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传芳
5729400000006

第6章 崭露头角(1)

“金榜”题名的孙传芳接到天津督练公所的派遣指令,奉命去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五标担任教官。当时第二镇的统制为马龙标,驻保定;第三协的协统为王占元,驻永平;第五标的标统为王金镜。孙传芳十分了解自己将要去的第二镇,因为第二镇是姐夫王英楷1903年在保定以6000新练军为基础编制而成的,他曾是翼长、记名提督。

第二镇是北洋常备军中成军最早的一支,是北洋派的基本武力,其统带、管带等各级军官大多是袁世凯从天津武备学堂网罗来的,武器装备也比其他镇优良,是袁世凯非常宠信的一支嫡系部队。

通过甄拔考试,王英楷大概清楚了孙传芳的才能和学识,他想利用现在在军界的实权为孙传芳开拓一片天地。现在就任第二镇第三协协统的是王占元,他是王英楷一手提拔起来的。相信他会对孙传芳的发展有所帮助。

王占元,原名德贤,字子春。山东馆陶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南馆陶镇人,生于1861年2月20日(清咸丰十一年正月十一),在家中排行第二,长兄名叫王洪元。因为家境贫寒,幼时的王占元没有进过学堂,流浪村街,无所事事。

王占元父亲死得早,他们兄弟二人和母亲相依为命。到了他十七、八岁的时候,由于缺乏父教,他终日流流荡荡,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经常和一帮痞子混在一起,不为邻里器重。一日。邻家的鸡被盗了,便疑是王占元等几个人所为,找上门去,对王家大吵大骂了一通,气得母亲昏倒在床上。

面对母亲病倒,王占元依然到处游荡,对生病的母亲不闻不问,最后,母亲气饿身亡。王占元趁夜将母亲背出去悄悄掩埋。当他的哥哥知道此事之后非常生气,王洪元是个烈性子,怒气冲天,在大石上磨起刀来,一边磨刀一边说:“这样不争气的弟弟杀了也罢。”

俗话说“长嫂为母”,王占元的嫂子是个善良人,怕因此闹出人命,便偷偷地准备些衣物,又拿出一点自己的私房钱,对王占元说:“二弟,你赶快离开这吧!你哥哥要杀你。你不能留在家里,还是到外面去躲躲吧!干什么都行。要不,就去投军当兵吧。”

王占元含着泪,对嫂子说:“嫂子,你是我大恩人,我一辈子忘不了你。我这一走,不混个人模狗样,死在荒山野岭,也不回这个家!”说着,还跪倒给嫂子磕了个响头。然后,带着行李离开了家乡。

机遇造就成功,王占元原本是一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人,流浪他乡的日子也不好过。想起嫂子所说的话,他心里暗下决定:就去投军吧!于是,他瞅准机会投奔淮军刘铭传部当了兵。他先是做马夫,随后掌管大旗。

投了淮军之后,王占元暗自发誓,一定要混出模样。果然。在淮军混了6年,也有了些出息,还弄了个小官。1886年26岁的王占元,就被保送到天津武备学堂去深造,这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3年后,毕业于武备学堂的王占元恰巧赶上袁世凯小站练兵,入军后被任命为右翼步队第三营工程营队官,随后“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他已是北洋军第二镇第三协的统领官了。王英楷可以肯定,镀金回国的孙传芳很定会被他所重用。于是在孙传芳去陆军部报到的前一天,王英楷把孙传芳带到书房中谈话。

尽管孙传芳被朝廷授予“举人”功名,但是在王英楷的眼里,他依然是个孩子,官场上的一些事情他还是不懂,需要王英楷的帮助。他很严肃地对孙传芳说:“馨远,你已经学成归来,如今又考取了功名,接下来便是你“施展身手”的时候了,你想过以后要怎么做吗?”

“以后具体要怎么做我还没有想好,不过进军队之后我会加倍努力的,不能让这几年所学的知识白费。”孙传芳笑了,他知道姐夫有话要说,于是便问姐夫:“馨远还处于初涉阶段,还请姐夫多多照顾和指点。”

王英楷点头说道:“现在你是军队的教官了,不论学识还是思想,都应该深刻和成熟很多了。这才是你成功的基础。而且,你非分到军队做教官,有了一席之位,之后还要不断的壮大自己,明白吗?”

