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成为钻研经书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孙权,吴国大帝。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皇帝老爸吴大帝孙权的个人档案
姓名:孙权
字:仲谋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民族:汉
生卒:公元182年~公元252年
享年:71岁
生日:2月30日
血型:未知
身高:约1米
容貌:“方颐大口,目有精光”
属相:狗
星座:双鱼座
性格:“性度弘朗,仁而多断”
爱好:好侠养士
谥号:大皇帝
陵寝: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史称“蒋陵”
父亲:孙坚
母亲:吴氏
兄弟姐妹:孙策,孙翊,孙匡,孙朗和妹妹孙尚香
配偶:谢氏,徐氏,步练师,王氏,潘氏
皇后:步练师
子女:(儿子)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女儿)孙鲁班,孙鲁育
继位人:会稽王孙亮
最得意的事:赤壁之战
最失意的事:将荆州借给刘备
最不情愿的事:将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
最不幸的事:太子孙登夭折
最痛心的事: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
最喜欢吃的菜:江东元宝猪蹄,国太豆腐
一 少年英豪有才智 十五岁来做县长
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还只有15岁。
孙权的老爸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俊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
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后来创建了东吴政权,三分了天下。一提起孙权,大家就说是“承父兄基业”。那么从父孙坚那里“承”来了什么?只有程普等几个老将而已,实际上是“承兄基业”。可以说东吴是孙策打下来的。
孙权的哥哥孙策,他也就是东吴的创业者,历史上记载孙策“少居江淮间,颇有声望”。父亲孙坚死后他投靠袁术,但因袁术只重用亲信,使孙策很失望。但这一切都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出现了转机,袁术以孙策老爸孙坚遗留下来的旧部一千余人当做“流动资金”拨款给了孙策,于是孙策就自领兵马渡江转战整个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孙策先后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等诸部。孙权的哥哥人称“小霸王”,善用兵,军纪严明,又得周瑜、张紘等当地名士支持与辅佐,先后攻占吴、会稽等郡。孙策为人阔达,善于用人,故甚得江东民心,短短8年间,平定了整个江东,并使江东迅速蓬勃发展,打下了吴国的基础。
孙策平定江东后,自领会稽太守,并以其亲族分守诸郡。那时袁术僭号称帝时,孙策与之绝交,并奉汉帝诏讨伐袁术。后来曹操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建安四年袁术死后,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勳,得到了袁术、刘勳的兵马两万多人,之后统一江东,割据东南。曹操忌惮孙策的强大,“与之结亲以安其心”,把第弟曹仁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儿子曹彰娶了孙策的弟弟孙贲的女儿。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孙策打算趁机偷袭许都。但是孙策为故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杀手所杀,临终嘱弟弟孙权继承东吴事业。
孙策的性格也有刚毅、倔强的一面,这又很象他的父亲孙坚,存在着缺陷,有时处理事务显得轻率、急躁,而一旦发起脾气来,则是不计后果,固执而犟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但是不可否认其实孙策是被人忽略的大战略家之一,孙策的“欲袭中原”,绝对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预谋的,而且比后来的鲁肃和周瑜都高明的多。
而他的弟弟孙权战略不如其兄,就表现在其比较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而且对时机的把握也不行。这个孙策临死时的一番话,说的最清楚。什么你不如我,我不如你,不过是客气、是鼓励罢了。
不过当年,孙坚孙策打天下时,孙权还没有长大,一个小孩自然没有什么好色的表现,而当天下三分的局势初定,孙权还得在魏蜀之间周旋,更不敢像曹操一样恣意放纵自己的欲望。陈寿评价孙权时这样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此时的孙权,正仗着父兄留下的基业,战战兢兢地对抗来自北方的强大军事压力。孙权不是那种临阵决战的君主,以其兄孙策死前对他的评价就是:“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句话完成了孙权的定位:守成之主。
创业容易守业难,孙权的处境比父兄时代更有挑战性。“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想而知孙权在当时是很受世人好评的。他袭父兄基业,自己也任人为才,礼贤下士,风格与其父兄大大不同。
后来曹操拿下荆州后下书招降孙权,他极力主张抗曹,这时的曹操可以说是很可怕的,之前几乎战无不胜,这说明孙权做人很有主张很勇敢,和保住父兄基业的坚定信念。后期孙权称帝后,可能因年迈,也做了很多错事傻事,这可能是历代帝王的通病吧。总体来看孙权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也很孝顺,应该算是一个一代明君了。
二 父子是虎父无犬子 兄弟是龙兄带虎弟
在公元229年春,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后,追谥他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喝水不忘打井人”,孙权之所以能够跟曹操刘备平分天下,当然不能忘记是父亲和兄长帮他打下了三分之一壁的江山。
人才其实就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一个聪明的孩子从小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导,那么等他长大了,他就是一个人才了。孙权就是这么一个聪明人,再加上他父亲的正确教导,他还不能成为个“人才”吗?
