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成败
5734900000036

第36章 忙碌不盲目——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4)

每隔一段时间,人们都需要改变自己的心理空间。就如同必须改变食物的种类和花样一样,这两种改变都是极其重要的。在经过了日常生活之外的新观念的洗礼之后,人们的思想将会变得更机警,更具弹性,更能迅速且正确地完成各项工作。

学会灵活处理事情

员工对企业内的每一件事都应具有一种强的责任感。要做到这一点,员工就必须把公司当成个人事业来看待。要想使员工责任感强,企业必须营造出一个让员工信赖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中得有尽忠职守的管理者和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

在你的企业组织中,是否充斥了太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企业固然需要一些规范维持运作,但是有些规定根本就是不必要的官样文章,以及从前大力倡导至今却已荡然无存的管理法则。

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要求他手下的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点小小的改善,希望他们变得更负责、更可靠。例如,当班机延迟时,加送的咖啡与面包不再需要通过数名不同人员的签名流程,便可以送到乘客手中。也就是说,只要空服人员认为有需要即可供应,因为他们才是直接与乘客接触的人,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乘客此时是否需要额外的服务。

该航空公司总裁的这个决定,也为本来该签字的其他管理人员减少了麻烦,更减轻了一线空服人员的挫折感,不必因此无辜承受乘客的责难。

该总裁更进一步授权商务舱的空服员有权在误点时,决定是否提供香槟、鱼子酱给乘客。这个决定不但可以抚平大多数乘客不悦的情绪,也为企业赢得了乘客的信任和忠诚。

1%的工作需要100%的精心准备

在很多时候,我们只一味地按惯例办事,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还可能存在很多问题,那说明我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哪怕只是1%的工作,我们也要做好100%的准备。如果你抱着多些准备不留后患的想法去做事情,那么,你就能圆满地完成你的任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来美英联军在登陆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演练了很多次,他们不断演练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做的事情。最后真正登陆的时候,已经胜券在握,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为机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在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也是一种准备哲学。

王辉与李超国在同一部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两个刚来到新的工作环境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有一次,王辉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王辉。此时的王辉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

王辉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发现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

当王辉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又发现在慌乱中,他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直接转身离去了。

王辉的懊丧可想而知,但经理却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明天李超国也有一个签单业务,让他去看看李超国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李超国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李超国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王辉不禁想起昨天自己的表现,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只见李超国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李超国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李超国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在西雅图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而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您看怎么样?”客户显然是动心了,马上给总公司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当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将最初要订100万美元的货物增加到了200万美元。

王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顺利。不久,因为李超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圆满,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并得到了公司的嘉奖。

许多员工常因为做事没有准备,而错失大好机会。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敲门的次数比人们意识到的多得多,所以当它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被抓住,可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那是机会或还没有准备好去抓住它。

工作不留“小尾巴”

什么是工作的“尾巴”呢?工作的“尾巴”就是工作完成不彻底,往往是主要的工作做完了,与主要工作相关的琐碎工作却留了下来。这种工作不到位的做法,就是对工作的随意与亵渎,抱有这种工作态度的人,他是不会做好工作的。无论一个人身居何职,工作都要做到位,这不仅是职业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唯有工作到位了工作效率自然就高。

做事留个尾巴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老板带来不便,对于上司安排你去做的事,无论巨细,你都要做到位,否则就要返工。从经济的角度上说,即使你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做好也是值得的。同样的道理,一件工作,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他,当他发现了不足,再去补充、修订,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还是你费半天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要合算。你把小事做到位了,他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很多人做工作的时候,只是把要做的工作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个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工作里面的一个小工作。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不会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可是有一天,因为赶着生产客户要的产品,在关键的时候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因此,工厂不能按合同交货,这样就给厂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损失的原因,就是负责维修的师傅工作留有尾巴,他只满足于对机器的小修小补,对于机器的隐患却留了下来。

其实,工作留有尾巴,很多是对工作太随意的结果: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却不得不重头再做一遍;为了省事,我们把垃圾随便扔在地上,清洁人员却不得不重新捡起来,再扔一次……对很多工作懒散的人来说,他们总是觉得很简单的工作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那样会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事实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一次工作留个尾巴,往往会造成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比如修建一条马路,中国人可能就只把马路铺好,其他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自己也不再理会,等到需要铺水管或者电线的时候,再一次次将马路挖开。据说,在德国就不会这样,他们在修建马路一开始就会将污水管道、水管、电线都铺好,一下子把工作做到位,不让工作留尾巴。因此,德国人被称作是工作最严谨的人。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的不到位,又常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这就像烧水,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老板们欣赏能做好自己工作的人。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

一个人做到一时的尽职尽责很容易,要做到始终如一,能将尽职尽责当作一种习惯却是难能可贵的。能将每一份工作做到位是少数可以成就大业的人才能做到的。那些以为自己在工作中投机取巧反而是占便宜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无论你处在被领导的地位,还是领导别人的地位,你都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不管有没有老板吩咐,有没有老板监督,把工作做到位不是吃亏,而是在给自己构筑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