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成败
5734900000035

第35章 忙碌不盲目——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3)

硬化橡皮的发明是幸运力量的精彩例子。查尔斯·古德伊尔在几年的试验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1839年他走进一个普通的商店,偶然把他的树胶和硫磺的混合物喷溅到大肚炉子上,炉子上发出了嘶嘶的声音。他除去融化的糖蜜混合物橡皮革,剩下一个干的、有弹性的至少在任何温度下都保持其强性的物质。古德伊尔把这一过程称之为“硬化”,差不多每个使用橡皮的人都会依赖于它,它是工业科学上的最值得庆祝的“事件”。古德伊尔在追求一种耐久的橡皮中是积极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他一直在做实验,因此他对机会一直是开放的。而且,这件事要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人身上,都得需要用一种开放的想法认识到炉子上发生的事情是重要的,而且还要在实验里利用知识和技术分析,并重复地做。古德伊尔说,热炉子事件只对那些不屈不挠的人适用。

古德伊尔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取得出众的业绩,除了矢志不移地推动自己的计划之外,还应当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计划,要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和工作中反馈过来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期待的成绩。

事实上,我们着手做事,不论对错,都会得到反馈。而这些反馈的信息,大多是我们在追求成功的最初阶段,所无法获得的资讯,必须实际行动之后才产生的新资讯。这些资讯不仅充实我们既有的计划,而且还为我们调整目标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约瑟夫·基尔施纳德认为,“预期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是绝佳的人生格言。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既复杂又动态,不断会有变化。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准备面对出乎意料的情况——这些情况会引导我们走向未曾计划之处。我们必须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迂回曲折,一定要预先做好准备。从出发点A到终点Z不太可能是完全笔直的线,我们可能会时而偏左,时而偏右。如目标定得足够清楚明确,在进行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一切迂回曲折,统统纳入我们的计划中。

死板地执行计划和根本不订计划是同样有害的。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认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备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与调整。你将会发现,如果你定下的目标更加灵活,那么一些美妙的事情就开始发生,你会觉得更加放松,同时这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效率。甚至你也可能会更加多产,因为你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焦虑和烦恼上。相信你会遵守最后期限,达到绝大部分的目标,并且完成你的任务——尽管事实是你可能必须轻微地改动你的计划(甚至是完全地变更)。最后,你周围的人也会觉得更加轻松。如果你的计划必须要改动,他们将不会感觉像如履薄冰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那么,调整目标须遵循哪些步骤呢?

第一步:修正计划,而不是修正目标。如果更改目标已成为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很可能会让你一事无成。大目标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更改,尤其是“终端目标”。可以修正的是达到目标的计划,包括达到“终端目标”之前的各个“路标”——过程目标。记住英国人的一句谚语:目标刻在水泥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第二步:修正时限。如果修正计划还无法达到目标,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标达成的时间。一天不行,用两天;一年不行,花两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终将成功。

第三步:修正目标的量。如果修正目标的时限还不行,只好对目标的量进行改变。做这一决定时,请“三思而行”,并千万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压缩梦想以适应残酷的现实。应有的思维模式应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寻新的方法以改变现实,达到目标。

第四步:万不得已时,只好放弃该目标。放弃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宣告失败。此时你一定能准确地品尝出“成功很难,不成功更难”这句话的滋味。但是,如果你身上流淌着的是成功者的血液,那么你绝不会悲观,绝不会气馁,也绝不会自责。因为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仍可以“屡败屡战”。但是,当“屡战屡败”已难以取得成效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果断地放弃。

一定要仔细判断,不要轻率下结论

人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许多认识上的错误,都是想当然造成的。他们想不到貌似理所当然的事情的发展并不当然;更没想到,世界上的事物一个条件可得出多种结果,一果亦可能多因,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除了必然性,还有偶然性。

现实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想当然,在思想观念的修炼上要注意培养“不想当然”的品质。

有时候,某种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某一事实,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人们常常形成某种错觉,把各种可能看成一种可能。

