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做人后做事
5735400000004

第4章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4)

清政府的腐败、国力的孱弱、国民的耽于安乐,使中国成为任列强宰割的“东亚病夫”。也正是在这种困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关头,一大批仁人志士站了出来,以国家富强为己任,奉献出自己的才智乃至生命。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整整一个世纪中,铁肩担道义、鲜血荐轩辕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今天,大清的龙旗降下已经近一个世纪,新中国已经以崭新的面貌站立在世界的面前,引起了世人越来越多的注目和尊重。但也不能不指出,今天的我们还必须增进责任心、加强敬业精神。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说,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的一个词,就是“责任”!

贪婪是心灵上的一座大山

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塞尼加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细想一下,我们所拥有的整个世界不外乎是:一天三餐,一张睡觉的床,包裹我们自己的皮囊,即衣服,还有自己有关系的亲朋。这其实很简单,即使一个极平常的人也会享受到这一切,哪怕是一个泥水匠。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财物,像存款、车子、房子……还有看不见的亲情和友情,没有一件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给自己而已,有的是暂时使用,有的是暂时保管,到了最后,物归何处,不得而知。因此明智的人都把这些视为身外之物。

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得”,而失去了自己的多少东西呵!为了生活,很多人透支着体力,很多人殚精竭虑。为了失去的亲人,很多人透支着伤痛。为了爱情,很多人透支着感情……

不论我们失去什么,自己都应该把握分寸,适可而止。过度的劳累,脑力的耗尽,抑或悲痛欲绝,抑或大喜过度,像压在心灵上的一座大山,都会造成我们精神的极大损害。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物质和金钱的索取不要太过贪婪,最现实最简单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还少吗?他们又有多少人由贪而变贫,由贪而服法,由贪而时时提心吊胆,由贪而丢失性命。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了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给了他一块布,给他当作换洗穿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乳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的苦行生活……

这个故事的最后结果是: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

贪欲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因为心灵之舟不能承受太多的重荷。否则,这像压在你身上的一座大山,会压得你身心崩溃,靠自己成功只会是一个笑谈。

当然,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都希望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一点,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需要不能以超过自己的能力为前提,只要不是以铤而走险或给自己徒增无穷的压力为前提,不要有过度的索取欲望,否则它会使我们一步步走向崩溃,甚至毁灭。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得失是相对的,这主要看你得到的是什么,丢掉的又是什么。如果有超过本身所需求的物质,我们不如丢弃它来换取友谊和亲情。其实,得与失是相辅相成的,你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不要过度地羡慕那些富甲一方和生活奢侈的人们,他们的享受是建立在他们发福的身体之上的,他们用健康的代价来换取物质的享受,他们是用牺牲时间的自由来换取物质财富。或许他们还会羡慕你呢,羡慕你的快乐和充实。

千万不能过于强迫自己,办不可能之事,生活本来应是快乐的,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和压力呢?否则,就好像自己拿着鞭子把自己赶进了监狱或坟墓一样。所以说,无论做什么,都应该适可而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换取我们生活所需就可以了。

让嫉妒心走开

肩上负着重担,会使一个人弯腰驼背;同样地,嫉妒别人或对生活不满,也会使人因冷漠而显得苍老。

嫉妒,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心理。它常对人们造成一种严重的心理危害。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

比如,你暗暗爱着或正在追求的异性对另外的人表示亲热或好感时,一股发自肺腑的怨恨之气充满你整个身心。你甚至有了罪恶的情感,巴不得夺走你美好感情的那个人出什么意外死去。这种难以表达出来的感情,正是嫉妒。

看到比自己还年轻的人飞黄腾达起来,而这个人的各方面条件并不怎么样时,心中暗自仇恨起来,于是可耻地在背后讽刺中伤,夸大其个别缺点,摆出一副虚伪面孔,扬言这是为了工作利益、集体利益等。这种正义凛然的态度虽已表达出来,但却隐藏了真正仇视情感的嫉妒心。

嫉妒不仅害人,而且能严重地伤害自己。当人妒性大发之时,心中不安,睡不好,吃不香,工作消极,脾气阴沉,正常的人际关系也会扭曲。嫉妒还会使人脾胃不和,肠胃系统发生紊乱,三叉神经受到刺激,想到发狂之际,血压心脏都会受到影响。长期或隔一段时期妒性发作一次,使人健康大受影响。可以想象,经常嫉妒别人的人,其生活肯定不会美好、愉快。怎样调节嫉妒心理呢?

