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说到位全集
5729500000005

第5章 说话应掌握必要的原则(1)

真诚是说话的第一乐章

真诚是成功说话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讨人喜欢的说话妙诀。

(一)只有真诚才能换来真诚

真诚,顾名思义就是真实诚恳。我们与人相处,追求成功,良好的目标和准则应该是为了自己、他人和社会,让三者均是获益者。交际的实质是给予和索取。如果属于精神上的给予,没有真诚,别人就不可能得到你的给予;如果是物质上的给予,缺乏诚意,对方只能视作恩赐,可能因出于无奈,不得不接受。社会上不乏虚伪之人,他们把社交的技巧看成是蒙骗对方并牟取私利的一种手段。历史上那些打算给正直的君王戴高帽子的奸臣,正是因为伪装成一幅正人君子,心口如一的样子,其见不得人的勾当才能得逞。但是,虚伪、伪装的东西是绝对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迟早会被人所识破。所以,一个人若在说话方面染上了这种毛病,也就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可以这样说,人的本性是真诚的,虚假是社会对人性的扭曲。由于经济与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有些人以追求名利为目的,当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在社交中表现出来时,就造成了虚假。它对被蒙骗的一方会造成较大的损害。一个把自我实现目标放在金钱与权势上的人,虚假几乎是其痼疾。一个以财与势作为社交本钱的人,是决不会获得别人的真诚的,也绝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二)说话真诚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谚语说:“真诚贵于珠宝,信实乃人民之珍。”说话真诚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说话真诚着称。他14岁时参加殿试,真宗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我10天以前做过这个题目,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真宗见晏殊这样真诚,感到他可信,便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常到外面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书写文章。有一天,真宗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许多大臣不解。真宗对此解释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和兄弟们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合适的人选。”晏殊向真宗谢恩后说:“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里穷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真宗听了,越发赞叹他的真诚,对他更加信任。

由此可见,真诚,不论对说话者还是对听话者来说,都非常重要。若不真诚待人,等于欺人、愚人,若轻信他人不实之词,可能会耽误大事,造成不良后果。

(三)寥寥数语,打动人心

说话,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提高自己的说话信心,增添自己的说话魅力,不全在于说话者本人能否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在于你所表达的思想、信息能否为听众所接受并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把话说好,关键在于说的话能否拨动听者的心弦。

在生活中,有的人长篇大论或慷慨激昂,可就是打不起听者的精神;而有的人虽寥寥几语,却掷地有声,产生魔力。何故?因为后者了解人们的自尊心,能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眼光来观察问题。因此,他们的谈话充满真诚,很能打动人心。

195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政治上出现严重的危机,当年他是年轻的参议员,艾森豪威尔将他作为竞选伙伴。当他为竞选奔忙时,倏地《纽约时报》抛出抨击他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文章。新闻飞遍全国,顿时舆论大哗,压力越来越大。使他化险为夷的奇迹出现,是他做了一次震撼美国的演说。

尼克松被迫在电台发表半小时讲话。全国电台将各种镜头、话筒都对准了尼克松。当尼克松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时,整个美国都安静下来了。他采取了一个罕见的行动,把自己的财务史全部公开,从自己的家产,一直谈到他的欠债。这样,尼克松首先得到了听众的同情。紧接着,他详细说明自己的经济收入情况,连如何花掉每一分钱都告诉听众。他还告诉大家:“这次竞选提名之后,确实收到一件礼物,这就是得克萨斯州有人送给我孩子的一只小狗。”当他讲完时,到处都响彻欢呼声。有100万人打电话、电报或寄出信件,从邮局汇来的小额捐款达6万美元,全国听、看这次演讲的竟达6000万人。演讲使事实得以澄清,还得到了大批的同情者。

情深,则可以惊心动魄。尼克松的演说,就是以真诚和朴实赢得了大众之心。

拳王阿里由于年轻时不善于言辞以致影响了他的知名度。有一次,阿里参赛时膝盖受伤,观众大失所望,对他的印象更加不佳了。当时他没有拖延时间,立即要求停止比赛。阿里说:“膝盖的伤还不至于到不能比赛的程度,但为了不影响观众看比赛的兴致,我请求停赛。”在这之前,阿里并不是一个很得人缘的人,却由于他对这件事的诚恳解释,使大家对他有了极佳的印象。他为了顾全大局而请求停赛的确是替观众着想,由此而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以上几个例子足以说明只要说话者情真意切,话语充满真诚,就一定能打动听者的心。