造成想当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式。我们认识事物,总有一定的思维框架,是以前经验的沉淀。它常常使我们认识事物时有了一定的参照系。它是有用的,但是,它又可能使我们用它来对照复杂的对象时陷入想当然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对于我们思想观念的塑造时,要强调现实的要求这一重要因素。

要减少想当然的错误,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率下结论。从一个印象,二三句交谈中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想当然的。我们要时时对自己说:我的判断充分吗?我的结论符合事实吗?有没有新的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

如果根据想当然的推理,得出了某种结论,也要对该结论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要注意对情况进行反复的分析,并尽量搜集新的事实加以检验。要使自己的结论不犯错误,我们就应该对判断采取审视的态度。

对于头脑里冒出来的想法,首先要重新评估一下,它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意见”。虽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你还是应该养成用自己的头脑仔细思考事情的习惯。首先,你要把现在的想法一一加以检讨,想想看,是自己真的那么想,还是照别人告诉你的去想的?会不会是偏见或错误的想法?你就从这些问题开始思考吧。如果没有偏见,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头脑,听听各种人的意见,想想看是对或错,或者有哪个地方不对,然后再综合各种意见,归纳出自己的看法。

“要是我早点开始用自己的判断就好了!”这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的感叹。为了避免将来后悔,最好及早开始。当然,人的判断力不可能永远正确,或许也有失误的时候。不过,以失误最少者为指针,则是不变的方法。能够弥补这种失误的,就是看书和与人交往。

尽量从自己熟知的世界以外去吸收新的观念

多年前,有一位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受雇于一支美国的北极探险队。在探险完毕之后,为了酬谢他的忠诚服务,他被带到纽约作一次短暂的旅游。对于纽约市各种繁华壮观的奇迹,他心中充满无限的惊讶和赞叹。回到家乡后,他向那个渔村的人述说高耸入云的大楼,以及满街移动的房子(他当然是说街上的车辆),人们住在里面,随着它到处移动。他又说到巨大的桥梁、五颜六色的灯光,以及其他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物。

他的族人们冷淡地看着他,然后一个个走开了。从此以后,全村人为他取了一个“说谎者”的绰号,他一直背负着这个羞耻的绰号,直到进入坟墓中为止。在他生前,大家只知道他叫“说谎者”,他的真实姓名反而已经完全被大家遗忘了。

后来,着名的探险家拉斯姆嘉从格陵兰到阿拉斯加去探险,又带了一个名叫米泰克的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同行。此后米泰克也去了哥本哈根和纽约,他看到了一生中从未见过的许多惊人的景象,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回到格陵兰时,想到了那个“说谎者”的悲剧,决定最好学得聪明些,不要将看到的真相说出来。他改而说些令他的族人们所能接受的故事,因此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他对他的族人们讲,他和拉斯姆嘉博士怎样把皮船靠在一条大河(即哈得逊河)的河岸,他们如何在每天早晨把船划出去打猎,以及到处都是的野鸭子、天鹅和海豹,他们玩得非常的开心。

在族人的心目中,米泰克是个很诚实的人,村里人对他十分尊敬。

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借口,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出“说谎者”所描述的那种惊人的景象。因为在北极阴沉的夜空下,他们长期过着极为单调的生活。

但是,一般人却没有理由封闭自己的思想,而不去接受生活中的新观念。可是,许多人却像爱斯基摩人那样不愿去接受新的事实。这种心理惰性是这样普遍,再也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了。而懒惰的心理正是培养恐惧的温床。

每一个人都应该试着从自己熟知的世界以外,去吸收新的观念,并且应该毫不犹豫地这样做。

思想如果不去不断追求新观念,它就会变得萎缩、迟钝、褊狭和封闭。农民应该经常到大城市去,并在陌生的面孔以及高楼大厦之间行走。等到他回到自己的农田之后,他的思想将获得补充,并拥有更多的勇气和更大的热忱。

城里的人们应该经常到乡下去,看看那些与城市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新景象,使自己的思想得以恢复新鲜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