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皇帝老爸
5747100000042

第42章 第七皇帝老爸 昭烈帝——刘备(4)

刘备最后一位夫人吴氏是陈留人,少年时失去双亲,她的父亲一向与益州牧刘焉有旧交,因此举家随刘焉进入蜀地。刘焉心有异志,他听看相者说吴氏以后会大贵,便想纳吴氏为妾,但是苦于自己与吴氏的父亲是莫逆之交,与吴氏的辈分不相当,就只好让自己的儿子刘瑁娶了吴氏。刘瑁死后吴氏寡居。公元214年夏天,刘备取得益州城,群臣劝刘备聘娶吴氏。刘备心疑自己与刘瑁同族在礼法上不妥。法正说:“若论起亲疏,您与刘瑁比得上晋文公与子圉的关系么?”于是刘备决定纳吴氏为夫人。吴氏虽然寡居再嫁,但艳丽不减当年,刘备重新领略了空旷已久的温柔滋味。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就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到章武元年夏五月,刘备称帝后也立了吴后为皇后。

六 皇帝老爸家教的失败 大汉朝老刘家的通病

刘备早年无子,于是认了一个干儿子。不久以后,刘备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出世了。于是刘备给这两个儿子起名字,干儿子大,叫刘封,亲儿子小,叫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

“封禅”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是古代有成就的帝王到泰山进行祭祀活动的一种称谓,在古代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刘备当时虽然戎马倥偬,但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志向,他自信自己最终是做帝王的人,所以便提前将“封禅”这件大事嵌在儿子的名字里,隐喻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但是,众所周知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极不成器,在皇帝老爸死后很快就使刘备闯荡一生所建立起来的事业毁于一旦。一代雄主刘备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成为西蜀霸主,而他的儿子却是个软弱、糊涂、毫无作为的“白痴式”的人物,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情况?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刘禅的言行吧。

当时魏军攻入四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

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要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于是每当后人读到这里,在嗤笑过后,都会感慨万千,从而得出了一句“扶不起来的阿斗”的经典名言。其实阿斗并不是天生的软骨头,阿斗的出生也没有什么问题,阿斗并不是“扶不起来”,而问题还是在于根本就没有人真正地扶过教育过阿斗。

古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刘禅的成长教育问题上,要负主要责任的就是他的皇帝老爸刘备和军师兼义父的诸葛亮。

在阿斗的成长过程中,正值刘备或者说蜀汉的强盛期,皇帝老爸刘备手下“五虎将”个个能征善战,诸葛孔明事事呼风唤雨。由于刘备周围人才济济,个个长袖善舞,人人各显神通,刘备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就犯了一个大的错误。一般情况下,古代皇帝老爸为了让儿子在即位后能够服众有威信,往往都会叫太子出去打上几战,以立军功。

但是刘备的手下,一边是“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一边是“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的诸葛军事,个个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使得刘备就没有了阿斗日后是否被拥戴的担忧。无疑,皇帝老爸的这一个决策是“鼠目寸光”缺乏战略眼光的。

总而言之,造成阿斗日后扶不起来的恶果,刘备的责任首当其冲,一方面皇帝老爸从小没有能够树立儿子的信心,另一个方面也没有适时的让阿斗得到生活的历练。

另外,应该对阿斗软肉无能负责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不仅是担任着刘备军师、蜀汉丞相的角色,他更是刘阿斗的“看护人”和老师。诸葛亮的才智计谋堪称第一,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也堪称失败。

诸葛亮后半生对刘备可谓鞠躬尽瘁,但在教育培养刘阿斗方面,让人觉得非常遗憾。我们姑且不论诸葛亮在蜀汉建立过程中的作为,但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完全成为了刘禅的“保姆”,让阿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依赖这位全能“相父”。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就是刘禅用他的一生为后世人民做了总结,做了教训,贡献了两个成语。从刘禅小名叫阿斗就可以看出,刘备是十分喜爱刘禅的,自然的免不了要娇生惯养了。在娇生惯养中,也就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刘禅,怎能挑起一国之主的重担呢。蜀国的灭亡,实在怪不着刘禅。要怪,就怪刘备;要怪,就怪诸葛亮及刘备的一班文武大臣,是他们没有教好刘禅,是他们害了刘禅。

另外,刘禅是在什么环境下出生的?是在刘备四处流浪,被人打得东躲西藏连老婆孩子都不要的情况下出生的(刘备前期逃命多次丢下妻小,这点历史有记载,没有疑问)。要不是有赵云张飞等众将的拼杀,刘禅这个第一继承人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死了还干净,更坏的情况是到东吴当人质。