(四)真诚地说声“对不起”

当我们在剧院里经过他人的座位时,若先客气而真诚地说声“对不起”,那他人大抵上都会心甘情愿地让出路来;如果我们对自己的顾客恰当地说几声“对不起”,那交易自然会十分顺利。可见,“对不起”三个字有很大的学问,对我们的交际与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不起”这三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交际效果却非别的言语所能同日而语。它能使强者低头,能使怒者消气,能化干戈为玉帛,解决许多冲突与矛盾。可是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它呢?多少的怨仇、多少的隔阂不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它而引起了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不起”是聪明人的必备用语。

我们在地铁里误踩了旁人一下,若真诚地对人说声“对不起”,被踩者自然不会计较什么。相反,若我们非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还胡扯理由为自己开脱,甚至于责怪对方,中伤对方,那就是大错特错,毫无道理可言了。其实,凡事不平则鸣。普通的人心理本来如此,对于许多事情皆可原谅。若他人已经吃了亏,我们还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好像别人是命中注定本该受人欺侮,那别人有什么理由来原谅我们呢?凡人都应学会客气和忍让,这是获得友谊的很好方法。

“对不起,能让我过去吗?”“对不起,我又来迟了。”……在日常的谈话中,这三个字的用途真的是太多了。说到底,“对不起”的意思无非是让别人占上风,我们既然让别人占了上风,别人还有什么更大的要求呢?同时,“对不起”也是谦虚和客气的标志,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相互宽容。这也说明,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方法是自己谦虚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会给予我们同情与谅解;但有过而不认,就难怪对方生气了。如果能时刻不忘“对不起”,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恬静与愉悦。否则,酿成的后果也是无法估量的。

欲使朋友不交恶,欲使夫妻不失和,常说“对不起”可谓是灵丹妙药。古人教人要“相敬如宾”,对人“恭敬谦和”,也无非是教我们多注意说几声“对不起”罢了。

最后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凡说话一定要出自真诚,也就是说,说话者必须具有一颗善良的心,那样的话,“对不起”才能发生奇效。若有人专以此为手段来达到目的,以为左一句“对不起”、右一句“对不起”,便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那可就害人害己了。

(五)交际中重在言而有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需要十分诚实,更需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中国古语有云,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也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且至今仍被我们引为行动的基本准则。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媒介。如果我们在与他人的交际中言而有信,即使把握不了很高超的语言技巧,也能够通过一番努力取得交际的成功;如果我们在交际中失信于人,即使我们有如簧的巧舌,也无从取悦于人。所以,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很需要我们有言必行,言行一致;很需要我们答应了他人什么事就负责去做,切不可以能言而不能行。

我们交际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等,因而,当我们对人说“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时,决不可把它当作交际应酬之辞一说了之,更不可拿此类约言来敷衍他人。如果我们对朋友说“这件事我绝对帮你办了”,那么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帮他办好;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就最好不要给人以绝对的答复。“我实在无能为力办好此事”“我试试看吧”和“我绝对可以替你办到”,三种方式表达了三种程度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我们视自己的实际能力而选择应该说哪句话。如果我们明显有能力帮忙办到而却不积极为他人提供帮助,固然不足可取,但如果我们无视自己的实际能力,轻易答应别人而又轻易失信于人,那么,即使我们不是存心骗人,也会引起误会,甚至于伤害他人的感情。

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扎实履行,若万一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无法做到时,我们应该及时通知他人,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来尽可能地予以补救。我们无法替人办事,承诺事情,还人钱财,借给他人东西等,都不可因自己的临时失约而令对方措手不及。同时,我们也不可在自己失约之后还为自己做种种辩护,即使在极不得已的情况下失约了,也应该坦白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和诚恳地向人道歉。失约而又事后据“理”辩解,以求证明自己毫无过失,无论“理由”多么充分,都很难博得他人的同情。另外,我们虽然偶尔能通过诚恳地向他人表示歉意来补救自己的过失,但切不可以此为借口或以此为手段来频频失信于人。否则,我们也会成为他人所不愿交结的不受欢迎的人。

诚实,这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崇尚的美德。言而有信,不失信于人,这是一个诚实者的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因此,我们大家都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诺言。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博取他人的信任,才能获得交际的成功。

说话要“以情动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黑暗的时期,当德寇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之时,丘吉尔曾向秘书口授了一篇演讲稿。这里摘录一段精彩的文字:

“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战,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在空中越战越强。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在田野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决不投降!”