“嗯,明白了。”孙传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王英楷想了想又说:“关键时刻你还的学会使用手段,这是你升官的必备条件,姐夫希望你以后越来越强,超过我。”

“嗯。”孙传芳看着眼前的姐夫,流露出十分崇拜的眼神,他说:“姐夫,你的话我记在心上了,以后就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事。”

“那就好。”王英楷说:“今晚我准备请一个人来家里做客,他可以说是个重要的人物,他对于你会有所帮助,你想发展就得先认识他。”

“那人是谁?”孙传芳问。

“他叫王占元,也是山东人,是你所在的第二镇第三协的统领官。”王英楷笑笑,说:“这个人对你很重要,你要十分尊敬他!”

随后王英楷介绍了王占元的曾经过往,听姐夫这么一说,孙传芳倒是很想见见这个人。

京城的傍晚十分热闹,尽管天色渐渐的暗下来,但是大街上依然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热闹。这晚,王英楷的府上忙里忙外,主人、仆人脚不停步。直到夜幕降临,孙传芳才穿上军校教官服,这是孙传芳第一次穿新领的军校教官服,这足够体现出他对来人的重视。

门外的仆人急忙进来禀告:“王大人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

王英楷忙领着孙传芳出门迎接。马车上下来的,是一位威武军人,年约50岁,身材健硕,双眼炯炯有神,蓄着浓黑的八字胡。他一见到王英楷,便对他行了个礼,说到:“感谢王大人的厚爱,子春(王占元)先在这里谢过了!”

王英楷走上去,拉着来人的手,哈哈大笑说道:“来,来,快请进!今天是家宴,自家人不必见外。”随后请王占元进院。

大厅里,众人纷纷入座,正是向王占元介绍孙传芳的时候,王英楷便指着孙传芳说:“馨远,过来。”随后向孙传芳介绍说:“这位便是我对你说的,让你十分敬重的、也就是你的直接官长、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统领王占元大人。”

随后又指着孙传芳向王占元介绍:“他是我家二夫人的弟弟,也是你的步兵协军校教官孙传芳。”

虽然之前已经知道这就是王占元,但是作为下级,孙传芳很向他连敬军礼说:“王协统!”

王占元忙指着孙传芳问道:“你就是那位步兵科举人?”

“正是在下,请王协统多多指教。”孙传芳又频频行礼。

王占元听后仰头哈哈大笑,说:“原来是一家人。”

“内弟年纪尚小,以后在军中请占元多多照顾。”王英楷说。

“一定,一定。”王占元连忙答应。

“来,喝酒,喝酒……”

这顿酒席,王占元吃的很是高兴,原因是认识了步兵科举人孙传芳。王占元不仅是一个官欲很强的人,还是一个比较精通仕途的人,也领略一些腾达之路:有仗打的时候,只要有勇,不怕死,一天可以连升三级。他认为:想要腾达光靠“有勇”是不行的,还要做到“有谋”。他很清楚自己所缺少正是才学,而即将来到身边的孙传芳却是有学识的人才。而且,孙传芳是王英楷的亲戚,有强大的靠山,所以,与孙传芳搞好关系,对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他决定要厚待于孙传芳。

孙传芳到第三协报到的第一天,王占元便和他称兄道弟,刚开始,孙传芳有所顾虑,不敢与其称兄道弟。随着时间的流逝,孙传芳的过人之处展现在王占元的面前:孙传芳为人精明强干,学识比较渊博,而且见多识广。从进入王家学堂的那一天开始,他便书不离手,经、史、子、集多有涉猎,而且口才极好,颇为健谈,曾叫蒋介石的说客张群甘拜下风。

除此之外,孙传芳对中国历朝的兴亡盛衰,很有一番研究,说起来滔滔不绝,给人以饱学之士的印象。他善于应酬,见人自来熟,交际甚广。可以说,这是他多年练就的功夫。能客观的解决问题,别人办不成的事,他去交涉,定能马到成功。他不仅在本协本标内与人相处融洽,即对于他镇他协亦常有来往,因此颇受协统王占元的信赖和赏识。