(1)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一个妙法: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3)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

(4)少一分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有嫉妒心理的人来说,主要是爱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两者又紧密联系,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5)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

嫉妒心理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在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

在这种发泄还仅仅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人,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若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书画、下棋、旅游等。

谦虚使人进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所知道的也总是很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最谦虚的心,像大海接纳百川一样,虚心地向所有的人学习,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我们广结朋友、受人尊敬。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谦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事,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日本着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的一位值得敬佩的成功者。

松下幸之助刚开始做生意时是以科研起家的,对销售并不精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定价多少最为合适。这时他就从实验室走出来,到零售商那里去请教。他认为经常与消费者接触的零售商,应该最清楚一种产品的价格是否适中,也只有他们才能最敏感地捕捉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要求。

他不耻下问,深入到零售商那里,听取他们的意见。他经常拿出最新研制的产品,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这样的产品是否是消费者所渴求的,新产品功能是否齐全,他们所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由于他的真诚和朴实,这些零售商都会真心地告诉他这些信息和行情。

松下幸之助就是靠着这些信息迅速形成正确的决策。他所开发出的新产品,果然以其价格合理、简单实用的特点占领了广大市场,为他掘得第一桶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谦虚还可以使我们获得他人的喜爱与信任。人们都喜欢与谦虚的人共事,而不愿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我们生活中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动辄就好为人师的人,是很遭人讨厌的。他们摆出一副“万事通”的面孔来,唯恐被别人轻视。他们炫耀的目的无非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只能是使他们捉襟见肘、遭人厌恶。

唐代有个诗人叫杜审言,唐中宗时做修文馆学士。其人有些文才,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自以为写了几首诗就冠绝天下。他视同辈诗人于不屑,就是对古人诗章也大放厥词,以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大诗人。他曾大言不惭地说:“我的文章那么好,足以让古代的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当今更是无人能与我较量;我的书法足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众人听说此言,皆谓之狂徒,人人避而远之。

杜审言可谓狂妄至极,他的骄傲自大,只能显示出他的无知与浮浅,被当时及后世人们所嘲笑,贻笑千古。

如果一个人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即使是最亲近他的人,也会厌恶之而远去。古代像孔子、老子这样道德高尚的人,尚怀自满招损的恐惧,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该时刻铭记古训,克制自己的骄傲、自满之心。

然而,世间又有几人真能明白这个道理呢?被誉为中国武圣的关羽,智勇双全、义气冲天,堪称一代英豪,但却因骄傲自满,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实在令人叹惋。

关羽出师北进,俘虏了魏国将军于禁,并将魏国征南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当时镇守陆口的吴国大将是吕蒙,他回到建业,称病要休养,陆逊去看望他,两人谈论军国大事,陆逊说:“关羽平时经常欺凌别人,现在节节胜利,又立下大功,就会更加自负自满,又听说您生了病,对我们的防范就有可能要松懈下来。他一心只想讨伐魏国,如果此时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肯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吕蒙大为叹服陆逊的见识,就向孙权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前去陆口镇守。

陆逊一到陆口,马上给关羽写信道:“您大败魏军,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就是以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所立的战功,韩信在灭赵中所用的计策,也无法与将军您相比啊。我刚来这里任职,学识浅薄,经验不足,一直很敬仰您的美名,故恳请您多多指教。”这些吹捧让关羽甚是得意,想当然地认为陆逊不过是无名之辈,不足为惧,对后方吴国也就放心了。

陆逊在稳住关羽后,暗中加快军事部署,待条件具备后,指挥大军,一举攻克蜀中要地南郡,关羽败走麦城,终遭杀害。

“满招损,谦受益。”作为几千年古人留下来的古训,当今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只有谦虚,我们才能增长才干,才能养成优良的美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而骄傲自大,只能使我们狂妄无知,遭人讥笑,甚至让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遗恨终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的这句格言,其意蕴上接古人,言近旨语,当与古训共志之。

让自己德才兼修

道德和才华都是成功者必须具有的要素,也是做人需要的品质。“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应该成为我们在成功路上奋斗的座右铭。

成龙初入梨园时,是被父亲送到了戏班并同戏班签了生死状的,也就是说,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师傅手中。戏班里的管教异常严厉,本该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他却在师傅的鞭子与辱骂下练功,吃尽苦头。时间不长,他就偷偷跑回了家,父亲勃然大怒,坚决叫他回去,否则就等于自己首先不讲信用。他只好重新回到戏班,刻苦练功,这一练就是十几年。

终于学有所成,却正好赶上戏曲行业一落千丈,他空有一身本事,却毫无用武之地。后来几经周折,他经人介绍,进了香港邵氏片场,做了一个臭武行——跑龙套。在那里他又苦又累,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尊严,时常遭人刁难。在那样的环境里,他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刻苦勤奋。由于学得一身好功夫,为人厚道,几年下来,他逐渐担当主角,小有名气,每月能拿到3000元薪水。

有一天,行业内的何先生因为看重他的才华和人品就约他出去,请他出演一个新剧本的男主角,“除了应得的报酬,由此产生的100万元违约金,我们也替你支付。”何先生说完强行塞给他一张支票,匆匆离去。

他仔细一看,支票上竟然签着100万,好大一笔巨款!他从小受尽苦难,尝遍艰辛,不就是盼望能有今天吗?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毁约,手头正拍到一半的电影就要流产,公司必将遭受重大损失。于情于理,他都不忍弃之而去。

一宿难眠,次日清晨,他找到何先生,送还了支票。何先生很是意外,他则淡淡地说:“我也非常爱钱,但是不能因为100万就失信于人,大丈夫当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