当口授完这篇演讲稿时,这位年近七旬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这是何等激动的感情啊!这激情来自于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憎,来自于珍视自由、热爱和平的崇高信念,大大增强了言辞的感染力。丘吉尔向秘书口授讲稿尚且如此动情,当众演说时的澎湃的情绪便可想而知了!

以情动人除了要求说话人自己要动真情之外,还要求说话人善于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充分表达出来,迅速激起对方的共鸣。说话人必须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用饱含浓情的言辞去拨动对方的心弦。

桓谭《新论》中记载着战国时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叫雍门周的琴师去见齐国的孟尝君。孟尝君问他:“你弹琴能使我悲伤吗?”

雍门周说:“我弹琴是想使你愉快,怎能使你悲伤呢?但我替你想想,确也有可以悲伤的事。譬如百年之后,你的坟上长满了荆棘,放牛的、担柴的在上面跳跳蹦蹦地唱起歌来,他们将唱道:‘唉,像孟尝君那样尊贵的人竟也会这样啊!’”

孟尝君听了雍门周的这番话,不禁泛起悲凉之感,眼泪已涌到了睫毛边,不过还没有掉下来。这时,雍门周拨动琴弦,轻轻一弹,孟尝君的眼泪就不由得掉下来了……

“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孟尝君潸然泪下的,显然不是乐曲,而是雍门周的一番“开场白”。这“开场白”勾勒了一个悲凉的景象,引导孟尝君去联想“百年之后”的事情,而且用“我替你想想”表达了雍门周对孟尝君的同情之心,这就很容易地达到了“以情动人”的强烈效果。

雍门周的“开场白”以“催人泪下”为目的,当时并没有竞争的对手,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果是竞选时的演讲,谁更能牵动听众情感,谁就能获胜。此时,这种“牵动听众情感”的本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一个叫约翰?爱伦的普通人和一个在南北战争中的着名英雄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陶克在竞选演讲即将结束时,还说了几句很带感情色彩的话:

“诸位同胞们,记得17年前(南北战争时)的今天,我曾带兵在一座山上与敌人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树丛里睡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吃尽苦头、风餐露宿造就伟大战功的人。”

这话应该说是很精彩的,许多听众都认为爱伦定输无疑了。然而,爱伦不慌不忙,说了几句很轻松的话,便扳回了败局。他是这样说的:

“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下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这还不算,当他在树丛中安睡时,我还携带了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寒风冷露的滋味儿,来保护他。”

这话比陶克说的更高明了。因为听众中许多人是南北战争时的普通士兵,所以,爱伦的话更容易激起这些人的共鸣。于是,爱伦击败了陶克,胜利地跨进了国会大厅。

说话要有准确性

说话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却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一个人每天所说的话,可以判定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一个人每天的喜怒哀乐,往往由其言语来决定。一生失败于说话的人很多,我们和人接触时所说的话,是很容易被人估定其价值的。话说得好,流利会被人赏识并付托重任。如果一个人有了才干,但没有口才,虽也可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但既有才干兼有口才的人,他的成功希望更大。因为你的才干可以通过言语谈吐充分地表露出来,使对方更深一层地了解你,并且信任你,这样对方才敢付托给你重任。一个有学问而没有口才的人和人交际时,就有点难于应付,在无形中就损失了不少的利益。往往有些人,在繁忙的人事接触中,觉得别人说的话,有如自己被威胁似的,也许别人的说话太圆滑多变,太富于感情,使自己的说话倒像和木讷结缘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说话者,颇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气氛的松弛与紧张。

有个人为了庆贺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4个朋友来家中吃饭。

3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1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