在军队中,王占元对孙传芳非常照顾,事事都倚重于孙传芳。渐渐的,孙传芳也和同僚们一样,私下常唤王占元一声:“春二哥”。就这样,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合成忘年之交。在孙传芳的军阀生涯中,如果说王英楷的养育使他脱离了困境,免受了饥寒之苦,并为他的将来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的话,那么王占元的提携和照顾则为孙传芳的前程点亮了明灯,从此,孙传芳随着王占元的发迹而平步青云。

就在孙传芳进入第三协不久,动荡不安的中国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辛亥革命。

因为辛亥革命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故称为“辛亥革命”。就在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这天晚上,武昌起义爆发,两个月后,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1912年初,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革命党成功地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从1895年至1911年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10次的起义,而其他革命组织自立军、光复会等亦发动多次起义。这十多次的起义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是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闪烁着新生的革命种子。随后革命组织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迅速的成长起来。

1911年5月8日,清廷成立皇族内阁,显示出清统治者毫无立宪诚意,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5月9日,清廷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并准备卖出铁路修筑权。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人们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他们提出:“诛盛宣怀以谢天下”和“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四省均分别成立“保路同志会”,四省中以四川最为强烈。

武汉新军内秘密参加革命组织的干部很多,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湖广总督瑞澄奉命进入四川镇压和整肃革命党人。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走,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到10月10日,整个武昌城内出奇的静,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共有步队三营,工程队一营,旗兵三营,督署教练队一营,巡防营数营,兵力不可谓薄弱,无如人心思汉,清运将终。当瑞澄接任湖广总督时,一上任所就问第八镇统制张彪:“你部队中究竟有多少革命党?”

张彪也很老实地回答说:“不敢瞒大帅,大约有三分之一”。

10月10日晚,工程第八营副班长金兆龙和兵士程定国正在擦枪装弹,工程营后队第二排排长陶启胜忽然跑到金兆龙、程定国二人面前大声斥责说:“你们想造反吗?”

金兆龙说:“老子造反你要怎样?”

陶启胜大怒说:“你敢犯上,这还了得,来人把他们抓了。”

于是二人扭打在一起,程定国用枪托向陶启胜头上狠狠敲击一下,随后,他再向陶启胜开了一枪,这一枪就是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的第一声枪声。随后,武昌起义爆发。

陶启胜负伤下楼逃走,由于这一枪使得全队动摇的军心火上加油,大家争说“起义了!”班长熊秉坤立即集合营中革命志士开始行动,众志士随即将军营里的子弹搬取而空,随后,如潮水般涌出军营,直奔楚望台军械所。

这一支首义部队不过300人,到楚望台时已有志士在内响应,这些新军大部分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的影响。所以未发一弹就加以占领。这时群龙无主,没有领导的人,于是大家推举工程营左队队官吴兆麟为起义的革命总指挥。吴兆麟在楚望台西南凹地集合全体志士,确定军事行动。随后,他和熊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第二天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此时,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攻击武汉三镇的江北汉口(夏口)和汉阳,随后启用了早先被罢黜的原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以稳定北洋新军。王占元的第三协奉命编入第一军,随后便奉清廷的命令南下镇压革命。10月27日(武昌起义后的第17天),在冯国璋的指挥下,王占元率第三协配合清军其他部从革命军手中夺取汉口。11月份,王部又配合李纯等部队攻陷汉阳,革命军开展阳夏保卫战,最终战败,无奈之下退守江南武昌。

革命军在47天的作战中伤亡约万余人,但仍隔江坚守武昌。也因此在这的7个星期之内,中国15个省陆续宣布脱离清室独立。关内18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三省效忠大清朝廷。这对革命军来说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种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清廷请出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Herbert Goffe)与革命军交涉、斡旋。最后,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孙中山

随后,各省代表会议推选黎元洪任临时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临时政府内阁各部总长、次长名单,正式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下设10个部,陆军部总长黄兴兼任参谋本部总长,海军部总长黄钟瑛,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司法部总长伍廷芳,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实业部总长张謇及交通部总长汤寿潜。

此外,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印铸局长黄复生。1月11日,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纲领,以南京为临时首都,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像征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会议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代表会为任参议员,推林森、陈陶遗任正副议长。

1月16日,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东华门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10人,袁世凯侥幸存活下来,却如惊弓之鸟一般处处小心。几天后,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积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袁世凯以利害游说和买通庆亲王奕匡和那桐,威吓隆裕太后,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生命难保,而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

清廷皇室眼见大势已去,便召开清廷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