随便换个什么人,被抢走了再拼了命夺回来的东西还不宝贝得要死,就怕再弄丢了。刘禅就是这个多次被弄丢,再被蜀国多次夺回的东西,那当然是个宝了。

从刘禅后来的表现看,刘禅幼年的时候,从懂事开始就是个宝。刘备本人重视,手下众将重视,刘备那些夫人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不知道是不是刘备后来年迈体衰了,连孙尚香居然都没怀上他的孩子。或者就是说刘备太宠爱刘禅,孙尚香这种千金之躯,居然自己不生,而是当起了后妈。其他的妃子就更不用说了,都是草根,那当然是同样为草根的甘糜二夫人最大,他们舍命保下的刘禅谁敢不喜欢。

所以在刘禅继位以前,过的生活绝对是说多好就有多好,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这个觉得怪刘禅自己,但是不能全怪他,至少他老爸刘备要担一半的责任。

史书上记载不少刘备先祖刘邦的英勇事迹,对于刘邦的“丢脸事”描写并不多,不过刘邦有一件事情却被几次提到,就是在打败仗逃亡之际,半路碰巧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带上儿子女儿一起逃命。

不过在逃命的过程中,刘邦觉得儿子女儿在车上增加了负担,于是三番五次把儿子女儿踢下车。还好赶车的夏侯婴有良心,每次都停车把孩子抱上来,并说情况再紧急夜不能不顾孩子。刘邦这才同意让儿子、女儿跟他一块儿逃,最终摆脱了危险。

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三国时期,老刘家又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刘备。刘皇叔的一生跟他的先祖还颇有几分相似,前半辈子大多时间都花在打败仗上了。而且每次打了败仗,刘备都几乎会丢下妻儿老小自己先溜。因为这个,刘备多次在战场上和老婆儿子失散,为此还损了两任夫人。与刘邦相似的是,刘备也有一帮好兄弟,在他打了败仗之后会帮他照顾老婆,找回儿子,所以打了好多次败仗也没彻底家破人亡。

当然也并不是说刘邦和刘备就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家人。刘邦在跟项羽交战之前,先骗回了在对方手里当人质的妻子和老爹才翻的脸;后来的刘备摔阿斗也似乎仅仅是走个形式,没有提着儿子往石头上扔。所以除了可以很薄情寡义之外,这两位的另外一个惊人相似还在于脸皮都非常厚,可以马上对自己的承诺反悔,可以假惺惺而且怡然自得的演一出旁人看了不禁“感动”的煽情戏。

七 皇帝老爸刘备白帝城“托孤”

皇帝老爸刘备白帝城托孤的背景是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拒接投降,然后被杀。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当时诸葛亮在南方和孟获打仗,所以不曾随军。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一带),羞愧难当染上重病,行动不便,之后就一病不起。

诸葛亮前来探望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对刘备托孤这件事,后世议论非常多。尤其刘备对诸葛亮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让人浮想联翩。

一种看法认为,刘备这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刘备明知儿子不才,并没有教给他用各种权术保住皇位,而是叮咛他要象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一切听诸葛亮安排,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业;刘备深知其子无帝王之才,与其国家沦丧,还不如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这样的嘱托,应是刘备的肺腑之言。这样的嘱托,不仅表达了刘备广阔的胸襟和坦荡为人,实际上也是处置蜀汉政权的最佳方式。

晋人袁宏认为“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史学家赵翼也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

还有一看法,以晋人孙盛为代表,他认为刘备所言乃画蛇添足,好的作用不多,坏处倒不少。假若所托不是诸葛亮那样的忠贞死节之臣,岂不自启篡逆的口实,带来祸害吗?好在刘禅懦弱,无猜疑之心,加之诸葛亮威望广大,使小人无隙可乘,才没有发生变故。清《通鉴辑览》也认为,诸葛亮之为人刘备是知道的,刘备在临终时说出那种“猜疑”的话,可见三国乱世之际,“以谲诈相尚”(互相猜忌),即使是刘备和诸葛亮,也不能例外。

以上两种看法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争执了千余年。不过与其揣摩刘备之言是否出自肺腑,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刘备一番话对谁最有利,便可豁然开朗:

第一,自古权臣辅弱主,只要弱主一切听命于权臣,不觊觎,不捣蛋,双方是可以相安无事的。近在三国,曹魏数个小皇帝被废,均与弱主不服权臣有关。刘备死后,诸葛亮只要辅佐,便是权臣。而刘禅年小暗弱,必为弱主。刘备很清楚,只要刘禅不屈从于诸葛亮,双方必有一番火并,而火并的结果,多半是诸葛亮获胜。