孙权的老爸孙坚,《三国志》陈寿评论说他“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裴松之也说他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纵观孙坚一生,这些评价中肯切实,洵非虚语。
史书《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记载孙坚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脏。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他父亲说:“非尔所图也。”
孙坚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那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这一年,正是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刺史臧曼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数目。这里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孙权的老爸孙坚作战也很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孙坚回营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可见孙权的父亲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又据《吴录》记载,庐江太守陆康的侄儿当时任宜春县令,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孙坚回答:“太守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于是,整顿部伍,起兵驰援,敌人听说孙坚要来,闻风逃遁。汉灵帝检录知道了孙坚前后战功,封他为乌程侯。
当时,关东州郡长官,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互相也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袁术派孙坚去攻打董卓,作战在外,袁绍却改派周昂(一说为周禺)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曾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
孙坚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完,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事到如此,孙坚只好挥师攻打周昂,周昂溃败遁逃。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又与他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不幸中箭身死。
相传孙坚有戴红头巾的习惯,还用此物败敌救命。就这点就足以说明他善于打仗,而且是智勇兼资,孙坚作战勇猛,冲锋时往往身先士卒,而且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败仗,最可贵的是他从不轻敌,但就是每次打仗太过玩命,以至殒命。
孙权的母亲是吴夫人,“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见《三国志?妃嫔传》)
由上所述,可以看到孙坚之所以能娶到吴氏,颇有逼婚的性质,“吴氏亲戚嫌坚轻狡”,“轻狡”,即欠稳重与躁急横暴的意思。看来孙坚所以享年不永,遭人暗算,即吃了他这种性格的亏。如果说孙坚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那是当之无愧的,但他似乎不是深沉有大略的政坛能手。
孙坚死时,孙策那年17岁,还葬父柩于曲阿。孙策字伯符,是孙坚长子,孙权的大哥。初平元年,孙坚初兴义兵,孙策“将母徙居舒,结交了周瑜,又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那时开始创业生涯的孙策才15岁。
孙策刚勇独断,雄健自肆,颇有其父之风。孙策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入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当场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才去拜见袁术,说明情况,向他道歉。袁术说:“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更加敬畏孙策了。袁术曾经常叹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可见孙坚的大儿子是个让袁术赞叹的儿子。
孙策这个人极富个人魅力。“其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孙策因此“纵横无敌,击破薛礼、笮融,兵临曲阿。刘繇弃军遁逃,孙策遂据曲阿,赏赐将卒,传檄诸县,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又从容攻破严白虎等豪帅”。孙策收降纳叛,军纪整肃严明,江东士民倾心拥戴。
孙策稍后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扬朱治为吴郡太守。以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一时间人才济济,军亲民附,孙氏独霸江东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他不仅对武将如此信任,对年高望重的文臣也照样体贴,不加猜忌。孙策略定江东以后,对流寓江东的彭城人张昭颇为信重。“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因张昭颇有声望,北方士大夫在写给张昭的信中,把孙策创业功绩,多加到张昭身上。张昭觉得很过意不去,因之进退不安。孙策知道了,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但是人无完人,虽然虎父无犬子,也同样的继承了他老爸存在的缺陷毛病,有时处理事务轻率、急躁,固执而犟强,听不进别人不同的意见。可以说,孙策的确是位很好的军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那个时候孙策已尽得江东,但是听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准备决战,他就打算率军渡江去北袭许昌。这个消息曹军知道了无不惊讶,但是曹操的谋士郭嘉说:“孙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见《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后来果然被郭嘉不幸言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又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
孙策中箭,创痛剧烈。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见《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接着,叫来弟弟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当天夜里,孙策就去世了,可惜时年才26岁。
关于孙策之死,说法纷纭。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吴历》所记,这种说法可以值得一信,史书记载孙策的确是位美男子,他的老婆就是江南第一美女大乔,所以爱“臭美”也许也情有可原。