)尽量在私下进行,以保全上司的面子。这其实是一种对上司的尊重,同样,上司也会尊重和考虑你的指正。当然,特殊情况下难免需要据理力争,比如在一锤定音的会议中,这就更需要掌握方法。

(2)态度要委婉。所谓“忠言逆耳”,指正毕竟是一种变向的批评,老板往往会感觉“逆耳”,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为你的“良药”裹上“糖衣”,掌握指正的艺术,往往效果更为显著。

(3)不与上司争吵。争论不是争吵,争论是畅所欲言,争吵只会树敌。不要洋洋得意地攻击上司的言论,刻意找出他的破绽,如果以此来赢得这场争论,后果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往往是员工。

总之,只有你的指正有理有据,聪明的老板大多会接受的。帮助老板,就是帮助你自己,为你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3.将老板的话当耳旁风

诸葛亮追随先帝刘备十六年之久,君臣关系总体而言是相当融洽的,刘备称“犹如鱼之得水”,诸葛亮也是“许先帝以驱驰”。可是,一直以“老板绝对不会错”为座右铭的诸葛亮,恰恰将刘备临终前的一句忠告视作耳旁风,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马谡是荆州名士马良的幼弟,头脑机灵,能言善辩远在其兄之上,尤其博学多才,好于议论兵书和谋略,常能观察细微之事,分析精辟,头头是道,所以深得主管企划工作的诸葛亮欣赏,以为之参谋,经常带在身边。刘备东征失败之后,在永安养病,召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议事,马谡便随诸葛亮前往。刘备早在荆州时,便和马良交好,对马谡自然知之颇深。他虽然知道马谡的才华,却认为其光说不练,话虽讲得漂亮,但总嫌不实在。的确,刘备历经风霜,他当然认为马良、黄权、马忠等重视经验的谋士,绝对比好说理论而缺乏经验的马谡可靠得多。且看刘备当时对诸葛亮的忠告:

先主环顾了一下病床前的众臣,只见马良的弟弟马谡也在一旁,于是命令他先退出。马谡出去后,刘备问诸葛亮:“不知道丞相认为马谡的才能如何?”诸葛亮回答:“此人称得上是当今难得的英才。”刘备摇头道:“未必!我看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应由多方面详细观察他才是啊!”但诸葛亮很快就将刘备的忠告置于耳后,首出祁山,便将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终于导致首度北伐无功而返。到那时,虽挥泪斩马谡,却已经迟了。这难道不是他将老板的话当成耳旁风,一意孤行的后果吗?说到底,他这是一种不忠诚的表现。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忠诚于统帅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麦克阿瑟将军也说过:“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事实上,不论是战场还是职场,没有哪一个老板喜欢不忠诚的员工。

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值得重视的美德。它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仅仅是对公司和老板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从事某一种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对于企业来说,忠诚能带来效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对于老板来说,忠诚可带来自信,拥有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员工来说,忠诚能带来安全感,增加团队意识,最终换来财富和晋升的机会,乃至成功。

忠诚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服从老板的决定。对老板服从永远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上级,是上下级顺利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关系的首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老板观察和评价员工的一个重要尺度。这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一下,当老板面对一个顶撞自己、不服从命令、一意孤行的员工时,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当然,服从并不是愚忠,而应该有一个技巧的问题。同样作为下属,又同样服从老板的分配,可是每一个员工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除了某些确实存在的客观原因之外,服从的艺术也是很关键的。

要履行忠诚的义务,做到以服从来赢得老板的赞誉,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执行任务。如果你才华出众,真有水平,就应该认真执行老板交办的任务,在服从中显示才华,让圆满的完成工作来显示你的水平。

(2)主动替老板分忧。在服从老板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老板工作,表现出对老板的支持和尊重,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借机表现了自己。

(3)勇于挑战。要敢于承担那些有难度的任务,甚至找其它同事不愿承担的工作干。关键时刻服从一次,胜过平时服从十次。

(4)主动请示。变被动为主动,既体现了下属的积极性,还增加了老板认识自己的机会。

(5)勤于汇报。在处理关键问题时勤汇报,多征求老的意见和看法,积极争取老板的支持。

(6)经常勾通。多和老板“通通气”、“合合缝”,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大有帮助。

4.违背上下级关系准则

刘备病危之时,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治理好蜀国,完成统一大业,光复汉室。如果阿斗值得辅佐则辅之,否则,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道:“我一定全力以赴,忠贞不渝,死而后已,辅佐少主。”刘备又下召对刘禅说:“你和丞相共同治理国家,要像对父亲一样待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托孤”,被后世推举为君臣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而诸葛亮北伐之前向后主刘禅所上书的《出师表》,更是被千古传倾。文天祥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后世儒者谓“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可谓忠”。总之,人们都将《出师表》视为诸葛亮对蜀汉王朝忠心耿耿的佐证,推崇为其身为“千古第一人臣”的典范之作。