刘备不愿意在他死后蜀汉内部发生这样的事,办法只有一个,全力安抚刘禅,让他象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不要轻易反抗诸葛亮,求得相安无事。同时,极力拔高诸葛亮,干脆把话挑明,让他死心塌地地为刘禅效命,不生二心。

刘备的话,实际上对诸葛亮并无多少约束力,倒是对刘禅十分有利。刘禅凭着父亲的悉心安排,虽懦弱,却做了数十年安心皇帝,这不能不说是刘备高度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第二,托孤之事,古已多有,病榻前无一例外,信誓旦旦地要如何如何为主上效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当时说的话大都不算了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刘备对托孤之事当然很明白,也很清楚,即使自己再如何安顿诸葛亮,已不能排除诸葛亮为势所迫而干出他不愿看到的事。如果诸葛亮已走到非取刘禅而代之的一步,刘备的考虑便是保全刘禅的身家性命。如果刘禅不肖(“不肖”二字深可玩味,多半指不服从诸葛亮,与诸葛亮闹别扭),而诸葛亮又想取而代之,那就顺理成章地取而代之,万万不可把事情做绝,将刘氏一门斩尽杀绝。

简单地说,刘备托孤有两层意思,一是安顿刘禅,要善待诸葛亮;一是安顿诸葛亮,要善待刘禅,必要时,可取而代之。但这两层意思全是为了刘禅好——让刘禅善待诸葛亮,是要他服从、听命于诸葛亮,不要鸡蛋碰石头;让诸葛亮善待刘禅,是要诸葛亮在大权独揽后也不要太对不住刘禅,给他必要的生存空间,让双方都相安无事。如果双方果真水火不容,也不要动武,诸葛亮可平取政权,不要害刘禅身家性命。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所云“取而代之”之语,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这个真实想法的背后,却是冷峻的现实。既有刘备的无奈,也有对诸葛亮的不信任,更多的是对刘禅的关怀。刘备之言真是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用心之良苦,千年而下犹觉如见。

不管刘备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多么的无能,没有作为,完全失败,但是他在白帝城托孤的遗言中却留给了后人一句宝贵的教育财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这句话早已经过了将近千年的岁月,但是它其中搜蕴含的道理并没有消失。这句警训皇帝老爸刘备说得很对很好,这也是他对儿子的教诲与鞭策,但是遗憾的是刘备没有对儿子真正进行过这样的素质教育,所以之后才造成了软弱无能的蜀国后主刘阿斗。

反正当时诸葛亮听了刘备说“我死以后,你们(刘禅)兄弟三人要父事丞相,若有不孝诸葛丞相的,就是天人共诛的不孝子!”后,诸葛亮更下决心辅佐太子阿斗了。

在刘备死后三天,太子刘禅便登上蜀汉王位。刘禅登基之时才十余岁,据说他的才情也只是“下主之才”,在国家政事上完全是个十足蒙昧无知的孩童。

魏主曹丕听说刘备去世,认为是夺取蜀国的大好时机,于是点起数万大军,又联络鲜卑、孟获、吴国、孟达四支军队,分五路杀奔而来。刘禅不久听到消息,又几天看不到诸葛亮,心中十分惊慌。派人去宰相府,管家就说:“丞相病了,不能到朝。”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把个刘禅与满朝官员急得是汗流泱背,心凉肉跳。不少人都发出怨言,不知诸葛亮肚子里装的什么药。刘禅急得要命,不知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亲自来到丞相府,却见诸葛亮安闲地在那里钓鱼。原来,诸葛亮早已定下了退兵妙计,刘禅这才把心放下来。这就是后来诸葛亮安居退五路的故事。

诸葛亮像父亲一样爱护阿斗,对刘禅竭尽忠心。刘禅虽童蒙无知,却能以赤子之心对待诸葛亮,什么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从不猜疑丞相生二心。在诸葛亮治理下,蜀国一片升平景象。《三国演义》上说,当时是“民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米满仓凛,财盈府库”。

之后,诸葛亮又订下与东吴的结盟契约,共抗曹魏的战略。其后,南征七擒孟获,北伐六出祁山,虽未能实现天下统一的宏图,但诸葛亮在世时,却保证了“扶不起”的阿斗,稳坐蜀国皇帝的宝座,这个是无话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