然而,若以客观的眼光来看,诸葛亮虽对蜀汉王朝忠心耿耿不假,但是,他却绝对坐不了“千古第一人臣”的交椅,原因就是他的确违背了“君君,臣臣”的君臣关系。暂且不论“白帝托孤”这一出政治游戏,单从那篇被后世百般推崇的《出师表》中,就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当时身为人臣,而对后主刘禅指手画脚,甚至表露出咄咄逼人的威胁态度来迫使刘禅就范的不忠之举。

《出师表》中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其中将刘禅的“宫中”和“府中”归成“俱为一体”,甚至于要将宫中之事交于幕府来管,不用宫中的管理机构来处理。这哪里是一个下属在向老板进言,简直就是上司在教训属下。而“宫中”“府中”又怎能“俱为一体”,怎能不“内外异法”?

除了对刘禅提出了这些警告之外,诸葛亮更指手画脚地告诉刘禅如何做“老板”,他打出先帝刘备这张王牌,称“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在此,他让“老板”刘禅不论“宫中、府中”之事均向他安排的那些人咨询就可以了,难道这就是做“老板”的办事方法?

接着,他又怕刘禅年轻气盛,特举桓、灵亡汉的实例,阐述前汉及后汉兴衰的主要原因,并再次将刘备抬出来,严厉警告刘禅,切勿如同汉桓帝、灵帝那样腐化、愚昧。

最后,诸葛亮又具体地将自己和刘禅的工作,做了明确的界定,让刘禅彻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从始至终,表中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口气,诸葛亮虽被刘备指为“国父”,但毕竟身为人臣,真不明白一问推崇“三纲五常”的中国人,是如何将这个违背“君为臣纲”的《出师表》推上“典范”高度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今颂扬的《出师表》无非是一纸开动不义战争机器的宣言、争地杀人的申请,搞破无数家庭,将诸多健壮之士,送到诸葛亮等为实现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发动的不义战争中。字里行间,寻不到一丝一毫恤民怜弱的平民思想。诸多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还将其写入课本中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稚子幼儿,对此精品细揣、感激涕零。唉,可悲!可叹!令人涕零!

首先必须明白,老板和员工并不是对立的,那种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只是一种表象,在更高的层面上,老板与员工是和谐统一的。老板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公司业务才能开展,同时,员工必须依赖老板提供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职业生涯的价值。而要达成老板与员工关系的和谐统一,就需要建立一种二者之间的制度和准则。事实上,这种制度和准则往往并不是明文规定地存在于公司制度中,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职场规则。

与老板交往是人际关系中最难把握的环节,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员工的事业发展和前途。不过,要想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应遵守的下黄金法则:

(1)了解老板。

至少应该了解他的个性、习惯、爱好、作风等。值得注意的是,身为老板,往往有所谓的“官架子”,他平常的作风和行动,并不见得是真实的想法,只有透过“假象”看到“实质”,才会有助于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2)理解老板。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给他一些同情和理解。同样,当自己成为一个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员工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待人如己,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有助于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

(3)欣赏老板。

如果你相信老板是优秀的,你就会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质及能力;如果你不认为是这样,就无法发现他身上潜在的优点。员工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对老板做出客观评价,从而影响了上下级关系。然而,要知道,他之所以成为老板,毕竟有某些特质是值得肯定和欣赏的。欣赏他,赞美他,这也能显示你的内涵。

(4)尊重老板。

尊重他的权威,因为树立权威是他施展管理职能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可以平衡他所要承担的风险。所以,只要不是有针对性的咄咄逼人,员工就应该尊重他的权威。

(5)接近老板。

关系只有在相处中才能调节,员工积极接近老板,就能得到他的信任,以及对你的指导和帮助。不要因为有压抑感而逃避,这只能让双方关系变得疏远。

(6)帮助老板。

帮助老板出谋划策、纠正错误、度过难关,这不仅能让老板记住你,更是你身为公司员工的职责和使命,因为员工和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

(7)以诚相待。

不要高谈阔论,更不要玩弄手段,以诚恳的态度与老板相待,能显示你的一种踏实的作风。虚伪总有被揭穿的一天,老板不是傻子,扁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8)留下好印象。

包括你的形象、风度、气质、言行等,都要以最合适的印象出现在老板面前。特别是最初的印象,往往很难改变。而为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即使工作中犯了小错误,也会得到原谅。

(9)不卑不亢。

特别是不能以教训的口气和老板说话,即使是在提出建议或指正错误时,也应该为他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直接地“说教”。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也要保持他在人格和决策上的自尊。

(10)把握好度。

与老板交往,既不可过亲,也不可过疏,而应适度。交往的频率过高,会显得逢迎讨好,也会影响老板的工作和休息;交往的频率太低,则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进而影响与老板的关系。

当然,与不同的老板交往,也会有不同的交往法则,这就需要员工平时积累总结。同时,与老板的关系是否融洽,既取决于员工的心态,也取决于老板的做法。聪明的老板会给员工以公平的待遇,而聪明的员工也会用自己的忠诚来予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